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五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12上海超声医学论坛会议纪要
1
《声学技术》 CSCD 2012年第6期565-565,共1页
由上海市医学会超声分会、浙江省医学会超声分会、江苏省医学会超声分会、安徽省医学会超声分会、南京军区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声学学会医学超声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超声医学工程... 由上海市医学会超声分会、浙江省医学会超声分会、江苏省医学会超声分会、安徽省医学会超声分会、南京军区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声学学会医学超声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12上海超声医学论坛于2012年11月2日-11月4日在上海市光大会展中心隆重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医学 上海市 论坛会 三角 专业委员会 工程学会 南京军区 医学工程
下载PDF
对超声医学研究生分型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朱家安 胡兵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3期484-486,共3页
文章分析了临床型和科研型超声医学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个人体会,浅谈对超声医学研究生分型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 超声医学 研究生 分型培养
下载PDF
分级诊疗下社区医院颈动脉超声筛查脑卒中高危患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明辉 白文坤 顾艳婷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24期30-32,49,共4页
目的:探讨分级诊疗下社区医院使用颈动脉超声筛查脑卒中高危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无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统计斑块厚度、分布、声像类型和狭窄程度,比较不同类型... 目的:探讨分级诊疗下社区医院使用颈动脉超声筛查脑卒中高危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无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统计斑块厚度、分布、声像类型和狭窄程度,比较不同类型斑块对脑卒中发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斑块,检出率为100%,斑块以多发性为主,分布部位以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软斑48个,硬斑39个,溃疡斑46个;颈动脉完全闭塞0例,50%以上狭窄26例,50%以下狭窄54例。对照组中检出颈动脉斑块20例,检出率为25%,斑块多以硬斑为主,分布部位以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软斑2个,硬斑17个,溃疡斑1个;颈动脉完全闭塞0例,50%以上狭窄0例,50%以下狭窄20例。观察组软斑比例、硬斑比例、溃疡斑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颈动脉超声筛查脑卒中高危患者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适于在社区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超声检查 颈动脉斑块 分级诊疗
下载PDF
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发生部位及侧支血管形成的超声表现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步林 朱家安 +2 位作者 胡兵 冯亮 罗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49例糖尿病(DM)下肢动脉闭塞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表现,总结其声像图特征。方法对49例下肢动脉闭塞的DM患者进行下肢动脉CDU常规检测。记录动脉闭塞的部位、范围和侧支动脉分布等声像图表现。结果49例DM患者下肢动脉中有9... 目的回顾分析49例糖尿病(DM)下肢动脉闭塞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表现,总结其声像图特征。方法对49例下肢动脉闭塞的DM患者进行下肢动脉CDU常规检测。记录动脉闭塞的部位、范围和侧支动脉分布等声像图表现。结果49例DM患者下肢动脉中有99条动脉闭塞。主要分布于胫前和胫后动脉,其中73%分布在胫前动脉(72/99),18%在胫后动脉(18/99)。99条闭塞动脉中仅8%发生在股-腘动脉(8/99),而92%发生在小腿动脉(91/99)。闭塞动脉的上游或下游均探及侧支动脉。结论DM患者下肢动脉闭塞主要累及小腿动脉,且有广泛的侧支血管形成。CDU能准确地检测出闭塞动脉和侧支血管的部位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下肢动脉 闭塞 糖尿病 侧支血管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女性盆膈裂孔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吴氢凯 张荣 +5 位作者 程慧 冯洁 应涛 李勤 罗来敏 惠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5-619,共5页
目的采用经会阴盆底实时三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的女性产后盆膈裂孔解剖结构的重塑状态。方法选取定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82例,于产后6~12周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其中阴道分娩组55例,又分为自然分娩组(n=44)和产钳... 目的采用经会阴盆底实时三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的女性产后盆膈裂孔解剖结构的重塑状态。方法选取定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82例,于产后6~12周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其中阴道分娩组55例,又分为自然分娩组(n=44)和产钳分娩组(n=11);剖宫产分娩组27例。观察各组妇女的盆膈裂孔形态结构及特征,测量其在静息、Valsalva动作和缩肛动作3种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参数及膀胱颈最大移动度。结果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图像显示,产后妇女的盆膈裂孔两侧耻骨直肠肌结构较模糊,部分产妇单侧或双侧耻骨直肠肌从耻骨联合处撕脱。盆膈裂孔内的结构模糊,部分可观察到膀胱回声图像。在缩肛动作状态下,阴道分娩组产妇盆膈裂孔各参数明显大于剖宫产组(P<0.05);而静息和Valsalva动作状态下,两组产后盆膈裂孔各参数基本一致(P>0.05);阴道分娩组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明显大于剖宫产组[(15.3±3.8)mmvs(11.7±3.6)mm](P<0.01)。自然分娩组和产钳分娩组的产后盆膈裂孔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钳分娩组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明显大于阴道自然分娩组[(21.2±2.9)mmvs(16.1±3.0)mm](P<0.01)。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妇女产褥早期静息和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大小无明显差异。阴道分娩妇女缩肛动作时盆膈裂孔明显增大;产钳分娩妇女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较其他分娩方式的妇女明显增大,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底 妊娠 分娩方式 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
下载PDF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单发实性小结节 被引量:98
6
作者 丹海俊 王燕 +3 位作者 丹海永 卢宝金 李涛 胡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常规超声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甲状腺单发实性小结节患者首先行灰阶超声检查,观察结节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晕环等;再采用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观察结节内有无彩色...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常规超声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甲状腺单发实性小结节患者首先行灰阶超声检查,观察结节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晕环等;再采用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观察结节内有无彩色血流及其分布;然后在纵切面进行实时弹性成像,将弹性图分为Ⅰ~Ⅴ级。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弹性成像结果:Ⅰ、Ⅱ级共6例患者,均为良性;Ⅲ级9例(6例良性,3例恶性);Ⅳ、Ⅴ级共36例(34例恶性,2例良性)。以弹性分级Ⅳ~Ⅴ级为高度恶性预测指标,其灵敏度为91.89%,特异度85.71%,准确率90.20%,阳性预测值94.44%,阴性预测值80.00%,明显高于灰阶和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χ2=16.252,P<0.001)。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常规超声发现可疑恶性的甲状腺单发实性小结节的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下载PDF
超声定量评估女性盆底器官脱垂 被引量:34
7
作者 徐莲 刘菲菲 +2 位作者 陶均佳 胡兵 应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29-2232,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评估女性盆底器官脱垂(POP)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评价系统(POP-Q)评价结果间的相关性,探讨超声定量评估女性POP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女性POP患者,其中46例为单腔脱垂,8例为2个腔室、2例为3个腔室的复合脱垂,共计33例存在... 目的分析超声评估女性盆底器官脱垂(POP)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评价系统(POP-Q)评价结果间的相关性,探讨超声定量评估女性POP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女性POP患者,其中46例为单腔脱垂,8例为2个腔室、2例为3个腔室的复合脱垂,共计33例存在前腔脱垂,23例有中腔脱垂,12例存在后腔脱垂。所有患者均接受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和POP-Q评分,均由1名医师独立完成评价。对超声测量结果与POP-Q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超声评估中腔脱垂与POP-Q的相关性最好(r=0.86,P<0.01),其次是前腔(r=0.84,P<0.01),后腔较差(r=0.62,P<0.01)。结论经会阴二维超声能够提供有价值的盆底解剖信息,是一种能够定量评估POP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盆底器官脱垂 骨盆底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和实时弹性成像联合应用诊断可疑甲状腺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37
8
作者 吴琼 王燕 +2 位作者 李艺 常婷 胡兵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和实时弹性成像联合应用对可疑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检查中定性困难的84例共105个可疑甲状腺结节,均同时接受实时弹性成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将弹性评分结果、超声引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和实时弹性成像联合应用对可疑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检查中定性困难的84例共105个可疑甲状腺结节,均同时接受实时弹性成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将弹性评分结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结果与最终证实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纳入研究的105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病变68个(68/105,64.76%),恶性病变37个(37/105,35.24%)。常规超声联合实时弹性成像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为72.97%(27/37),特异度为30.88%(21/68),准确率为45.71%(48/105)。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诊断的敏感度为75.68%(28/37),特异度为88.24%(60/68),准确率为83.81%(88/105)。细针穿刺细胞学与常规超声联合实时弹性成像结果比较,特异度、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在评估甲状腺结节的过程中均存在局限性,联合应用可提高对于可疑结节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穿刺术
下载PDF
三维超声评价晚孕期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 被引量:31
9
作者 邵春娟 李勤 +1 位作者 应涛 胡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59-1462,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评价晚孕期女性盆膈裂孔形态结构,为妊娠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的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产科定期产检的单胎妊娠、孕周为30~40周的初次妊娠女性40人(晚孕组);选择同期20例因月经不调、盆腔炎等就诊...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评价晚孕期女性盆膈裂孔形态结构,为妊娠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的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产科定期产检的单胎妊娠、孕周为30~40周的初次妊娠女性40人(晚孕组);选择同期20例因月经不调、盆腔炎等就诊的未育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行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分别观察在静息期、缩肛期、张力期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测量盆膈裂孔的面积、前后径和左右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晚孕组盆膈裂孔的面积、前后径和左右径在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均〈0.05)。与静息期相比,两组盆膈裂孔的三个参数在缩肛期均减小而在张力期均增大(P均〈0.05)。晚孕组超声异常表现包括盆膈裂孔明显增大,形态为"类椭圆形",盆膈裂孔中轴线偏移。结论三维超声能有效评价妊娠期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晚孕期女性的盆膈裂孔较未育妇女明显增大,部分存在形态或位置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盆底功能障碍 盆膈裂孔 超声检查 产前
下载PDF
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亚青 罗兰 +2 位作者 周永昌 张惠箴 何萍青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F1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声像图特征对早期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 84例女性患者(89个肿瘤)术前分别进行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钙化、肿块后回声以及肿块内血流信号情况。结果: 84例患者手术病理证实乳腺... 目的:探讨超声声像图特征对早期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 84例女性患者(89个肿瘤)术前分别进行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钙化、肿块后回声以及肿块内血流信号情况。结果: 84例患者手术病理证实乳腺导管癌的7例,早期浸润癌的32例,良性肿瘤45例。灰阶超声、彩色超声多普勒对导管内癌及早期浸润性癌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0. 7%, 79. 3%和59. 9%, 65. 9%。结论: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目前主要依靠灰阶超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灰阶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CEUS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被引量:19
11
作者 曾敏霞 王燕 +3 位作者 栾艳艳 丹海俊 李艺 胡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CEUS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检测出且定性诊断困难的40例患者55个甲状腺实性结节行CEUS及实时弹性成像检查,分析总结其造影增强模式,获得弹性图后用5分法对结节硬度进行评分,判... 目的探讨CEUS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检测出且定性诊断困难的40例患者55个甲状腺实性结节行CEUS及实时弹性成像检查,分析总结其造影增强模式,获得弹性图后用5分法对结节硬度进行评分,判断良恶性结节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分析CEUS各项指标,包括造影剂进入结节时间、进入结节的方式、增强强度、造影剂分布是否均匀以及结节内造影剂消退速度。用弹性评分≥3分诊断PTMC。结果 CEUS指标在良恶性结节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弹性成像对PTMC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EUS(P<0.001)。用弹性评分≥3分诊断PTMC的敏感度为93.10%(27/29),特异度为76.92%(20/26),准确率为85.45%(47/55)。结论 CEUS对于诊断PTMC无明显意义;以弹性评分≥3分作为诊断PTMC的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标准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弹性成像技术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超声测定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曹乃龙 陆奇杰 +3 位作者 王啸虎 倪剑书 谷宝军 胡兵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直肠法超声测定前列腺参数(前列腺体积、移行带体积、移行带指数)与年龄的相关性,同时比较不同年龄人群的前列腺增长规律。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门诊就诊的BPH患者,并且行直肠法超声检查1 ...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直肠法超声测定前列腺参数(前列腺体积、移行带体积、移行带指数)与年龄的相关性,同时比较不同年龄人群的前列腺增长规律。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门诊就诊的BPH患者,并且行直肠法超声检查1 739例,按年龄分为4组(50~59,60~69,70~79,≥80岁),分析不同年龄人群的BPH规律。结果:该人群中各超声测定参数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以移行带指数和年龄的相关性最大。而且研究还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各组间超声测定参数是在逐渐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提示在50~69岁之间前列腺增长速度最快。结论:该人群中,各超声测定参数和年龄的相关性较好,其中以移行带指数和年龄的相关性最好,移行带指数可作为临床研究BPH规律的最佳指标之一。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大,并且以移行带体积增大更为迅速,而且还提示50~69岁是前列腺体积增长变化的高峰期,这对于更加深入研究BPH的发生和进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超声 前列腺参数 年龄
原文传递
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胡滨 罗兰 +1 位作者 胡兵 周永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408-409,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漏、误诊原因。材料和方法 :对我院 2 0 0 2年手术治疗的 10 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超声及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正确 81例 ,误诊 13例 ,漏诊 13例。漏、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多源性结节并存、...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漏、误诊原因。材料和方法 :对我院 2 0 0 2年手术治疗的 10 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超声及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正确 81例 ,误诊 13例 ,漏诊 13例。漏、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多源性结节并存、部分结节声像图表现不典型、缺乏对临床资料的了解和经验不足。结论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鉴别诊断价值的评价应客观。综合分析甲状腺结节的二维及彩色多谱勒超声征象并密切结合临床可以减少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诊断 误诊原因分析 不典型 彩色多谱勒超声 征象 患者 并存 二维
下载PDF
甲状旁腺病变的超声诊断及多种影像学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常婷 王燕 +2 位作者 李艺 吴琼 胡兵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1,共4页
评价超声在甲状旁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在甲状旁腺疾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甲状旁腺手术切除患者94例,共104个病灶。观察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对比分析多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不同甲状旁腺病变... 评价超声在甲状旁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在甲状旁腺疾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甲状旁腺手术切除患者94例,共104个病灶。观察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对比分析多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不同甲状旁腺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具有差异性,超声诊断甲状旁腺病变的敏感度为82.69%(86/104),对于直径<1cm的病变,超声诊断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其他检查单独使用,而对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病变超声的敏感度低于核素显像及超声联合核素检查(P均<0.05)。结论超声可作为甲状旁腺病变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联合运用各种影像学检查,可更好地进行病变的术前定位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原发性 甲状旁腺腺瘤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漩涡征”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 被引量:40
15
作者 姜立新 沈国芳 胡兵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45-54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漩涡征"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2006-07~2010-08共468例临床有急性和间歇性低位腹痛症状且超声发现有卵巢肿块的患者,其中24例怀疑卵巢囊肿蒂扭转且存在超声"漩涡征",分... 目的探讨超声"漩涡征"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2006-07~2010-08共468例临床有急性和间歇性低位腹痛症状且超声发现有卵巢肿块的患者,其中24例怀疑卵巢囊肿蒂扭转且存在超声"漩涡征",分析其二维超声特点,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蒂内血流并初步预测卵巢功能。结果 23例经手术证实为蒂扭转,1例为卵巢囊肿合并输卵管积液,超声"漩涡征"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9.7%。23例患者扭转的蒂有3种超声表现:①13例呈"靶环样"表现;②6例呈"蜗牛壳样"表现;③4例表现为低回声圆形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10例患者扭转的血管蒂中无血流信号,4例患者血管蒂近端可见动脉血流频谱,术中发现此14例卵巢广泛坏死,行卵巢切除术。4例患者血管蒂远端可见动脉血流频谱,其中2例卵巢坏死,行卵巢切除术;2例卵巢复位后存活。5例患者蒂内既可见动脉频谱又可见静脉频谱,卵巢复位后都存活。结论超声"漩涡征"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特异性高,结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初步预测卵巢存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卵巢囊肿 蒂扭转 漩涡征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评价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罗兰 胡滨 +1 位作者 闻恽 胡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532-534,共3页
目的 利用高频超声观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5例 2型糖尿病患者按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分为两组 ,Ⅰ组 2 4例 ,糖化血红蛋白测值为静息状态下 6%~ 8%,Ⅱ组 2 1例 ,糖化血红蛋白测... 目的 利用高频超声观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5例 2型糖尿病患者按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分为两组 ,Ⅰ组 2 4例 ,糖化血红蛋白测值为静息状态下 6%~ 8%,Ⅱ组 2 1例 ,糖化血红蛋白测值为静息状态下 8%以上。应用高频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者的肱动脉在测值为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后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内径变化。结果 糖尿病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的内径变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5 ) ,同时Ⅱ组明显低于Ⅰ组。含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 ,糖化血红蛋白对内皮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应用高分辨力超声能够准确、无创地评价外周血管的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内皮功能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二维超声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鉴别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24
17
作者 徐燕军 邓一帆 +1 位作者 胡兵 胡滨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0-375,共6页
目的:评估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对乳腺癌患者的分期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实时弹性成像评分法和二维超声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改良评分系统。方法:对纳入的已确诊的92例乳腺癌患者的97个可疑腋窝淋巴结进行二维超... 目的:评估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对乳腺癌患者的分期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实时弹性成像评分法和二维超声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改良评分系统。方法:对纳入的已确诊的92例乳腺癌患者的97个可疑腋窝淋巴结进行二维超声和实时组织弹性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基于5个特征,分别为淋巴结短径、长短径比(L/S)、边界、皮质厚度和淋巴门长轴长度与淋巴结长径比(H/L),通过分数总和进行评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RTE)分为有无淋巴门结构进行5分法评估,评分基于淋巴结内低回声区硬度信息的分布及其所占百分比。联合诊断通过将二维评分和RTE评分相加得出,并测量弹性应变比。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检查方法的诊断性能。结果:研究共纳入97例腋窝肿大淋巴结的病理结果,其中52例(53.6%)诊断为转移性,其他45例(46.4%)诊断为良性。二维超声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73%和83%;RTE分别为78%、93%、86%;联合诊断评估分别为88%、96%和92%;应变比分别为87%、76%和81%。二维超声检查比RTE灵敏度更高(92%vs 78%,P=0.039),而RTE的特异性优于二维超声检查(93%vs 73%,P=0.012)。联合诊断具有最高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63,因此诊断效能最高。结论:RTE评估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并且在与二维超声结合使用时可以大大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二维超声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下载PDF
低频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增强脂质体介导pEGFP-N1基因转染体外前列腺癌细胞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作辉 白文坤 +1 位作者 张吉臻 胡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60-1464,共5页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增强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N1)转染前列腺癌细胞的可行性,并对超声微泡浓度参数进行优化。方法将前列腺癌PC-3细胞悬液分为空白对照组、超声组、微泡组、微泡+超声组、脂质体组、脂质...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增强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N1)转染前列腺癌细胞的可行性,并对超声微泡浓度参数进行优化。方法将前列腺癌PC-3细胞悬液分为空白对照组、超声组、微泡组、微泡+超声组、脂质体组、脂质体+微泡组、脂质体+超声组、脂质体+微泡+超声组,其中脂质体+微泡+超声组根据微泡体积浓度不同分为(0、10%、20%、30%、40%和50%)6个亚组。经超声辐照,24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中基因表达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结果脂质体+微泡+超声组基因转染效率最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脂质体+微泡+超声亚组中,微泡浓度为20%亚组基因转染率最高。结论低频超声联合微泡能有效增强脂质体介导pEGFP-N1基因在体外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转染率,20%是体外基因转染前列腺癌细胞的最佳微泡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学 微泡 脂质体 前列腺癌细胞 基因转移技术
下载PDF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9
作者 张芹 胡滨 胡兵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2期294-297,共4页
超声技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能在对病灶大小,位置,边缘情况,内部回声,血流情况,阻力指数等方面提供很多重要信息。随着医学领域对生物体的组织弹性和超弹性特性的关注,在传... 超声技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能在对病灶大小,位置,边缘情况,内部回声,血流情况,阻力指数等方面提供很多重要信息。随着医学领域对生物体的组织弹性和超弹性特性的关注,在传统二维超声成像基础上同时使用结合了组织弹性自相关方法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使组织的质地差异通过超声图像表现出来。该项技术能够获得常规超声所不能探测到的组织弹性信息,在对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弹性成像 乳腺
下载PDF
断层超声评估产后耻骨直肠肌损伤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莲 刘菲菲 +2 位作者 应涛 陶均佳 李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83-1686,共4页
目的应用盆底三维超声断层成像(TUI)技术观察经阴道分娩后女性盆底耻骨直肠肌损伤情况。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的产后女性80名(其中72名自然阴道分娩,8名接受产钳助产)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利用TUI观察耻骨直肠肌在耻骨支的附着情况,... 目的应用盆底三维超声断层成像(TUI)技术观察经阴道分娩后女性盆底耻骨直肠肌损伤情况。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的产后女性80名(其中72名自然阴道分娩,8名接受产钳助产)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利用TUI观察耻骨直肠肌在耻骨支的附着情况,对撕脱进行诊断,并比较自然阴道分娩与产钳助产肛提肌损伤率的差异。结果 69名耻骨直肠肌完整。11例耻骨直肠肌出现撕脱,包括双侧撕脱4,右侧撕脱4例,左侧撕脱3例;其中7例自然阴道分娩,4例接受产钳助产,后者肌肉撕脱的发生率[50.00%(4/8)]明显高于前者[9.72%(7/72),χ2=6.746,P=0.009]。结论应用TUI技术可以较好地观察产后女性盆底耻骨直肠肌撕脱情况;接受产钳助产者耻骨直肠肌撕脱的发生率高于自然阴道分娩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耻骨直肠肌 分娩 阴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