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电热驱动形状记忆回复行为
1
作者 刘仁义 杨琴 +2 位作者 孙宝忠 顾伯洪 张威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9,共8页
为研究不同结构参数织物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SMPCs)的力学行为、热驱动和电驱动下形状回复行为及回复力大小,以连续碳纤维(CCF)、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为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芯壳结构复合长丝,将其作为经纱和纬纱,织造单纬、双... 为研究不同结构参数织物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SMPCs)的力学行为、热驱动和电驱动下形状回复行为及回复力大小,以连续碳纤维(CCF)、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为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芯壳结构复合长丝,将其作为经纱和纬纱,织造单纬、双纬、三纬3种复合织物,利用平板硫化机热压成SMPCs,测试并分析3种SMPCs的动态热力学性能、热驱动和电驱动形状记忆行为及回复力大小。结果表明:3种SMPCs的储能模量分别是SMPU的2.20、3.27、4.53倍,三纬SMPCs的储能模量最大;3种SMPCs的形状回复率可达98%以上,热驱动下,温度越高,回复时间越短;电驱动下,驱动电压在3~6 V范围内时,电压越大,回复时间越短,可实现低压快速响应;回复力随纬纱根数的增加而增大,最高可达1.8 N,是试样重力的75.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增强复合材料 形状记忆聚氨酯 热驱动 电驱动 回复力 碳纤维
下载PDF
自然老化对CF/PA6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先衬 张娟娟 +2 位作者 魏海旭 胡剑峰 张贻启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2,共8页
目前,对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老化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加速老化法,利用自然老化法研究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老化行为的文献相对较少。为研究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在上海地区的自然老化,以短碳纤维增强聚酰胺66(CF/PA66)注塑... 目前,对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老化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加速老化法,利用自然老化法研究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老化行为的文献相对较少。为研究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在上海地区的自然老化,以短碳纤维增强聚酰胺66(CF/PA66)注塑粒子为原材料,通过注射成型得到CF/PA66拉伸样条。在上海地区将CF/PA66拉伸样条静置于室内进行为期36个月的自然老化试验。通过对自然老化前后的CF/PA66进行拉伸、弯曲测试并观察拉伸断口形貌,分析自然老化对CF/PA66力学性能、破坏模式及破坏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6个月的自然老化,PA66发生降解,表面发白且出现了粉化现象;CF/PA6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的保留率分别为77.27%,85.59%,92.18%和91.03%,自然老化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的保留率均高于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的保留率;自然老化并未改变CF/PA66的拉伸破坏失效模式、拉伸破坏机理及弯曲破坏机理。但由于自然老化后CF/PA66的韧性增加,使得其弯曲破坏失效模式由断裂变为受拉区域出现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聚酰胺66 自然老化 注塑成型 复合材料 热塑性树脂
下载PDF
纬向V形机织间隔复合材料压缩性能有限元分析
3
作者 刘生杰 邵慧奇 +4 位作者 陈南梁 蒋金华 曾金金 陈骏峰 白一峰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8,共9页
探究了纬向V形机织间隔复合材料在平压和侧压载荷下的失效机制及破坏模式。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复合材料多尺度单胞模型,并设置周期性边界条件。针对纤维束进行弹性性能分析,预测宏观材料弹性常数。利用Fortran语言对UMAT子程序进行二次... 探究了纬向V形机织间隔复合材料在平压和侧压载荷下的失效机制及破坏模式。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复合材料多尺度单胞模型,并设置周期性边界条件。针对纤维束进行弹性性能分析,预测宏观材料弹性常数。利用Fortran语言对UMAT子程序进行二次开发,引入三维Hashin损伤判据和Camanho刚度退化方案,实现对纬向V形三维机织间隔复合材料的渐进损伤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在平压载荷作用下,弯曲振幅较大的V形绒经组先发生断裂,振幅小的绒经组后断裂,出现二次峰值载荷。绒经与纬纱交织处和绒经屈曲处出现应力集中,断裂位置集中在绒经屈曲最大处和与面板衔接处,面板无明显破损;在侧压载荷作用下,树脂面板与树脂内纱线为承力主体,面层纬纱承压较大,而间隔层绒经承压较小。断裂主要发生在两排V形绒经之间,失效模式为树脂渐进式破损、纤维脱黏与纱线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向V形 三维机织间隔复合材料 有限元模拟 压缩性能
下载PDF
航天器复合材料桁架连接增强方法与验证
4
作者 马超 王志国 +5 位作者 张如变 胡宗文 刘良威 陆晴 陈红飞 胡敏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3,共6页
大型航天器主承载复合材料桁架局部承受过大的轴向拉伸载荷时,存在接头与杆件拉脱破坏的风险。基于胶接桁架碳纤维分层破坏机理,提出了外套管增强胶接、锥面配合增强胶接和组合增强胶接3种连接增强方案,通过优化传力路径达到降低层间应... 大型航天器主承载复合材料桁架局部承受过大的轴向拉伸载荷时,存在接头与杆件拉脱破坏的风险。基于胶接桁架碳纤维分层破坏机理,提出了外套管增强胶接、锥面配合增强胶接和组合增强胶接3种连接增强方案,通过优化传力路径达到降低层间应力的目的。针对3种连接增强方案,投产了相应的试件开展性能测试。经试验验证,胶接增强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承载能力33%~66%,极限拉脱力达到200 kN,可为大型航天器主承载桁架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复合材料桁架 胶接接头 连接增强
下载PDF
超声振动辅助磨削CFRP复合材料薄管撕裂损伤研究
5
作者 康仁科 陆冰伟 +4 位作者 陈凯良 李晟超 戴晶滨 董志刚 鲍岩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4-533,540,共11页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薄管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过程中存在撕裂损伤且形成原因不明确的问题,通过对M55J和T300复合材料薄管开展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试验,探究了超声振幅、进给量及主轴转速对磨削力和撕裂尺寸的影响规律,通过对磨削过...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薄管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过程中存在撕裂损伤且形成原因不明确的问题,通过对M55J和T300复合材料薄管开展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试验,探究了超声振幅、进给量及主轴转速对磨削力和撕裂尺寸的影响规律,通过对磨削过程的受力分析和对最大未变形切屑厚度的计算,分析了撕裂位置的形成原因和撕裂尺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磨削力随超声振幅的增大而减小,随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与主轴转速的关联性较小;撕裂易出现于CFRP薄管内壁,其长度与高度随超声振幅的增大而减小,随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随主轴转速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薄管 超声振动辅助磨削 磨削力 撕裂
下载PDF
棕榈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机械性能
6
作者 徐鹏飞 张伟国 +2 位作者 谢正权 王新厚 陈长洁 《上海纺织科技》 2024年第5期16-20,共5页
对棕榈纤维进行脱胶处理,测试分析了处理前后的纤维化学组分、表面形态、力学性能和红外光谱。分别以未处理和处理后的棕片为增强相,以沙林热塑性树脂为基体,通过热压制备复合材料,探讨了热压温度对复合材料外观形貌以及拉伸、弯曲性能... 对棕榈纤维进行脱胶处理,测试分析了处理前后的纤维化学组分、表面形态、力学性能和红外光谱。分别以未处理和处理后的棕片为增强相,以沙林热塑性树脂为基体,通过热压制备复合材料,探讨了热压温度对复合材料外观形貌以及拉伸、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胶处理后棕榈纤维表面变得相对光滑,大部分胶质、木质素被去除,纤维素含量提高,力学性能增强;棕片/沙林复合材料的最佳成型工艺为热压温度100℃、压力25 MPa、时间1 h,其拉伸强度为(32.31±8.05)MPa,拉伸模量为(469.97±86.9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纤维 沙林树脂 复合材料 性能测试 工艺参数
原文传递
碳纤维复合材料天线框架竖直状态加工工艺研究
7
作者 胡宗文 邵劲力 +2 位作者 李宗周 周丽珏 张菊萍 《粘接》 CAS 2024年第3期65-68,共4页
天线阵面的平面度是与天线性能相关的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为了达到安装要求,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天线框架的结构特点、使用要求和制造技术难点,研究并分析了重力对框架平面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竖直状态补偿、平放状态加工的机加工... 天线阵面的平面度是与天线性能相关的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为了达到安装要求,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天线框架的结构特点、使用要求和制造技术难点,研究并分析了重力对框架平面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竖直状态补偿、平放状态加工的机加工方案,进行了天线框架消除重力影响状态下加工的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按此方案加工的天线框架在竖直悬挂状态下的有源安装面和波导安装面平面度均达标,满足天线框架地面展开试验及在轨失重状态下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天线框架 竖直状态 消除重力影响 平面度
下载PDF
酚酞型热塑氰基树脂增韧双马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性能
8
作者 张浩洋 郝尚 +3 位作者 王晓蕾 姚卓君 李钱福 田杰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S2期89-94,共6页
为实现耐高温双马树脂(BMI)增韧改性,制备了一系列酚酞型热塑氰基树脂增韧改性的耐高温BMI,研究了热塑树脂添加量和分子量对改性树脂体系的流变特性、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备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果显示,树脂体系性能数... 为实现耐高温双马树脂(BMI)增韧改性,制备了一系列酚酞型热塑氰基树脂增韧改性的耐高温BMI,研究了热塑树脂添加量和分子量对改性树脂体系的流变特性、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制备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果显示,树脂体系性能数据表明随热塑氰基树脂添加量的提高,浇铸体的拉伸强度由50.1 MPa提高至94.6 MPa,断裂伸长率由1.2%提高至2.6%,玻璃化转变温度基本不变。以改性树脂作为基体制备得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同时在200℃下也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保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树脂 热塑氰基树脂 耐高温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型面检测修整技术在高精度复合材料反射面加工中的应用
9
作者 田杰 侯进森 +4 位作者 王晓蕾 鞠博文 盛涛 薛凌明 郝旭峰 《航天制造技术》 2024年第2期21-24,共4页
为满足宇航等领域对探测技术的发展要求,研究采用型面检测修整技术实现复合材料反射面的高精度加工。针对型面检测修整技术的技术特点进行原理分析,研究满足复合材料高精度加工要求的技术参数和工艺路径。探究了压强、转速和进给速度等... 为满足宇航等领域对探测技术的发展要求,研究采用型面检测修整技术实现复合材料反射面的高精度加工。针对型面检测修整技术的技术特点进行原理分析,研究满足复合材料高精度加工要求的技术参数和工艺路径。探究了压强、转速和进给速度等加工参数对不同型面去除效率以及去除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在已有型面精度数据及云图分布基础上,开展截取误差云图法进行碳纤维复合材料磨削加工,经过多次迭代,使反射面型面精度RMS由初始状态的33.4μm收敛到2.9μm。实现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反射面的高效高精度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面检测 修整技术 高精度 复合材料 反射面加工
下载PDF
卫星桁架复合材料多连通接头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百林 张士元 +2 位作者 贺鹏飞 居建国 孙玉蓉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2-177,共6页
以典型的卫星桁架结构接头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或二维半编织技术和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接头进行了结构设计、试验测试和数值分析。同时对用特殊编织技术制成的复合材料接头进行了拉伸、压缩和弯曲试验,并对实验结... 以典型的卫星桁架结构接头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或二维半编织技术和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接头进行了结构设计、试验测试和数值分析。同时对用特殊编织技术制成的复合材料接头进行了拉伸、压缩和弯曲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有限元分析和处理。结果显示,接头的断裂强度为400 MPa,理论预测断裂位置与试验结果吻合。卫星天线桁架接头用复合材料代替某些航天航空材料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多连通接头 有限元分析 断裂强度
下载PDF
我国复合材料风机叶片的几种制造工艺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15
11
作者 何东晓 黄力刚 +1 位作者 杨松 安庆升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07年第2期12-14,共3页
本文综合叙述了复合材料风机叶片的优势与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复合材料叶片的几种生产工艺方法和关键制造技术。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叶片 制造工艺 结构设计
下载PDF
TDE-85环氧/碳纤维复合材料热老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超 陈孝银 牟献良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0年第6期36-38,共3页
采用动态热分析仪对TDE-85环氧/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测试,并在探索试验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温度的热老化试验,选择弯曲强度作为TDE-85环氧/碳纤维材料的贮存寿命评定指标,通过对热老化试验后样品弯曲强度数据的统计分析,预测了其贮存寿命。
关键词 TDE-85环氧/碳纤维 热老化试验 贮存寿命
下载PDF
含紧固穿透分层复合材料层板的疲劳扩展
13
作者 张霞 林智育 罗少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07-915,共9页
对含预置穿透分层复合材料层板开展压缩强度和压缩疲劳试验,获得结构的极限载荷,并研究层板的分层扩展特性。基于ABAQUS软件建立含穿透分层复合材料层板有限元模型,通过VCCT计算能量释放率,采用B-K准则来模拟层间分层的扩展。引入VUMAT... 对含预置穿透分层复合材料层板开展压缩强度和压缩疲劳试验,获得结构的极限载荷,并研究层板的分层扩展特性。基于ABAQUS软件建立含穿透分层复合材料层板有限元模型,通过VCCT计算能量释放率,采用B-K准则来模拟层间分层的扩展。引入VUMAT子程序,采用改进的Hashin准则判断单元损伤;基于累积损伤理论和剩余强度理论,弱化材料性能,对含穿透分层和含紧固穿透分层复合材料层板的疲劳力学行为进行分析,讨论了紧固件等参数对层板分层扩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板 VCCT 疲劳分层扩展 紧固
下载PDF
织物/聚脲柔性复合材料抗爆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成燕 张典堂 +1 位作者 梁燕民 钱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3205-23211,共7页
织物/聚脲柔性复合材料因轻质和优异的防爆性能而成为个体及公共建筑材料防爆领域的关键材料。本文阐述了爆炸载荷的传播机制及破坏机理,探讨了爆炸冲击载荷下织物/聚脲柔性复合材料的作用机制及吸能方式,总结了织物增强体和聚脲分别对... 织物/聚脲柔性复合材料因轻质和优异的防爆性能而成为个体及公共建筑材料防爆领域的关键材料。本文阐述了爆炸载荷的传播机制及破坏机理,探讨了爆炸冲击载荷下织物/聚脲柔性复合材料的作用机制及吸能方式,总结了织物增强体和聚脲分别对防爆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今后新型轻质高强织物/聚脲柔性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及前沿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聚脲柔性复合材料 破片侵彻 防爆复合材料 爆炸冲击波
下载PDF
织物/聚脲柔性复合材料抗破片侵彻行为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成燕 宗晟 +2 位作者 张典堂 潘江 钱坤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9-276,共8页
以芳纶/UHMWPE织物增强聚脲柔性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1.1 g柱状楔形破碎片对纯织物材料和喷涂聚脲的柔性复合材料分别进行破片侵彻试验,获取弹道极限速度。在此基础上,采用显微镜采集柔性材料的表面及内部损伤特征,分析弹道侵彻破坏... 以芳纶/UHMWPE织物增强聚脲柔性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1.1 g柱状楔形破碎片对纯织物材料和喷涂聚脲的柔性复合材料分别进行破片侵彻试验,获取弹道极限速度。在此基础上,采用显微镜采集柔性材料的表面及内部损伤特征,分析弹道侵彻破坏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与纯织物柔性材料相比,织物增强聚脲柔性复合材料的弹道极限速度V_(50)提升了30 m/s。同时,在更高侵彻速度的情况下,弹孔处损伤明显要小很多,说明聚脲喷涂能够有效降低破片对柔性材料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侵彻 聚脲喷涂 弹道极限速度 织物柔性复合材料
下载PDF
配合精度对复合材料单钉双剪螺栓连接静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钟茂平 毛春见 张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0-756,807,共8页
为研究不同配合精度(间隙配合及干涉配合)对复合材料单钉双剪螺栓连接静强度的影响,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三维渐进损伤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将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间隙的增加会导致接头挤压强度及刚度... 为研究不同配合精度(间隙配合及干涉配合)对复合材料单钉双剪螺栓连接静强度的影响,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三维渐进损伤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将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间隙的增加会导致接头挤压强度及刚度的降低,但在0%~2%间隙范围内极限挤压强度变化不大。间隙配合下螺栓-孔接触面积的减小引发应力集中,致使孔边出现损伤区域集中。适当的干涉配合能增强接头刚度及挤压强度;适当的干涉量能降低孔边应力集中,但过大的干涉量会导致孔周出现严重的初始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螺栓连接 渐进损伤 间隙配合 干涉配合
下载PDF
大厚度船用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设计与成型工艺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鑫 童喆益 +2 位作者 杨文凯 魏建庆 易小冬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28,共5页
为开展大厚度船用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设计与成型工艺的研究,结合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经验,以桨叶几何型值的确定作为设计和研究切入点,对船用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进行原材料选择以及复合材料桨叶的结构与铺层设计等工作,得到了满足强度要求... 为开展大厚度船用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设计与成型工艺的研究,结合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经验,以桨叶几何型值的确定作为设计和研究切入点,对船用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进行原材料选择以及复合材料桨叶的结构与铺层设计等工作,得到了满足强度要求的桨叶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1种大厚度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的制备方案,为大直径和大厚度船用复合材料螺旋桨的成型工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螺旋桨 成型工艺 桨叶结构 铺层设计 强度校核
原文传递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感应焊接的温度控制及接头强度 被引量:2
18
作者 敖文珍 钱盈 +6 位作者 侯进森 李川 周剑锋 杨洋 王洪恩 郝旭峰 朱姝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23年第1期22-27,共6页
随着热塑性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用量日益增加,如何解决结构复杂热塑性航空部件的连接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利用其可二次成型的特点可采用焊接,感应焊接是其中一种快捷、可靠的连接方式。感应焊接工艺过程稳定,可实现连续化焊接... 随着热塑性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用量日益增加,如何解决结构复杂热塑性航空部件的连接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利用其可二次成型的特点可采用焊接,感应焊接是其中一种快捷、可靠的连接方式。感应焊接工艺过程稳定,可实现连续化焊接,是一种人为因素介入较少、小(焊接装置小)、快(焊接速度快)、灵活的焊接技术,也被视为热塑性复合材料连接技术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热电偶测温研究了连续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CF/PPS)焊接试样厚度方向上温度分布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不同功率下焊接试样可焊的最长时间。采用定点焊接的方式研究了焊接功率及时间对单搭接剪切强度的影响,并探索了不同植入层用于CF/PPS热塑性复合材料感应焊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焊接 碳纤维 热塑性复合材料 单搭接剪切强度
下载PDF
天线反射器复合材料轻量化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晓阳 郭金海 +2 位作者 吴文平 史文锋 陈浩然 《宇航材料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41,共5页
采用树脂基复合材料代替铝合金材料研制反射器满足天线反射器减重要求,并建立反射器3D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分别对铝合金以及复合材料反射器的模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持相同体积的条件下,复合材料反射器基频比铝合金反射器高出35.2... 采用树脂基复合材料代替铝合金材料研制反射器满足天线反射器减重要求,并建立反射器3D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分别对铝合金以及复合材料反射器的模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持相同体积的条件下,复合材料反射器基频比铝合金反射器高出35.23%,减轻41.2%;为了保证星载反射器在服役环境中的精度,对两种材料反射器在-180^+80℃的热变形进行仿真。结果显示:采用[0/45/-45/90]2S铺层设计的反射器热变形量比铝合金反射器低94.25%;采用模压工艺研制的复合材料反射器型面精度为0.027 mm,满足使用要求,并且在服役环境下,复合材料型面精度稳定性优于铝合金反射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 反射器 复合材料 有限元 轻量化
下载PDF
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导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唐波 易淼 +6 位作者 梁燕民 吴泽洲 鞠博文 郝旭峰 吕永根 王瑛 吴新锋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7-160,共4页
利用液相浸渍/排布-铺层-热压制备工艺制备了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沥青基碳纤维种类、碳纤维排布方向、温度变化对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山西煤化所沥青基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 利用液相浸渍/排布-铺层-热压制备工艺制备了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沥青基碳纤维种类、碳纤维排布方向、温度变化对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山西煤化所沥青基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达到了322 W/(m·K),远高于常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另外,碳纤维复合材料纤维轴向的导热系数远远高于垂直于纤维轴向的导热系数。温度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导热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