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段食管癌术前放疗后原发灶和淋巴结的临床病理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亚伟 相加庆 +2 位作者 裘家骥 韩企夏 沈镇宙 《实用癌症杂志》 1999年第4期276-277,共2页
为探讨术前放疗对食管癌原发灶及淋巴结的病理学影响,对1990 年至1991 年治疗的123 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病例都行原发灶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除,其中26 例行术前放疗。结果显示术前放疗组的原发灶都... 为探讨术前放疗对食管癌原发灶及淋巴结的病理学影响,对1990 年至1991 年治疗的123 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病例都行原发灶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除,其中26 例行术前放疗。结果显示术前放疗组的原发灶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缩,4 例彻底消失;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率及转移度都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 P<0 .05) 。表明术前放疗能有效地控制食管癌的原发灶及纵隔淋巴结,可以减少食管癌术后的局部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纵隔淋巴结 手术前 放射疗法 病理
下载PDF
肺癌的外科与放射综合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裘家骥 谢大业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13-114,共2页
近30年来,肺癌的外科疗效无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肺癌属高度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低,约80%的病人在确诊时已无手术条件;手术清除病灶不够彻底,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的机会很多,尚无有效的药物可以控制。为了提高肺癌的疗效,近年来根据不... 近30年来,肺癌的外科疗效无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肺癌属高度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低,约80%的病人在确诊时已无手术条件;手术清除病灶不够彻底,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的机会很多,尚无有效的药物可以控制。为了提高肺癌的疗效,近年来根据不同病理类型,结合病期,分别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低温或电凝固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外科 放疗 综合疗法
下载PDF
LIF—一个新的肿瘤相关细胞因子
3
作者 袁建达 邵志敏 +1 位作者 韩企夏 沈镇宙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0-242,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细胞因子 LIF
下载PDF
乳管内视镜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诊治意义 被引量:37
4
作者 袁建达 沈坤炜 +2 位作者 陆劲松 韩企夏 沈镇宙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2-35,I000,共5页
目的了解乳管内视镜检查在乳头溢液患者中的诊治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1997年10月至1998年8月在我院门诊开展的180例乳管内视镜检查的表现、临床和随访结果,评价其诊治效果。结果180例乳头溢液患者中,导管扩张症者7... 目的了解乳管内视镜检查在乳头溢液患者中的诊治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1997年10月至1998年8月在我院门诊开展的180例乳管内视镜检查的表现、临床和随访结果,评价其诊治效果。结果180例乳头溢液患者中,导管扩张症者74例,乳头状瘤者79例,乳头状瘤病者6例,导管内癌3例,导管炎症14例,其他4例。随访发现导管扩张症、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内癌、导管炎症乳管内视镜的诊断率分别为88.9%、91.1%、100%、100%。乳管内视镜下正常的乳管管壁光滑,表面光亮,分支有3~5级,最多7级;炎性导管有局部或广泛的充血,管壁欠光滑,散在絮状渗出物,经冲洗后可使管腔通畅,大多患者检查后无乳头溢液;管内乳头状瘤以单个多见,形状多样,表面大多光滑;乳腺癌一般表现为导管内弥漫性病变,颜色较苍白,伴絮状渗出。本检查安全检查后无一例出现乳头部的感染。结论对乳头溢液的患者而言,乳管内视镜检查是一项安全、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为乳腺疾病的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头溢液 乳管内视镜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预后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炅 沈镇宙 邵志敏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对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以及它们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运用TUNEL法、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细胞凋亡水平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c12、bax、p27kipl表达。结果... 目的对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以及它们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运用TUNEL法、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组织细胞凋亡水平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c12、bax、p27kipl表达。结果91例乳腺癌病例中,56/91(61.5%)的病例凋亡指数较高,35/91(38.5%)凋亡指数较低;bc12高表达占29.7%(27/91),bax高表达占30.8%(28/91)。181例乳腺癌中,p27kipl高表达占33.1%(60/81)。相关性分析发现,bc12高表达,AI低的病例,组织学分级高,易出现腋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复发;bax、p27kipl高表达者,组织学分级低,腋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少。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AI高,bax、p27kipl高表达,bc12低表达的病例,术后无复发生存率、总生存率优于AI低,bax、p27kipl低表达,bc12高表达者。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bc12、p27kipl蛋白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84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中,p27kipl表达有独立预后作用。结论凋亡相关基因bc12、bax、p27kipl表达状态失控,使细胞凋亡过程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预后 细胞凋亡 癌基因
下载PDF
凋亡相关基因bcl-2基因族在乳腺癌中的预后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炅 陆劲松 +2 位作者 邵志敏 韩企夏 沈镇宙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165-168,共4页
探讨癌基因bcl-2及其基因族成员bax、bclx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对乳腺癌预后的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91例乳腺癌石蜡组织切片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运用Northern印... 探讨癌基因bcl-2及其基因族成员bax、bclx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对乳腺癌预后的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91例乳腺癌石蜡组织切片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运用Northern印迹法检测16例新鲜乳腺癌组织标本bclxlmRNA表达水平。结果91例乳腺癌病例中,bcl2阳性率65.9%(60/91),bax阳性率64.8%(59/91)。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与凋亡指数(AI)、病理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局部复发与转移相关,bcl2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水平正相关。AI与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相关。对影响乳腺癌术后无病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具有预后作用;Cox’s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bcl2蛋白表达水平是独立的预后指标。16例乳腺癌新鲜标本中,50%(8/16)bclxlmRNA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bcl2蛋白表达、腋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bclxl表达失调可导致乳腺癌细胞凋亡调控的紊乱,使腋淋巴结转移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预后 细胞凋亡 BCL-2基因
下载PDF
维甲酸受体α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余黎明 邵志敏 +2 位作者 蔡三军 韩企夏 沈镇宙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研究维甲酸受体α(RARα)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NorthernBlot、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等方法。结果:RARα受体蛋白表达与其mRNA表达相一致,RARαmRNA表达在ER阳性乳腺癌细胞中比ER阴性的乳腺癌细胞高,RARα受体蛋白表... 研究维甲酸受体α(RARα)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NorthernBlot、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等方法。结果:RARα受体蛋白表达与其mRNA表达相一致,RARαmRNA表达在ER阳性乳腺癌细胞中比ER阴性的乳腺癌细胞高,RARα受体蛋白表达也是如此,RARαmRNA及RARα受体蛋白表达都与ER状况相关。结论:3种检测方法都具可信性,实际工作中可以因地制宜选用合适的检测手段为临床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癌细胞 维甲酸 受体Α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韩企夏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1998年第5期296-297,共2页
1概述全身性化疗用于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已有40多年历史,最初被用于杀灭由于手术操作引起的播散的癌细胞,故只在术后短期使用。70年代以后,随着概念的更新,认为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乳腺癌在诊断时可能已存在亚临床的微小转... 1概述全身性化疗用于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已有40多年历史,最初被用于杀灭由于手术操作引起的播散的癌细胞,故只在术后短期使用。70年代以后,随着概念的更新,认为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乳腺癌在诊断时可能已存在亚临床的微小转移而导致手术治疗的失败。辅助化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药物疗法 辅助治疗 新法
下载PDF
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俊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1997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回顾了有关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认为可使大部分原发性乳腺癌体积明显缩小,进而使80%的可手术治疗的患者能选择保留乳房术式。虽然理论上可更大程度地杀灭亚临床的微小转移灶,减少耐药细胞株的产生,但在提高这部分患者... 本文回顾了有关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认为可使大部分原发性乳腺癌体积明显缩小,进而使80%的可手术治疗的患者能选择保留乳房术式。虽然理论上可更大程度地杀灭亚临床的微小转移灶,减少耐药细胞株的产生,但在提高这部分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方面尚无临床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辅助化疗 药物疗法 微小转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10
作者 沈坤炜 沈铭昌 +1 位作者 沈镇宙 韩企夏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5期364-364,372,共2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原癌基因C-erbB-1(也称HER1)的表达产物,它是一种细胞膜受体,分子量为282.2×10^(-27)kg。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生物学的关系。 临床资料 本院1987-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原癌基因C-erbB-1(也称HER1)的表达产物,它是一种细胞膜受体,分子量为282.2×10^(-27)kg。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生物学的关系。 临床资料 本院1987-1989年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标本39例。男性32例,女性7例。年龄32岁~67岁,平均53岁。按照WHO《肺肿瘤组织学分型》(1.981)标准,包括鳞癌18例、腺癌2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乳腺原位癌治疗的进展
11
作者 邵志敏 沈镇宙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1999年第3期7-7,10,共2页
乳腺原位癌主要包括小叶原位癌和导管内癌,本文就目前这二种原位癌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1 小叶原位癌小叶原位癌往往是多中心、多发性的,并往往同时发生于双侧乳房.1.1 小叶原位癌和浸润性癌的关系 小叶原位癌是一种非浸润性癌,目前认为... 乳腺原位癌主要包括小叶原位癌和导管内癌,本文就目前这二种原位癌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1 小叶原位癌小叶原位癌往往是多中心、多发性的,并往往同时发生于双侧乳房.1.1 小叶原位癌和浸润性癌的关系 小叶原位癌是一种非浸润性癌,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期病变,关于它和浸润性癌的关系,70年代美国的 Cushm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原位癌 治疗 手术疗法 化学疗法 放射疗法
下载PDF
GF—Ⅰ型吻合器作食管胃吻合术302例分析
12
作者 张广涵 沈镇宙 韩企夏 《吉林医学》 CAS 1989年第4期224-225,共2页
食管癌或贲门癌的患者经手术切除食管或/和胃的大部后,其消化道重建中的吻合过程就其手段而言可分为手工缝合和器械钉合二种。本科从1985年12月至1989年4月,用 GF—1型管型消化道吻合器进行了食管、胃的吻合,现分析如下。
关键词 吻合器 食管胃吻合术 胃癌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目前治疗进展
13
作者 张家新 沈镇宙 邵志敏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乳腺导管原位癌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近红外检查诊断乳房疾病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玫华 顾雅佳 +2 位作者 杨天锡 刘邦令 夏长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1-112,共2页
对130例乳房肿块术前作近红外检查和钼靶X线摄影。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乳腺癌53例,良性乳房病变77例。近红外诊断精确率为92.31%,钼靶X线诊断精确率为77.69%,两种方法诊断一致时诊断精确率达95.4%(P<0.05)。近红外检查操作方便,对... 对130例乳房肿块术前作近红外检查和钼靶X线摄影。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乳腺癌53例,良性乳房病变77例。近红外诊断精确率为92.31%,钼靶X线诊断精确率为77.69%,两种方法诊断一致时诊断精确率达95.4%(P<0.05)。近红外检查操作方便,对人体无伤害,是一种鉴别乳房肿块良恶性的新技术,对妇女乳腺普查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疾病 红外线检查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胸部CT表现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玖华 刘邦令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824-828,共5页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的胸部CT表现以指导疾病的分期与治疗。材料和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00例恶性淋巴瘤[包括何杰金病26例(HD),非何杰金病74例(NHL)]中78例胸部CT异常的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每例治疗前后作胸...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的胸部CT表现以指导疾病的分期与治疗。材料和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00例恶性淋巴瘤[包括何杰金病26例(HD),非何杰金病74例(NHL)]中78例胸部CT异常的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每例治疗前后作胸部CT增强扫描。结果:100例恶性淋巴瘤中78例胸部CT有异常表现(HD92.31%,NHL72.97%),可表现为:(1)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2)肺部侵犯;(3)胸膜病变;(4)心包渗出或胸壁侵犯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通常为前中纵隔伴或不伴肺门侵犯,多见于血管前间隙(58.97%)。肺部侵犯表现为三种类型:(1)肿块结节型(30.43%);(2)血行转移型(13.04%);(3)肺内淋巴组织侵犯(56.52%)。恶性淋巴瘤肺部侵犯最常见为结节样,肺从无单独受侵者,沿淋巴途径的间质型病变最少见。胸膜渗出或胸膜块样增厚及心包渗出较为少见,但以NHL为多(P<0.01)。胸壁侵犯可为早期或复发的表现,乳内淋巴结的胸壁侵犯较为常见。结论:恶性淋巴瘤在胸部CT中可见纵隔淋巴结、肺、胸膜及心包等各种异常表现。常规胸部CT检查有利于精确分期,制定治疗计划及判断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淋巴瘤 胸部肿瘤 CT
原文传递
上海市女性乳腺癌的遗传流行病学及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邹斌 沈福民 +1 位作者 沈镇宙 韩企夏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2-74,共3页
1990年9月~1992年6月在上海市进行了乳腺癌的遗传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了46例双侧和67例单侧乳腺癌病人。对调查数据进行的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家族史、乳腺良性疾病史、教育年限长、初潮年龄... 1990年9月~1992年6月在上海市进行了乳腺癌的遗传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了46例双侧和67例单侧乳腺癌病人。对调查数据进行的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家族史、乳腺良性疾病史、教育年限长、初潮年龄早、体重大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简单分离分析表明:双侧和单侧乳腺癌可能是单基因隐性遗传。复合分离分析表明:所有的、非同时发生的、非同时绝经前发生的双侧乳腺癌符合单基因隐性遗传,同时绝经前发生的双侧乳腺癌符合单基因显性遗传。所有单侧乳腺癌符合单基因共显性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遗传学 群体
原文传递
乳房肿瘤手术后为何会局部复发
17
作者 邵志敏 《抗癌》 1998年第3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乳房肿瘤 外科手术 复发
原文传递
男性乳腺癌42例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邵志敏 沈镇宙 +2 位作者 韩企夏 庄传经 沈坤炜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592-593,共2页
为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评价预后的指标,作者对1960年至1996年诊治的42例男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了随访分析。经过6年4个月的中位随访期,5年总生存率为64.3%,无瘤生存率为57.1%。在预后指标单因素分析中,... 为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评价预后的指标,作者对1960年至1996年诊治的42例男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了随访分析。经过6年4个月的中位随访期,5年总生存率为64.3%,无瘤生存率为57.1%。在预后指标单因素分析中,发现腋淋巴结转移为唯一的临床预后指标,而肿瘤大小、年龄等因素都对预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预后 乳腺癌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和辅助化疗 被引量:7
19
作者 韩企夏 沈镇宙 +3 位作者 余黎明 袁建达 夏川江 潘天锡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580-582,共3页
作者报道了439例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单侧原发性乳腺癌,分析了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按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结果显示: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主要临床预后因素:(1)肿瘤大小,当肿瘤≤3cm时,单纯... 作者报道了439例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单侧原发性乳腺癌,分析了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按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结果显示: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主要临床预后因素:(1)肿瘤大小,当肿瘤≤3cm时,单纯手术组与辅助化疗组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60%和94.13%;肿瘤>3cm时,单纯手术组为79.89%,辅助化疗组为96.02%(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2)不管年龄、绝经与否、肿瘤病理分型、手术方式和雌激素受体测定等分型均显示辅助化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纯手术组(P<0.05~0.001)。作者认为,对肿瘤≤3cm的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术后辅助化疗的差别不明显,应寻找更强的指标,以决定辅助化疗与否。对肿瘤>3cm、ER阴性者术后辅助化疗能提高生存率,对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手术范围可适当缩小,特别是肿瘤<3cm时可以更多考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辅助疗法 预后 淋巴结转移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乳腺癌表达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物p27^(kip1)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23
20
作者 吴炅 沈镇宙 邵志敏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 研究p27kip1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和对预后的作用。方法 以免疫组化法检测181 例乳腺癌组织p27kip1 蛋白表达水平,其中91 例进行了凋亡指数、凋亡相关蛋白bcl2 、bax... 目的 研究p27kip1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和对预后的作用。方法 以免疫组化法检测181 例乳腺癌组织p27kip1 蛋白表达水平,其中91 例进行了凋亡指数、凋亡相关蛋白bcl2 、bax 的测定,另有106 例检测了p21WAF1/CIP1 、p53、mdm2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本组181 例中,p27kip1 蛋白阳性125 例,占69 .1% ;低表达者121 例,占66.9 % ;高表达者60 例,占33.1 % 。乳腺癌组织p27kip1 蛋白水平与病理组织学分级、癌周浸润程度、肿块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情况、TNM 分期、术后局部复发与转移均相关,与bcl2 、bax、p53 、p21WAF1/CIP1 、mdm2 蛋白表达水平亦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p27kip1蛋白高表达组5 年无病生存率93 .7% 优于低表达组64.7% ( P= 0.0001) 。Cox 模型多因素分析未显示p27kip1 蛋白表达水平是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ki)p27kip1 在乳腺癌中具有一定预后价值;p27kip1 不仅在细胞周期停滞中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周期蛋白 CKI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