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运动与健康促进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伟 刘翠鲜 +2 位作者 钱振宇 夏俊 庄洁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5期90-91,110,共3页
主动健康是当前经济与社会环境下人们对健康的不懈追求,运动是实现主动健康的重要方式,但基于当前运动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并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运动可能是更好地实现主动健康的必要手段,这一理念需要借助于可... 主动健康是当前经济与社会环境下人们对健康的不懈追求,运动是实现主动健康的重要方式,但基于当前运动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并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运动可能是更好地实现主动健康的必要手段,这一理念需要借助于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来实现。因此,需要政府牵头、多方联合的方式去搭建平台,并将其推向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健康 运动 复杂性科学 健康促进
下载PDF
健康中国视域下休闲体育与中医药融合发展的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鑫 陈裕绰 +2 位作者 王娇 㱔金 㱔博凯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第36期186-190,共5页
休闲体育与中医药产业融合能优化健康资源配置,满足社会发展水平和民众生活需求,提升体育服务健康效率。随着中医药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及其独特优势日益显现,中医药蕴藏的思想理念和文化精髓,已凝练为传统文化的灵魂、精神的引领和思想的... 休闲体育与中医药产业融合能优化健康资源配置,满足社会发展水平和民众生活需求,提升体育服务健康效率。随着中医药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及其独特优势日益显现,中医药蕴藏的思想理念和文化精髓,已凝练为传统文化的灵魂、精神的引领和思想的内核,筑构新型健康生活方式,最终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指出,推动中医药工业全面创新发展,全面推进健康相关业态融合发展,提炼时代价值,巩固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健康,传承和弘扬传统休闲体育的历史。该文运用文献资料、跨学科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休闲体育与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的历史契机。深入挖掘相融产业间潜在的体育科学服务于健康价值,以医疗为中心,以运动为手段,以人为本的整体价值;以适应时代的绿色产业,科学渗透,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使休闲体育与中医药产业创新性协同发展,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从而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助推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该文以休闲体育与中医药为载体,深入挖掘休闲体育与中医药潜在的体育科学服务健康的价值,探索休闲体育融入中医药的发展模式,以此实现休闲体育与中医药产业融合的多元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体育 中医药 融合发展 路径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生物学功能及运动调节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苏中军 张肃 姜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7期6048-6054,共7页
背景:高密度脂蛋白是指与脂代谢有关的高密度脂蛋白,但研究表明其功能不仅局限于脂代谢范畴;同时运动调节高密度脂蛋白的活性和数量,但最佳的运动方式有待于研究。目的:总结高密度脂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运动调节高密度脂蛋白研究进展,展... 背景:高密度脂蛋白是指与脂代谢有关的高密度脂蛋白,但研究表明其功能不仅局限于脂代谢范畴;同时运动调节高密度脂蛋白的活性和数量,但最佳的运动方式有待于研究。目的:总结高密度脂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运动调节高密度脂蛋白研究进展,展望了高密度脂蛋白研究的可能方向,旨在为健身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关键词"HDL and exercise,HDL and biological function"搜索Pub Med数据库,筛选到1990至2015年间文章98篇;按纳入、排除标准最后纳入文献44篇。结果与结论:高密度脂蛋白主要功能包括介导糖、蛋白质、脂肪代谢、抗炎、抗氧化及介导胰岛素分泌的功能,同时总结运动对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分子数及组份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抗阻与耐力组合训练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及功能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抗氧化 抗炎 代谢 训练 蛋白质
下载PDF
体力活动纳入生命体征与运动转介制度:国外经验与中国路径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蕾 张戈 +1 位作者 陈佩杰 段子才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6-88,共13页
对国外体力活动纳入生命体征和运动转介这两项体卫融合的实务操作制度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二者在“Exercise Is Medicine”解决方案中的具体应用,为我国体卫融合的行动策略与实施路径提供借鉴。结果显示:将体力活动纳入生命体征并确定... 对国外体力活动纳入生命体征和运动转介这两项体卫融合的实务操作制度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二者在“Exercise Is Medicine”解决方案中的具体应用,为我国体卫融合的行动策略与实施路径提供借鉴。结果显示:将体力活动纳入生命体征并确定简捷有效的测评工具,推动在卫生保健和临床诊疗工作中常规进行体力活动的评估,可实现“融体于卫”;为了使运动处方/建议得以实施,卫生保健/医疗工作者将有锻炼需求者转介到经专门资质认证的社区体育锻炼资源中,从而做到“联卫于体”。通过上述关键环节形成体卫融合从启动到落实的完整闭环。建议:我国应基于运动促进健康理念,设计制订体卫融合的完整实施路线;在体力活动评估和运动转介制度这两项关键环节注重操作性与资源建设;在卫生健康领域拓展运动健康促进的覆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卫融合 体力活动生命体征 运动转介制度 健康中国 全民健身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提升运动表现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亓朔 刘宇 王晓慧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可通过传递稳定的低强度(1~2 mA)直流电来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作为一种无创神经调控技术,tDC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军事与竞技体育相关领域。tDCS可提升机体的肌肉力量、爆...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可通过传递稳定的低强度(1~2 mA)直流电来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作为一种无创神经调控技术,tDC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军事与竞技体育相关领域。tDCS可提升机体的肌肉力量、爆发力及有氧代谢能力,降低疲劳与改善认知,是提升机体运动表现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tDCS发挥作用的生理机制,主要体现在调节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改变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强突触可塑性调节长时程增强效应、调节神经血管耦合改善局部脑血流量及调节大脑网络功能连接实现脑区的激活与强化等方面,从而调节大脑功能。本文在归纳总结了既往研究关于tDCS提升机体运动表现的作用之后,聚焦其作用机制,从而加深对tDCS提升机体运动表现的理解,并为提升运动表现提供新方法及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运动表现 生理机制 突触可塑性 神经血管耦合
原文传递
脂肪因子chemerin在饮食和运动调控小鼠骨骼肌脂质沉积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雯靖 张荣荣 +2 位作者 曲静 尹利军 王晓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33-1243,共11页
目的:探讨维甲酸受体应答基因2(retinoic acid receptor responder 2,Rarres2)编码的脂肪因子chemerin在饮食和运动调控小鼠骨骼肌脂质沉积中的作用。方法:将8周龄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脂肪特异性Rarres2基因敲除(adipose-specifi... 目的:探讨维甲酸受体应答基因2(retinoic acid receptor responder 2,Rarres2)编码的脂肪因子chemerin在饮食和运动调控小鼠骨骼肌脂质沉积中的作用。方法:将8周龄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脂肪特异性Rarres2基因敲除(adipose-specific Rarres2 gene knockout,adipo-Rarres2^(−/−))小鼠和全身性Rarres2基因敲除(global Rarres2 gene knockout,Rarres2^(−/−))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normal diet,ND)组和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组,即ND+WT组、ND+adipo-Rarres2^(−/−)组、ND+Rarres2^(−/−)组、HFD+WT组、HFD+adipo-Rarres2^(−/−)组和HFD+Rarres2^(−/−)组,共6组,每组6只。此外,让HFD组的3种小鼠完成6周的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即WT+运动(exercise,Exe)组、adipo-Rarres2^(−/−)+Exe组和Rarres2^(−/−)+Exe组,每组6只。油红O染色及骨骼肌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定量检测小鼠骨骼肌脂质沉积;胰岛素耐量实验和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测胰岛素敏感性;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脂肪酸转位酶(fatty acid translocase,FAT/CD36)、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CP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 1,SCD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的蛋白水平。结果:(1)ND+Rarres2^(−/−)组和HFD+Rarres2^(−/−)组小鼠骨骼肌脂质沉积均加重(P<0.01),胰岛素敏感性均下降(P<0.05);但HFD+adipo-Rarres2^(−/−)组小鼠骨骼肌脂质沉积却显著减轻(P<0.01)。(2)ND+Rarres2^(−/−)组和HFD+Rarres2^(−/−)组小鼠骨骼肌CPT1和GLUT4蛋白水平均下调(P<0.05),SCD1水平上调(仅HFD+Rarres2^(−/−)组,P<0.01);但HFD+adipo-Rarres2^(−/−)组小鼠骨骼肌CPT1和GLUT4蛋白水平上调(P<0.01),CD36蛋白水平下调(P<0.01)。(3)HFD下,与WT+Exe组相比,adipo-Rarres2^(−/−)+Exe组和Rarres2^(−/−)+Exe组小鼠中运动对骨骼肌脂质沉积的抑制作用减弱,以Rarres2^(−/−)+Exe组减弱得更显著。结论:编码chemerin的Rarres2基因敲除不仅影响HFD小鼠骨骼肌脂质沉积,而且还减弱运动对HFD小鼠骨骼肌脂质沉积的抑制作用;该作用与Rarres2基因敲除改变骨骼肌糖脂代谢相关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ERIN 高脂饮食 运动 骨骼肌 脂质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跨颅相位干涉电刺激小鼠纹状体对运动能力的增强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东 亓朔 +1 位作者 刘宇 王晓慧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52-460,共9页
目的:探讨相位干涉电场(tTIS)刺激小鼠纹状体对运动能力的增强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7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10Hz组(Str⁃10Hz)及△20Hz组(Str⁃20Hz)。各组小鼠进行连续7 d的tTIS刺激后,采用小鼠旋转杆平衡... 目的:探讨相位干涉电场(tTIS)刺激小鼠纹状体对运动能力的增强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7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10Hz组(Str⁃10Hz)及△20Hz组(Str⁃20Hz)。各组小鼠进行连续7 d的tTIS刺激后,采用小鼠旋转杆平衡测试、爬杆测试评估运动能力;用脑片膜片钳记录纹状体脑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Western Blot检测突触相关蛋白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谷氨酸受体1(GluA1)、谷氨酸受体2B(GluN2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和磷酸化。结果:tTIS刺激明显提高小鼠旋转杆平衡测试(Str⁃10Hz,P<0.05;Str⁃20Hz,P<0.01)和爬杆测试(P<0.01)等反映小鼠平衡、耐力、协调的运动能力。tTIS刺激增强小鼠纹状体fEPSP刺激反应。与control组小鼠相比,Str⁃20Hz组小鼠PSD⁃95(P<0.01)和BDNF(P<0.05)蛋白表达增加,GluA1(P<0.01)、GluN2B(P<0.05)、CREB(P<0.01)、PI3K(P<0.05)、AKT(P<0.05)、mTOR(P<0.01)磷酸化水平增加。结论:tTIS刺激纹状体通过增强突触传递效率、增加突触相关蛋白表达和活性,最终增强小鼠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颅相位干涉电刺激 纹状体 运动能力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PI3K/AKT通路 小鼠
原文传递
6周线上监督运动干预对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政 李佳佳 +7 位作者 焦昆立 严健华 张婷婷 俞莞琦 陈楠 高玙 韩甲 孟舒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35-1142,共8页
目的探究6周线上监督运动干预对不同类型冠心病(CAD)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入选两组共2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CAD患者,其中非心肌梗死组1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组11例。所有入选患者均填写心脏康复问卷或量表,并行血液生物化... 目的探究6周线上监督运动干预对不同类型冠心病(CAD)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入选两组共2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CAD患者,其中非心肌梗死组1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组11例。所有入选患者均填写心脏康复问卷或量表,并行血液生物化学检测、运动功能测试和心肺运动试验(CPET)。在心血管内科医师的指导下,由治疗师每日定时线上监督患者进行运动。运动方案包含下肢抗阻训练与有氧运动。抗阻训练为坐站运动,每天2次,每次2~3组,每组20~30个;有氧训练为快步走,每天1次,每次30~60 min,按需间断休息。训练强度均为达到无氧阈对应的心率或自我疲劳感觉分级量表得分为13分。6周线上监督运动干预后,复测各指标并分析组内变化差异。结果全部患者均按时间节点完成复测,未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6周线上监督运动干预后,非心肌梗死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的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冠心病教育问卷、体力活动阻碍量表得分均较干预前改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的班杜拉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得分较干预前提高(P均<0.05);非心肌梗死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的6 min步行试验、坐站起立走测试、5次坐站测试、30 s坐站测试、1 min坐站测试均较干预前改善(P均≤0.05);非心肌梗死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均较干预前下降(P均<0.01)。CPET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陈旧性心肌梗死组6周线上监督运动干预后的摄氧量与功率比值[(8.44±0.93)mL/(min·W)vs(9.05±0.77)mL/(min·W),P<0.01]、每搏摄氧量[(9.85±1.91)mL vs(10.65±1.83)mL,P=0.01]、最大代谢当量(MET)值[(4.92±0.74)MET vs(5.22±0.76)MET,P=0.05]均提高,而非心肌梗死组上述指标在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6周线上监督运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方式,不仅能显著增强非心肌梗死组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疾病认知与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也能改善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血脂水平,且该干预方式能够显著改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线上干预 坐站运动 心肺功能
原文传递
我国速度滑冰国家队运动员下肢不对称性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束洋 梁志强 +4 位作者 马沐佳 冯俊鹏 魏小斌 宋庆全 陈小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75,共9页
目的采用常规非对称性测试方法,结合可模拟速度滑冰弯道姿态的发力训练器,探讨双边不对称性在速度滑冰项目中的表现形式,为速度滑冰下肢肌肉力量训练提供建议。方法对11名速度滑冰国家队长距离组男子运动员进行测试,以5000 m最佳成绩进... 目的采用常规非对称性测试方法,结合可模拟速度滑冰弯道姿态的发力训练器,探讨双边不对称性在速度滑冰项目中的表现形式,为速度滑冰下肢肌肉力量训练提供建议。方法对11名速度滑冰国家队长距离组男子运动员进行测试,以5000 m最佳成绩进行排序。分别对受试运动员进行单、双侧蹲跳测试,速度滑冰弯道侧蹬技术单次和连续单腿侧蹬动作模拟测试,分析不同指标结果以及与单、双边专项运动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双边不对称性的增加与优势侧(左腿)的运动表现呈正相关。随着侧蹬次数增加,专项运动能力与优势侧相关性降低,而与非优势侧(右腿)的相关性增加。结论优势侧的肌肉力量是影响速度滑冰运动员运动表现及双边不对称性的主要因素,而随着运动员侧蹬次数增加,对非优势侧的影响会逐渐加大。因此,运动员可通过单边模拟侧蹬的力量训练增强下肢肌肉力量,降低双边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滑冰 不对称性 生物力学 蹲跳测试 侧蹬技术
下载PDF
短期重复超低温冷疗对单板滑雪运动员运动后机能状态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毅枭 高炳宏 朱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59-766,共8页
目的:探讨短期重复3 min、-110℃的超低温冷疗对单板滑雪运动员运动后机能状态恢复的影响。方法:10名国家单板滑雪队男性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5)和超低温冷疗组(WBC组,n=5),在1个训练周的周一、周三和周五训练结束后的19:00~20:0... 目的:探讨短期重复3 min、-110℃的超低温冷疗对单板滑雪运动员运动后机能状态恢复的影响。方法:10名国家单板滑雪队男性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5)和超低温冷疗组(WBC组,n=5),在1个训练周的周一、周三和周五训练结束后的19:00~20:00进行3min、-110℃的超低温冷疗,在干预前测试血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血流灌注指数(PI)和脉搏的基础值,干预过程中用Radical-7脉搏碳氧血氧仪监控惯用手食指指尖的PI和脉搏,记录干预后即刻的PI和脉搏,干预结束后次日晨6:30~7:00使用Polar心率表测试仰卧位安静状态下晨脉和5 min心率变异性,随后测试CK和BU。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分析心率变异性等随时间变化的指标。结果:与C组比较,WBC组干预后即刻的PI显著下降(P=0.015,ES=2.04),脉搏无显著差异(P=0.237);干预结束后次日晨WBC组高频范围内的功率显著升高[P=0.006,效应量(ES)=2.67],晨脉显著降低(P=0.03,ES=1.02),CK、BU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5天3次、每次3 min、-110℃的超低温冷疗能增强单板滑雪运动员干预后次日晨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次日晨脉,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运动后机能状态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重复超低温冷疗 单板滑雪运动员 机能状态
原文传递
运动促进免疫抵御COVID-19的机制-基于肥胖与低体力活动人群视角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新玥 陈佩杰 +2 位作者 石慧 李斐 石月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5-88,共14页
目前,被世界卫生组织界定为“全球大流行(Pandemic)”的新冠肺炎疫情已造成600多万人死亡,而肥胖、患基础性疾病及免疫低下人群对COVID-19尤为易感,病重率和病死率高。肥胖和低体力活动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共同成为COVID-19感染高... 目前,被世界卫生组织界定为“全球大流行(Pandemic)”的新冠肺炎疫情已造成600多万人死亡,而肥胖、患基础性疾病及免疫低下人群对COVID-19尤为易感,病重率和病死率高。肥胖和低体力活动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共同成为COVID-19感染高风险因素。作为绝佳的免疫佐剂,运动可有效对抗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同时在预防感染性疾病和病后康复中起到积极作用。从肥胖对COVID-19的高易感性及全球低体力活动的现状出发,揭示不同形式运动在提升机体免疫水平中的积极作用及机制。提出:在COVID-19大流行下健康人群在做好自我防护措施的同时,可选择并保持150~300 min/周中等强度或75~150 min/周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或运动,以应对肥胖,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从而改善机体整体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低体力活动 COVID-19 运动 免疫
下载PDF
冬季运动项目气动减阻的风洞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齐 刘宇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5-67,共13页
冬奥赛场是一个竞争极度激烈的体育环境,细微的运动表现提升也会影响许多运动项目的最终名次。在跳台滑雪、速度滑冰、高山滑雪和雪车等高速运动中,气动阻力是一个重要阻力,同时也是越野滑雪、冰球和单板滑雪障碍追逐等项目运动表现的... 冬奥赛场是一个竞争极度激烈的体育环境,细微的运动表现提升也会影响许多运动项目的最终名次。在跳台滑雪、速度滑冰、高山滑雪和雪车等高速运动中,气动阻力是一个重要阻力,同时也是越野滑雪、冰球和单板滑雪障碍追逐等项目运动表现的重要决定因素。研究阐述了冬季运动项目中气动阻力以及风洞实验方法,并系统梳理了近20年来冬季运动项目气动减阻的风洞实验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凝练了冬季运动项目气动减阻的技术方案,涉及跳台滑雪、雪车、钢架雪车、雪橇等冬季运动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动力学 减阻 风洞 实验研究 冬季运动
下载PDF
唾液:应用于运动训练领域的潜力生物样本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毅枭 赵永才 高炳宏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4-94,共11页
从唾液成分、唾液采集和检测方法、运动训练对唾液生物标志物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研究综述,发现多数物质在唾液中的含量是血液中的1/10~1/1000,较低的含量对唾液检测方法的精确度要求较高。被动流口水是常用的唾液样本采样方法,唾液样本... 从唾液成分、唾液采集和检测方法、运动训练对唾液生物标志物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研究综述,发现多数物质在唾液中的含量是血液中的1/10~1/1000,较低的含量对唾液检测方法的精确度要求较高。被动流口水是常用的唾液样本采样方法,唾液样本采样时间点和测试分析方法尚未标准化。唾液睾酮、皮质醇、尿酸等多种唾液生物标志物含量与血液相应生物标志物含量有较强的相关性,为唾液生物标志物应用于运动训练提供了有利证据。激素从血液转运至唾液需要一定时间,建议短时间高强度训练后间歇10~20 min进行唾液采样以检测唾液睾酮和皮质醇含量。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后唾液皮质醇增加,睾酮下降,有氧运动后唾液α-淀粉酶明显增加。未来仍需大量研究探讨不同运动训练与唾液生物标志物的关系,建立唾液样本应用于运动训练的采集、检测、分析和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 运动训练 潜力生物样本 生物标志物 血液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运动改善骨骼肌损伤和提高大鼠运动能力的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六妹 刘菁菁 +2 位作者 林晓烨 刘琳 陆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5603-5609,共7页
背景:高强度间歇运动增强机体适应性,提高运动表现,其潜在机制可能与骨骼肌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磷酸化水平有关。目的:明确高强度间歇运动减轻力竭运动诱导的骨骼肌损伤与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并... 背景:高强度间歇运动增强机体适应性,提高运动表现,其潜在机制可能与骨骼肌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磷酸化水平有关。目的:明确高强度间歇运动减轻力竭运动诱导的骨骼肌损伤与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并阐明此过程中AMPK介导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变化与作用机制。方法:取45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力竭运动组、高强度间歇+力竭运动组,每组15只。对照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干预;力竭运动组大鼠以25-28 m/min的速度在跑台上运动至力竭;高强度间歇+力竭运动组进行3 d的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每天以28 m/min的速度在跑台上运动4次,每次10 min,穿插10 min休息),高强度间歇运动结束后24 h复制力竭运动模型;记录大鼠运动距离。力竭运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浆肌酸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TUNEL染色与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组织内AMPK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组织内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与易位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高强度间歇+力竭运动组大鼠的运动距离大于力竭运动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力竭运动组肌酸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升高(P<0.05);与力竭运动组比较,高强度间歇+力竭运动组肌酸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降低(P<0.05);②TUNEL染色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力竭运动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大于对照组(P<0.05),高强度间歇+力竭运动组腓肠肌细胞凋亡率小于竭运动组(P<0.05),3组间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表达无差异(P>0.05);③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力竭运动组AMPK和p-AMPK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力竭运动组比较,高强度间歇+力竭运动组AMPK蛋白表达降低(P<0.05),p-AMPK蛋白表达升高(P<0.05);④免疫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力竭运动组骨骼肌纤维的细胞膜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增多,高强度间歇+力竭运动组骨骼肌纤维的质膜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增多;⑤结果显示,高强度间歇运动减轻力竭运动引起的肌纤维损伤,通过提高运动中AMPK磷酸化的水平与效率,促进骨骼肌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表达与易位,提高大鼠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运动 运动损伤 力竭运动 凋亡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 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
下载PDF
线上教学视角下术科生和学科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15
作者 彭韫霏 祝心仪 +1 位作者 王杨 张李兵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4期102-106,共5页
文章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9项简易患者健康问卷和压力信念量表,对上海体育学院的217名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重点比较并探索上海体育学院本科术科生和学科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线上教学期间不论学生... 文章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9项简易患者健康问卷和压力信念量表,对上海体育学院的217名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重点比较并探索上海体育学院本科术科生和学科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线上教学期间不论学生类别和性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且术科生和学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性,学科生抑郁和焦虑的评分均高于术科生;抑郁、焦虑与消极压力信念呈正相关,与积极压力信念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科生 学科生 心理健康状况 线上教学
下载PDF
赤藓糖醇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译尹 邢晓蕊 王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7-365,共9页
赤藓糖醇作为一种甜味剂,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行业。它不仅天然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近期研究揭示其也是一种内源性代谢物。赤藓糖醇在调节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和胃肠道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赤藓糖醇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 赤藓糖醇作为一种甜味剂,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行业。它不仅天然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近期研究揭示其也是一种内源性代谢物。赤藓糖醇在调节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和胃肠道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赤藓糖醇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疾病生物标志物,预测肥胖、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该文系统梳理了赤藓糖醇的相关研究,在介绍其基本特征和代谢途径的基础上,综述其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前景,以期为赤藓糖醇在不同健康或疾病状态人群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藓糖醇 甜味剂 糖脂代谢 氧化应激 胃肠道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活性氧在肌腱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珂 徐卫东 +3 位作者 周恒宇 白硕 张振 葛瑞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80-1788,共9页
背景:活性氧可能与肌腱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确切作用及相关信号转导机制尚未进行全面总结。目的:综述目前临床或临床前原始研究,对活性氧在肌腱病中的作用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进行归纳总结,探究其作用特点以及是否存在统一的下游... 背景:活性氧可能与肌腱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确切作用及相关信号转导机制尚未进行全面总结。目的:综述目前临床或临床前原始研究,对活性氧在肌腱病中的作用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进行归纳总结,探究其作用特点以及是否存在统一的下游通路。方法:通过计算机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以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的相关原始研究进行检索,依据入选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排除,最终纳入90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活性氧可通过同时作用于肌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来影响肌腱愈合方向,其作用方式呈双面作用特点,浓度可能是决定其作用方向的关键,低剂量活性氧可以参与肌腱正常生理愈合活动或肌腱组织具有刺激自适应性可能是产生这种作用特点的内在机制。②活性氧主要是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线粒体凋亡、叉头转录因子O家族、自噬、炎症以及抗氧化信号转导通路,来改变肌腱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和结构,影响肌腱细胞正常修复、应对外界和维持生存能力,对肌腱状态造成影响。③不同的活性氧刺激强度、时间以及外在环境可能会造成下游分子通路的不同改变,从而对肌腱产生不同影响。④由于目前纳入的活性氧正、负面作用的考察文献数量差距较大,可能对寻找活性氧在肌腱中作用特点的背后因素造成一定的分析误差;另外由于大多数实验干预条件和关注结果比较单一,具体活性氧的时效、量效机制以及与其他干预因素的协同作用未能明确,也未能构建活性氧在肌腱病中的分子作用整体体系。⑤文章结果表明,活性氧未来或许可以作为一种有利因素参与肌腱病的治疗和预防,并促进之后肌腱病中氧化应激信号转导通路和整体分子作用体系的探索,也为不同抗氧化剂在肌腱病中的治疗策略打下研究基础,以更好地达到防治肌腱损伤变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肌腱病 正负面作用 信号转导通路 量效关系 时效关系 协同作用 综述
下载PDF
抑郁症性睡眠障碍的机制及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傅希雅 郭琪 《上海医药》 2024年第1期55-59,共5页
抑郁症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精神疾病。睡眠障碍不仅仅只是抑郁症的伴随症状,还是抑郁症的先兆表现,更是抑郁症治疗后的残余症状,可以用来预测抑郁症发生和判断其预后。本文从炎症反应、昼夜节... 抑郁症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精神疾病。睡眠障碍不仅仅只是抑郁症的伴随症状,还是抑郁症的先兆表现,更是抑郁症治疗后的残余症状,可以用来预测抑郁症发生和判断其预后。本文从炎症反应、昼夜节律和神经递质通道等方面对抑郁症与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以及对抑郁性睡眠障碍的药物、心理、运动等常用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睡眠障碍 机制 治疗
下载PDF
丰富环境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A1/A2表型转换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申鑫雅 高振坤 +2 位作者 韩宇 韩萍萍 毕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4-1103,共10页
目的:探究丰富环境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星形胶质细胞A1/A2表型转换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42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20±20)g,接受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手术,2h... 目的:探究丰富环境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星形胶质细胞A1/A2表型转换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42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20±20)g,接受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手术,2h后拔出线栓实现再灌注。术后3天,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标准环境组(standard environment,SE)和丰富环境组(enriched environment,EE),另选用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sham)。EE组饲养于丰富环境笼子中,其余两组饲养于标准环境中。21天后,使用Bederson评分和m Nss评分检测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使用Morris水迷宫对大鼠的认知功能进行检测;随后使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激活情况;实时PCR和ELISA对A1型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C3)和A2型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S100A10)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梗死周围皮层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SE组相比,EE组GFAP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EE组A1型星形胶质标志物C3的表达量显著低于SE组(P<0.05),而A2型星形胶质标志物S100A10的表达量则显著高于SE组(P<0.05)。与这一结果相对应,在EE组中,A1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TNF-α显著低于SE组(P<0.05),A2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BDNF显著高于SE组(P<0.05)。TUNEL染色和HE染色显示,EE组细胞凋亡和损伤情况更少(P<0.05)。此外,EE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血情况较轻,包括Bederson评分和m Nss评分的显著差异(P<0.01);与SE组相比,EE组的大鼠有着更好的认知功能,表现为水迷宫实验中的潜伏期更短(P<0.05),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更长(P<0.01),穿越平台的次数更多(P<0.05)。结论:丰富环境可以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同时引导已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神经保护的A2型,抑制其转化为神经毒性的A1型,从而改善大鼠缺血性卒中后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丰富环境 星形胶质细胞 大鼠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自主性身体活动国外研究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盛怡 刘玉恒 +1 位作者 庄洁 陈佩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91,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儿童青少年自主性身体活动国外研究的区域分布、测量和统计方法、参与影响因素、干预情况等进行系统梳理。结果显示:英国是儿童青少年自主性身体活动研究最多的国家/地区;调查法(问卷、访谈、自我报告)和测试法为常用...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儿童青少年自主性身体活动国外研究的区域分布、测量和统计方法、参与影响因素、干预情况等进行系统梳理。结果显示:英国是儿童青少年自主性身体活动研究最多的国家/地区;调查法(问卷、访谈、自我报告)和测试法为常用研究方法;研究主要聚焦在肥胖关系、久坐行为、场地设备和影响因素(运动环境感知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等)4个方面。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议:在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报告基础上关注自主性身体活动的健康效益;倡导融合自主性身体活动研究手段,注重客观测试方法的使用;探究家庭、学校、社区多元主体干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自主性身体活动 国外研究 体质健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