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对HepG2.2.2.15细胞乙肝病毒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成扬 平键 +2 位作者 许怀栋 付海军 周朝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58-1263,共6页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对HepG2.2.2.15细胞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epG 2.2.2.15细胞并在使用药物处理细胞之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分析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对HepG2.2.2.15细胞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epG 2.2.2.15细胞并在使用药物处理细胞之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分析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药物对细胞向培养上清液中分泌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氧化苦参碱在0.125~1 g.L-1浓度范围内,对HepG 2.2.2.15细胞毒性较小,而2 g.L-1和4 g.L-1的剂量对细胞毒性较大;氧化苦参碱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在0.125~1 g.L-1剂量范围内逐渐增加。黄芩苷在0.625~2 g.L-1浓度范围内,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逐渐增加;黄芩苷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在0.625~1 g.L-1剂量范围内逐渐增加,但是抑制效果明显弱于氧化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A^F组)对HepG2.2.2.15细胞株分泌乙肝病毒抗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且对HBeAg的抑制效果优于HBsAg。其中C组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对乙肝病毒抗原分泌抑制作用优于单独使用氧化苦参碱(HBsAg:P=0.043;HBeAg:P=0.026)。结论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对HepG 2.2.2.15细胞株分泌乙肝病毒抗原有良好的协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 2.2.2.15细胞株 氧化苦参碱 黄芩苷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肝纤维化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平键 成扬 +2 位作者 许怀栋 付海军 周朝晖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OB)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培养HepG2.2.15细胞和大鼠HSC-T6细胞,分别使用OB或者氧化苦参碱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含量。收集HSC-T6细胞抽提总R...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OB)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培养HepG2.2.15细胞和大鼠HSC-T6细胞,分别使用OB或者氧化苦参碱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含量。收集HSC-T6细胞抽提总RNA,使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基因表达量;抽提细胞总蛋白,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使用Western blot检测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量。结果OB对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分泌抑制作用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氧化苦参碱(两者对HBsAg抑制率的比较为:P=0.043;HBeAg为:P=0.026)。OB处理组的α-SMA含量不仅在转录水平而且在翻译水平显著低于氧化苦参碱组(mRNA:P=0.013,蛋白:P=0.042);OB处理组的Ⅰ型胶原表达量同样显著低于氧化苦参碱组(mRNA:P<0.01;蛋白:P<0.01)。结论OB对HepG2.2.15细胞分泌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和HSC-T6细胞表达α-SMA和I型胶原有抑制作用,且显著优于氧化苦参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2.15细胞 HSC—T6细胞 氧化苦参碱 黄芩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