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性版超弹性现象对线条微观变形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范振宇 袁英才 +3 位作者 李艳 乔俊伟 王鑫 樊添豪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为了探究柔性版和贴版胶带在印刷过程中的超弹性现象对线条变形影响,本研究运用超弹性理论与压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柔性版和贴版胶带的超弹性模型。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压印滚筒挤压印版滚筒时柔性版上的线条宽度变化。对多种柔性版材... 为了探究柔性版和贴版胶带在印刷过程中的超弹性现象对线条变形影响,本研究运用超弹性理论与压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柔性版和贴版胶带的超弹性模型。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压印滚筒挤压印版滚筒时柔性版上的线条宽度变化。对多种柔性版材和贴版胶带进行压缩实验,发现压力与变形量呈非线性增长,存在明显的超弹性现象。在柔性版线条压缩的有限元分析中,通过对比柔性版和贴版胶带超弹性模型与线性模型对线宽变形量的影响,发现超弹性模型的线宽变形量大于线性模型。在柔性版印刷过程中,在考虑材料超弹性现象的条件下,选用较大弹性模量的柔性版和较小弹性模量的贴版胶带,能有效地减小柔性版上线条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版印刷 超弹性 线条微观变形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分类培养背景下印刷包装类研究生双创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吕勇 宋词 +1 位作者 范志庚 戴磊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18,共8页
当前,印刷包装行业正在加速转型升级,急需科研素养高、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创新创业人才,因此加强和提升印刷包装类研究生培养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生分类培养和双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重构基于OBE的跨平台双创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教学体... 当前,印刷包装行业正在加速转型升级,急需科研素养高、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创新创业人才,因此加强和提升印刷包装类研究生培养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生分类培养和双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重构基于OBE的跨平台双创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教学体系,提出多方参与的阶段式双创教育模式,综合提升研究生的实践应用和创新创业能力。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双创教育模式能显著提升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质量。本文为印刷包装研究生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分类培养 双创教育 印刷包装
下载PDF
基于样本生成机制的包装印刷品真伪防御性判别
3
作者 乔俊伟 宛东 《包装学报》 2023年第5期31-37,共7页
借助手机实现假包装印刷品的识别,实现主动确权,从而达到更加精确的真假包装印刷品判别。针对造假样品极度缺乏的情况,提出基于记忆增强DCGAN样本生成算法来实现假样本扩增,再利用孪生并行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S-PA-CNN)实现包装印刷品... 借助手机实现假包装印刷品的识别,实现主动确权,从而达到更加精确的真假包装印刷品判别。针对造假样品极度缺乏的情况,提出基于记忆增强DCGAN样本生成算法来实现假样本扩增,再利用孪生并行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S-PA-CNN)实现包装印刷品真伪的防御性判别。在1种印刷纸张、2种拍摄光源和2种拍摄手机组合的4种开放场景中,拍摄多个真包装印刷品和少量的假包装印刷品图像,用基于记忆增强DCGAN样本生成算法扩增假包装印刷品样本,建立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数据扩增后,假样本和真样本数量差不多时,S-PA-CNN的检测准确率在97%以上。本文数据扩增方法能够提升网络模型的真样本特征识别能力、细粒度判别精度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印刷品 DCGAN 编解码器 卷积神经网络 微小篡改 真伪判别
下载PDF
一种耦合仿生翼型降噪机理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谢鸣 杨爱玲 +1 位作者 陈二云 张文清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72-580,共9页
基于NACA0018翼型,将波状前缘、锯齿尾缘和表面脊状3种仿生结构进行耦合,形成WSR翼型,并采用大涡模拟和FW-H方法研究了WSR翼型在不同雷诺数和攻角下的流场和噪声特性。结果表明:在小攻角、低雷诺数下WSR翼型可降低噪声5 dB左右;在大攻角... 基于NACA0018翼型,将波状前缘、锯齿尾缘和表面脊状3种仿生结构进行耦合,形成WSR翼型,并采用大涡模拟和FW-H方法研究了WSR翼型在不同雷诺数和攻角下的流场和噪声特性。结果表明:在小攻角、低雷诺数下WSR翼型可降低噪声5 dB左右;在大攻角下,锯齿尾缘结构加剧了尾缘处流动掺混,改变了尾迹涡结构,降低了翼型尾缘处的涡量,进而使噪声降低8 d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仿生 翼型 边界层 压力脉动 气动噪声
下载PDF
胶印机输墨系统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乔俊伟 杜龙飞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6,共7页
根据胶印机输墨系统的发展趋势,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3根着墨辊的输墨系统排列方式,以适用于高速印刷和对空间结构要求高的场合。运用输墨系统性能动态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胶印机输墨系统动态数学模型。通过对胶印机输墨系统印品上墨层一致... 根据胶印机输墨系统的发展趋势,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3根着墨辊的输墨系统排列方式,以适用于高速印刷和对空间结构要求高的场合。运用输墨系统性能动态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胶印机输墨系统动态数学模型。通过对胶印机输墨系统印品上墨层一致性的动态仿真,结合墨辊直径以及油墨传递路线等因素对墨杠的可能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输墨系统排列结构进行相应改进,得到较理想的输墨系统结构方案,并且对该输墨系统在“水墨共上”情况下的墨层厚度一致性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得出的相关结论对输墨系统设计和分析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版印刷 胶印机 输墨系统 动态仿真 墨层厚度一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