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工作会议纪要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丽辉 殷善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4-525,共2页
在2016年7月14日~17日由《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及嗓音学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的“第十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学术会议”期间,7月14日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 在2016年7月14日~17日由《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及嗓音学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的“第十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学术会议”期间,7月14日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于山西省太原市并州饭店举行了工作会议,倪道凤、卜行宽、黄丽辉、郗昕、李晓璐、陈振声等26位听力学组成员及听力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新任组长殷善开教授由于航班延误未能如期抵达会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学 中华医学会 殷善开 倪道凤 言语医学 学术会议 嗓音学 工作会议纪要 新生儿听力筛查 力学工作者
下载PDF
第二届上海交通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国际论坛通知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8-468,共1页
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主办的第二届上海交通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国际论坛将于2011年10月5—7日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将围绕耳科学、鼻科学、头颈和鼾症外科以及听觉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进行探讨。大会已邀请30余位... 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主办的第二届上海交通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国际论坛将于2011年10月5—7日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将围绕耳科学、鼻科学、头颈和鼾症外科以及听觉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进行探讨。大会已邀请30余位境外著名学者发表演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头颈外科学 国际论坛 耳鼻咽喉 学术动态 科学研究 耳科学 鼻科学
原文传递
变应性鼻炎的外科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22,上海) 被引量:21
3
作者 余少卿 王向东 +38 位作者 徐睿 陈建军 孟娟 杨钦泰 孟粹达 许元腾 谢志海 孙悦奇 许成利 王英 杨玉成 刘锋 张维天 赵可庆 唐隽 杨艳丽 陆美萍 邱前辉 杨贵 喻国冻 赵长青 左可军 石照辉 魏欣 叶惠平 孙斌 安云芳 孙亚男 曾明 许昱 巴罗 张天虹 王洪田 章如新 顾瑜蓉 谭国林 叶菁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7-17,共11页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变应原致敏和激发引起的、有神经介质参与的特异性IgE介导的、Th2类型鼻黏膜慢性炎症。AR的外科手术作为二线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顽固性鼻塞和鼻黏膜高分泌及高敏感性反应,临床上推荐酌情使用。但目前AR的外科手...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变应原致敏和激发引起的、有神经介质参与的特异性IgE介导的、Th2类型鼻黏膜慢性炎症。AR的外科手术作为二线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顽固性鼻塞和鼻黏膜高分泌及高敏感性反应,临床上推荐酌情使用。但目前AR的外科手术还存在一些争议性问题,诸如适应证的选择、并发症规避及疗效评价等。有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AR的外科手术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从AR手术治疗历史、相关解剖与生理病理学原理等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AR手术治疗中的相关机制、手术方式与适应证选择,以及并发症处理与注意事项等,旨在指导并规范临床医师开展AR外科手术治疗,以期进一步拓展AR的治疗方式并提高相应的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外科手术 副交感神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变应原淋巴结内注射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指引
4
作者 唐隽 王向东 +45 位作者 王洪田 杨钦泰 叶惠平 杨玉成 张立强 刘文龙 陈敬国 孟娟 洪海裕 邱前辉 石照辉 李健 许昱 陈建军 谭国林 杨贵 许元腾 王英 许成利 魏欣 姜彦 孙悦奇 孙亚男 巴罗 陆美萍 安云芳 娄鸿飞 孟粹达 曾明 谢志海 杨艳莉 余少卿 张天虹 顾瑜蓉 喻国冻 雍军 王天生 刘锋 王凯 孙娜 叶菁 张维天 徐睿 文译辉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6-42,共7页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AIT)可减轻变应性鼻炎(AR)的症状,减少药物使用,阻断新发变应原,并改变过敏性疾病的进程。传统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的治疗周期长,患者依从性差,导致临床开展受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了多项淋巴结...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AIT)可减轻变应性鼻炎(AR)的症状,减少药物使用,阻断新发变应原,并改变过敏性疾病的进程。传统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的治疗周期长,患者依从性差,导致临床开展受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了多项淋巴结内注射(ILIT)变应原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AR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患者依从性明显增高,可作为AR患者免疫治疗的一种新选择。本文以螨变应原引起的AR为代表,介绍变应原淋巴结内注射免疫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案、间隔时间、并发症及处理策略,为开展临床应用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免疫疗法 淋巴结
下载PDF
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专家共识(2021,上海) 被引量:28
5
作者 杨钦泰 陈建军 +19 位作者 谭国林 王向东 徐睿 余少卿 孟娟 张维天 邱前辉 唐隽 孟粹达 许元腾 谢志海 许成利 孙斌 杨玉成 喻国冻 叶菁 张天虹 王洪田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65-371,共7页
本文系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的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专家共识。本共识从鼻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原理、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鼻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变应性鼻炎... 本文系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的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专家共识。本共识从鼻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原理、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鼻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临床应用要旨和注意事项,旨在进一步规范变应性鼻炎的诊疗,指导医师进行合理的用药,以提高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疗效和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鼻腔用药 糖皮质激素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儿童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广州)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文龙 罗茜 +44 位作者 曾清香 杨钦泰 邱前辉 徐睿 孙悦奇 杨贵 唐隽 洪海裕 许元腾 石照辉 魏欣 王天生 孟娟 杨玉成 王英 娄鸿飞 孟粹达 叶菁 张立强 杨艳莉 安云芳 陆美萍 曾明 王向东 陈建军 雍军 余少卿 张维天 孙亚男 张天虹 孙娜 李幼瑾 刘翔 李健 左可军 罗向前 王洪田 许昱 喻国冻 付勇 叶惠平 李勇 许成利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61-169,共9页
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是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炎性介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参与多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抗白三烯药物有两类:CysLT1受体拮抗剂(LTRA)和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前者与CysLT1受体结合,从而干扰过敏性炎症的发... 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是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炎性介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参与多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抗白三烯药物有两类:CysLT1受体拮抗剂(LTRA)和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前者与CysLT1受体结合,从而干扰过敏性炎症的发生。LTRA在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但仍存在质疑与挑战。因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制订了LTRA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专家共识,旨在指导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诊疗工作。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LTRA作为儿童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一线药物。儿童对孟鲁司特一般耐受性良好,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对神经精神影响的研究尚无统一意见,临床医师应意识到神经精神事件的潜在风险,在开具相应处方时注意权衡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儿童 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雾化吸入在咽喉科疾病药物治疗中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29
7
作者 徐文 董频 +20 位作者 谷庆隆 霍红 李进让 李兰 李湘平 李彦如 王成硕 文卫平 闫燕 叶京英 易红良 张杰 张立红 郑宏良 陆颖霞 刘菲 陈歆维 李丽娟 王宇光 张丰珍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5期231-238,共8页
雾化吸入是一种药物输送方法,以吸入呼吸道的雾状气溶胶形态给药,广泛用于治疗上、下呼吸道疾病。当代雾化吸入疗法始于19世纪。1858年法国人Sales-Girons发明一种手动施压将药液泵成雾状用于经口吸入的装置。不久后利用文丘里(Venturi... 雾化吸入是一种药物输送方法,以吸入呼吸道的雾状气溶胶形态给药,广泛用于治疗上、下呼吸道疾病。当代雾化吸入疗法始于19世纪。1858年法国人Sales-Girons发明一种手动施压将药液泵成雾状用于经口吸入的装置。不久后利用文丘里(Venturi)效应的喷雾器问世,这一原理目前仍然广泛使用于现代雾化吸入装置[1,2]。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超声雾化机及计量吸入喷剂的发明,吸入给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已经成为呼吸道疾病治疗领域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药 吸入 糖皮质激素类 雾化吸入 咽喉疾病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团队培训及教学的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时海波 冯艳梅 +3 位作者 陈正侬 周慧群 吴雅琴 殷善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7-279,共3页
对于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而言,通过耳外科手术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是听觉康复的唯一希望。耳蜗位于颞骨深部,管腔狭小、形态抽象,具有特殊的毗邻关系以及多变的生理病理,且功能评估复杂,因此,耳蜗相关手术成为最具挑战性和深刻内... 对于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而言,通过耳外科手术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是听觉康复的唯一希望。耳蜗位于颞骨深部,管腔狭小、形态抽象,具有特殊的毗邻关系以及多变的生理病理,且功能评估复杂,因此,耳蜗相关手术成为最具挑战性和深刻内涵的耳外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团队培训 感音神经性聋 教学效果 生理病理 毗邻关系 临床技能 言语康复 耳显微外科 功能评估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的分类和诊断专家共识(2022,成都) 被引量:21
9
作者 孟娟 徐睿 +25 位作者 叶菁 孟粹达 王英 杨艳莉 陆美萍 安云芳 娄鸿飞 许昱 许成利 杨玉成 许元腾 邱前辉 石照辉 魏欣 曾明 余少卿 王洪田 刘锋 杨钦泰 张维天 王天生 顾瑜蓉 陈建军 王向东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第3期215-224,共10页
变应性鼻炎(AR)是特应性个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目前AR的分类和诊断还存在一些争议性问题,诸如分类标准、临床检查要点和诊断依据等。有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基... 变应性鼻炎(AR)是特应性个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目前AR的分类和诊断还存在一些争议性问题,诸如分类标准、临床检查要点和诊断依据等。有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制订了AR的分类和诊断专家共识,旨在指导并规范临床医师开展AR的诊断,以便优化治疗策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分类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免疫调节剂治疗鼻部炎症性疾病专家共识(2023,深圳)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贵 廖芸 +40 位作者 张维天 余少卿 杨钦泰 王向东 陈建军 孟娟 孟粹达 许元腾 孙悦奇 许成利 王英 杨玉成 刘锋 孙娜 赵可庆 唐隽 杨艳莉 陆美萍 邱前辉 王洪田 喻国冻 安云芳 左可军 石照辉 叶惠平 孙斌 孙亚男 曾明 许昱 巴罗 张天虹 顾瑜蓉 王天生 叶菁 谢志海 洪海裕 魏欣 徐睿 李勇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14,共14页
鼻部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包括变应性鼻炎(AR)、非变应性鼻炎(NAR)和慢性鼻窦炎(CRS),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涉及遗传学、免疫调节、炎症介质、环境因素、微生物群状态等多方面,传统药物治疗后部分患者症状仍无法缓解或出现不必要的副作... 鼻部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包括变应性鼻炎(AR)、非变应性鼻炎(NAR)和慢性鼻窦炎(CRS),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涉及遗传学、免疫调节、炎症介质、环境因素、微生物群状态等多方面,传统药物治疗后部分患者症状仍无法缓解或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且容易反复发作或呈慢性持续状态,因其发病多与免疫失衡相关,免疫调节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免疫调节剂的品种和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化学合成制剂、生物制剂、人和动物免疫系统的产物、中药及其制剂等。但免疫调节剂治疗鼻部炎症疾病缺乏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使用尚不规范,因此,我们特组织该领域有经验的中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免疫调节剂治疗鼻部炎症性疾病专家共识,本共识从鼻部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鼻炎及CRS常用免疫调节剂的免疫作用机制、临床研究证据、适应证、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以供临床医生在选择和应用免疫调节剂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非变应性鼻炎 慢性鼻窦炎 免疫调节剂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耳鸣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慧 冯艳梅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7期525-528,共4页
目的:评估经颅磁刺激(TMS)治疗慢性顽固性耳鸣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顽固性耳鸣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接受不同刺激方案的TMS治疗。5次/周,2周为... 目的:评估经颅磁刺激(TMS)治疗慢性顽固性耳鸣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顽固性耳鸣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接受不同刺激方案的TMS治疗。5次/周,2周为1个疗程。A组:治疗频率1Hz,1000次脉冲刺激;B组:治疗频率1Hz,2000次脉冲刺激;C组:治疗频率5Hz,500次脉冲刺激;D组:治疗频率5Hz,1000次脉冲刺激。治疗前后行纯音听阈、运动皮层阈值测定。结果4组患者经不同频率、不同治疗时间治疗后的纯音测听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各频率的纯音听阈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皮质阈值较治疗前略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例患者出现头晕,停止治疗后次日消失;1例出现头痛,停止治疗后次日消失;耳鸣加重1例,停止治疗后次日改善。所有患者未出现与电极接触处头皮灼伤及诱发癫痫发作。结论重复TMS治疗耳鸣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刺激 耳鸣 安全
下载PDF
抗IgE单抗治疗变应性鼻炎专家共识(南昌,2022) 被引量:10
12
作者 叶菁 徐睿 +42 位作者 邱前辉 杨贵 陈建军 曾明 余少卿 李健 杨玉成 王洪田 王向东 姜彦 王天生 赵可庆 张维天 孟娟 孟粹达 许元腾 谢志海 孙悦奇 唐隽 文译辉 石照辉 许成利 王英 刘锋 杨艳莉 陆美萍 娄鸿飞 喻国冻 叶惠平 魏欣 孙斌 安云芳 孙亚男 顾瑜蓉 张天虹 巴罗 孙娜 罗庆 邓玉琴 杨钦泰 许昱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58-468,共11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介导的,辅助型T细胞2(T helper type 2,Th2)驱动的鼻黏膜炎症性疾病。AR主要以鼻用激素、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以及特异...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介导的,辅助型T细胞2(T helper type 2,Th2)驱动的鼻黏膜炎症性疾病。AR主要以鼻用激素、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以及特异性免疫治疗为主,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过大,疾病反复发作,逐年加重,且容易并发过敏性哮喘。目前,国际上有多项研究证实,抗IgE治疗能够较为有效且安全地应用于AR等疾病的治疗。为了规范并促进临床医生对抗IgE单抗治疗AR的认识和应用,基于国内外指南及近年相关研究报道,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制定了抗IgE单抗治疗AR的专家共识。本共识从AR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与IgE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出发,以奥马珠单抗为代表,详细阐述了抗IgE单抗治疗AR的具体机制、应用方案和注意事项,以期为进一步提升AR的治疗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免疫球蛋白E 抗IgE单抗
下载PDF
鼻腔盐水冲洗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共识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少卿 杨玉成 +25 位作者 许元腾 孟娟 左可军 王洪田 叶菁 王天生 石照辉 孟粹达 王英 许成利 魏欣 杨艳莉 陆美萍 安云芳 许昱 杨贵 曾明 王向东 杨钦泰 陈建军 邱前辉 雍军 孙亚男 张维天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第4期329-334,362,共7页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的严峻局面,加强个人防护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一环。在疫情流行的现阶段,以鼻腔为代表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已成为防控重点,除了规范佩戴口罩外,鼻腔盐水冲洗作为常用的...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的严峻局面,加强个人防护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一环。在疫情流行的现阶段,以鼻腔为代表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已成为防控重点,除了规范佩戴口罩外,鼻腔盐水冲洗作为常用的鼻腔局部物理疗法,能减少病毒感染并加快炎症恢复,成本低且副作用小,可作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简称新冠病毒,又称2019-nCoV)感染的经济、有效手段。为了有力抗击疫情,维护人民健康,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鼻腔盐水冲洗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专家共识。本共识在系统总结鼻腔生理功能和鼻腔盐水冲洗治疗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化操作建议,旨在指导鼻腔盐水冲洗的临床应用,以期更经济、有效地防治新冠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鼻腔感染 鼻腔盐水冲洗 防治
下载PDF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内在型及精准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叶海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8年第6期475-480,共6页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 with nasal polyps, CRSwNP)目前仍是鼻科临床诊疗的难治性疾病,全球呈现明显的高度异质性和病理机制复杂性特征。临床对CRSwNP实现精准治疗的前提是在对本地区患者进行临床表型和内在型分型的基础上,充分认...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 with nasal polyps, CRSwNP)目前仍是鼻科临床诊疗的难治性疾病,全球呈现明显的高度异质性和病理机制复杂性特征。临床对CRSwNP实现精准治疗的前提是在对本地区患者进行临床表型和内在型分型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免疫病理学特点及影响因素,依靠临床可靠的生物标记物对个体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诊疗,才可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本文就CRSwNP的内在型及精准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 内在型 精准医疗
下载PDF
2023版鼻腔盐水冲洗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指引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少卿 杨玉成 +42 位作者 许元腾 孟娟 金玲 娄鸿飞 孙娜 徐睿 叶菁 王天生 刘锋 石照辉 谢志海 孟粹达 叶惠平 喻国冻 李健 王英 许成利 魏欣 左可军 杨艳莉 姜彦 巴罗 陆美萍 唐隽 安云芳 许昱 杨贵 曾明 王向东 孙悦奇 杨钦泰 刘文龙 张天虹 洪海裕 雍军 孙亚男 邱前辉 陈建军 谭国林 王洪田 张维天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67-273,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如奥密克戎亚型)感染患者的临床潜伏期似乎越来越短,传染性越来越强,症状主要发生在上呼吸道。因此,现阶段,以鼻腔为代表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已成为防控重点。除了规范佩戴口罩外,鼻腔盐水冲洗可作为常用的鼻... 新型冠状病毒(如奥密克戎亚型)感染患者的临床潜伏期似乎越来越短,传染性越来越强,症状主要发生在上呼吸道。因此,现阶段,以鼻腔为代表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已成为防控重点。除了规范佩戴口罩外,鼻腔盐水冲洗可作为常用的鼻腔局部护理或治疗方法,能预防病毒感染或减少病毒感染概率并降低鼻腔病毒载量,缩短感染后康复时间,成本低且副作用小,可作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经济、有效手段。在2022版《鼻腔盐水冲洗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共识》的基础上,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的中青年鼻科专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亚型的致病特征,参考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总结当下疫情防控的临床经验,制订了《2023版鼻腔盐水冲洗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指引》,以期更快速有效地指导临床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鼻腔感染 鼻腔盐水冲洗 防治
下载PDF
城市1岁以下婴儿急性中耳炎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倪坤 赵利敏 +1 位作者 李晓艳 时海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23-928,共6页
目的·了解城市1岁以下婴儿急性中耳炎(acute otitis media,AOM)的症状和体征特点,并分析其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检查的足月产、听力筛查正常的婴儿共304名,随访至1周岁,收集其保育信息以... 目的·了解城市1岁以下婴儿急性中耳炎(acute otitis media,AOM)的症状和体征特点,并分析其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检查的足月产、听力筛查正常的婴儿共304名,随访至1周岁,收集其保育信息以及发生AOM婴儿的临床特征。采用χ^2检验分析AOM组和对照组(未发生AOM)婴儿在喂养情况、日常照顾、外出情况、居住环境和是否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等因素上的差异,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1岁以下婴儿AOM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77名(58.2%)婴儿发生AOM,平均发病月龄为(5.65±2.03)个月;127名(41.8%)婴儿未发生AOM。与对照组相比,AOM组婴儿吐奶(P=0.000)、经常挖耳(P=0.021)、参加早教活动(P=0.000)、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P=0.000)的比例较高,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的比例较低(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吐奶(OR=2.774,P=0.002)、参加早教活动(OR=3.785,P=0.000)、反复呼吸道感染(OR=3.638,P=0.000)是婴儿AOM发病的危险因素,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是婴儿AOM发病的保护因素(OR=0.320,P=0.000)。结论·AOM是上海地区1岁以下婴儿的高发疾病。坚持科学喂食体位、减少吐奶、注意参加早教等公共场所活动时的额外防护可能减少婴儿AOM的发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能有助于预防A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急性中耳炎 危险因素 保育 公共场所
下载PDF
狼蛛毒素在胆红素诱导的耳神经毒性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张玲 叶海波 +2 位作者 邢雅智 丁大连 时海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狼蛛毒素(psalmotoxin-1)对胆红素诱导的耳蜗组织毒性作用。方法新生3 d的SD大鼠,断头解剖获得耳蜗基底膜离体培养24 h,将耳蜗组织随机分5个组,对照组、50μmol/L胆红素组、100μmol/L胆红素组、100 ng/ml psalmotoxin-1组和100... 目的观察狼蛛毒素(psalmotoxin-1)对胆红素诱导的耳蜗组织毒性作用。方法新生3 d的SD大鼠,断头解剖获得耳蜗基底膜离体培养24 h,将耳蜗组织随机分5个组,对照组、50μmol/L胆红素组、100μmol/L胆红素组、100 ng/ml psalmotoxin-1组和100μmol/L胆红素+100 ng/ml psalmotoxin-1组。实验组培养基按各分组浓度,加入相应胆红素和(或)psalmotoxin-1溶液,对照组加入相应体积生理盐水。所有耳蜗样本继续培养24 h后终止,进行组织固定和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浓度胆红素作用后,50μmol/L胆红素组基底膜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细胞(spiral ganglion neurons,SGNs)开始出现不同程度减少,但耳蜗毛细胞(hair cells,HCs)形态及数量完整;100μmol/L胆红素组耳蜗组织SGNs出现细胞体积明显缩小,伴随细胞核浓缩或碎裂,细胞数目明显减少,HCs出现不同程度损伤,SGNs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9,P<0.0001)。100 ng/ml psalmotoxin-1组基底膜SGNs和HCs形态及数量较对照组均未出现明显改变(P均>0.05);100μmol/L胆红素+100 ng/ml psalmotoxin-1组SGNs形态变化及数量减少较单纯100μmol/L胆红素组明显减轻(t=21.63,P<0.0001)。结论在耳蜗器官培养中,胆红素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损伤新生大鼠耳蜗SGNs和HCs;胆红素对耳蜗SGNs的损伤较HCs发生早,损伤程度重。在耳蜗器官培养中,psalmotoxin-1可减弱胆红素诱导的耳蜗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胆红素 毛细胞 听觉 螺旋神经节 狼蛛毒素
下载PDF
中耳胆脂瘤伴面神经麻痹患者术后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薛文悦 王慧 +3 位作者 冯艳梅 吴雅琴 时海波 陈正侬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耳胆脂瘤伴面神经麻痹患者行乳突切开术联合面神经减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于2016至2018年间在我科接受乳突切开术合并面神经减压术的中耳胆脂瘤伴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前后均以面神经功能分级(H-B)作为... 目的探讨中耳胆脂瘤伴面神经麻痹患者行乳突切开术联合面神经减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于2016至2018年间在我科接受乳突切开术合并面神经减压术的中耳胆脂瘤伴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前后均以面神经功能分级(H-B)作为评价标准。结果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达H-BⅠ、Ⅱ级的占所有病例83.3%,而患者年龄和术前ENoG检查结果对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出现患侧面神经麻痹的中耳胆脂瘤患者行乳突切开术联合面神经减压术是恢复面神经功能的有效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胆脂瘤 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减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耳鸣的新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思宇 王慧 吴红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97,共5页
耳鸣可以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1],主观性耳鸣是在没有任何耳内部或外部声刺激存在时,在内耳或者中枢神经系统中出现的异常生物电活动所致[2]。有研究表明,耳鸣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0%~15%,其中1%~2%的患者深受其影响[2]。持续... 耳鸣可以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1],主观性耳鸣是在没有任何耳内部或外部声刺激存在时,在内耳或者中枢神经系统中出现的异常生物电活动所致[2]。有研究表明,耳鸣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0%~15%,其中1%~2%的患者深受其影响[2]。持续耳鸣还可引起耳闷、耳痛、恶心、头晕头痛、听力减退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等,严重者可出现入睡困难、焦虑、抑郁等症状[3]。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有效的耳鸣治疗方法,传统的方法包括习服疗法和认知行为治疗等,这些治疗旨在增强个体对于耳鸣的适应性,而非从神经学机制上治疗耳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性耳鸣 颞下颌关节紊乱 听力减退 入睡困难 客观性耳鸣 认知行为治疗 声刺激 生物电活动
下载PDF
智能CO_2激光在耳硬化症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轶 吴雅琴 +1 位作者 陈正侬 殷善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智能CO_2激光辅助Fisch人工镫骨术治疗耳硬化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接受智能CO_2激光辅助Fisch人工镫骨手术治疗的耳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使用智能CO_2激光切断镫骨肌腱、后足弓,并行镫骨足板开窗;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应用智能CO_2激光辅助Fisch人工镫骨术治疗耳硬化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接受智能CO_2激光辅助Fisch人工镫骨手术治疗的耳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使用智能CO_2激光切断镫骨肌腱、后足弓,并行镫骨足板开窗;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纯音听阈测试,记录0.5、1、2、4kHz频率气、骨导阈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永久性眩晕和感音性聋;所有患者手术前后骨导阈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言语频率气骨导差中位数分别为30.38(23.13,39.38)及9.75(8.25,10)dB,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CO_2激光切断镫骨肌腱、后足弓,行镫骨足板开窗安全便捷,适合在耳硬化症人工镫骨手术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CO2激光 耳硬化症 小窗镫骨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