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科研论文中非正态分布资料的统计学分析
1
作者 高云朝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医学科研论文 非正态分布资料 统计学分析 临床工作 生命现象 材料准备 试验方法 数据统计
下载PDF
核医学影像鉴别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与松动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瑞森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1年第2期83-86,共4页
假体松动和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两者治疗方案不同,所以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核医学影像诊断在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大临床价值,^(99m)Tc-MDP骨三相联合显像加^(99m)Tc-WBC炎症显像一直是临床应用金标准,但近年逐... 假体松动和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两者治疗方案不同,所以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核医学影像诊断在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大临床价值,^(99m)Tc-MDP骨三相联合显像加^(99m)Tc-WBC炎症显像一直是临床应用金标准,但近年逐渐被融合型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骨显像和^(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断层成像(^(18)FDG-PET)所取代。SPECT/CT骨显像原理提示,假体松动、假体与骨界面产生骨质增生使成骨代谢活跃,局部骨摄取^(99m)Tc-MDP增加;感染使局部血流量增加,特别是在软组织内可摄取^(99m)Tc-MDP,两者可有明显差异。^(18)FDG-PET显像中假体松动表现为局部骨-假体界面摄取放射性增加,提示反应性炎症引起炎性肉芽肿,造成骨-假体界面松动;感染表现为骨-假体弥漫性放射性浓聚并侵及软组织。^(18)FDG-PET显像的诊断正确性高于其他检查,是目前最新最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影像 鉴别诊断 感染 假体松动 人工关节置换
下载PDF
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袁志斌 马寄晓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3年第4期162-164,共3页
核医学影像检查,包括18F-FDG(18F-氟代脱氧葡萄糖)、99Tcm-MIBl(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201Tl、标记抗体和其他多种显像剂,对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有一定价值,是X线摄片、CT和MRI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有益的补充。核医学影像检查可以了解全... 核医学影像检查,包括18F-FDG(18F-氟代脱氧葡萄糖)、99Tcm-MIBl(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201Tl、标记抗体和其他多种显像剂,对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有一定价值,是X线摄片、CT和MRI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有益的补充。核医学影像检查可以了解全身骨骼的状况,用于疾病的分期和判断疗效,但仍需结合其他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核医学影像 诊断 临床价值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下载PDF
第52届美国核医学年会学术概况
4
作者 陈绍亮 李彪 +7 位作者 石洪成 李林法 赵晋华 左传涛 李蓓蕾 吴翼伟 章斌 罗全勇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8-320,共3页
第52届美国核医学年会于2005年6月18~22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年会共交流论文1500余篇,中国大陆入选论文59篇,占3.9%,超过法国1篇而列第5位.前4位分别是美国(702篇)、德国(147篇)、日本(132篇)、韩国(110篇).Wagner教授第28次作了大会... 第52届美国核医学年会于2005年6月18~22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年会共交流论文1500余篇,中国大陆入选论文59篇,占3.9%,超过法国1篇而列第5位.前4位分别是美国(702篇)、德国(147篇)、日本(132篇)、韩国(110篇).Wagner教授第28次作了大会总结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年会 美国 学术 中国大陆 总结报告 多伦多 加拿大 论文
下载PDF
第五届全国心血管核医学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5
作者 马寄晓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3-273,共1页
关键词 核医学 原子医学 研讨会 南京 江苏 心血管病 心脏血管疾病 放射性药物 标记化合物 心肌能量代谢 会议
下载PDF
肿瘤骨转移放射性核素治疗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秀丽 陈立波 余永利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3-625,共3页
恶性肿瘤尤其是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极易发生骨转移,而且可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疼痛及不良反应。传统疗法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但不良反应较多。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放射性核素188Re、111In及223Ra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控制和消退肿瘤等方面的独特... 恶性肿瘤尤其是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极易发生骨转移,而且可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疼痛及不良反应。传统疗法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但不良反应较多。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放射性核素188Re、111In及223Ra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控制和消退肿瘤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转移 骨骼 放射疗法 放射性核素
下载PDF
酒精性心肌病的核素显像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婷 史蓉芳 +1 位作者 李剑明 赵晓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79-780,共2页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39岁。因“间断气短不能平卧2个月”入院。2个月前患者活动后出现气短、双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外院诊断为扩张犁心肌病,给予对症治疗,疗效不佳。患者为进一步诊治到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既往饮酒史20...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39岁。因“间断气短不能平卧2个月”入院。2个月前患者活动后出现气短、双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外院诊断为扩张犁心肌病,给予对症治疗,疗效不佳。患者为进一步诊治到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既往饮酒史20年,高度白酒200~250g/d。高血压病史2年,最高150/100mmHg,服药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酒精性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提高临床医学生科研能力的思考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立波 《基础医学教育》 2020年第10期782-784,共3页
文章针对目前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过程中科研能力不足的困境,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探讨如何通过医学实践在强化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锻炼科研思维,为提升临床医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提供参考,为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临床医学 科研能力
下载PDF
NIS在肿瘤核素基因显像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立波 朱瑞森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5年第2期70-73,共4页
由于各种新的载体、报告基因和治疗基因的不断开发,过去的10年里,基因显像与治疗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与放射性核素联合,钠/碘转运体(sodium/iodidesymporter,NIS)既可用作单纯的报告基因,也可用作肿瘤治疗基因。相信随着各相... 由于各种新的载体、报告基因和治疗基因的不断开发,过去的10年里,基因显像与治疗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与放射性核素联合,钠/碘转运体(sodium/iodidesymporter,NIS)既可用作单纯的报告基因,也可用作肿瘤治疗基因。相信随着各相关学科,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改进,NIS在核素基因显像和肿瘤核素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将取得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碘转运体 报告基因 基因治疗 肿瘤:放射性核素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核素诊断
10
作者 陆汉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1410-1413,共4页
0 引言与常规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超声、X线CT、及MRI等)不同,核医学显像(或核素显像)需要特定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即放射性药物,显像时先将放射性药物引入(通过注射或口服等途径)人体内,再通过显像仪器γ相机、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 0 引言与常规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超声、X线CT、及MRI等)不同,核医学显像(或核素显像)需要特定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即放射性药物,显像时先将放射性药物引入(通过注射或口服等途径)人体内,再通过显像仪器γ相机、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或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ET)进行体外平面、全身或断层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核素肿瘤显像剂 影像学诊断 临床应用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六种TSH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冬红 陆汉魁 +4 位作者 高云朝 葛雯莉 熊江 刘俏平 顾青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0年第2期102-106,共5页
采用六种免疫检测方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析检测方法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及对临床诊断的影响。纳入研究的样品150份,甲亢、甲减和表面健康人各50份。免疫检测方法包括一种放射免疫分析法(RIA),一种免疫放射分析法(MRI... 采用六种免疫检测方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析检测方法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及对临床诊断的影响。纳入研究的样品150份,甲亢、甲减和表面健康人各50份。免疫检测方法包括一种放射免疫分析法(RIA),一种免疫放射分析法(MRIA),四种自动化检测方法(三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一种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结果表明,六种免疫方法在检测血清TSH时相互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P〈0.05),其中RIA法在甲亢组和表面健康组的检测值与其他方法的检测值间均不具有相关性(P〉0.05);IRMA法在甲亢组的检测值与四种自动化检测法的检测值相关系数较低(r为0.38—0.41);四种自动化检测法两两之间的检测值问均高度相关(r为0.92—0.99)。在临床诊断符合率方面,四种自动化检测法相互间无显著差异;IRMA法在甲亢组同四种自动化检测法有显著差异(P〈0.01),而RIA法不能将甲亢病人同表面健康组区分,不宜用于甲亢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检测 标记免疫分析法 促甲状腺激素 可比性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策略问题
12
作者 朱瑞森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5年第2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治疗 甲状腺疾病 1942年 131I 核素显像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Ⅰ治疗生存率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余永利 罗全勇 +5 位作者 陈立波 罗琼 丁颖 陆汉魁 朱瑞森 马寄晓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1-263,共3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131)Ⅰ治疗的生存率变化。方法①1991~2003年收治 DTC 术后患者566例,按转移部位分组为颈淋巴结转移356例,肺转移128例和骨转移82例。②本院外科1991~2003年 DTC 术后随访患者198例,均未行^(1... 目的总结和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131)Ⅰ治疗的生存率变化。方法①1991~2003年收治 DTC 术后患者566例,按转移部位分组为颈淋巴结转移356例,肺转移128例和骨转移82例。②本院外科1991~2003年 DTC 术后随访患者198例,均未行^(131)Ⅰ清除术后剩余甲状腺(简称清甲)或治疗转移灶,仅接受术后 TSH 抑制(T_4)治疗。③本科1991~2003年收治 DTC 术后即行^(131)Ⅰ清甲者194例,术后2~6周即行^(131)Ⅰ清甲及后续转移灶^(131)Ⅰ治疗,并辅以 TSH 抑制(T_4)治疗。④根据寿命表法,分别计算各组(无死亡)生存率、无疾病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析其变化。结果①所有患者^(131)Ⅰ治疗后10年(无死亡)生存率为92.38%。②颈淋巴结转移组10年(无死亡)生存率为98.09%,肺转移组87.50%,骨转移组80.41%;近端(颈淋巴结)转移组(无死亡)生存率明显高于远端(肺或骨)转移组(X^2=4.074,P<0.05)。③手术+^(131)Ⅰ+T4治疗组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明显高于手术+T_4组(X^2均>3.84,P<0.05)。结论 ^(131)Ⅰ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手术后期间 碘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疗法 预后
下载PDF
^(99m)Tc-MIBI SPECT/CT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14
作者 盛矢薇 朱瑞森 +2 位作者 樊友本 高云朝 陆汉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23-1427,1435,共6页
目的探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PHPT患者37例,静脉注射99mTc-MIBI 740 MBq,分别于注射后30 min及2~3 h进... 目的探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PHPT患者37例,静脉注射99mTc-MIBI 740 MBq,分别于注射后30 min及2~3 h进行颈胸部早期相和延迟相平面显像,延迟平面显像后行颈胸部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病理确定37例PHPT患者共有41个甲状旁腺病灶,其中29例为单发甲状旁腺腺瘤(包括5例异位甲状旁腺腺瘤),2例各有两个甲状旁腺腺瘤,5例为单发甲状旁腺增生,另1例为3个甲状旁腺增生。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对PHPT的病灶检出率为87.8%,显著高于99mTc-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75.6%的检出率(P<0.05)。对甲状旁腺增生灶,99mTc-MIBI SPECT/CT的诊断灵敏度为50.0%,而平面显像均未检出病灶(P<0.05)。此外,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可提供病灶的解剖位置,尤其方便异位PHPT病灶的定位或术中探查。结论 99mTc-MIBI SPECT/CT是探查PHPT病灶的有效诊断方法,综合临床价值高于99mTc-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甲状旁腺显像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对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余永利 罗全勇 +3 位作者 陈立波 陆汉魁 朱瑞森 马寄晓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DTC术后随访患者 3组 :1组 2 98例 ,均为术后复发患者 ,分析首诊年龄、性别、术式、病理类型等因素对复发的影响 ;2组10 8例 ,为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患者 ;3组 12 4例 ,...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DTC术后随访患者 3组 :1组 2 98例 ,均为术后复发患者 ,分析首诊年龄、性别、术式、病理类型等因素对复发的影响 ;2组10 8例 ,为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患者 ;3组 12 4例 ,为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 +1 31 I清除甲状腺剩余组织治疗的患者。进行后两组间年复发率对照分析。结果 ① 1组DTC复发患者性别男、女之比(1∶1 5 )和病理类型滤泡状、乳头状癌之比 (1∶4 )均高于文献 (1∶2~ 3和 1∶8) ;原发灶甲状腺癌肿块切除、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和双侧腺叶切除者复发百分率依次降低 (分别为 4 7 3%、34 2 %和 18 5 % ) ;复发多出现于术后 5年内 (6 5 1% ) ;复发部位以颈淋巴结居多 (2 3 5 % )。② 2组DTC术后 1、5和 10年复发率分别为 4 6 3%、8 33%和 12 0 4 % ,5 3 85 % (7 13例 )发生在术后 2年内 ,近端和远端复发分别占 5 3 84 %和 30 77% ;3组 1、5、10年复发率分别为 0 81%、4 0 3%和 7 2 6 % ,5 9例发生在术后 4年内 ,近端和远端复发分别为 5 9例和 2 9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DTC首诊年龄、性别、术式、病理类型等对术后复发有一定影响 ;DTC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 +1 31 I清除甲状腺剩余组织治疗可改善DTC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率 术后复发 患者 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素 病理类型 结论 文献 百分率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旁腺显像和骨显像 被引量:22
16
作者 朱瑞森 朱继芳 +2 位作者 陆汉魁 金常青 马寄晓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PHPT)患者行甲状旁腺显像和骨显像的价值。方法  5 9例患者中病理检查证实甲状旁腺腺瘤 4 9例 ,增生 8例 ,腺癌 2例。静脉注射 74 0~ 92 5MBq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后 15min行早期相 (E...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PHPT)患者行甲状旁腺显像和骨显像的价值。方法  5 9例患者中病理检查证实甲状旁腺腺瘤 4 9例 ,增生 8例 ,腺癌 2例。静脉注射 74 0~ 92 5MBq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后 15min行早期相 (EPI)甲状旁腺显像 ,2~ 3h行延迟相 (DPI)显像。然后在同一体位静脉注射 74~ 111MBq99TcmO-4后 10min行甲状腺显像 ,从DPI图中减去甲状腺图得到相减图。结果  4 9例腺瘤型PHPT中 ,4 5例甲状旁腺显像阳性 ;8例增生型显像均阴性 ;2例腺癌显像阳性。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骨显像示 4 9例腺瘤型PHPT中 35例正常 ,病程 1~ 6个月 ,10例为超级 (superscan)显像 ,病程 4~ 12个月 ;2例病程 10~ 2 4个月的腺癌骨显像呈多发性放射性浓聚灶 ,为棕色瘤 ;8例增生型PHPT骨显像正常。甲状旁腺显像对PHPT诊断准确率为 79 7% (47/ 5 9例 ) ,其中腺瘤型PHPT为 91 8% (45 / 4 9例 )。PHPT99Tcm MDP骨显像可分为正常、超级显像和棕色瘤 3种。骨显像结果与骨累及程度、病程长短和病理类型相关。结论 甲状旁腺显像与骨显像联合有助于反映PHPT的病情程度和病程长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显像 骨显像 甲状旁腺腺瘤
下载PDF
^(18)F-FDGPET/CT在评价索拉非尼治疗^(131)I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敏 程凌霄 +2 位作者 阮茂美 罗全勇 陈立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6,共9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疗效评价是阻碍确定肿瘤治疗最佳策略的因素之一。在淋巴瘤及其他实体肿瘤,基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的疗效评价的价值已经显现,尤其是...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疗效评价是阻碍确定肿瘤治疗最佳策略的因素之一。在淋巴瘤及其他实体肿瘤,基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的疗效评价的价值已经显现,尤其是对于靶向治疗(导致肿瘤活性改变而肿瘤大小可能未变)的疗效评价。通过对比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 1.1)和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标准,研究18F-FDG PET/CT在评价索拉非尼(sorafenib)治疗^(131)I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R-DTC)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4年索拉非尼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均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4例RRDTC患者(男性6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5.6岁)。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靶病灶直径之和与∑SUVmax变化百分比的差异。用χ~2检验比较两种标准的疗效评分有无差异。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按照RECIST 1.1或EORTC标准不同反应组间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有无差异。用Spearman秩相关评估PFS与形态学(RECIST 1.1)或功能学(EORTC criteria)反应分组的相关系数。结果:不同反应组间靶病灶直径之和与∑SUVmax变化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08,P=0.683)。根据两种评价标准,14例患者中10例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χ~2=2.345,P=0.424),其余4例中,2例为SD/PMR,2例为SD/PMD。无论是按照RECIST 1.1(χ~2=8.571,P=0.003)还是按照EORTC标准(χ~2=8.781,P=0.003),各反应组间的PFS均有差异。PFS既与形态学评价结果相关(r=0.741,P=0.002),也与代谢学评价结果相关(r=0.816,P=0.000 4)。结论:18F-FDG PET/CT可用于RR-DTC患者索拉非尼治疗后的疗效评价。尽管71.4%的患者RECIST 1.1和EORTC标准结果一致,但是基于PET的代谢学评价标准在预测治疗效果方面更为准确,可能比形态学评价标准更适用于靶向治疗的疗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RECIST 1.1 EORTC 131I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索拉非尼
下载PDF
青蒿素对人宫颈癌细胞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宫晓梅 曹建平 +5 位作者 樊赛军 傅深 陆汉魁 朱巍 陈瑕林 刘杨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50-954,共5页
目的:研究青蒿素(artemisinin)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放射敏感性增强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青蒿素对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GM0639、宫颈鳞癌SiHa细胞和宫颈腺癌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青蒿素对GM0639、SiHa和HeLa细... 目的:研究青蒿素(artemisinin)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放射敏感性增强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青蒿素对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GM0639、宫颈鳞癌SiHa细胞和宫颈腺癌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青蒿素对GM0639、SiHa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CyclinB1和Wee1蛋白在HeLa细胞中表达的变化。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青嵩素(27.67~442.75nmol/L)对GM0639、SiHa和HeLa细胞作用24和48h时均有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而青蒿素(110.69nmol/mL)分别作用GM0639、SiHa和HeLa细胞6h后,对3株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0.93±0.25、0.84±0.10和0.77±0.03,对照组(未加药组)3株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0.92±0.13、0.83±0.09和0.75±0.21,加药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蒿素对GM0639和SiHa细胞无放射增敏作用,对HeLa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SER=1.12;青嵩素和照射联合作用HeLa细胞后,细胞中CyclinB1蛋白表达比照射组增加,Wee1蛋白表达比照射组减少。结论:青蒿素能增加HeLa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CylinB1及下调Wee1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辐射增敏药 青嵩素 HELA细胞
下载PDF
SPEC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立波 罗全勇 +3 位作者 余永利 高云潮 陆汉魁 朱瑞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8期966-969,共4页
目的:评价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全身平面显像(WBS)诊断不明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诊治的增益价值。方法:对131I治疗后WBS结果不明确的2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行131I SPECT/CT融合显像,在病灶和患者两种水平上评价融合显像... 目的:评价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全身平面显像(WBS)诊断不明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诊治的增益价值。方法:对131I治疗后WBS结果不明确的2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行131I SPECT/CT融合显像,在病灶和患者两种水平上评价融合显像在DTC定位和/或定性诊断上的增益价值,同时分析SPECT/CT结果对治疗策略的影响。所有结果均通过病理、其他影像检查和临床随访予以证实。结果:在131I WBS发现的总计232个摄碘灶中,甲状腺床占33.2%,恶性病灶占62.1%,非甲状腺生理性和良性摄取以及污染占4.7%。对131I WBS无法确诊的81个摄碘灶共行37次SPECT/CT检查,后者获得准确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占85.2%和82.7%。17例(73.9%)患者获得了增益价值,其中8例(47.1%)患者的治疗方案发生了改变。结论:对全身平面显像(WBS)诊断不明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加做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伪影和调整治疗方案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随着图像融合技术的不断进步,SPECT/CT将在DTC甚至其他疾病的诊治上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碘放射性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融合显像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立波 罗全勇 +5 位作者 余永利 金常青 于建芳 陆汉魁 朱瑞森 沈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7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13 1I SPECT/C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诊断中的可行性及其定性与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对 43例手术 + 13 1I治疗后DTC患者 ,行13 1I WBS及13 1I SPECT/CT显像 ,并观察13 1I浓聚灶在CT图像上的位置。对两种显像结果皆为阴性者... 目的 探讨13 1I SPECT/C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诊断中的可行性及其定性与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对 43例手术 + 13 1I治疗后DTC患者 ,行13 1I WBS及13 1I SPECT/CT显像 ,并观察13 1I浓聚灶在CT图像上的位置。对两种显像结果皆为阴性者做作18F FDG符合显像。结果 13 1I SPECT/CT较13 1I WBS具有更高的阳性率 ,并排除 11处13 1I WBS假阳性病灶。结论 对DTC进行 13 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 ,在提供更多有关对甲状腺癌病灶的摄碘信息的同时 ,提高了对病灶的定位诊断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甲状腺癌 图像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