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3例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华英 沈磊 蔡树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分析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肿瘤的疗效 ,并探讨其预后因素。方法 :通过对 5 3例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肿瘤的病史资料和病理切片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患者按年龄、分期、肿瘤大小、核分裂数分成四组及复发组(n =15 )和非复发组 (n =38)进... 目的 :分析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肿瘤的疗效 ,并探讨其预后因素。方法 :通过对 5 3例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肿瘤的病史资料和病理切片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患者按年龄、分期、肿瘤大小、核分裂数分成四组及复发组(n =15 )和非复发组 (n =38)进行比较 ,用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 :5 3例中 32例生存 ,1例带瘤生存 ,14例死于复发 ,6例死于其它疾病。各期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 ,Ⅰ期 10年生存率为 80 % ,Ⅱ—Ⅳ期则为41%。肿瘤直径≥ 15cm组生存率明显下降。核发裂≤ 5 / 10HPF者 10年生存率为 10 0 % ,而 >5 / 10HPF组仅 33 % ,二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15例复发者与 38例无复发者病理特征方面发现Call Exner小体在无复发组中明显多见于复发组患者 ,而明显核异型及高核分裂则多见于复发组病人 ,经过统计学回归分析 ,发现分期、肿瘤大小、核异型及高核分裂仍保持显著性。当早期复发组 (<10年 )和晚期组 (>10年 )进行比较时发现早期复发者Call Exner小体少 ,细胞分裂多 ,核异形明显 ,而晚期复发组与无复发组非常相像。结论 :肿瘤分期是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肿瘤最有意义的临床预后因素 ,其次为肿瘤大小。明显核异形和核分裂数是重要的病理预后因素 ,Call Exner小体也是与预后相关的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粒层细胞肿瘤 临床特征 病理参数 成人
下载PDF
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秦净 徐世中 +4 位作者 张轶斌 吴肇汉 孙宝荣 施达仁 陆洪芬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6-168,共3页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不仅依赖于肿瘤的增殖,而且与肿瘤内新生血管形成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头颈部癌等恶性肿瘤中,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预后有密切关系[1~3]。但MVD与胃肠道肿瘤...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不仅依赖于肿瘤的增殖,而且与肿瘤内新生血管形成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头颈部癌等恶性肿瘤中,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预后有密切关系[1~3]。但MVD与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病理关系报道较少。作者用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管形成 预后 肿瘤转移 病理
下载PDF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0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纪元 朱雄增 +3 位作者 王坚 周俭 李晓平 樊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 :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复习 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临床资料 ,并用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检测 ,2例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10例Aml中 8例女性 ,2例男性 ,平均年龄44... 目的 :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复习 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临床资料 ,并用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检测 ,2例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10例Aml中 8例女性 ,2例男性 ,平均年龄44岁。临床无症状 ,而是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大体上为境界清楚但无包膜的肿块。光镜下由 3种成分即厚壁血管、上皮样或梭形平滑肌细胞及脂肪混合组成 ,偶尔还可见髓外造血成分。免疫组化检查瘤细胞表达A10 3、HMB45及平滑肌标记。结论 :Aml组织学形态变化多样 ,3种主要成分的比例和分布各异。检测A10 3和HMB45有助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临床病理 AML 诊断
下载PDF
特殊类型周围神经肿瘤 被引量:9
4
作者 蒋智铭 朱雄增 +3 位作者 李日乐 张惠箴 陈洁晴 王兆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4-47,I009,共5页
目的:介绍特殊类型周围神经肿瘤的病理诊断。方法:收集外检和会诊中遇到的各种类型周围神经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必要的免疫组化标记和鉴别诊断,报道9例罕见的特殊类型周围神经肿瘤。结果:9例中:上皮样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 目的:介绍特殊类型周围神经肿瘤的病理诊断。方法:收集外检和会诊中遇到的各种类型周围神经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必要的免疫组化标记和鉴别诊断,报道9例罕见的特殊类型周围神经肿瘤。结果:9例中:上皮样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恶性蝾螈瘤,黑色素性神经鞘瘤,婴儿黑色素性神经外胚叶瘤,腺性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粘液瘤,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恶性颗粒细胞瘤和透明细胞肉瘤各1例。结论:特殊类型周围神经肿瘤的形成与原始神经嵴细胞多向分化潜能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肿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下载PDF
nm-23H1蛋白在人胃癌表达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宏强 吴肇汉 +2 位作者 施达仁 靳大勇 吴国豪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74-275,共2页
nm┐23H1蛋白在人胃癌表达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王宏强1吴肇汉2施达仁3靳大勇2吴国豪2关键词胃肿瘤基因产物,nm┐23HI肿瘤转移作者单位:1.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40)2.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 nm┐23H1蛋白在人胃癌表达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王宏强1吴肇汉2施达仁3靳大勇2吴国豪2关键词胃肿瘤基因产物,nm┐23HI肿瘤转移作者单位:1.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40)2.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3.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产物 nm-23HI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宫颈癌放疗后继发宫体恶性肿瘤11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范建玄 蔡树模 张廷璆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5-207,共3页
该院在23年中共收住官颈癌16210例,经放疗后继发宫体恶性肿瘤17例(占0.11%),其中资料完整的有11例(宫体腺癌5例,宫体中胚叶混合瘤6例)。作者认为放疗是发生此类肿瘤的重要因素。经宫颈癌放疗后长期存活的患者,阴道排液多和出血。尤其... 该院在23年中共收住官颈癌16210例,经放疗后继发宫体恶性肿瘤17例(占0.11%),其中资料完整的有11例(宫体腺癌5例,宫体中胚叶混合瘤6例)。作者认为放疗是发生此类肿瘤的重要因素。经宫颈癌放疗后长期存活的患者,阴道排液多和出血。尤其对伴宫体增大积液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内膜活检是主要的诊断手段。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1例中胚叶混合瘤术后配合化疗,存活3年;另1例宫体腺癌术后已3年余至今健在.对该肿瘤应及早诊断,并采用手术、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措施,可望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体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下载PDF
38例Kikuchi淋巴结炎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敏 许越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2-294,共3页
为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断准确性,对38例Kikuchi病的临床、病理形态及免疫学观察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上可分为三型:增生型、坏死型、黄色瘤样型。病变内增生的细胞主要有:组织细胞(Kp1+,Lysozyme+),转化... 为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断准确性,对38例Kikuchi病的临床、病理形态及免疫学观察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上可分为三型:增生型、坏死型、黄色瘤样型。病变内增生的细胞主要有:组织细胞(Kp1+,Lysozyme+),转化T淋巴细胞(UCHL1+)。根据该病的临床、病理形态及免疫酶标记特点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炎 KIKUCHI病 病理分析
下载PDF
可误诊为恶性肿瘤的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敏 许越香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65-568,共4页
可误诊为恶性肿瘤的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王敏1许越香2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由日本的Kikuchi等及Fujimoto在1972年首先报告,故又称Kikuchi病或Kikuchi-Fujimoto病,是一种良性自限... 可误诊为恶性肿瘤的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王敏1许越香2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由日本的Kikuchi等及Fujimoto在1972年首先报告,故又称Kikuchi病或Kikuchi-Fujimoto病,是一种良性自限性(self-limited)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炎 坏死性淋巴结炎 组织细胞 诊断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病理形态及c-erbB-2、p53和PCNA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薇苓 涂小予 +1 位作者 张廷缪 施达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41-243,I023,共3页
目的:对乳腺导管原位癌进行病理形态分析,并行c-erbB-2、p53癌基因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以及相关性的研究,以期为临床判断潜在恶性程度及预后提供参考指标。方法:运用病理形态分析以及枸橼酸-微波-A... 目的:对乳腺导管原位癌进行病理形态分析,并行c-erbB-2、p53癌基因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以及相关性的研究,以期为临床判断潜在恶性程度及预后提供参考指标。方法:运用病理形态分析以及枸橼酸-微波-ABC免疫组化法对25例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乳腺导管原位癌组织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25例乳腺原位导管癌c-erbB-2、p53、PC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6.0%,40.0%和40.0%;(2)粉刺型c-erbB-2、p53、PCNA表达的阳性率均高于非粉刺型,而且c-erbB-2阳性率相差有显著性(P<0.05);(3)坏死、核异型性、核分裂数与c-erbB-2、p53、PCNA的表达有关,其中,坏死与PCNA阳性表达显著相关(P<0.05),核异型性与c-erbB-2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无论病理形态还是生物学行为都是异质性的,除了组织学亚型,某些形态指标以及c-erbB-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也可作为恶性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原位癌 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癌
下载PDF
关于早期胃癌病理诊断的几点意见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铭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2,共2页
关于早期胃癌病理诊断的几点意见沈铭昌(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0032)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长期以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第一、二位。胃癌手术后的预后较差,早期胃癌占手术治疗患者的5%~10%。据上... 关于早期胃癌病理诊断的几点意见沈铭昌(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0032)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长期以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第一、二位。胃癌手术后的预后较差,早期胃癌占手术治疗患者的5%~10%。据上海市三个区调查结果[1],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病理诊断 病理分析 生存率 胃癌病理 癌前状态 微小胃癌 恶性肿瘤 中晚期胃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80例鼻咽涂片与病理组织学符合率分析
11
作者 徐维萍 沈铭昌 +4 位作者 王龙富 冯丽青 顾良宏 张小龙 陈士雄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0-310,共1页
80例鼻咽涂片与病理组织学符合率分析徐维萍沈铭昌王龙富冯丽青顾良宏张小龙陈士雄作者单位: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0032)鼻咽癌是我国华南地区常见恶性肿瘤。鼻咽癌由于部位隐蔽,往往须多次钳取活检才能获得确... 80例鼻咽涂片与病理组织学符合率分析徐维萍沈铭昌王龙富冯丽青顾良宏张小龙陈士雄作者单位: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0032)鼻咽癌是我国华南地区常见恶性肿瘤。鼻咽癌由于部位隐蔽,往往须多次钳取活检才能获得确诊。对鼻咽部肿瘤进行涂片作细胞学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鼻咽涂片 病理组织学 符合率
下载PDF
来源于胃的卵巢转移性癌43例临床病理分析
12
作者 杨文涛 张廷璆 +1 位作者 沈铭昌 施达仁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70-172,I046,共4页
目的 探讨卵巢转移癌 (来源于胃 )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 43例 (来源于胃 )卵巢转移癌进行临床病理特征观察。结果  43例来源于胃的卵巢转移癌按其组织形态可分为典型型 (48 8% )、小管型 (9 3% )、硬化型(14 0 % )、混合型 (2 3 2... 目的 探讨卵巢转移癌 (来源于胃 )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 43例 (来源于胃 )卵巢转移癌进行临床病理特征观察。结果  43例来源于胃的卵巢转移癌按其组织形态可分为典型型 (48 8% )、小管型 (9 3% )、硬化型(14 0 % )、混合型 (2 3 2 % )和未定型 (4 7% )五型。结论 掌握卵巢转移癌 (来源于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转移癌 临床病理 形态特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子宫的卵巢性索样肿瘤(附病例报告)
13
作者 张廷璆 涂小予 徐薇苓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50-351,I005,共3页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卵巢性索样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EB病毒肿瘤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小秋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29-231,共3页
关键词 EB病毒 致癌性 病毒基因 表达
下载PDF
卵巢无性细胞肿瘤治疗的探讨(附90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树贤 张廷璆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399-402,共4页
本文分析1965~1983年治疗的90例卵巢单纯型无性细胞瘤,5例是初治,85例是外院术后转来。Ⅰ期66例,Ⅱ期17例,Ⅲ期7例。全部作双附件、全子宫、转移灶切除,86例术后放射、继以小剂量化疗。五年生存率:44例Ⅱ期术后2~6周内放疗者为93.2%... 本文分析1965~1983年治疗的90例卵巢单纯型无性细胞瘤,5例是初治,85例是外院术后转来。Ⅰ期66例,Ⅱ期17例,Ⅲ期7例。全部作双附件、全子宫、转移灶切除,86例术后放射、继以小剂量化疗。五年生存率:44例Ⅱ期术后2~6周内放疗者为93.2%,18例在术后8个月(中位数)出现复发或转移才放疗者为61.1%;Ⅱ期为76.5%:Ⅲ期为85.7%。对小细胞型者,因恶性程度高,术后可先考虑攻击性化疗;年轻患者、单侧肿瘤、包膜完整,大细胞型者在密切随访下也可以考虑作单侧附件切除后化疗,保留生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无性细胞瘤
下载PDF
64例口咽环非何杰金淋巴瘤免疫功能分类和临床病理分析
16
作者 陆其龙 顾绥岳 +2 位作者 涂莲英 张华忠 许越香 《肿瘤》 CAS 1987年第3期104-107,143-146,共6页
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ABC法免疫酶标记、组化染色和E花结试验,结合HE形态,报道64例口咽环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功能类型的分布,分析了功能类型、细胞亚型与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以及影响免疫酶标结果判断的因素。
关键词 口咽环 形态特征 裂细胞 淋巴瘤 NHL 细胞性 免疫酶标 功能分类
下载PDF
大鼠颈椎病实验模型的设计与建立 被引量:43
17
作者 郝永强 施杞 +3 位作者 郑松国 谢可永 朱振东 沈培芝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2-283,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理想的颈椎病实验模型。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模型组借助手术方法直接切除大鼠颈背部伸肌群,对照组行伪手术。造模术后2月、4月、6月选择实验模型组、对照组大鼠各5只,取... 目的:建立一种理想的颈椎病实验模型。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模型组借助手术方法直接切除大鼠颈背部伸肌群,对照组行伪手术。造模术后2月、4月、6月选择实验模型组、对照组大鼠各5只,取其颈椎(C3~7)作组织形态学观察,并相互比较。结果:实验模型组大鼠颈椎间盘退变较对照组明显加快、加重,出现与人类颈椎病相类似的病理改变。结论:颈部肌肉软组织即动力平衡因素在颈椎病发病机理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颈椎病 模型 动力性平衡
下载PDF
c-erbB-2、p53和Bcl-2蛋白表达在乳腺癌中的意义及其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同钰 鲁常青 +4 位作者 袁晓璞 施达仁 陆洪芬 谈敏 陈元栋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9-303,共5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cerb B2、p53 和Bcl2 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 方法 应用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ABC) 法免疫组织...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cerb B2、p53 和Bcl2 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 方法 应用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ABC) 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87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乳腺癌组织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1)cerb B2 和p53 这两种蛋白的超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核分裂、生存期短、PCNA强阳性表达、ER、PR阴性表达等不良因素呈正相关趋势( P> 0-05) 。(2)Bcl2 的阳性表达与瘤细胞的分化、淋巴结无转移、生存期长,ER、PR 的阳性表达等良好因素相关联,而且Bcl2的阳性表达常会“减弱”或“抵抗”原癌基因的不良因素。 结论 多种癌基因( 包括cerb B2、p53 和Bc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ERBB-2蛋白 P53蛋白 BCL-2蛋白
下载PDF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蒋智铭 张惠箴 +1 位作者 刘亮 朱雄增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82-84,共3页
本文用12种抗体对25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作免疫组化标记。结果3种MFH细胞PCNA,Vi-mentin均阳性。组织细胞样MFH细胞和少数纤维母细胞样MFH细胞并呈CD68(Kp-1和PG-M1)阳性。除3... 本文用12种抗体对25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作免疫组化标记。结果3种MFH细胞PCNA,Vi-mentin均阳性。组织细胞样MFH细胞和少数纤维母细胞样MFH细胞并呈CD68(Kp-1和PG-M1)阳性。除3例外,MFH细胞对肌源性标记,神经源性标记和上皮性标记均阴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PCNA阴性,CD68阳性。多顿氏巨细胞PCNA阴性,CD68、Mac387、lysozyme、α-AT呈不同程度阳性。说明MFH是原始间叶细胞起源的肉瘤,可以向组织细胞、纤维母细胞双向分化。MFH细胞是有高度增殖活性的肿瘤成分,而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多顿氏巨细胞则为缺乏增殖能力的临终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肉瘤 纤维组织细胞瘤 免疫组化 诊断
下载PDF
体外培养人黑素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4
20
作者 项蕾红 郑志忠 +2 位作者 祝绿川 傅雯雯 陆洪芬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5-277,共3页
为了解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是否表达HLA DR抗原 ,黑素细胞经体外培养后 ,是否因细胞培养的添加成分或培养时间的长短而影响LHA DR抗原表达而应用免疫酶染色法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表皮基底层的黑素细胞不表达HLA DR抗原 ;接种于含TPA培养... 为了解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是否表达HLA DR抗原 ,黑素细胞经体外培养后 ,是否因细胞培养的添加成分或培养时间的长短而影响LHA DR抗原表达而应用免疫酶染色法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表皮基底层的黑素细胞不表达HLA DR抗原 ;接种于含TPA培养液的黑素细胞 ,在传代后2周 ,黑素细胞表达HLA DR抗原 ,7周后HLA DR抗原失表达 ;接种于不含TPA培养液的黑素细胞 ,在传代后2周和7周时均不表达HLA DR抗原。因此 ,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表达HLA DR抗原是因为培养液中含有促分裂剂或某种细胞因子 ,而正常人的黑素细胞是不表达HLA DR抗原的。这就为体外培养纯黑素细胞的同种异体移植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 HLA-DR抗原 白癜风 体外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