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读“急诊科现状及展望初探”有感 被引量:9
1
作者 黄德铭 陆文珍 施东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64-565,共2页
关键词 急诊科 现状 模式
下载PDF
急诊医务人员精神健康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童朝阳 胡予 黄德铭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54-755,共2页
医务人员以解除病人的病痛为主要工作目的,有着崇高的使命感。然而,医务人员的工作又是繁忙而艰辛的。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更大,责任更重。其中,从事急诊医学的临床医务人员,每天面对的是数以百计的各... 医务人员以解除病人的病痛为主要工作目的,有着崇高的使命感。然而,医务人员的工作又是繁忙而艰辛的。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更大,责任更重。其中,从事急诊医学的临床医务人员,每天面对的是数以百计的各种重危所谓急诊病人,必须准确无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医务人员 精神健康
下载PDF
279例急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德铭 董瑞芬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0-22,共3页
本文通过279例患有心血管疾病或有晕厥、胸闷、心悸等病人进行24小时DCG监测,发现在常规心电图检查阴性的部分病人中,24小时DCG监测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改变96例(占34%);而部分常规心电图检查阳性者,DCG... 本文通过279例患有心血管疾病或有晕厥、胸闷、心悸等病人进行24小时DCG监测,发现在常规心电图检查阴性的部分病人中,24小时DCG监测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改变96例(占34%);而部分常规心电图检查阳性者,DCG监测发现更为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其它改变,给急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因而24小时DCG监测在急诊病人中,尤其有心血管疾病或有不明原因的晕厥、胸闷、心悸等病人实属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下载PDF
常见血液病急诊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4
作者 黄德铭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678-681,630,共5页
血液病急诊主要表现有严重贫血、出血、溶血、高热等,并影响主要脏器而导致其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临床医师应熟悉掌握血液病急诊的发病机理、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关键词 血液病 急诊 诊断
全文增补中
急性主动脉夹层急诊诊断10例的临床线索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陈百华 施东伟 黄德铭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诊 诊断
下载PDF
蚯蚓酶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6
6
作者 黄德铭 陈百华 +2 位作者 姚晨玲 张国桢 朱长连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5,共3页
脑血管意外是急诊中的常见病,其中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随我国人口老年化有逐年上升趋势,对本病的防治已成为脑血管与疾病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我院从蚯蚓中提取具有纤溶活性的纤溶酶研究,以及严密观察正常志愿者口服蚯蚓酶的基础上,... 脑血管意外是急诊中的常见病,其中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随我国人口老年化有逐年上升趋势,对本病的防治已成为脑血管与疾病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我院从蚯蚓中提取具有纤溶活性的纤溶酶研究,以及严密观察正常志愿者口服蚯蚓酶的基础上,进行了19例患者口服蚯蚓酶的治疗,以8例未服此药治疗作为对照,检测了凝血和纤溶方面实验指标,用药前后进行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证明了蚯蚓酶应用于临床治疗脑血栓形成病例的良好效果,并且在所有治疗病例观察中,末发现有明显的毒性副作用,因而在当前治疗血栓性疾病尚缺乏较为理想的药物情况下,蚯蚓酶在临床上应用可能有其广阔的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脑血栓形成 蚯蚓酶
下载PDF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活性的测定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朱长连 张国祯 +3 位作者 孙丽云 黄德铭 陈百华 付美英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6-9,共4页
本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了3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急性期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活性。发现脑血栓形成患者的 t—PA 活性高于正常,并与预后有关;脑出血患者 t—PA 活性明显低于正常,PAI 的活性在两组病例中无明显差别。... 本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了3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急性期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活性。发现脑血栓形成患者的 t—PA 活性高于正常,并与预后有关;脑出血患者 t—PA 活性明显低于正常,PAI 的活性在两组病例中无明显差别。急性期 t—PA 活性测出的结果在脑血栓形成和脑出血两组的不同,可能有鉴别诊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纤溶酶原 激活物
下载PDF
血粘度测定在脑中风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中的价值——(附91例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培志 黄德铭 李洁英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8,共4页
本文对91例脑中风进行了临床分析。其中男性54例,女性37例,年龄43~88岁。经头颅 CT 证实脑缺血者53例,出血者38例。经治疗,存活78例,死亡13例。全部病例均经血粘度测定(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血球压积)。提示缺血性脑中风的全... 本文对91例脑中风进行了临床分析。其中男性54例,女性37例,年龄43~88岁。经头颅 CT 证实脑缺血者53例,出血者38例。经治疗,存活78例,死亡13例。全部病例均经血粘度测定(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血球压积)。提示缺血性脑中风的全血粘度一般均高于正常,其低切率时的平均值为15.12厘泊(男)和19.83厘泊(女)。经统计学处理,血粘度对缺血性脑中风的判别正确率为76.67%(男)和95.65%(女);对出血性脑中风的判别正确率则为59.33%(男)和42.86%(女)。同时,血粘度测定对指导用药(如:甘霹醇或丹参)可能有益,对预后的判别也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粘度 中风 诊断 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佩尔地平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童朝阳 黄德铭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22-523,共2页
目的 将佩尔地平和临床常用的硝酸甘油进行比较,探讨佩尔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及其副反应。方法 共24 名收缩压高于267 kPa(200 mmHg) 或舒张压高于160 kPa(120 mm Hg) 的高血压急症病人随... 目的 将佩尔地平和临床常用的硝酸甘油进行比较,探讨佩尔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及其副反应。方法 共24 名收缩压高于267 kPa(200 mmHg) 或舒张压高于160 kPa(120 mm Hg) 的高血压急症病人随机的接受佩尔地平或硝酸甘油静脉注射治疗,其中佩尔地平组13 例,硝酸甘油组11 例。两组均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5 、10 、15 、30 、60 分钟时的心率和血压。以SPSS软件对用药前后的变化及两组间的变化值进行了比较。结果 与硝酸甘油相似,用药后5 分钟起,佩尔地平即开始起效,用药后5 、10 、15 、30 、60 分钟的血压较用药前均有明显的下降( P 值均小于0001) 。血压的变化值在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 P 值均≥005) 。但佩尔地平组的心率变化小于硝酸甘油组。佩尔地平组在60 分钟后的降压幅度为收缩压下降了24 % ,舒张压下降了25 % 。除1 例出现面色潮红外,没有发现明显的副反应。结论 佩尔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降压效果与硝酸甘油相似,但心率变化较少。降压幅度符合JNCVI的建议,是较理想的控制高血压急症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尔地平 硝酸甘油 高血压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培志 陈百华 黄德铭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98-399,共2页
目的 为了解缺血性脑梗死病人在不同阶段血浆 D- 二聚体测定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84 例到本院急诊科就诊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年龄51 ~90 岁,男性42 例,女性42 例) ,分别于急性期( < 6 天,n = 53 ,年龄5... 目的 为了解缺血性脑梗死病人在不同阶段血浆 D- 二聚体测定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84 例到本院急诊科就诊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年龄51 ~90 岁,男性42 例,女性42 例) ,分别于急性期( < 6 天,n = 53 ,年龄51 ~87 岁,平均70 岁) 和亚急性期(6 ~20 天,n = 31 ,年龄53 ~90 岁,平均72 岁) 行血浆 D- 二聚体测定。全部患者均经头颅 C T 或 M R I证实为缺血性脑梗死。同时选择年龄相匹配的20 例其他非凝血及血栓性疾病患者( 年龄60 ~95 岁,平均72 岁) 作为对照组。结果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 D- 二聚体水平在急性期未见升高( < 03mg/ L) ,而在亚急性期显著升高( ≥03 mg/ L,03 ~2 mg/ L) ,亚急性期与对照组( < 03 mg/ L) 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001) ,与急性期比较也有显著差异( P< 00001)( 正常值为< 03 mg/ L) 。结论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纤溶系统显著激活并非在急性期,而是在亚急性期。这也为急性期进行溶栓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脑缺血 脑梗塞 诊断
下载PDF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百华 施东伟 +1 位作者 陈百芳 周士福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33,共2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经过。误诊率29%,死亡率7%,痊愈病例无一有后遗症。腹痛,且进食后加剧并伴发热、便血是本病的特征。治疗上应以禁食、支持、激素为主,抗生素仅起到预防... 本文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经过。误诊率29%,死亡率7%,痊愈病例无一有后遗症。腹痛,且进食后加剧并伴发热、便血是本病的特征。治疗上应以禁食、支持、激素为主,抗生素仅起到预防感染作用。本文提出用维生素K1代替阿托品作为解痉止痛剂,可起到良好效果。当有手术指征时,不应迟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出血坏死性 肠炎 禁食 支持 激素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浓度改变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培志 薛军 +1 位作者 童朝阳 黄德铭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13,共3页
为研究血浆内皮素浓度与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关系.对23例经临床和头颅CT证实的脑梗塞和15例年龄相仿的其他疾病患者,以及17例正常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结果:脑梗塞患者发病第2天和第14天的平均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为研究血浆内皮素浓度与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关系.对23例经临床和头颅CT证实的脑梗塞和15例年龄相仿的其他疾病患者,以及17例正常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结果:脑梗塞患者发病第2天和第14天的平均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正常组(P<0.01)。结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的血浆内皮素升高.导致脑血管痉挛性收缩,可能是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的重要发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血浆 内皮素 浓度
下载PDF
2例危重急症脑复苏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德铭 童朝阳 +1 位作者 黄培志 陈百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21,共4页
2例危重急症脑复苏的探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黄德铭,童朝阳,黄培志,陈百华本科近期在救治2例危重急症中,取得了脑复苏成功,现探讨如下。病例介绍1.××,男性,22岁,因于建筑工地接触380V高压电5... 2例危重急症脑复苏的探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黄德铭,童朝阳,黄培志,陈百华本科近期在救治2例危重急症中,取得了脑复苏成功,现探讨如下。病例介绍1.××,男性,22岁,因于建筑工地接触380V高压电5分钟以上,当即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经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症 脑复苏 触电 脑炎
下载PDF
硝苯地平治疗房室阻滞的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百华 王培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6期332-333,共2页
继在硝苯地平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研究之后,又进行硝苯地平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AVB)的观察。观察对象共14例(Ⅲ度及高度AVB共12例,Ⅱ度Ⅱ型AVB2例)。其中10例AVB恢复窦性心律,症状消失,并维持稳定,判断... 继在硝苯地平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研究之后,又进行硝苯地平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AVB)的观察。观察对象共14例(Ⅲ度及高度AVB共12例,Ⅱ度Ⅱ型AVB2例)。其中10例AVB恢复窦性心律,症状消失,并维持稳定,判断为有效。另4例无效,但其中3例症状未再出现。本结果提示硝苯地平对AVB似具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 硝苯地平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42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陈百华 施东伟 +1 位作者 陈百芳 周士福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3-34,共2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经过。误诊率29%,死亡率7%,痊愈病例无一有后遗症。腹痛,且进食后加剧并伴发热、便血是本病的特征。治疗上应以禁食、支持、激素为主,抗生素仅起到预防... 本文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经过。误诊率29%,死亡率7%,痊愈病例无一有后遗症。腹痛,且进食后加剧并伴发热、便血是本病的特征。治疗上应以禁食、支持、激素为主,抗生素仅起到预防感染作用。用维生素K1代替阿托品作为解痉止痛剂,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当有手术指征时,不应迟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出血坏死肠炎 禁食 肠炎 激素 维生素K1
下载PDF
52例急性心肌梗塞的首次心电图分析
16
作者 黄德铭 董瑞芬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9,共6页
本文对52例急性心肌梗塞的首次心电图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心电图有典型改变的占63%。当心电图有AMI超急性期的T波高耸或宽大的改变时,宜15—30分钟随访一次,单个导联异常Q波要注意相应导联的ST段改变;ST段为缺血性压低时,应跟... 本文对52例急性心肌梗塞的首次心电图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心电图有典型改变的占63%。当心电图有AMI超急性期的T波高耸或宽大的改变时,宜15—30分钟随访一次,单个导联异常Q波要注意相应导联的ST段改变;ST段为缺血性压低时,应跟踪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急性 心电图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的时间与临床的关系
17
作者 姚依群 崔吉君 +1 位作者 朱志琴 张鹏睿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00-401,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时间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 对162 例下壁心梗患者的临床心电图资料和32 例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心电图表现将其分成超急性期、演变期和恢复期组。结果 有59 例患者在...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时间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 对162 例下壁心梗患者的临床心电图资料和32 例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心电图表现将其分成超急性期、演变期和恢复期组。结果 有59 例患者在不同时期发生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其中超急性期发生30 例(508 % ) ,其房室传导阻滞的程度和临床严重并发症发生数均高于演变期和恢复期组, P< 005 。后二期多表现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P< 005 。结论 下壁心梗早期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多标志病情严重,阻滞程度较高,心梗面积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下壁 房室传导阻滞 阻滞时间
下载PDF
龙津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童朝阳 孙湛 +1 位作者 施东伟 黄德铭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药物疗法 龙津降纤酶
下载PDF
对应性ST段压低在AMI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附44例首次心电图ST段抬高的分析
19
作者 董瑞芬 黄德铭 《中国急救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9-11,共3页
本文通过44例首次心电图ST段抬高的分析,发现心电图有ST段抬高伴或不伴有异常Q波,虽然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占80%),也可见于非急性心肌梗塞的某些疾病(占20%)。同时表明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并非都具有特征性的ST... 本文通过44例首次心电图ST段抬高的分析,发现心电图有ST段抬高伴或不伴有异常Q波,虽然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占80%),也可见于非急性心肌梗塞的某些疾病(占20%)。同时表明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并非都具有特征性的ST段弓背向上抬高,而非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电图也可有ST段弓背向上抬高的改变。两者除了在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可以区别外,心电图如有对应性ST段压低时,将有助于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ST段压低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童朝阳 孙湛 +4 位作者 施东伟 李颖川 姜燕飞 李炜 黄德铭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93-95,共3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死因 ACI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