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山医院10年来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统计分析
1
作者 俞永林 姜建元 +4 位作者 夏军 章永德 余亚静 陈文钧 蒋知节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0-71,共2页
华山医院骨科于1981~1990年共收治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患者333例。其中191例(57.36%)为良性,142例(42.64%)为恶性;后者有103例(30.93%)为原发性,39例(11.71%)为继发性。良恶... 华山医院骨科于1981~1990年共收治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患者333例。其中191例(57.36%)为良性,142例(42.64%)为恶性;后者有103例(30.93%)为原发性,39例(11.71%)为继发性。良恶瘤之比为1.34:1。占良性肿瘤的首3位为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和软骨瘤。恶性瘤中最多见为转移性瘤,其次为骨肉瘤、脊索瘤和软骨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病理
下载PDF
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顾湘杰 陈劲松 +4 位作者 鲍根喜 马昕 夏新雷 桂鉴超 高建新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此项技术编制一个骨科专业医用软件。结果①实现多种目标组织的三维显示及三维空间测量;②实现计算机模拟骨科手术。结论此项技术能帮助骨科医生在手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 目的研究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此项技术编制一个骨科专业医用软件。结果①实现多种目标组织的三维显示及三维空间测量;②实现计算机模拟骨科手术。结论此项技术能帮助骨科医生在手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的手术前规划,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更加安全。还可以用于教学及科研,帮助医生提高业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三维成像 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在骨科临床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世杰 贾淑芳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61-165,共5页
近10余年来,对高压氧的治疗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应用的范围也更为广泛。本文综述了高压氧治疗的机理及近年来在骨科临床用于治疗急性损伤性肢体缺血、难治性骨髓炎、伴并发症的皮肤移植、骨缺血性坏死、脊髓损伤的效果,以及对骨折愈... 近10余年来,对高压氧的治疗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应用的范围也更为广泛。本文综述了高压氧治疗的机理及近年来在骨科临床用于治疗急性损伤性肢体缺血、难治性骨髓炎、伴并发症的皮肤移植、骨缺血性坏死、脊髓损伤的效果,以及对骨折愈合的一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骨科 临床
下载PDF
磁共振成象在骨科的应用
4
作者 贾淑芳 刘世杰 陈星荣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9-33,8,共6页
磁共振成象作为临床上有前途的诊断手段已越来越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关注。本文综述了磁共振成象的基本原理以及在骨肿瘤、缺血性骨坏死、骨关节感染、软组织损伤、脊柱损伤或病变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关键词 磁共振成象 诊断 骨肿瘤 骨坏死
全文增补中
跖趾关系与踇外翻 被引量:18
5
作者 顾湘杰 桂鉴超 +2 位作者 马昕 陈劲松 夏新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外翻的病因、发病机制,指导手术治疗。方法:选取63足前后位X线片,其中,正常人37足,外翻病人26足,测量并统计分析以下参数:MPJC、MPAD、DASA、PASA、HAA、IMA。结果:外翻病人有明... 目的:探讨外翻的病因、发病机制,指导手术治疗。方法:选取63足前后位X线片,其中,正常人37足,外翻病人26足,测量并统计分析以下参数:MPJC、MPAD、DASA、PASA、HAA、IMA。结果:外翻病人有明显的MPJC、MPAD、PASA增大。HAA、IMA、PASA之间并不存在统计学上的联系。结论:外翻的病理可以分为3型:Ⅰ型,IMA增大为主型;Ⅱ型,PASA增大为主型;Ⅲ型,混合型。Ⅰ型宜采用矫正IMA的术式;Ⅱ型宜采用矫正PASA的术式,不宜采用矫正IMA的术式;Ⅲ型应联合应用以上2种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趾关系紊乱 拇外翻 X线测量 病理 手术 治疗
下载PDF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增春 燕好军 +2 位作者 韩健 杨凯 张志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06-207,共2页
本文就收治的15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分析讨论,其中L1、2突出2例,L2~3突出3例,L3~4突出10例,皆经CT或MRI确诊并经手术证实。手术采用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术后恢复优良者12例,中等者2例... 本文就收治的15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分析讨论,其中L1、2突出2例,L2~3突出3例,L3~4突出10例,皆经CT或MRI确诊并经手术证实。手术采用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术后恢复优良者12例,中等者2例,1例无变化。文中就高位腰椎间盘的解剖特点、临床表现和诊断特点及治疗进行了讨论,并指出CT、MRI应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 MRI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足横弓重建法治疗外翻 被引量:16
7
作者 顾湘杰 马昕 鲍根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2期900-902,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伴有足横弓塌陷的严重外翻的手术方法。方法 :12例伴有足横弓塌陷的严重的外翻足首先经X线、CT检测其三维畸形程度 ,而后手术中采用第一跖骨基底截骨 ,远端外推、下压、外旋以纠正第一跖骨的三维畸形 ,恢复足横弓正... 目的 :介绍一种伴有足横弓塌陷的严重外翻的手术方法。方法 :12例伴有足横弓塌陷的严重的外翻足首先经X线、CT检测其三维畸形程度 ,而后手术中采用第一跖骨基底截骨 ,远端外推、下压、外旋以纠正第一跖骨的三维畸形 ,恢复足横弓正常形态 ,矫形位置以克氏针固定 :对外翻角 (HVA)的纠正采用常规第一跖趾关节软组织手术。结果 :术后 3~ 12月随访 ,优 6例、良 4例、中 2例 ,优良率 83 % ,其中 ,前足底中部痛性胼胝均有明显减轻。结论 :足横弓重建手术是严重外翻较好的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截骨术 治疗 足横弓重建
下载PDF
改良Weaver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11
8
作者 夏军 王思群 +1 位作者 顾湘杰 陈世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7-128,120,共3页
完全性肩琐关节脱位常伴有喙锁韧带断裂,我院自1991-1996年5年间对18例Ⅲ度肩锁关节新鲜脱位伴喙锁韧带断裂者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和喙肩韧带移行代替喙锁韧带(改良Weaver)手术,取得满意疗效。术后随访平均2... 完全性肩琐关节脱位常伴有喙锁韧带断裂,我院自1991-1996年5年间对18例Ⅲ度肩锁关节新鲜脱位伴喙锁韧带断裂者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和喙肩韧带移行代替喙锁韧带(改良Weaver)手术,取得满意疗效。术后随访平均24个月,无脱位或半脱位发生,依Lazzcano标准评定:优17例,良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 外科手术 Weaver法
原文传递
bFGF促进兔骨折愈合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顾雄华 李明 顾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838-840,共3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bFGF 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并探索bFGF 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 只兔手术造成桡骨骨折。局部注射bFGF,通过肉眼观察、X 线片,测量骨折、测定骨折愈合处骨密度、测定骨折愈合后的抗折力及病...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bFGF 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并探索bFGF 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 只兔手术造成桡骨骨折。局部注射bFGF,通过肉眼观察、X 线片,测量骨折、测定骨折愈合处骨密度、测定骨折愈合后的抗折力及病理学切片检查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将应用于临床11 例骨折病人,骨延长、骨髓炎各2 例,随访6 ~24 月。结果:注射bFGF 侧骨痂生长多而迅速,骨愈合处骨密度比对照组显著增高,抗折力比对照侧明显强。病理学切片显示注射bFGF 侧成纤维细胞多、骨痂多、成骨细胞多,骨小梁、骨基质形成快,骨折愈合快。临床15 例患者应用bFGF 后都有明显的促进骨折愈合,促进骨质生长、创口愈合的作用。结论:bFGF 有促进骨质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 骨折愈合 实验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髌骨倾斜导致髌股关节接触压力与面积改变 被引量:9
10
作者 亓建洪 黄煌渊 +2 位作者 陈世益 刘延菊 李鸿儒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3-186,共4页
我们采用压敏片测量技术对髌骨倾斜状态下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7例新鲜人尸体标本采用手术方法将髌外侧支持带紧缩造成髌骨外侧倾斜状态,超低压型压敏片置于髌股关节之间,等长加载200N,分别在正常状态及髌骨... 我们采用压敏片测量技术对髌骨倾斜状态下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7例新鲜人尸体标本采用手术方法将髌外侧支持带紧缩造成髌骨外侧倾斜状态,超低压型压敏片置于髌股关节之间,等长加载200N,分别在正常状态及髌骨倾斜状态下于屈膝30°、60°、90°、120°时测量髌股关节接触压力与面积。结果表明:髌骨倾斜后使髌股关节原正常的“哑铃型”接触压迹转变为“彗星尾状”,外侧面孤立接触,内侧面接触区减少或失接触,接触压力改变表现为髌内侧软骨面接触压力减少或消失,外侧面接触压力集中且明显增高上述改变均以屈膝30°时最明显。实验结果提示:各种纠正髌骨倾斜状态及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的手术方法,必须以恢复髌骨内外侧关节面压力平衡为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倾斜 髌股关节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运动员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被引量:34
11
作者 马昕 陈世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2-64,共3页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在运动员中非常常见,约占急诊运动创伤病例的16%[1]。据统计,92%的篮球运动员曾有过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83%曾有两次以上的损伤,大约55次/1000运动时[2]。我国国家队运动员中73%...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在运动员中非常常见,约占急诊运动创伤病例的16%[1]。据统计,92%的篮球运动员曾有过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83%曾有两次以上的损伤,大约55次/1000运动时[2]。我国国家队运动员中73%曾有过两次以上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损伤 踝关节外侧 副韧带损伤 治疗 运动员
原文传递
胸椎管狭窄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军 吴小峰 +2 位作者 顾湘杰 马昕 夏新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7期639-641,共3页
目的 :探讨与总结胸椎管狭窄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对 2 3例通过症状、体征及MRI诊断的胸椎管狭窄病人经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 ,术后进行疗效随访与评估。结果 :2 3例共随访到 19例 ,其中 1例 3个节段 ,进行了 3次手术。随访时间 1~ 9... 目的 :探讨与总结胸椎管狭窄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对 2 3例通过症状、体征及MRI诊断的胸椎管狭窄病人经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 ,术后进行疗效随访与评估。结果 :2 3例共随访到 19例 ,其中 1例 3个节段 ,进行了 3次手术。随访时间 1~ 9年 ,其中优 2 8.6% ( 6例 ) ,良 3 3 .3 % ( 7例 ) ,中 19.0 % ( 4例 ) ,差 19.0 % ( 4例 ) ,优良率为 61.9%。结论 :在术中SEP或MEP肌电监护下进行后路胸椎管减压是治疗胸椎管狭窄的较好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管狭窄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足横弓与外翻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旭 顾湘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87-389,共3页
关键词 足横弓 拇外翻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三维CT重建对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顾湘杰 陈劲松 +5 位作者 鲍根喜 马昕 桂鉴超 夏新雷 高建新 丁祖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评价跟骨CT二维图像的三维重建对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 :取10例患者的12只跟骨CT二维图像 ,包括10例跟骨骨折 ,2例正常跟骨。通过图像处理技术 ,对跟骨进行独立三维图像重建。CT扫描设备采用Elscient2400E。结果 :... 目的 :评价跟骨CT二维图像的三维重建对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 :取10例患者的12只跟骨CT二维图像 ,包括10例跟骨骨折 ,2例正常跟骨。通过图像处理技术 ,对跟骨进行独立三维图像重建。CT扫描设备采用Elscient2400E。结果 :可以直接显示单独的跟骨立体图像 ,骨折块相对位移的情况 ,跟骨体变低、变宽的程度 ,尤为重要的是可以直接显示跟距关节面被破坏的程度 ;还可以在屏幕上移动骨块对骨折进行模拟复位 ,设计内固定的置放位置、攻入方向 ,从而实现模拟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帮助达到解剖复位。结论 :三维CT对跟骨骨折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重建 跟骨骨折 治疗
下载PDF
胫骨旋转对髌股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权 黄煌渊 +3 位作者 夏军 姜建元 陈文钧 陈世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8-220,225,共4页
为探明胫骨旋转畸形对髌股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本实验选取7个新鲜离体膝关节,在屈膝30°、60°、90°状态下,分别用压敏片测量胫骨中立位、内旋10°、20°、30°和外旋10°、20°、30°时的内... 为探明胫骨旋转畸形对髌股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本实验选取7个新鲜离体膝关节,在屈膝30°、60°、90°状态下,分别用压敏片测量胫骨中立位、内旋10°、20°、30°和外旋10°、20°、30°时的内、外侧髌股关节接触压力与峰值。结果显示外旋过程中,外侧髌股关节的接触压均值和接触压峰值呈非线性递增趋势,内侧呈非线性递减趋势;内旋过程中,外侧髌股关节的接触压均值和峰值逐渐减小,内侧则增加显著。上述变化在内旋20°到外旋20°的范围内较有规律。提示胫骨旋转畸形使髌股关节应力分布严重失衡,可能是引起髌股关节退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旋转 髌股关节 应力分布
原文传递
椎板切除后脑脊液漏的防治 被引量:6
16
作者 俞永林 蒋知节 张志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0-23,共4页
因各种疾病作椎板切除1138例中有45例发生脑脊液漏,发生率为3.95%。作者采取抽吸脑脊液、头低脚高俯卧位、早期拔除引流、局部加压缝合或加压固定等措施,脑脊液漏均获得治愈。文内还对脑脊液漏并发感染,产生脑脊膜炎及其预防措施进行... 因各种疾病作椎板切除1138例中有45例发生脑脊液漏,发生率为3.95%。作者采取抽吸脑脊液、头低脚高俯卧位、早期拔除引流、局部加压缝合或加压固定等措施,脑脊液漏均获得治愈。文内还对脑脊液漏并发感染,产生脑脊膜炎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漏 保守治疗 椎板切除 预防
下载PDF
胫骨旋转对髌股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文钧 张权 黄煌渊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明胫骨旋转状态对髌股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7个新鲜离体膝关节,在屈膝30°、60°、90°状态下,分别用压敏片测量胫骨中立位、内旋10°、20°、30°和外旋10°、20°... 目的:探明胫骨旋转状态对髌股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7个新鲜离体膝关节,在屈膝30°、60°、90°状态下,分别用压敏片测量胫骨中立位、内旋10°、20°、30°和外旋10°、20°、30°时的内、外侧髌股关节接触压力与峰值。结果:外旋过程中,外侧髌股关节的接触压均值和接触压峰值是非线性递增趋势,内侧呈非线性递减趋势;内旋过程中,外侧髌股关节的接触压均值和峰值逐渐减小,内侧则增加显著。上述变化在内旋 20°到外旋 20°的范围内较有规律。结论:胫骨旋转畸形使髌股关节应力分布严重失衡,可能是引起髌股关节退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入团 髌股关节 应力分布
下载PDF
外伤性胫后肌腱脱位的历史回顾及个例报道 被引量:3
18
作者 顾湘杰 马昕 陈世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0-182,共3页
胫后肌腱脱位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作者首先回顾了此病的治疗历史,然后分析了对1例体操运动员胫后肌腱脱位的治疗过程,探讨了此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认为此病主要是由于肌腱滑车沟过浅加上特定体位下的外伤所致。治疗主要包... 胫后肌腱脱位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作者首先回顾了此病的治疗历史,然后分析了对1例体操运动员胫后肌腱脱位的治疗过程,探讨了此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认为此病主要是由于肌腱滑车沟过浅加上特定体位下的外伤所致。治疗主要包括屈肌支持带修补、内踝滑行骨瓣骨挡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 肌腱脱位 外伤性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痛的短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权 黄煌渊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75-76,共2页
骨质疏松曾被认为是人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正日益成为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据调查,60岁以上的上海市民中,24.9%的男性和75.7%的女性均罹患骨质疏松,国外至少30%的绝经后妇女及20%老年男性受到影响[1]... 骨质疏松曾被认为是人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正日益成为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据调查,60岁以上的上海市民中,24.9%的男性和75.7%的女性均罹患骨质疏松,国外至少30%的绝经后妇女及20%老年男性受到影响[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发性骨痛及易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痛 降钙素 疗效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和磁共振成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附110例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建伟 刘世杰 蔡佩武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41-143,2,共3页
作者应用电子计算机 X 线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手术探查的共157个椎间盘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其中 CT60例,89个椎间盘,正确率为85.4%,假阳性10个(11.2%),假阴性3个(3.4%)。MRI50例,68个椎间盘,正确率为85... 作者应用电子计算机 X 线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手术探查的共157个椎间盘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其中 CT60例,89个椎间盘,正确率为85.4%,假阳性10个(11.2%),假阴性3个(3.4%)。MRI50例,68个椎间盘,正确率为85.38%,假阳性6个(8.8%),假阴性4个(5.9%)。CT 与 MRI 和椎管碘水造影检查比较,具有无创伤性、放射线量低、对骨骼组织分辨率高和检查费用不高等优点,可作为不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诊断和定位的首选方法,MRI 检查和椎管碘水造影术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施行。如果进一步提高阅片质量和结合临床检查可提高 CT 和 MRI 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X线诊断 MR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