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介素-18在急性胰腺炎大鼠中性粒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彦彦 许兰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分别建立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ANP)及假手术组(SO)模型,在制模后3、6、12h分期分批处死大鼠,抽取下腔...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分别建立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ANP)及假手术组(SO)模型,在制模后3、6、12h分期分批处死大鼠,抽取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淀粉酶含量及血清中IL-18的含量,作中性粒细胞分离并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同时对大鼠胰腺组织行病理切片HE染色,并对胰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结果:ANP组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率较SO组明显降低,并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明显(P<0.01),至术后12h降至2.15%±0.45%;ANP组血清中IL-18的含量较SO组明显升高,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更明显(P<0.01),在12h达到4705.70±296.30;ANP组PMN的凋亡率与血清中IL-18的水平呈负相关(r=-0.78,P<0.01).结论:ANP组外周血PMN的凋亡明显延迟,血清中IL-18的含量明显增高,IL-18可能在急性胰腺炎外周血的PMN凋亡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8 急性胰腺炎 中性粒细胞 凋亡
下载PDF
核因子-κB的活化在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中性粒细胞凋亡延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彦彦 许兰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9-329,共1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个死亡率极高的疾病,O’Neills等^[1]研究结果表明,SAP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受到抑制。核因子-kB(NF-xB)作为一个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在细胞凋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NF-KB的活化在...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个死亡率极高的疾病,O’Neills等^[1]研究结果表明,SAP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受到抑制。核因子-kB(NF-xB)作为一个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在细胞凋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NF-KB的活化在SAP大鼠外周血PMN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凋亡 重症急性胰腺炎 核因子-KB 活化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大鼠 核转录因子 PMN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