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4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直气壮 咨政育人--记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锡喜教授 被引量:2
1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20,共2页
陈锡喜教授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已34年,加上中学6年政治课教师,可算是这一职业的老教师了。教师是职业,但他始终把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事业。他的信念是:讲马克思主义要“理直气壮”,从事这一事业要“咨政育人... 陈锡喜教授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已34年,加上中学6年政治课教师,可算是这一职业的老教师了。教师是职业,但他始终把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事业。他的信念是:讲马克思主义要“理直气壮”,从事这一事业要“咨政育人”。一陈锡喜教授确立“理直气壮”讲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是建立在对其科学性和当代价值认识的基础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育人 理论课教师 高校思想政治 政治课教师
原文传递
毛泽东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的三维审视
2
作者 张钰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19-127,共9页
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基本功。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学习、实践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围绕着“因何学”“学哪些”以及“如何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这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思... 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基本功。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学习、实践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围绕着“因何学”“学哪些”以及“如何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这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思考。从方向指引、理论滋养、实践呼唤三个方面,他阐述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对于“学哪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实践需要推荐了四大类主要的书目。对于“如何学”则提出了博约结合、知行合一、守正创新和教学相长的科学方法,对今天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创新党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党的二十大精神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民族复兴互动发展的三重逻辑
3
作者 张娅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民族复兴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可以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重逻辑来探明。从历史逻辑看,民族复兴目标的出场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接受,确立了民族复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互动发展的历史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民族复兴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可以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重逻辑来探明。从历史逻辑看,民族复兴目标的出场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接受,确立了民族复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互动发展的历史前提。从理论逻辑看,民族复兴实现的可能性在于中国现实问题的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何以能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根据。从实践逻辑看,民族复兴的目标及任务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现及其不断发展;在与时俱进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得以确认,并现实地展开为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实践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民族复兴互动发展的逻辑,充分证明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民族复兴 互动发展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笔谈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守英 邢云文 +2 位作者 秦宣 王炳林 洪银兴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6-32,共1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作出全面深刻阐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增进全国马克思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作出全面深刻阐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增进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作者的学术交流,由西南交通大学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22年12月10日在线上进行,累计参会人数近600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全国学术研讨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参会人数 学术交流 深刻把握
下载PDF
文化融合与思想交流——评陈红娟《〈共产党宣言〉汉译本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研究》
5
作者 黄伟力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3年第1期168-173,共6页
陈红娟的《〈共产党宣言〉汉译本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研究》一书不仅考察了《共产党宣言》百余年来的汉译文本,而且透过《宣言》的汉语译文及其演变轨迹,探究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中国化历程。该书立足学术前沿,呈现纵横兼济的历史,将马... 陈红娟的《〈共产党宣言〉汉译本与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研究》一书不仅考察了《共产党宣言》百余年来的汉译文本,而且透过《宣言》的汉语译文及其演变轨迹,探究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中国化历程。该书立足学术前沿,呈现纵横兼济的历史,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汉译与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体系的建构结合在一起,融入文本学研究和概念史研究的方法,在理论与方法层面均具有创新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融合 思想交流 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
下载PDF
以反贫困视角重思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
6
作者 周露平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0,共10页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旨趣与终极目标,同时也是马克思思想与其他思想的本质区别。纵观马克思思想,反贫困议题深嵌人类解放考察之中,共同建构了现代性批判的双重内容。就问题的起源来讲,现代性解放作为现代资产阶级话语,彰显出反...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旨趣与终极目标,同时也是马克思思想与其他思想的本质区别。纵观马克思思想,反贫困议题深嵌人类解放考察之中,共同建构了现代性批判的双重内容。就问题的起源来讲,现代性解放作为现代资产阶级话语,彰显出反抗传统封建社会的基本诉求与斗争原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问题在于,资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的诉求与归宿,却导致了庞大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现实。就解决的效果而言,现代贫困问题的顽疾直接证实,资本主义运动并非人类解放的最终前景。故需以反贫困为视角剖析四对贫困内容,重新思考资本批判与人类解放的内在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反贫困 人类解放 资本批判 经济哲学
下载PDF
马克思工艺思想的文本考释:一种有待重建的技术哲学
7
作者 陈敏 安维复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7,199,共15页
马克思的“工艺学”几乎不为国内科技哲学界所知,其学术价值被严重低估,以至于“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充斥西方后现代话语,因此,重建马克思工艺学思想的经典话语权对当代技术研究是必要的。根据文献学的学术传统和技术哲学/史的分析规... 马克思的“工艺学”几乎不为国内科技哲学界所知,其学术价值被严重低估,以至于“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充斥西方后现代话语,因此,重建马克思工艺学思想的经典话语权对当代技术研究是必要的。根据文献学的学术传统和技术哲学/史的分析规范来重新核查马克思工艺思想的文本形态,可以呈现马克思从对技术的抽象人本学分析到基于社会历史因素批判性考察具体技术问题的转变过程,同时也可以呈现作为作者的马克思的读者旨趣与认识论旨趣对立与统一的过程。另一方面,与主流工艺学不同,马克思工艺学是一个以资本批判和劳动解放为主旨的技术思想体系,但尚待完善与开发。一言以蔽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比传统习见要丰富得多,具有整理与重构的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工艺学笔记 技术哲学
下载PDF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为何如此重要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雪梅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8-43,共6页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使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有效解决了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持续坚定政治信仰的问题;使中国共产党不断吸纳新生政治力量,有效破解了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赢得民心的问题;使中国共产党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有效回应了长...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使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有效解决了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持续坚定政治信仰的问题;使中国共产党不断吸纳新生政治力量,有效破解了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赢得民心的问题;使中国共产党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有效回应了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实现权能适配的问题;使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领导力,有效应对了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实现创新治理的问题。认清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价值,对于全面增强全党学习责任和学习本领,提高实现既定目标的历史主动和战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党 强党 政党兴衰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基本问题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瑞奇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8-155,共8页
美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美育的核心论述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育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核心论述揭示并回答了美育“何以可能”“应当为何”与“通往何处”等基本问题,为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 美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美育的核心论述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育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核心论述揭示并回答了美育“何以可能”“应当为何”与“通往何处”等基本问题,为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的前提依据、功能效用、使命愿景提供了文本观照与学理基础,并为学校美育与大众美育的具体实践标示了可资应用的方法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美育观 前提依据 功能效用 现实使命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的生成逻辑、主要表现及其重大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君龙 《新疆社科论坛》 2023年第5期31-36,共6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指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历史定位,从生成逻辑、主要表现、重大意义三个维度探究新飞跃,对于在新征程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理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指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历史定位,从生成逻辑、主要表现、重大意义三个维度探究新飞跃,对于在新征程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内核有着重要意义。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奠定了理论前提;历史逻辑:时代课题不断演变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创造了历史必然;现实逻辑: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变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提供了现实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内涵;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升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宝贵经验;推动了民族复兴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提供了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难题的智慧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生成逻辑 表现 意义
下载PDF
现代美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术流派的生存发展之道及启示——以美国杜克大学为中心的考察
11
作者 张玲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8年第6期59-65,共7页
学术界对美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术流派的研究成果甚少。20世纪70-80年代,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对美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术流派的形成起着先导作用;以赛义德为代表的后殖民主义马克思主义、以杰姆逊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马克... 学术界对美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术流派的研究成果甚少。20世纪70-80年代,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对美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术流派的形成起着先导作用;以赛义德为代表的后殖民主义马克思主义、以杰姆逊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哈特为代表的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巴特勒为代表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学术流派在美国大学光彩纷呈。千禧年后,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进入平稳期,杜克大学文学系成为"左翼知识分子大本营"。他们注重打造学术品牌和课程品牌、掌握学术话语权、加强国际交流、保持敬业精神、严格考试标准等。这些值得中国大学从事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的领导和教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术流派 生存之道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12
作者 吴敏 《西部学刊》 2023年第9期27-30,共4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思想是建构于理性主义之上的科学认知,实现了对传统神话社会的决裂和超越,是自我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有关人的意识和人的全部生活的物化理...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思想是建构于理性主义之上的科学认知,实现了对传统神话社会的决裂和超越,是自我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有关人的意识和人的全部生活的物化理论、社会消费和科学技术异化的消费社会和技术理性理论、人的类存在化和人的全面存在状态的单向度的人和存在主义理论。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思想为完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现代化发展原则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人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价值观、消除现代化发展的负面效应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西方未来学和马克思主义未来预测方法论差异研究
13
作者 时瑞康 《哲学进展》 2023年第1期40-49,共10页
自从“未来”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出来以后,预测未来也成为了人类长期性的事业,就当下而言,作为一个充满变局的时代,预测未来无疑是增加确定性的重要方式。作为现代理论,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未来学都尝试解答时代问题,在充满变动的时代... 自从“未来”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出来以后,预测未来也成为了人类长期性的事业,就当下而言,作为一个充满变局的时代,预测未来无疑是增加确定性的重要方式。作为现代理论,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未来学都尝试解答时代问题,在充满变动的时代下对未来做出预测,但是其方法论有着本质的差异,对于两者差异的分析一方面是有利于正确看待西方未来学的研究成果,另外一方面也有助于完善马克思主义预测未来方法论体系。这个“变局”时代要求的不仅仅是面对“当下”,而更应该是超越“当下”,面向“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学 马克思主义 预测未来
下载PDF
“三个务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
14
作者 李君龙 《萍乡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13,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三个务必”的重要命题,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的思想遵循,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和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重要指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来阐释“三个务必”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理论的应有之义,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三个务必”的重要命题,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的思想遵循,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和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重要指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来阐释“三个务必”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理论的应有之义,更是被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三个务必”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系统论、价值论和实践论底蕴,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对其进行深入阐释对中国共产党贯彻“三个务必”重要思想,在新的赶考路上答出卓越答卷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务必” 马克思主义哲学 阐释
下载PDF
初探《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15
作者 刘雨叶 《今古文创》 2023年第48期76-78,共3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判来制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消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因此,系统理解阐述“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辩证法》一书有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恩格斯为批判庸俗唯物主义和揭示辩证唯物主... 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判来制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消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因此,系统理解阐述“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辩证法》一书有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恩格斯为批判庸俗唯物主义和揭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决定写关于自然辩证法的著作,马克思了解并支持恩格斯的研究。对《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内容进行梳理,认为其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品,又内含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底蕴,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无法忽视的重要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马恩对立论”
下载PDF
论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被引量:6
16
作者 袁婷婷 李国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2,共7页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得益于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把握,对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继承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懈追求。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习近平主要从以人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得益于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把握,对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继承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懈追求。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习近平主要从以人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和伟大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等方面作了阐发;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原原本本地学习而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契合,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战略思维的鲜明体现和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构成,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马克思主义观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治国理政
原文传递
为什么要生态革命: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归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顺 胡涵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110,共11页
如何"定性"当下全球性生态危机,是福斯特对资本主义展开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和切口。当今生态危机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危机,制度危机转嫁到生态领域:由于资本积累的内在驱动,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具有"物化"强制性... 如何"定性"当下全球性生态危机,是福斯特对资本主义展开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和切口。当今生态危机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危机,制度危机转嫁到生态领域:由于资本积累的内在驱动,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具有"物化"强制性,对环境的战争无可规避,资本主义"变绿"也只能是幻想。唯有通过生态革命超越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但非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尽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会出现福斯特视域中的生态危机,但绝不代表生态问题不会在我国呈现,这一点决不能以意识形态来划界。福斯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能为我国"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批判性视角和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斯特 资本积累 生态危机 生态革命
下载PDF
自然资本化: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关键命题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顺 胡涵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81,共7页
自然资本化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关键命题。在他看来,自然资本化无论如何被"包装美化",都绕不开资本的反生态本性,其实质上是一种市场乌托邦与资本狂妄症。对此他分三个层次进行了深刻批判:自然资本化实为商品拜物... 自然资本化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关键命题。在他看来,自然资本化无论如何被"包装美化",都绕不开资本的反生态本性,其实质上是一种市场乌托邦与资本狂妄症。对此他分三个层次进行了深刻批判:自然资本化实为商品拜物教的流变形态、驱迫使用价值从属于交换价值、致使"人—自然"之间新陈代谢断裂。当前阶段,中国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载着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空前双重压力,福斯特批判自然资本化的思想能够带来一些有益启示:"与自然和解",避免"拜物教化"自然;正确看待资本与管控资本的"深层不道德";正确处理资本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构和践行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本化 新陈代谢 生态危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发生学方法的超越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树涛 李建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3-149,共7页
马克思主义发生学方法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完成了对近代发生学方法的超越,形成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科学解释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理论范式。这一方法具有科学性、批判性、实践性、辩证性等理论品质,有助于从发生维度及其内在联... 马克思主义发生学方法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完成了对近代发生学方法的超越,形成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科学解释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理论范式。这一方法具有科学性、批判性、实践性、辩证性等理论品质,有助于从发生维度及其内在联系,科学阐释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动态的发生过程,对社会历史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发生学 方法 理论品质
下载PDF
建党前夕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对《共产主义与智识阶级》的再解读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先睿 黄伟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14,共9页
《共产主义与智识阶级》是在中共建党前夜于湖北发行的一本小册子,它集中反映了"一大"前夕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革命基本问题的一系列认识和主张。作为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到中国实践的一次尝试,这... 《共产主义与智识阶级》是在中共建党前夜于湖北发行的一本小册子,它集中反映了"一大"前夕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革命基本问题的一系列认识和主张。作为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到中国实践的一次尝试,这篇文章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但是,囿于时代条件和认识程度的限制,文章仍然存在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与智识阶级 中国革命 中共一大 早期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