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BL-PBL-LBL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徐继平 刘志宏 梁裕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12-314,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LBL-PBL-LBL与LBL-PBL两种教学模式对于骨科学教学效果的影响,验证LBL PBL-LBL模式在临床骨科教学中的优势。方法将2009年在我科学习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7年、8年制学生192人随机分为两组,组1采用LBL-PBL-LBL模... 目的分析比较LBL-PBL-LBL与LBL-PBL两种教学模式对于骨科学教学效果的影响,验证LBL PBL-LBL模式在临床骨科教学中的优势。方法将2009年在我科学习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7年、8年制学生192人随机分为两组,组1采用LBL-PBL-LBL模式进行教学,组2(对照组)以PBL-LBL模式进行教学。两组分别随机抽取30份出科考试成绩单和30份学生教学反馈评分表,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对照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两种教学模式的学生之间出科考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学生教学反馈评分上,LBL-PBL-LBL组明显高于LBL-PBL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BL-PBL-LBL与LBL-PBL两种教学模式在骨科教学中均具有重要价值。但从本组数据判断,采用LBL-PBL-LBL教学模式在出科考试成绩上与对照组相当,但更能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L模式 PBL模式 教学改革 骨科学教育
下载PDF
洛索洛芬钠治疗骨科疾病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1505例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统一 范存义 +4 位作者 谭军 杨安礼 夏军 陈晓东 张伟滨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4期517-519,共3页
目的:了解骨科疾病疼痛患者首剂服用洛索洛芬钠后疼痛改善的起效时间,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研究。2009年6月—2010年4月,上海市7家研究中心注册登记应用洛索洛芬钠治疗骨科疾病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 目的:了解骨科疾病疼痛患者首剂服用洛索洛芬钠后疼痛改善的起效时间,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研究。2009年6月—2010年4月,上海市7家研究中心注册登记应用洛索洛芬钠治疗骨科疾病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和评价疼痛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1 505例患者。有1112例(74.35%)患者口服首剂剂量为60mg,382例(25.38%)为120mg。835例患者(55.48%)在15~30min内疼痛缓解。疼痛缓解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减半时间平均为(28.19±0.78)min。结论:对于中度的骨科疼痛患者,洛索洛芬钠是安全、有效且经济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洛索洛芬钠 疼痛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美洛昔康针剂用于骨科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碧菠 张伟滨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1年第1期57-59,62,共4页
目的研究美洛昔康针剂用于骨科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上海4家不同医院骨科各随机选取40例手术患者共160例,使用美洛昔康针剂进行术后镇痛。入组患者术后1 h接受美洛昔康针剂15 mg肌注,术后24 h接受15 mg肌注。对镇痛疗效不佳... 目的研究美洛昔康针剂用于骨科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上海4家不同医院骨科各随机选取40例手术患者共160例,使用美洛昔康针剂进行术后镇痛。入组患者术后1 h接受美洛昔康针剂15 mg肌注,术后24 h接受15 mg肌注。对镇痛疗效不佳者予以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补充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在术后1 h(用药前)、2 h、4 h、8 h、12 h、24 h、48 h分别评估疼痛程度,并记录补充镇痛药物枸橼酸芬太尼的用量。术前及术后1周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观察有无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产生。结果入组男性患者105例(65.63%),女性患者55例(34.37%),平均年龄46.36岁(21~65岁)。接受大手术85例(53.1%),中手术者42例(26.3%),小手术者33例(20.6%)。用药前(术后1 h)VAS平均评分为8.3,用药后各时间点VAS平均评分分别为7.8、7.1、6.8、5.5、3.7、2.4,提示美洛昔康针剂术后镇痛总体疗效满意。按手术大小分类观察各时间点VAS评分,并比较各组疼痛缓解率,可见美洛昔康针剂对于不同类型的骨科手术均有较好的镇痛疗效,但对大、中型骨科手术,还需加用中枢性阿片类镇痛药物加强镇痛效果。用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美洛昔康针剂临床安全性良好。结论使用美洛昔康针剂可有效缓解骨科术后疼痛,并能减少中枢性镇痛药的使用剂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骨科术后镇痛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美洛昔康 骨科手术
下载PDF
创伤骨科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急流程管理及防控策略专家共识 被引量:3
4
作者 郑龙坡 胡传真 +9 位作者 贺石生 张长青 蔡郑东 纪方 王蕾 禹宝庆 董宇启 陈文钧 罗涛 唐昊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潜伏期长,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以往针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的筛查和防护手段已经不能满足COVID-19疫情控制的需求,必须对COVID-19进行全新的认识并采取特殊的处理流程。由于骨科创伤、...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潜伏期长,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以往针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的筛查和防护手段已经不能满足COVID-19疫情控制的需求,必须对COVID-19进行全新的认识并采取特殊的处理流程。由于骨科创伤、出血及疼痛等急性症状的掩盖,COVID-19疫情容易被忽略,使得创伤骨科门急诊亦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隐患。为了规范创伤骨科门急诊患者的收治,加强创伤骨科医护人员的防护,本文对COVID-19感染的特点及防治原则、疫情期间创伤骨科门急诊的管理、创伤骨科病房和手术室的防控策略、医护人员COVID-19感染防控知识培训进行阐述,为创伤骨科患者的救治以及医护人员的防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创伤骨科 防护
下载PDF
程序化运动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汪琦 吴丽燕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80-82,86,共4页
目的 探讨程序化运动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 探讨程序化运动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运动干预。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血浆D-二聚体变化情况以及DVT发生率。结果 术前,2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 d、3 d、5 d、7 d,试验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增加,血浆D-二聚体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VT发生率为1.8%(1/55),对照组为12.5%(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运动可加快老年髋关节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降低DVT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深静脉血栓 程序化护理
下载PDF
带有颅底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郭群峰 陈方经 +5 位作者 倪斌 陈博 卢旭华 谢宁 陈金水 郭翔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0-554,共5页
目的:建立带有颅底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有效性,为分析颈椎疾患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帮助。方法:选取一31岁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颈椎(包括颅底)薄层CT扫描,并将CT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存贮。运用建模软件Simpleware3.0把CT数据... 目的:建立带有颅底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有效性,为分析颈椎疾患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帮助。方法:选取一31岁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颈椎(包括颅底)薄层CT扫描,并将CT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存贮。运用建模软件Simpleware3.0把CT数据转化为STL格式数据,通过Geomagic 8.0对数据中的图像进行修补、去噪、铺面并转化为NURB曲面模型,得到带有颅底的全颈椎(C0-C7)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应用软件Hypermesh 9.0进行前处理,包括接触定义、网格划分、材料属性设定及载荷与边界条件设定。应用Abaqus 6-9-1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将屈曲、伸展、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工况下的活动范围(ROM)与Panjabi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建立的正常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共包含664026单元,228557节点,具有逼真的几何外观。通过与Panjabi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发现该模型在屈伸、侧弯及旋转工况下的ROM与Panjabi的数据基本一致,只有在C2-C3旋转活动度方面存在差异(6.03°vs 3°±2.5°,P<0.05)。结论:所建立的带有颅底的正常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满足有限元分析的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可用于颈椎的生物力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有限元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的全膝关节置换 被引量:6
7
作者 侯波 王毅 +3 位作者 沈宇辉 冯建民 刘志宏 何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8期8958-8962,共5页
背景: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的疗效与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方案以及手术技术有直接关系。目的:总结12例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效果,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全程凝血因子Ⅷ监测和替代治疗方案进行阐述。方法:以瑞金医院... 背景: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的疗效与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方案以及手术技术有直接关系。目的:总结12例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效果,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全程凝血因子Ⅷ监测和替代治疗方案进行阐述。方法:以瑞金医院凝血因子替代方案为标准,结合患者实际凝血因子水平,搭配有经验的医生,对12例(17膝)男性血友病关节炎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采用Cleveland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与结论:根据Cleveland膝关节评分,优8膝,一般3膝,差3膝,1例大腿截肢患者和2例关节融合患者不参与该评分。根据KSS评分,膝关节评分从置换前(23.6±9.0)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86.7±12.1)分,平均膝关节功能评分从置换前(25.2±28.4)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65.7±39.8)分。结果可见对于血友病膝关节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合理的凝血因子替代方案,关节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但是风险较大,需要谨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关节成形术 膝关节 凝血因子 全膝关节置换
下载PDF
老年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3
8
作者 朱渊 徐向阳 刘津浩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1期828-831,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老年人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增加手术成功率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老年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病例128例,男26例,女102例;年龄50~82岁,平均69岁。根据LangeHanson分型:旋后外旋型113例... 目的:分析总结老年人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增加手术成功率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老年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病例128例,男26例,女102例;年龄50~82岁,平均69岁。根据LangeHanson分型:旋后外旋型113例,旋前外旋型8例,旋后内收型5例,旋前外展型2例。所有患者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方法、早期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定手术效果。结果:128例术后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6年,平均36个月。伤口延迟愈合11例(8.6%);无深部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翻修等情况发生。AOFAS评分疼痛评分(33.5±5.6)分,功能评分(40.2±7.4)分,后足的排列均得到10分,总分(83.6±6.3)分。结论: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老年人踝关节骨折应是多数情况下的首选方法。虽然骨质疏松使内固定手术的难度增加,但是通过手术方法的改进,能够使老年踝关节骨折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术 老年人
下载PDF
三相同位素骨扫描诊断髋关节置换后感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炅 冯建民 +3 位作者 王毅 杨庆铭 刘志宏 何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041-3045,共5页
背景:由于全髋关节置换后的假体无菌性松动与感染存在相似的临床表现,两种并发症的鉴别诊断很困难。目前没有一种常规检查手段对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具有理想的可靠性,临床上缺乏感染诊断的"金标准"。目的:探讨应用99锝m标记的三... 背景:由于全髋关节置换后的假体无菌性松动与感染存在相似的临床表现,两种并发症的鉴别诊断很困难。目前没有一种常规检查手段对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具有理想的可靠性,临床上缺乏感染诊断的"金标准"。目的:探讨应用99锝m标记的三相同位素骨扫描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1例全髋关节置换后感染患者,均表现为持续性患髋疼痛伴假体松动和血清学指标异常;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63.8(53~74)岁,假体使用时间14.5(0.5~30)年。以99锝m标记的三相同位素骨扫描观察患者感染区域在血流灌注相、血池相和平衡相放射性核素浓度变化,并且与健侧相同区域对照,采用随机自带软件换算成时间-放射性摄取量梯度曲线,根据曲线差异程度得出诊断结果。同时结合术中组织冰冻切片病理结果(10个高倍视野下中性白细胞计数〈5个,提示未感染)分析三相同位素扫描诊断的可靠性。结果与结论:11例患者中2例三相同位素扫描结果阴性,同时术中冰冻病理结果中性白细胞计数〈5个,一期假体翻修;8例患者三相同位素扫描结果阳性,冰冻病理切片白细胞计数〉5个,骨水泥间隔植入,两期翻修;1例三相同位素扫描结果阴性但病理结果阳性,两期翻修。结果显示三相同位素骨扫描阳性检出率同假体周围感染的确诊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翻修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骨扫描 关节成形术 感染 诊断 全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假体
下载PDF
寰枢椎脱位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陈金水 倪斌 +5 位作者 陈博 王明飞 谢宁 郭群峰 周风金 杨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49-753,共5页
目的:探索寰枢椎脱位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法及其在寰枢椎脱位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正常上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寰枢椎脱位病例,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横韧带断裂而不伴有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有限元模型... 目的:探索寰枢椎脱位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法及其在寰枢椎脱位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正常上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寰枢椎脱位病例,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横韧带断裂而不伴有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测量并比较正常上颈椎模型和寰枢椎脱位模型在屈、伸、侧屈、旋转等工况下的活动度(ROM)。结果:在正常上颈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寰枢椎脱位病例建立的横韧带断裂不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有限元模型外观逼真,几何相似性好,各个工况下的活动度较正常上颈椎模型明显增大,尤其是前屈增加了17.8°,后伸增加了13.7°。结论:寰枢椎脱位非线性三维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临床实际脱位病例,可用于临床对寰枢椎脱位患者的生物力学分析,从而指导制定寰枢椎脱位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有限元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欢 高桂英 +2 位作者 何国础 韦兆祥 朱亚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1例,应用LARS人工韧带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结果术后随访7~18个月,平均13个月。按照IKDC评分标准:术前C级4例,D级7例;术后A级... 目的探讨应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1例,应用LARS人工韧带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结果术后随访7~18个月,平均13个月。按照IKDC评分标准:术前C级4例,D级7例;术后A级4例,B级6例,C级1例。无韧带断裂、松动,急性滑膜炎等常见并发症。短期随访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有即刻稳定性好、切口小、更适合关节镜内手术、早期康复等优点,但是关节镜技术要求高。费用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S人工韧带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下载PDF
不同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寰枢椎复合骨折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柳超 王前 +3 位作者 张杰峰 王雷 陈博 田纪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04-911,共8页
目的:比较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枕颈融合术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寰枢椎复合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治疗寰枢椎复合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例27岁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64排螺旋CT机扫描枕颈部(C0-C3),利用Simpleware 3.0、... 目的:比较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枕颈融合术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寰枢椎复合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治疗寰枢椎复合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例27岁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64排螺旋CT机扫描枕颈部(C0-C3),利用Simpleware 3.0、Geomagic 8.0、Hypermesh 10.0等软件建立C0-C3节段三维有限元(FEM/intact)模型,并与Panjabi等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经验证的模型基础上断裂C1前弓和后弓及切断齿状突基底部,模拟Jefferson骨折+Ⅱ型齿状突骨折的复合骨折有限元模型(FEM/fracture)。根据内固定系统的大小规格及临床手术方法在FEM/fracture上分别建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模型(FEM/PSF)及枕颈融合术模型(FEM/OCF)。对不同内固定模型加载前屈、后伸、侧屈、旋转工况,分析各模型在不同工况下Von Mises应力云图及各椎节活动度。结果:(1)建立的FEM/intact外观逼真,几何相似性好。各椎节的活动度与Panjabi发表的结果基本吻合。在相同条件下,FEM/fracture各个工况下的活动度均较FEM/intact明显增大,尤其是C1-C2旋转增加了43.7%,屈伸增加了72.1%。(2)两种加载内固定系统的上颈椎有限元模型与临床实际相符。FEM/PSF的C0-C1屈伸和旋转活动度较FEM/intact分别增加59.2%、68.3%;C1-C2屈伸、侧屈、旋转功能受限,分别降低92.2%、31.3%、99.6%;C2-C3屈伸、侧屈工况下活动度分别降低13.6%、0.6%,旋转工况下活动度增加0.7%。FEM/OCF中C0-C3各椎节活动度较FEM/intact均降低,其中C0-C1屈伸、侧屈、旋转工况下活动度分别降低93.8%、90.4%、90.2%;C1-C2分别降低89%、55.7%、97.4%;C2-C3分别降低92.8%、95.2%、90.5%。(3)FEM/PSF在左右旋转工况下应力值最大,为321.19MPa,主要集中在连接棒和螺钉根部。FEM/OCF在左右侧屈工况下应力值最大,为228.84MPa,主要集中在连接棒及螺钉根部。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枕颈融合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寰枢椎复合骨折均能起到早期稳定的目的,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后稳定C1-C2的同时能代偿性增加C0-C1的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骨折 内固定 生物力学 有限元
原文传递
射频辅助关节镜有限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袁拥军 吴国强 +2 位作者 孙长惠 岑建平 何国础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665-1667,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技术辅助关节镜有限清理术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组24例经关节镜采用射频技术治疗;常规组24例经关节镜采用常规的手术器械和电动刨削器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Lyshol... 目的:探讨射频技术辅助关节镜有限清理术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组24例经关节镜采用射频技术治疗;常规组24例经关节镜采用常规的手术器械和电动刨削器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Lysholm评分和术后2周内关节积液量。结果:2组术前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而且2组患者术后1年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射频组术后2周内膝关节积液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1)。结论:射频技术辅助膝关节镜有限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助于提高疗效,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射频消融 关节镜 清理术
下载PDF
趋骨性雌二醇/煅烧骨复合物对兔桡骨临界性缺损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强 齐进 +5 位作者 李国松 王晋申 钱念东 周琦 魏义勇 邓廉夫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8-392,共5页
[目的]以锻烧成分颗粒骨为载体,构建趋骨性雌二醇/煅烧骨复合材料,评价其修复兔桡骨临界性缺损的优势性能。[方法]建立兔桡骨中段15 mm临界性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处不放置任何植入物;锻烧骨组:骨缺损处植入锻烧骨... [目的]以锻烧成分颗粒骨为载体,构建趋骨性雌二醇/煅烧骨复合材料,评价其修复兔桡骨临界性缺损的优势性能。[方法]建立兔桡骨中段15 mm临界性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处不放置任何植入物;锻烧骨组:骨缺损处植入锻烧骨;复合材料组:骨缺损处植入趋骨性雌二醇/煅烧骨复合物。术后8周,应用影像学、组织学和Micro-CT等方法检测桡骨缺损处的骨修复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处无明显的新骨形成;煅烧骨组骨缺损处有少量的新骨形成;SE2/煅烧骨复合物组骨缺损处有大量的新骨形成,在放射学上及生物力学上均较好的修复了兔桡骨临界性缺损。[结论]局部应用趋骨性雌二醇可以促进新骨的形成并有利于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骨性雌二醇 锻烧骨 生物材料 临界性骨缺损
下载PDF
距骨骨软骨损伤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勇平 朱兆金 徐向阳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63-66,71,共5页
距骨骨软骨损伤是踝关节慢性疼痛的主要病因之一,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一般可确诊。目前,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治疗方法众多,包括微骨折术、钻孔术、自体或异体软骨移植、软骨细胞移植等,但远期疗效尚不明确。本文就距骨骨软骨损... 距骨骨软骨损伤是踝关节慢性疼痛的主要病因之一,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一般可确诊。目前,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治疗方法众多,包括微骨折术、钻孔术、自体或异体软骨移植、软骨细胞移植等,但远期疗效尚不明确。本文就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病因、损伤机制、分期、诊断及治疗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骨软骨损伤 手术治疗 关节镜 软骨移植 软骨细胞移植
下载PDF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椎体后凸成形置入新型人工合成骨与骨水泥填充物的生物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健 李凯 +3 位作者 陈博 王明飞 谭芳 周捷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676-680,共5页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两种材料置入青壮年正常骨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 (1)测量两种材料铸件的力学性质;(2)建立青壮年正常骨质胸腰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3)模拟L1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强化并进行分析。结果 ...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两种材料置入青壮年正常骨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 (1)测量两种材料铸件的力学性质;(2)建立青壮年正常骨质胸腰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3)模拟L1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强化并进行分析。结果 (1)成功建立正常骨质患者胸腰段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2)采用两种材料作为填充物均能重建椎体的稳定性,又不显著增加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应力。结论新型人工合成骨(GENEX)未来可以作为治疗青壮年正常骨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理想的填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有限元法 生物力学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人工合成骨
下载PDF
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伟滨 王蕾 +2 位作者 沈宇辉 王亚梓 徐建强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7年第6期345-347,共3页
目的回顾性评价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为绝经后妇女,年龄58~76岁,平均(65.42±5.24)岁。... 目的回顾性评价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为绝经后妇女,年龄58~76岁,平均(65.42±5.24)岁。随访10~57月,平均(25.00±11.35)月。依据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是否存在畸形、活动时疼痛情况、关节活动度和手的握力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的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术后14例患者腕部活动时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所有患者腕关节平均活动疼痛VAS评分为0.78分。与健侧比较,术后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腕关节活动受限,患侧平均腕背伸为22.34o(15o^30o)、掌屈为40.01(o20o^50o)、前臂旋前73.11o(55o^90o)、旋后为68.0(o45o^80o)。手部握力测试显示:术后患手握力平均为18.20kg(15~22kg),健侧平均为24.35kg(20~28kg),患手握力为健侧的74.74%。结论尽管术后患者仍遗留一定程度的腕关节活动受限,但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总体疗效肯定,为复位后桡骨长度和关节面的维持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稳定性,适合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 骨质疏松 桡骨骨折
下载PDF
射频辅助关节镜有限清理术治疗伴有半月板损伤的中轻度膝骨关节炎 被引量:4
18
作者 袁拥军 孙长惠 +2 位作者 吴国强 岑建平 何国础 《食品与药品》 CAS 2016年第4期272-275,共4页
目的评估射频技术辅助关节镜有限清理术对伴有半月板损伤的中轻度膝骨性关节炎的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伴有半月板损伤的中轻度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组和常规组。射频组(25例)经关节镜采用射频技术治疗;常规组... 目的评估射频技术辅助关节镜有限清理术对伴有半月板损伤的中轻度膝骨性关节炎的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伴有半月板损伤的中轻度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组和常规组。射频组(25例)经关节镜采用射频技术治疗;常规组(25例)为经关节镜仅采用常规的手术器械和电动刨削器治疗。比较2组患者均行术前和术后1年的Lysholm评分和术后2周内的关节积液量。结果射频组和常规组的术前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而且2组患者术后一年的Lysholm评分升高值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射频术后2周内膝关节积液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射频技术在膝关节镜有限清理术治疗伴有半月板损伤的中轻度膝骨关节炎中有助于提高疗效,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射频消融 关节镜 清理术 半月板损伤
下载PDF
踝关节稳定性与本体感受器 被引量:35
19
作者 李作为 徐向阳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9年第1期21-22,28,共3页
踝关节机械性稳定结构受损,控制关节运动的神经反射弧受损均可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临床上踝关节机械性不稳与功能性不稳并非截然分开。踝关节本体感受器感受并向中枢传入位置觉、运动觉、力觉、震动觉信息,参与神经系统反馈调节。研究... 踝关节机械性稳定结构受损,控制关节运动的神经反射弧受损均可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临床上踝关节机械性不稳与功能性不稳并非截然分开。踝关节本体感受器感受并向中枢传入位置觉、运动觉、力觉、震动觉信息,参与神经系统反馈调节。研究发现,恢复受损的本体感受器功能可为关节提供保护性感觉信息,预防关节不稳。修补关节囊和断裂韧带是常用手术方法,平衡与协调性康复及功能训练能改善患者姿势控制功能,药物干预是近年研究热点。该文就踝关节本体感受器对踝关节稳定性作用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受器 踝关节 稳定性 位置觉 力觉
下载PDF
Ⅱ期成人获得性扁平足手术选择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渊 徐向阳 +1 位作者 刘津浩 王碧菠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45-146,148,共3页
2010年12月17日至18日,2010国际足踝外科高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举行。受徐向阳主任邀请,国际著名足踝外科专家、欧洲足踝外科协会主席、瑞士Liestal医院骨科主任Beat Hintermann教授在论坛上作了"Ⅱ期成人获得性扁平足手... 2010年12月17日至18日,2010国际足踝外科高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举行。受徐向阳主任邀请,国际著名足踝外科专家、欧洲足踝外科协会主席、瑞士Liestal医院骨科主任Beat Hintermann教授在论坛上作了"Ⅱ期成人获得性扁平足手术选择"的精彩报告,在与会者中引起了热烈反响。笔者有幸作为当时演讲的同声翻译,亦觉得受益匪浅。现将该演讲内容整理成文,与广大骨科同仁分享。成人获得性扁平足(AAFD)是一个复杂的足部畸形,是许多问题综合的结果。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挑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选择 扁平足 获得性 成人 Ⅱ期 上海交通大学 外科专家 瑞金医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