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团队情景模拟在急诊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盛露露 许兵 +6 位作者 黄剑吟 陆耀红 王飞燕 王洪 王韬 封启明 周敏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2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团队情景模拟急诊心肺复苏培训在规范化培训基地住院医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规范化培训急诊与内科基地中的42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培训年限分为A、B、C 3个等级,将不同等级住院医师各1人与护士1人共... 目的探讨团队情景模拟急诊心肺复苏培训在规范化培训基地住院医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规范化培训急诊与内科基地中的42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培训年限分为A、B、C 3个等级,将不同等级住院医师各1人与护士1人共4人组成抢救小组,按组进行团队情景模拟急诊心肺复苏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各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临床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和非临床急救技能(包括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境意识能力、资源利用能力、沟通能力)的变化。结果规培基地住院医生经过团队情景模拟培训后,其理论成绩得分、单项操作技能得分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非技术技能团队领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境意识能力、资源利用能力、沟通能力在培训后也均有显著的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队复苏完成时间较培训前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情景模拟急诊心肺复苏培训是一种有效的提升住院医师急救能力的新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情景模拟 心肺复苏 住院医师 培训
下载PDF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胫腓骨骨折的急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光汉 于仲嘉 鲍琨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49-751,共3页
目的 评估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急诊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急诊遇到的闭合性、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应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 ,必要时配合皮瓣转移或移植、骨移植进行治疗。结果  1992~ 1995年 ,我院使用单侧... 目的 评估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急诊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急诊遇到的闭合性、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应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 ,必要时配合皮瓣转移或移植、骨移植进行治疗。结果  1992~ 1995年 ,我院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新鲜胫腓骨骨折 10 0 0例 ,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 外固定支架对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特别对无理想固定器械又不宜作内固定的粉碎性骨折、伴有软组织缺损的复杂骨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性骨折 支架动力化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骨折 急诊 应用
下载PDF
急诊期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小容量复苏效应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钢 高海 +1 位作者 吴蔚 封启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6-698,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期小容量复苏对未控制失血性休克的复苏效应。方法回顾分析40例急诊创伤性未控制失血性休克患者复苏中使用过高渗高张溶液(小容量复苏组,n=20)和使用羟乙基淀粉、平衡盐溶液(常规液复苏组,n=20)的治疗情况,比较血流... 目的探讨急诊期小容量复苏对未控制失血性休克的复苏效应。方法回顾分析40例急诊创伤性未控制失血性休克患者复苏中使用过高渗高张溶液(小容量复苏组,n=20)和使用羟乙基淀粉、平衡盐溶液(常规液复苏组,n=20)的治疗情况,比较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及平均输液量。结果两组复苏均改善了血流动力学指标,小容量复苏组平均动脉压(MAP)上升速度、幅度、维持时间及休克指数下降程度大于常规液复苏组;两组复苏60min时HB、HCT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F)时间延长,小容量复苏组的改变明显小于常规液复苏组;观察期间小容量复苏组平均输液量明显少于常规液复苏组。结论急诊期小容量复苏对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复苏效率高,有利于限制输液量,减少内环境和凝血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容量复苏 休克 出血
下载PDF
急诊骨科患者术前使用洛索洛芬钠对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俞玫红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12期2069-2070,共2页
目的:观察急诊骨科患者术前使用洛索洛芬钠对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急诊骨科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3、5、7天的疼痛VAS评分均较低,并且随着时间的增... 目的:观察急诊骨科患者术前使用洛索洛芬钠对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急诊骨科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3、5、7天的疼痛VAS评分均较低,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评分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骨科患者术前使用洛索洛芬钠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骨科患者 术前 洛索洛芬钠 术后疼痛 疗效 观察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脓毒症休克的疗效及对心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耿磊 黄剑吟 +1 位作者 傅一牧 封启明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923-928,共6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脓毒症休克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其中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脓毒症休克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其中65例以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常规治疗者纳入对照组,8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病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Ⅱ(APACHEⅡ)、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炎症指标[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每搏量指数(SVI)、心脏指数(CI)、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v-aCO_(2))/动-静脉氧含量差(Ca-vO2)]、心功能[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A峰(E/A)]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分别为(7.71±1.46)d、(9.32±2.57)d、(8.76±2.3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33±2.33)d、(11.15±2.14)d、(10.56±3.8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ODS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23.46%、20.9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08%、3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SOFA得分分别为(10.25±2.37)分、(6.88±1.9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49±3.86)分、(9.37±2.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观察组患者的SAA、HBP、PCT分别为(95.32±11.48)mg/L、(7.48±1.29)ng/mL、(1.32±0.74)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59±20.71)mg/L、(10.62±2.18)ng/mL、(3.96±1.2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 d,观察组患者的HR、Pv-aCO_(2)/Ca-vO2分别为(90.37±7.39)次/min、0.72±0.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94±10.27)次/min、0.89±0.15,MAP、CVP、SVI、CI分别为(69.94±3.96)mmHg、(8.91±0.98)mmHg、(44.82±3.23)mL/次、(4.05±0.42)L/(min·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7±3.42)mmHg、(8.45±1.02)mmHg、(35.84±3.41)mL/次、(3.51±0.59)L/(min·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观察组患者的NT-proBNP为(532.41±97.86)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745.39±113.92)μg/L,E/A、LVEF分别为(1.32±0.35)cm/s、(55.74±5.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4±0.29)cm/s、(50.41±1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1%,略高于对照组的9.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脓毒症休克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减少心功能损伤,临床治疗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乌司他丁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疗效 心功能 血液动力学 炎症指标
下载PDF
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核因子κB介导的有关因子与心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国勇 徐丽娜 周敏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501-505,共5页
目的 探讨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外周血核因子κB(NF-κB)介导的炎症因子及凋亡分子水平与心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0例,并按诊断结果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 目的 探讨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外周血核因子κB(NF-κB)介导的炎症因子及凋亡分子水平与心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0例,并按诊断结果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每组30例;另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APACHEⅡ评分、外周血NF-κB介导的炎症因子[NF-κB、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凋亡分子[Bax、Bcl-2、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9mRNA]水平及心肌损伤指标[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短轴缩短率(FS)、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分析外周血NF-κB介导的炎症因子及凋亡分子水平与心肌损伤指标的关系。结果 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APACHEⅡ评分均高于脓毒症组(t=7.892、17.963,均P<0.001),脓毒性休克组APACHEⅡ评分又高于严重脓毒症组(t=8.797,P<0.001);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NF-κB、IL-6、IL-8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NF-κB、IL-6、IL-8及TNF-α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P<0.05),脓毒性休克组NF-κB、IL-6、IL-8及TNF-α评分又均高于严重脓毒症组(t=3.082、6.832、7.843、4.823,P=0.003、0.000、0.000、0.000)。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Bax、Bcl-2、半胱氨酸特异性天冬氨酸蛋白酶-3及半胱氨酸特异性天冬氨酸蛋白酶-9凋亡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Bax、Bcl-2、半胱氨酸特异性天冬氨酸蛋白酶-3及半胱氨酸特异性天冬氨酸蛋白酶-9凋亡因子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P<0.05),脓毒性休克组Bax、Bcl-2、半胱氨酸特异性天冬氨酸蛋白酶-3及半胱氨酸特异性天冬氨酸蛋白酶-9凋亡因子水平又均高于严重脓毒症组(t=6.131、2.125、7.861、6.447,P=0.000、0.038、0.000、0.000)。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LAD、LVEDD、NT-proBNP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LAD、LVEDD、NT-proBNP及cTnI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P<0.05),脓毒性休克组LAD、LVEDD、NTproBNP及cTnI水平又均高于严重脓毒症组(t=2.658、2.023、4.711、7.891,P=0.010、0.048、0.000、0.000);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LVEF、FS均低于对照组(P<0.05);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LVEF、FS均低于脓毒症组(P<0.05),脓毒性休克组LVEF、FS又均低于严重脓毒症组(t=2.891、2.137,P=0.005、0.037)。外周血NF-κB介导的炎症因子与LAD、LVEDD、NT-proBNP及cTnI均呈正相关(r>0.7,P<0.05);外周血NF-κB介导的炎症因子与LVEF、FS则均呈负相关(r<-0.7,P<0.05)。结论 外周血NF-κB介导的炎症因子及凋亡分子水平与心肌损伤指标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外周血核因子κB 炎症因子 凋亡分子 心功能障碍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标对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江玉 曹燕 +1 位作者 王飞燕 魏薇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0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标对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39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标对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39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将其分为DVT组与非DVT组,评估术前血栓弹力图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血液凝固时间(clotting time,K)、凝固角(α角)、最大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与常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对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的预测效能。结果全部患者中共有28例术后发生DVT,总发生率为20.1%,血栓发生于术后3~9 d,其中21例(75.0%)患者无明显不适,全部DVT患者均痊愈。DVT组患者术前R、PT、APTT、TT均显著短于非DVT组(均P<0.05),K显著长于非DVT组(P<0.05),α角、MA和年龄均显著大于非DVT组(均P<0.05),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DVT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骨折部位、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对患者术后有无发生DVT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表明术前K、α角、MA、PT、D-二聚体对DVT的发生具有中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0.9],R、APTT、TT、Fib的预测价值均较低(均AUC<0.7)。结论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率较高,K、α角、MA这3项血栓弹力图参数与PT、D-二聚体能有效筛查DVT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弹力图 凝血指标 D-二聚体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朱晓光 王石冲 +4 位作者 高婧 杨焱平 李永霞 姜家梅 封启明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41-246,共6页
探究多发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并建立VTE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VTE发生的危险因素... 探究多发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并建立VTE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VTE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R语言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38例,其中男103例,女35例,平均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24.14±8.7)分,VTE发病率40.6%(56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下肢制动、存在药物抗凝禁忌证、机械通气、胸部简明损伤评分(AIS)>3分、四肢和骨盆AIS评分>3分是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危险因素纳入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和自举法内部验证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结论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多发伤患者VTE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实现个体化、可视化、图形化预测,为临床决策多发伤患者抗凝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从而减少VTE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静脉血栓栓塞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溺水后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戎柳 何平安 +1 位作者 陶宝华 封启明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8年第9期529-532,共4页
工业化后水质污染是溺水后真菌感染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溺水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潜伏期为7~10日,之后病情会急剧进展,早期诊断、抢先治疗及联合运用抗真菌药物是提高其生存率的惟一方法。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测定和螺旋 CT 的应用... 工业化后水质污染是溺水后真菌感染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溺水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潜伏期为7~10日,之后病情会急剧进展,早期诊断、抢先治疗及联合运用抗真菌药物是提高其生存率的惟一方法。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测定和螺旋 CT 的应用有助于其早期诊断,新一代抗真菌药物的应用也使其治疗成功率大为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溺水 真菌感染 侵袭性 诊断 半乳甘露聚糖 治疗
下载PDF
急性酒精中毒对创伤患者中性粒细胞凋亡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钢 吴蔚 +1 位作者 叶珏名 封启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因素对创伤患者急诊期中性粒细胞(PMN)凋亡与功能的影响。方法26例急性创伤患者依据创伤前是否有大量饮酒史及酒精浓度检测结果分单纯创伤组(n=14),酒精中毒组(n:12),另选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于急诊...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因素对创伤患者急诊期中性粒细胞(PMN)凋亡与功能的影响。方法26例急性创伤患者依据创伤前是否有大量饮酒史及酒精浓度检测结果分单纯创伤组(n=14),酒精中毒组(n:12),另选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于急诊期取血样,分离PMN并检测其凋亡、呼吸爆发功能及吞噬活性。结果单纯创伤组和对照组PMN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中毒组PMN凋亡率大于前两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单纯创伤组PMN呼吸爆发功能指标明显升高,而吞噬活性指标则较低(P〈0.01);酒精中毒组PMN呼吸爆发功能指标和吞噬活性指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1)。结论创伤抑制PMN吞噬功能,使机体防御机能降低,酒精中毒因素通过促进PMN凋亡和抑制其吞噬和呼吸爆发功能,而加重这一免疫抑制过程,是创伤前酗酒或酒精中毒患者易并发感染的诱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 创伤 中性粒细胞(PMN) 细胞凋亡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调节创伤后炎症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冬冬 周敏杰 +2 位作者 朱晓光 仲伟喜 封启明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455-1457,共3页
创伤在造成机体原发损伤的同时,诱发炎症反应,对机体产生继发性损伤。炎症小体通过影响促炎细胞因子的裂解及其成熟、释放来调节炎症反应。NLRP3炎症小体能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并引起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等促炎... 创伤在造成机体原发损伤的同时,诱发炎症反应,对机体产生继发性损伤。炎症小体通过影响促炎细胞因子的裂解及其成熟、释放来调节炎症反应。NLRP3炎症小体能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并引起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等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参与机体抵抗病原体的免疫应答。本文就NLRP3炎症小体在创伤诱发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 炎症小体 创伤
下载PDF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光汉 于仲嘉 +5 位作者 鲍琨 王荣昇 郁晓明 陆道琅 张允平 董社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1-282,共2页
关键词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 急救 临床应用 多发伤 骨折 颅脑伤
下载PDF
创伤患者应用白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晓光 杨开超 +1 位作者 仲伟喜 封启明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8期2725-2728,共4页
创伤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白蛋白作为外源性的补充,广泛用于创伤患者的液体复苏和营养支持。近年来,关于白蛋白在创伤患者中应用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思考和讨论。本文系统回顾白蛋白用于创伤患者液体复苏和营养支持... 创伤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白蛋白作为外源性的补充,广泛用于创伤患者的液体复苏和营养支持。近年来,关于白蛋白在创伤患者中应用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思考和讨论。本文系统回顾白蛋白用于创伤患者液体复苏和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探讨其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白蛋白 液体复苏 营养支持
下载PDF
难辨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家庭病例报告
14
作者 贺星星 杨涛 +3 位作者 于晓娜 周伟 傅一牧 封启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传播途径的难辨性,许多患者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感染,或高度疑似的患者因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而无法确诊.2020年1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1例6...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传播途径的难辨性,许多患者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感染,或高度疑似的患者因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而无法确诊.2020年1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1例67岁女性术后重症肺炎患者,该患者无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但其临床表现及肺部影像学高度疑似新冠肺炎,然而连续3次2019-nCo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其丈夫在医院照顾患者,曾多次往返于医院等公共场所,虽然没有明确的新冠肺炎患者接触史,但于2020年1月29日出现发热伴乏力,同日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为新冠肺炎.儿子同父亲母亲均有密切接触,在父亲确诊后也出现全身酸痛等不适症状,但肺部CT未见明显异常,1月29日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分析该家庭3例聚集性病例,提示我们需综合考虑患者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为疫情防控中确诊或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管理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表现 肺部影像学
下载PDF
国际标准化比率与创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仲伟喜 朱晓光 +5 位作者 杨开超 黄剑吟 杨焱平 吴蔚 赵钢 封启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9-423,共5页
目的研究以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3为标准的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与创伤预后间的相关性,即探讨INR≥1.3是否可以作为预测创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抢救室收治的488例创伤患者.记录其年龄、... 目的研究以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3为标准的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与创伤预后间的相关性,即探讨INR≥1.3是否可以作为预测创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抢救室收治的488例创伤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入院时INR、收缩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CCS)、伤后24h内输血量及补液量、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院内感染(NI)、多器官衰竭(MOF)和死亡发生情况。根据INR≥1.3分为凝血病组和非凝血病组,比较两组预后差异。结果纳入分析的创伤患者488例,其中发生ATC患者6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年龄、体质量指数(BMI)、ISS评分、入院时INR、收缩压、GCS评分及伤后24h内输血量及补液量。凝血病组患者死亡(OR=4.56,95%CI1.53,13.61,P=0.007)及MOF发生率明显增加(OR=3.16,95%CI1.28~7.78,P=0.012),尤其在极危重患者中(ISS〉25分);凝血病组患者发生MOF的可能性约为非凝血病组的14倍(OR=13.83,95%C16.59—119.96,P=0.017)。结论以INR≥1.3为诊断标准,伴有ATC的创伤患者发生MOF及死亡可能性明显增加。而在极危重创伤患者(ISS〉25分)中MOF发生率的增加更为明显。因此,INR≥1.3可以作为创伤患者预测MOF及死亡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标准化比率(INR)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 创伤严重度评分(ISS) 创伤 多器官衰竭(MOF) 死亡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降钙素原及N末端前体脑钠肽水平与脓毒血症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高政钦 侍冬成 +2 位作者 黄剑吟 傅一牧 秦海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1期2137-213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ys C)、降钙素原(PCT)及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 BNP)水平与脓毒血症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105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组,同时选取门诊的35例健康体检者...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ys C)、降钙素原(PCT)及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 BNP)水平与脓毒血症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105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组,同时选取门诊的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PC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ys C和NT-pro BNP水平。比较对照组和三组患者的Cys C,PCT和NT-pro BNP水平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三者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由一般至严重、休克进展时,APACHE-Ⅱ评分随之升高。各组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清Cys C、PCT和NT-pro 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由一般至严重、休克进展时,Cys C、PCT和NT-pro BNP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Cys C、PCT和NT-pro 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66,0.613,0.627,P<0.01)。结论血清Cys C、PCT和NT-pro BNP水平与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估病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血清胱抑素 降钙素原 N末端前体脑钠肽
下载PDF
创伤早期肺特异性相关蛋白测定对识别和量化肺挫伤的价值初探 被引量:6
17
作者 闻梦妮 赵钢 +3 位作者 郑宪友 张佳胤 封启明 胡家捷 《创伤外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创伤早期肺特异性相关蛋白——克拉拉蛋白(CC16)、表面活性蛋白D(SPD)、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可溶性性受体(sRAGE)的血清浓度与肺挫伤和挫伤体积的相关关系,以探讨其对诊断和量化肺挫伤的价值。方法以无吸烟史健康受试者为对... 目的通过分析创伤早期肺特异性相关蛋白——克拉拉蛋白(CC16)、表面活性蛋白D(SPD)、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可溶性性受体(sRAGE)的血清浓度与肺挫伤和挫伤体积的相关关系,以探讨其对诊断和量化肺挫伤的价值。方法以无吸烟史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15例),根据急诊初次胸部CT结果,将多发伤患者分为肺挫伤组(31例)和无肺挫伤组(15例),同时采集静脉血样,检测血清CC16、SP-D和sRAGE的浓度,比较3组间3种肺特异性相关蛋白的差异性,并对其与肺挫伤和挫伤体积进行相关分析,得出敏感指标的ROC曲线。结果 3种肺特异性相关蛋白中,只有CC16的血清浓度在3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并与肺挫伤体积正相关,肺挫伤是血清CC16浓度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CC16的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890,诊断灵敏度为0.935,特异度为0.800。结论 CC16有望成为辅助临床诊断肺挫伤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挫伤 肺特异性相关蛋白
下载PDF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剑吟 封启明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1期3190-3194,共5页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是严重创伤患者常见的合并症,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后较差,其主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既往对于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主要是凝血因子的消耗或稀释、低体温或酸中毒,虽然至今这种"致命三联症"仍是急性...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是严重创伤患者常见的合并症,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后较差,其主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既往对于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主要是凝血因子的消耗或稀释、低体温或酸中毒,虽然至今这种"致命三联症"仍是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病理生理的重要因素,但是更深入地研究发现了更为复杂和多元化的机制。目前发现的机制主要有内皮功能障碍、活化蛋白C、纤溶亢进、血小板功能障碍、氧化修饰作用等。我们仍需更深入地研究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发病机制,以进一步地改进复苏策略、提高创伤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创伤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凝血病 发病机制 活性氧
下载PDF
创伤患者性别相关的预后差异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仲伟喜 朱晓光 封启明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8期3017-3019,共3页
创伤动物模型研究发现,雌性动物发生脓毒血症和多功能器官衰竭的风险显著低于雄性动物。而在人类研究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在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及预期寿命上也各有不同,同时大量临床研究数据也显示创伤患者预后存在显著性... 创伤动物模型研究发现,雌性动物发生脓毒血症和多功能器官衰竭的风险显著低于雄性动物。而在人类研究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在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及预期寿命上也各有不同,同时大量临床研究数据也显示创伤患者预后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本文主要通过对创伤后患者预后性别差异现象及其可能潜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创伤研究提供新的科研思维和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预后 性别 激素 基因
下载PDF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20
作者 汤赐俊 张素冕 +2 位作者 马少林 王学斌 封启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指标即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观察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中心ICU住院的脓...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指标即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观察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中心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294例,根据患者入院即刻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lc)计算SHR值。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160)和死亡组(n=134),比较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感染部位、入院实验室指标、疾病严重程度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HR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根据脓毒症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脓毒症非糖尿病组和脓毒症合并糖尿病组,比较SHR对两组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大,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SHR、血糖、Hb Alc水平较高,呼吸机使用天数、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天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OFA评分、SHR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2、1.163、1.92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HR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585,敏感度为36.3%,特异度为80.6%。在脓毒症非糖尿病患者死亡组和存活组中,S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R高的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增加;SHR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短期预后评价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 脓毒症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