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地方医学院校科研反哺教学创新路径探析——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
1
作者 张霞 莫国民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18期91-93,共3页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探索科研反哺教学的有效路径和教育机制,对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提升育人质量,实现教学与科研协同育人相结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学校教学科研现状从科研制度保障、鼓励科研成果进课堂、科研成果进教材、...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探索科研反哺教学的有效路径和教育机制,对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提升育人质量,实现教学与科研协同育人相结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学校教学科研现状从科研制度保障、鼓励科研成果进课堂、科研成果进教材、以赛促学、服务社会等多角度分析了学校在探索科研反哺教学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反哺教学 科研 教学 应用型本科
下载PDF
新时期医学院校科研诚信与作风学风体系建设研究——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
2
作者 张霞 莫国民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11期212-214,共3页
为进一步规范医学院校教师的学术行为,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本文阐述了医学类院校普遍存在的科研诚信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系列改善方案,对促进医学类高校科研工作健康发... 为进一步规范医学院校教师的学术行为,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本文阐述了医学类院校普遍存在的科研诚信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系列改善方案,对促进医学类高校科研工作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诚信 科技政策 科研管理
下载PDF
传统医学与运动结合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金月玲 赵贤慧 +1 位作者 李延飞 戴振声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第36期19-22,共4页
心脑血管慢性疾病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传统医学与运动结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重大作用。该文从中医的角度分别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症状进行阐述,并重点从生活和运动方式上阐述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代表性的运动形式为五... 心脑血管慢性疾病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传统医学与运动结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重大作用。该文从中医的角度分别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症状进行阐述,并重点从生活和运动方式上阐述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代表性的运动形式为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当然,适度的、因人而异的的运动方式才会对日益增长的心脑血管疾病起到预防和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运动 传统医学 心脑血管疾病 体医结合
下载PDF
吡咯喹啉醌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温君茹 李延飞 +2 位作者 赵贤慧 戴振声 金月玲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0期1905-1910,1915,共7页
氧化应激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心血管疾病的两个重要发病机制,两者在发生过程中均伴随氧自由基堆积而造成氧化损伤。吡咯喹啉醌(PQQ)的独特优势在于不仅具有强的抗氧化作用,还具有水溶性和热稳定性,可在体内环境下快速进入组织和细胞,稳... 氧化应激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心血管疾病的两个重要发病机制,两者在发生过程中均伴随氧自由基堆积而造成氧化损伤。吡咯喹啉醌(PQQ)的独特优势在于不仅具有强的抗氧化作用,还具有水溶性和热稳定性,可在体内环境下快速进入组织和细胞,稳定、高效地清除细胞内氧自由基而避免氧化损伤。其能高效减少氧化应激造成的氧自由基堆积从而减弱心肌损伤,并具有修复线粒体功能障碍,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未来,应深入研究PQQ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并协同中医用药经验开发出新的可运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吡咯喹啉醌 氧化应激 抗氧化作用 氧自由基
下载PDF
吡咯喹啉醌与丹参酮ⅡA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大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赵贤慧 温君茹 +1 位作者 李婷婷 金月玲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795-2798,共4页
目的探讨吡咯喹啉醌(PQQ)与丹参酮ⅡA(TanⅡA)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心肌肥大模型中的预保护作用。方法按照体重将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组、吡咯喹啉醌组和联合组,每组3只。正常组常规饲养... 目的探讨吡咯喹啉醌(PQQ)与丹参酮ⅡA(TanⅡA)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心肌肥大模型中的预保护作用。方法按照体重将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组、吡咯喹啉醌组和联合组,每组3只。正常组常规饲养;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各腹腔注射0.9%NaCl;丹参酮ⅡA组、吡咯喹啉醌组和联合组分别腹腔注射30 mg·kg^-1 TanⅡA(溶解于二甲基亚砜)、40 mg·kg^-1吡咯喹啉醌和15 mg·kg^-1TanⅡA+20 mg·kg^-1吡咯喹啉醌(溶解于0.9%NaCl),均100μL。每3 d给药1次,共给药8次。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均腹腔注射30 mg·kg^-1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小鼠心肌肥大模型。末次给药72 h后,计算小鼠心脏脏器系数(HW/BW),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心肌细胞肥大的程度;用Masson染色法观察心脏组织胶原纤维和肌纤维变化情况;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来检测心房钠尿肽(ANP)表达。结果正常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组、吡咯喹啉醌组和联合组的HW/BW分别为4.45±0.38,4.54±0.26,5.27±0.48,4.34±0.33,4.24±0.56和4.05±0.41;这6组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分别为(63.54±9.80),(63.95±15.58),(123.27±16.76),(79.26±8.57),(82.80±10.07)和(66.69±7.17)μm2。上述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心肌纤维化程度加重,ANP表达明显增加;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心肌纤维化程度减轻,ANP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PQQ及丹参酮ⅡA对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具有较好的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ANP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喹啉醌 丹参酮ⅡA 心肌肥大 异丙肾上腺素 钠尿肽
原文传递
基于"素质培养"的《微生物检测技术》课程PBL实践
6
作者 王翠平 金月玲 +1 位作者 郑红 聂志妍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1年第11期1299-1302,共4页
将"素质培养"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紧密融合,在《微生物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实施中,以PBL教学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头脑风暴式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维",以培养学生"创新"&... 将"素质培养"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紧密融合,在《微生物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实施中,以PBL教学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头脑风暴式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维",以培养学生"创新""社会公德心"和"自学能力"。选择"微信"和"蓝墨云班课"交互平台弥补大班PBL教学不足,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人文素养和价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培养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蓝墨云班课 微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