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冷俊 周晔 张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5期0203-0206,共4页
在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将慕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以上海健康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乡村医生方向)专业52人为研究对象,结合学生过往1年的在校考试成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人... 在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将慕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以上海健康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乡村医生方向)专业52人为研究对象,结合学生过往1年的在校考试成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实验组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及发放自制问卷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优秀率和及格率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满意度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在增强自身学习能力,促进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便利性等方面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利用慕课教学资源,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教学改革 混合教学模式
下载PDF
崇明岛地区511株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临床感染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2
作者 龚丽文 王宁 张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77-0183,共7页
了解上海崇明岛地区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目(CRE)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控制CRE的流行和传播提供帮助。方法 收集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分离的非重复CRE菌株,对各年检出率、标本来源、病区、感染人群、... 了解上海崇明岛地区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目(CRE)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控制CRE的流行和传播提供帮助。方法 收集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分离的非重复CRE菌株,对各年检出率、标本来源、病区、感染人群、病原菌组成及耐药性变迁进行分析,用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结果 共检出CRE 511株,2017-2021检出率分别为:7.0%(60/863)、5.4%(75/1389),7.8%(108/1377),9.8%(125/1278),10.3%(143/1382)呈增长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来源排名前五的为呼吸道(13.6%)、尿液(7.4%)、血液(6.4%)、无菌体液(5.3%)、分泌物(4.0%);病区分布排名前五的为ICU(30.3%)、外科ICU(20.8%)、神经外科(18.4%)、急诊病区(11.8%)、普外科(6.1%);菌种排名前五的为肺炎克雷伯菌(79.3%)、大肠埃希菌(9.6%)、阴沟肠杆菌(4.9%)、产气克雷伯菌(3.1%)、粘质沙雷菌(1.4%);肺炎克雷伯菌酶型以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KPC)为主(92.8%),肺炎克雷伯菌以外的其他CRE菌株以产金属β-内酰胺酶(NDM)为主(75.5%)。结论 上海崇明岛地区CRE菌株检出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主要菌株为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离科室为ICU,临床应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主动加强CRE的筛查,以控制CRE的流行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 耐药 肠杆菌目细菌 特征 传播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胱抑素C、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冷俊 郁淼 +1 位作者 秦兵 张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14-117,122,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胱抑素C(Cys C)、C反应蛋白(CR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7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为观察组,以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53例)、中...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胱抑素C(Cys C)、C反应蛋白(CR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7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为观察组,以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53例)、中度狭窄组(62例)、重度狭窄组(55例),并选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血清sST2、CysC、CRP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预后良好(118例)、预后不良(52例),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sST2、CysC、CR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重度狭窄组患者血清sST2、CysC、CRP水平高于轻度、中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高于轻度狭窄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sST2(r=0.727)、CysC(r=0.644)、CRP(r=0.889)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症、病变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使用支架类型、sST2与CysC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患者血清sST2、CysC、CRP水平越高,且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症、病变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使用支架类型、sST2与CysC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胱抑素C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病变 相关性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问题式教学法在临床检验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4
作者 高金芳 李玉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6期183-186,共4页
研究问题式教学法在临床检验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为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包含40名... 研究问题式教学法在临床检验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为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包含40名实习学生。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学生接受问题式教学,对比两组实习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素质以及满意度得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得分、操作技能得分、综合素质得分、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问题式教学法在临床检验实习带教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法 临床检验 带教 实习
下载PDF
崇明岛某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5
作者 钱敏健 李星军 +2 位作者 陈卫香 方海云 张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017-023,共7页
了解崇明岛唯一一家三级医院---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及同源性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株CRKP30株,检测其耐药性;用酶抑制... 了解崇明岛唯一一家三级医院---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及同源性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株CRKP30株,检测其耐药性;用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blaKPC、blaOXA、blaNDM基因,并进行测序分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运用 BioNumerics7.0生物分析软件对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同源性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菌株对1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检测出73.3%(22/30)产碳青霉烯酶KPC型,通过测序确定耐药基因型为blaKPC-2,携带率达73.3%(22/30),未检出blaOXA、blaNDM耐药基因;22个不同的PFGE带型,每个带型包含1-4株菌不等。其中存在3个成簇现象:菌株KP03、KP04、KP05成簇,KP07、KP08、KP09、KP10成簇,KP24、KP 25、KP 26成簇。结论 本院CRKP的主要耐药机制是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菌株在某些病房间内发生传播,应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及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防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抗菌药物 基因型
下载PDF
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郭俊 秦云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616-1620,1626,共6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联合胞二磷胆碱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92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胞...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联合胞二磷胆碱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92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SIRT1、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F-κB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联合胞二磷胆碱能显著减轻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IRT1/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胞二磷胆碱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核因子-ΚB 信号通路
下载PDF
血清miR-182-5p、miR-204表达对原发性肝癌患者RFA术后疗效及复发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黄秋硕 王懿 《肝脏》 2024年第11期1362-1367,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miR-182-5p、miR-204表达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射频消融(RFA)术后疗效及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收治的298例PHC患者作为病例组,均行RFA术治疗,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 目的 探讨血清miR-182-5p、miR-204表达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射频消融(RFA)术后疗效及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收治的298例PHC患者作为病例组,均行RFA术治疗,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3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RFA术后完全消融组和残留组、RFA术后未复发组和复发组的血清miR-182-5p、miR-204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miR-182-5p、miR-204表达水平对RFA术后疗效及复发的预测价值,并分析血清miR-182-5p、miR-204表达与患者预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血清miR-182-5p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而miR-204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RFA术后完全消融率为85.91%(256/298),肿瘤残留率为14.09%(42/298);RFA术后完全消融组的血清miR-182-5p表达水平低于残留组,而miR-204表达水平高于残留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82-5p、miR-204联合预测患者RFA术后肿瘤残留的AUC为0.919(95%CI:0.868~0.970),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93.36%。RFA术后随访期间的复发率为18.95%(47/248),未复发率为81.05%(201/248);RFA术后未复发组的血清miR-182-5p表达水平低于复发组,而miR-204表达水平高于复发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182-5p、miR-204联合检测预测患者RFA术后复发的AUC为0.875(95%CI:0.817~0.933),灵敏度为80.85%,特异度为90.05%。miR-182-5p高表达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25.48个月,短于低表达组的28.67个月;miR-204高表达组的中位OS为29.34个月,长于低表达组的26.81个月(均P<0.05)。结论 血清miR-182-5p可能通过高表达、miR-204可能通过低表达参与PHC患者RFA术后肿瘤残留及复发进程,且与患者预后生存期缩短有关,二者联合对PHC患者RFA术后肿瘤残留及复发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2-5p miR-204 原发性肝癌 射频消融术 复发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单侧双通道内镜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业成 张巍 +1 位作者 刘守正 丁建忠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8期21-32,共12页
目的比较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建库至2022年4月发表的,PELD... 目的比较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建库至2022年4月发表的,PELD与UBE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利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观察治疗后,PELD组与UBE组的主要疗效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前和术后各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术后椎管横截面积和血清肌酸激酶],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篇前瞻性研究和5篇回顾性研究,分为UBE组(166例)和PELD组(17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ELD组较UBE组手术时间短(MD=29.89,95%CI:14.07~45.71,P=0.000),术中出血量较UBE组少(MD=64.43,95%CI:33.07~95.79,P=0.000),术后3 d腰痛VAS(MD=0.72,95%CI:0.47~0.98,P=0.000)、术后30 d腰痛VAS(MD=0.27,95%CI:0.18~0.36,P=0.000)和术后30 d腿痛VAS[MD=0.29,95%CI:0.20~0.38,P=0.000]均较UBE组低。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MD=1.70,95%CI:-1.33~4.74,P=0.270)、术后并发症(RR=1.08,95%CI:0.38~3.07,P=0.890)、术后6个月内ODI(MD=-0.43,95%CI:-0.88~0.01,P=0.050)、术后优良率(RR=0.99,95%CI:0.89~1.09,P=0.800)、术后椎管横截面积(MD=24.55,95%CI:-4.59~53.70,P=0.100)和术后2 d血清肌酸激酶(MD=115.65,95%CI:-101.15~332.45,P=0.3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BE与PELD术后均能有效缓解腰腿痛,但PELD较UBE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在术后早期腰腿痛恢复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单侧双通道内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髓内钉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宗南 李业成 张巍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6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讨髓内钉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关节活动度、DASH上肢功能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手术时... 目的探讨髓内钉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关节活动度、DASH上肢功能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手术时间55~70(64.6±3.2)min,术中出血量25~40(34.7±5.3)ml,骨折愈合时间3~8(4.8±2.6)个月。术后4例出现桡神经浅支损伤,经治疗后皮肤感觉恢复正常,无肌腱损伤、腕管综合征、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腕关节掌屈25°~70°、背伸50°~90°、桡偏15°~30°、尺偏20°~35°,前臂旋前80°~90°、旋后50°~90°;DASH上肢功能评分0~9(6.5±2.4)分,其中优38例,良2例。结论髓内钉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输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静 张巍 李业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输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收治的420例老年(年龄≥65岁)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围术期是否输血分为输血组(147例)与非输血组(273例)。采用多...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输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收治的420例老年(年龄≥65岁)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围术期是否输血分为输血组(147例)与非输血组(27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输血的危险因素。结果42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输血者占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女性、低体质量指数(BMI)、术前低水平血红蛋白、不稳定性骨折、股骨转子下骨折、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级、股骨转子下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引流量多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女性、术前BMI较低、合并贫血、ASA分级≥3级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输血风险较高,同时骨折类型、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也会对患者围术期输血产生影响,临床应尽量规避这些输血相关危险因素,降低患者输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部骨折 输血 围术期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6、IL-17表达及其意义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冷俊 林豪 周晔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6期139-142,共4页
目的:通过开展回顾性分析,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为RA早期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采集我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10例RA患者基线资料,依据DAS28评... 目的:通过开展回顾性分析,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为RA早期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采集我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10例RA患者基线资料,依据DAS28评分系统评估RA患者病情活动度并分为稳定组(DAS28评分≤3.2分)与进展组(DAS28评分>3.2分),观察两组患者血清IL-6、IL-17表达情况,并分析上述血清表达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入组110例RA患者经DAS28评分系统评估显示,高度活动37例,平均得分(7.21±1.52)分,中度活动度32例,平均得分(4.12±0.67)分,低度活动度41例,平均得分(2.15±0.52)分;与稳定组相比,进展组血清IL-6、IL-17表达均较高,DAS28平均得分较稳定组高(P<0.05),组间其他资料对比(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清IL-6、IL-17表达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有关,且血清IL-6(OR=1.176,95%CI:1.028~1.346)、IL-17(OR=1.117,95%CI:1.044~1.196)过表达是导致RA患者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血清IL-6、IL-17表达单独及联合预测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AUC均>0.80,预测价值较理想。结论:血清IL-6、IL-17表达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血清IL-6、IL-17过表达是导致RA患者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7 疾病活动度 相关性
下载PDF
贝复新联合高压氧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6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滕绍然 杨绍荣 秦云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08-511,528,共5页
目的探讨贝复新(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0月招远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确诊为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 目的探讨贝复新(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0月招远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确诊为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清创后采用贝复新纱条引流,创面涂抹贝复新,同时予以红外线照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HBO治疗。治疗10 d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2组患者脂肪液化消失时间、新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换药总时间;评价切口愈合等级。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价治疗后第1、4、7、11天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44%)明显高于对照组(8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7,P<0.05)。研究组患者的脂肪液化消失时间、新肉芽组织组织生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189,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第4、7、11天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贝复新联合HBO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高压氧 妇产科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原文传递
血尿阴性不典型泌尿道结核一例及文献复习
13
作者 龚丽文 张旭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泌尿道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分析2022年6月1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以体重下降,反复发热,伴乏力、头痛入院的泌尿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系58岁女性,近半年体重下降7.5 kg,1... 目的探讨泌尿道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分析2022年6月1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以体重下降,反复发热,伴乏力、头痛入院的泌尿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系58岁女性,近半年体重下降7.5 kg,1周余前出现发热,午后低热,最高体温37.7℃,伴乏力、头痛。胸部CT示:两肺上叶增殖灶及肺内淋巴结,右肺中叶纤维灶,未见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征象。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双侧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双侧椎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双乳腺囊性增生,双侧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胆囊切除术后,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肝脏、胰腺、脾脏未见明显异常,双肾、双侧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尿隐血阴性,尿红细胞5个/μl。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MTB抗原(ESAT-6)斑点数5个、MTB抗原(CFP-10)斑点数1个,结果为阴性。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风团直径为35 mm×18 mm,结果为阳性。随机尿查抗酸杆菌阴性,留12 h尿查抗酸杆菌,结果连续2次为阳性。最终患者以泌尿道结核为主诊断出院并转至结核病定点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泌尿道结核早期诊断困难,需结合各种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泌尿道结核 抗酸杆菌 诊断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类型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张巍 李业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类型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自2021-04—2022-01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5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术后通过CT及X线片检查明确骨水泥渗漏类型,分为椎体静脉渗...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类型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自2021-04—2022-01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5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术后通过CT及X线片检查明确骨水泥渗漏类型,分为椎体静脉渗漏(B型组)、皮质骨渗漏(C型组)、椎间静脉渗漏(S型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 50例中椎体静脉渗漏(B型组)6例,皮质骨渗漏(C型组)28例,椎间静脉渗漏(S型组)16例。3组间骨水泥渗漏后10 min、术后1 h、术后3 h、术后24 h的PT、APTT、INR、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骨水泥渗漏后10 min、术后1 h、术后3 h的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型组骨水泥渗漏后10 min、术后1 h、术后3 h时D-二聚体水平高于其他两组。各组骨水泥渗漏后10 min、术后1 h、术后3 h的D-二聚体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恢复至正常参考值。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若发现骨水泥渗漏应立即停止注入骨水泥,此时如果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不佳应及时调整穿刺方向,若骨水泥渗漏类型为皮质骨渗漏则更应该重视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对于发生骨水泥渗漏的患者应予以规范抗凝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时一般术后24 h可恢复正常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椎体静脉渗漏 皮质骨渗漏 椎间静脉渗漏 凝血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