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旦张江从1元到5.7元的释股之路
1
作者 王海波 《生物医药世界》 2002年第C00期68-70,共3页
关键词 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转让项目 生物医药研究 复旦张江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衍生物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研究
2
作者 沈毅珺 李军 易进华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06-309,共4页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衍生物(K2P)体内半衰期长优于天然tPA。在原核系统中直接表达K2P的表达量很低,仅5%左右,构建Trx-K2P融合蛋白后可将表达量提高至10%。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使用诱导剂(IPTG)...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衍生物(K2P)体内半衰期长优于天然tPA。在原核系统中直接表达K2P的表达量很低,仅5%左右,构建Trx-K2P融合蛋白后可将表达量提高至10%。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使用诱导剂(IPTG)作为选择压力对重组菌株进行培养和筛选,获得了变异的宿主菌,有效地提高了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T7启动子系统中的表达,诱导5h后表达量达到了28.8%。同时宿主菌获得了对诱导剂的耐受性,能在诱导后持续生长,最终增加了目的蛋白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衍生物 大肠杆菌 诱导剂 T7启动子系统 药物
下载PDF
PEG化脂质体多柔比星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 被引量:8
3
作者 秦燕 徐智儒 +2 位作者 王向伟 毛文学 刘全海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6-599,共4页
比较研究了PEG化脂质体多柔比星(阿霉素)受试制剂与进口同类参比制剂静注后,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采用HPLC法测定Beagle犬的血药浓度和荷瘤(Walker256)Wistar大鼠各组织药物浓度。结果显示,Beagle犬静注1mg/kg受试制剂及参比... 比较研究了PEG化脂质体多柔比星(阿霉素)受试制剂与进口同类参比制剂静注后,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采用HPLC法测定Beagle犬的血药浓度和荷瘤(Walker256)Wistar大鼠各组织药物浓度。结果显示,Beagle犬静注1mg/kg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后,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β23.0和23.5h,表观分布容积0.060和0.062L/kg,AUC0-∞500.29和531.57μg·ml-1·h,多柔比星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的特征。荷瘤(Walker256)Wistar大鼠静注5mg/kg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后,脾中含量最高,其次为肿瘤、小肠、肝,皮肤中含量最低。统计学分析显示,两制剂在犬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及大鼠组织肝、心、脾、肾、小肠、皮肤和肿瘤内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PEG化脂质体 药动学 组织分布
下载PDF
新型噬菌粒展示载体pCANTAB5L的构建 被引量:7
4
作者 沈毅珺 潘卫 +7 位作者 易进华 徐容 陈秋莉 潘欣 冯春芝 邓松华 戚中田 刘彦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 :将柔性多肽接头和多克隆位点引入噬菌粒载体 pCANTAB5X中 ,构建适用于展示各种随机肽库、功能靶蛋白、功能靶蛋白变异体库和大分子量 (>30 0个氨基酸 )功能蛋白的新型噬菌粒展示载体。 方法 :应用 5′端含XbaⅠ、StuⅠ、SalⅠ... 目的 :将柔性多肽接头和多克隆位点引入噬菌粒载体 pCANTAB5X中 ,构建适用于展示各种随机肽库、功能靶蛋白、功能靶蛋白变异体库和大分子量 (>30 0个氨基酸 )功能蛋白的新型噬菌粒展示载体。 方法 :应用 5′端含XbaⅠ、StuⅠ、SalⅠ、KpnⅠ识别序列的引物 ,PCR扩增获得XbaⅠ StuⅠ SalⅠ KpnⅠ [G4S]3 NotⅠ衔接片段 ,将该PCR产物克隆到pMD 18T中 ,再将该片段插入 pCANTAB 5X中构建成新型噬菌粒展示载体 pCANTAB5L。 结果 :限制性内切酶酶谱及DNA序列分析证明[G4S]3多肽接头和限制性内酶切位点XbaⅠ、StuⅠ、SalⅠ、KpnⅠ序列被引入到新构建的噬菌粒载体pCANTAB 5L中。 结论 :成功构建了新型噬菌粒展示载体 pCANTAB5L ,并能有效展示功能靶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 噬菌粒载体 多克隆位点 多肽接头
下载PDF
重组人淋巴毒素随机点突变组合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沈毅珺 潘卫 +8 位作者 徐容 潘欣 王罗春 王征 曹峰 谭靖伟 吴劲松 吴芳 刘彦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8,共6页
构建重组人淋巴毒素 (rhLT)随机点突变组合文库以进行体外分子进化及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应用含随机核苷酸序列的引物 ,通过OverlapPCR的方法分别对rhLT的 4 6、10 6和 130位氨基酸进行定点随机突变 ,获得各单点随机突变体库。通过基因... 构建重组人淋巴毒素 (rhLT)随机点突变组合文库以进行体外分子进化及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应用含随机核苷酸序列的引物 ,通过OverlapPCR的方法分别对rhLT的 4 6、10 6和 130位氨基酸进行定点随机突变 ,获得各单点随机突变体库。通过基因操作将这三个单点随机突变体库拼接并克隆于pMD_18T载体建立三点组合突变体文库 ,DNA测序鉴定突变位点的随机性和多样性 ,原核表达该变异体库 ,体外测定生物学活性。成功获得rhLT三点随机点突变组合文库 ,其转化克隆数达到 1 5× 10 5,是多样性理论值的 4 5倍。 5 0个样品的序列分析显示各个位点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突变都呈随机性分布。对原核表达的 30个样品进行生物学活性测定 ,结果 70 % (2 1个 )的样品无活性、2 3 3% (7个 )的样品活性低于rhLT、6 7% (2个 )的样品活性高于rhLT。成功构建了rhLT随机点突变组合文库 ,该库不仅在一级结构上具有良好的随机性和多样性 ,而且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多样性 ,为应用噬菌体展示等高通量筛选策略对淋巴毒素进行体外分子进化和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毒素 随机突变 分子进化 点突变 组合文库
下载PDF
长春新碱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及其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小晨 王向伟 +5 位作者 秦燕 徐智儒 王光凤 来庆勤 杨正茂 刘全海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进行脂质体长春新碱(Liposome Vincristine,L-VCR)的动物体内药代学研究、体内抗肿瘤药效学研究以及毒理学研究,探讨L-VCR的作用特点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接种Walker256肿瘤,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测... 目的进行脂质体长春新碱(Liposome Vincristine,L-VCR)的动物体内药代学研究、体内抗肿瘤药效学研究以及毒理学研究,探讨L-VCR的作用特点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接种Walker256肿瘤,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测定其体内以及肿瘤内的血药浓度,用药动学计算软件拟合处理得药动学参数;小鼠接种B16黑色素瘤,静脉给予L-VCR,计算其肿瘤抑制率以及去瘤体重;测定L-VCR小鼠的LD50。结果与游离长春新碱(Free Vincristine,F-VCR)相比,L-VCR血浆以及肿瘤内浓度增高,维持时间明显延长,AUC0-t增加约121倍;L-VCR能明显减轻小鼠B16黑色素瘤模型的瘤体重量,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L-VCR小鼠的LD50明显高于游离药物。结论L-VCR可显著延长VCR半衰期,增大药时曲线下面积,药效明显高于F-VCR,且毒性明显降低。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脂质体包裹,增加肿瘤中的药物量,延长VCR的作用时间,药物释放缓慢,从而减轻VCR的毒性而达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新碱脂质体 HPLC-UV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重组人淋巴毒素突变体库及受体亲和筛选 被引量:7
7
作者 沈毅珺 潘卫 +7 位作者 许燕 王征 杨彤 谭靖伟 吴劲松 吴芳 曹峰 刘彦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80,共6页
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 通过TNFR1受体传递凋亡信号,从而发挥抗肿瘤活性. 对LT的受体结合区域进行多点随机突变,利用噬菌体展示重组人淋巴毒素(rhLT) R46,S106,L130三点随机突变组合文库和S106~F110区域随机突变体库. 噬菌体库与固... 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 通过TNFR1受体传递凋亡信号,从而发挥抗肿瘤活性. 对LT的受体结合区域进行多点随机突变,利用噬菌体展示重组人淋巴毒素(rhLT) R46,S106,L130三点随机突变组合文库和S106~F110区域随机突变体库. 噬菌体库与固相化TNFR1受体进行亲和筛选,富集了能与TNFR1受体结合的rhLT突变体. 随机挑选20个单克隆噬菌体进行ELISA受体结合鉴定,其中80%的克隆与TNFR1受体特异性结合,有4个克隆与TNFR1受体的结合能力高于野生型序列的rhLT. 将这4个结合力高的突变体克隆于pET32a(+)载体,经过大肠杆菌表达和纯化操作后,检测这些突变体蛋白与TNFR1受体的结合活性和对L929细胞的杀伤活性,发现3个克隆的受体结合性质与其展示于噬菌体上时基本吻合,其中C199克隆与TNFR1的结合活性比野生型序列的rhLT提高了近30%,且其对L929细胞的杀伤活性提高了近90%.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对淋巴毒素进行体外进化研究的尝试,为下一步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了思路,可成为大分子药物开发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毒素 随机突变 噬菌体展示 亲和筛选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脂质体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智儒 秦燕 +1 位作者 毛文学 刘全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9期995-999,共5页
目的:测定血浆及组织中两性霉素B的浓度,并比较受试与参比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犬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及大鼠主要组织分布特性。方法:6只犬静脉随机、交叉给予受试及参比药物,剂量为5 mg/kg,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品;大鼠同样剂量静脉给予... 目的:测定血浆及组织中两性霉素B的浓度,并比较受试与参比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犬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及大鼠主要组织分布特性。方法:6只犬静脉随机、交叉给予受试及参比药物,剂量为5 mg/kg,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品;大鼠同样剂量静脉给予受试及参比药物,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组织样品。用HPLC法测定生物样品中两性霉素B浓度,并用DAS 2.0软件拟合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犬i.v.给药两性霉素B脂质体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受试药物:t1/2β(53.6±2.2)h,AUC(18.7±3.2)mg.L-1.h,CL(0.23±0.05)L.h-1.kg-1,V1(11.6±2.8)L/kg;参比药物:t1/2β(52.8±0.9)h,AUC(19.6±2.2)mg.L-1.h,CL(0.22±0.03)L.h-1.kg-1,V1(10.6±2.9)L/kg。结论:对上述参数以SAS统计软件进行双侧t检验,结果表明给予受试及参比药物后犬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时间点主要脏器的药物浓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脂质体 HPLC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中药方剂Bingdeling体外对临床常见4种细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钱红 肖农 +4 位作者 秦志峰 刘彦军 沈毅君 王一 许青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方剂Bingdeling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菌落形成计数方法,观察Bingdeling对临床常见4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抑菌作用;采用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测定Bingdel... 目的研究中药方剂Bingdeling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菌落形成计数方法,观察Bingdeling对临床常见4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抑菌作用;采用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测定Bingdeling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中药方剂Bingdeling联合青霉素以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莫西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罗红霉素)等抗菌药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中药方剂Bingdeling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Bingdeling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MIC是原液的0.016倍;体外Bingdeling联合青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罗红霉素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协同增强抗菌作用。结论Bingdeling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与阿莫西林等抗菌药有协同抑菌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最小抑菌浓度 中药方剂
原文传递
IL-6体外对PC12细胞株DA和NE代谢抑制的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荣 王杰军 +4 位作者 沈毅珺 吴欣 王妙苗 王喜 何晓静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体外研究IL-6与PC12细胞株神经递质DA,NE合成代谢之间的关系及JAK-STATs途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的IL-6(0.5 mg/L,1 mg/L和1.5 mg/L)处理分化的PC12细胞.采用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HPLC检测上清和细胞裂... 目的:体外研究IL-6与PC12细胞株神经递质DA,NE合成代谢之间的关系及JAK-STATs途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的IL-6(0.5 mg/L,1 mg/L和1.5 mg/L)处理分化的PC12细胞.采用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HPLC检测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中DA和NE的含量.采用1 mg/L IL-6处理分化的PC12细胞,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IL-6处理不同时间内全细胞裂解液中STAT3、TH蛋白表达水平,浆蛋白及核蛋白裂解液内STAT3和p-sTAT3表达水平.结果:各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别.加入IL-6后,随着浓度的增加,DA和NE代谢呈近似剂量依赖性降低,当IL-6为1 mg/L时DA和NE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1 mg/L IL-6可以增加STAT3蛋白的表达、p-STAT3蛋白的转核、降低酪氨酸强化酶的表达.结论:IL-6通过JAK-STAT3信号转导途径,影响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从而降低DA和NE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 JAK-STAT3 多巴胺 酪氨酸羟化酶
下载PDF
HLA分型基因微阵列的构建
11
作者 李维 余梅贵 +3 位作者 王跃华 府伟灵 张敏芳 田晓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建立HLA分型基因微阵列,并与聚合酶联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和聚合酶联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PCR-SSO),及DNA测序(SBT)进行方法学比对。方法基于反向SSO原理设计引物和探针,其依据的原理和主要步骤为:1)PCR扩增;2)DNA杂交... 目的建立HLA分型基因微阵列,并与聚合酶联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和聚合酶联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PCR-SSO),及DNA测序(SBT)进行方法学比对。方法基于反向SSO原理设计引物和探针,其依据的原理和主要步骤为:1)PCR扩增;2)DNA杂交;3)酶联染色;4)结果判断。以此构建HLA-B27分型基因微阵列系统,并检测88例标本,将分型结果与PCR-SSO、PCR-SSP及SBT三种方法验证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成功构建了HLA-B27分型基因微阵列。与PCR-SSO、PCR-SSP及SBT方法相比总体一致率为98.86%;HLA-B27阳性标本结果的一致率为97.72%(86/88);HLA-B27阴性标本结果的一致率为100%(4/4)。结论与目前常用的PCR-SSO,PCR-SSP及SBT等方法相比,HLA-B27分型基因微阵列具有高效、快速、稳定等特点,为临床检测HLA-B27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基因 微阵列 PCR
下载PDF
光动力一类新药海姆泊芬(Hemporfin)药代动力学研究
12
作者 孙建国 i产基 +8 位作者 李鹏 王玮 黄晨蓉 许美娟 顾轶 黄敏文 张锦文 李静 陶纪宁 《中国药理通讯》 2004年第3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光动力 海姆泊芬 药代动力学 组织分布 半衰期
下载PDF
重组肠激酶酶切Trx-rPA融合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易进华 王罗春 张元兴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9-422,共4页
重组肠激酶(rEK)酶切重组硫氧还蛋白瑞特普酶融合蛋白(Trx-rPA),环境pH较高,rEK的酶切活性也较强,但融合蛋白裂解后产生的瑞特普酶(rPA)易转化成降解rPA。Lys对rEK酶切Trx-rPA的活性及对rPA向降解rPA的转化均无抑制作用。氨基己酸对rEK... 重组肠激酶(rEK)酶切重组硫氧还蛋白瑞特普酶融合蛋白(Trx-rPA),环境pH较高,rEK的酶切活性也较强,但融合蛋白裂解后产生的瑞特普酶(rPA)易转化成降解rPA。Lys对rEK酶切Trx-rPA的活性及对rPA向降解rPA的转化均无抑制作用。氨基己酸对rEK酶切活性的抑制作用与Arg相似,但对rPA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瑞特普酶 肠激酶
下载PDF
蛋白质层析用离子交换和疏水作用层析介质的发展概况 被引量:6
14
作者 浦宇 王芝祥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75-982,共8页
层析是蛋白质纯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作为层析技术的核心———层析介质一直以来是层析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新型层析介质被开发出来 ,如粒度均匀的交联多糖、人工合成的大孔聚合物、触角型吸附剂、软胶包裹在硬胶表面... 层析是蛋白质纯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作为层析技术的核心———层析介质一直以来是层析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新型层析介质被开发出来 ,如粒度均匀的交联多糖、人工合成的大孔聚合物、触角型吸附剂、软胶包裹在硬胶表面等介质。主要介绍应用较为广泛的IEC和HIC介质的组成、特性及其在蛋白质纯化中的应用 ,还研究了与HIC技术相关的两种新技术 :亲硫层析和疏水电荷诱导层析 (HCIC) ,重点介绍了HCIC的介质及其应用 ,同时也讨论了在蛋白质纯化中应用的三相纯化策略 (富集、中间纯化和精制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层析 疏水作用层析 层析介质 蛋白质层析技术
下载PDF
融合牛肠激酶轻链EK_L包涵体蛋白的复性纯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易进华 张元兴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1-815,共5页
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表达肠激酶轻链融合蛋白DsbA-rEKL,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4mol/L尿素和0.5%TritonX-100洗涤,以6mol/L盐酸胍、100mmol/LDTT溶解,在胱氨酸存在下,以脉冲加样方式复性。融合蛋白复性在6mmol/L胱氨酸存在下、... 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表达肠激酶轻链融合蛋白DsbA-rEKL,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4mol/L尿素和0.5%TritonX-100洗涤,以6mol/L盐酸胍、100mmol/LDTT溶解,在胱氨酸存在下,以脉冲加样方式复性。融合蛋白复性在6mmol/L胱氨酸存在下、脉冲加量0.03mg/mL和复性终蛋白浓度0.3mg/mL为最佳复性方案。复性的融合蛋白加2mmol/LCaCL2后快速自切。经IDA-Sepharose及Q-Sepharose纯化,rEKL纯度可达95%以上,可高效酶切重组瑞特普酶融合蛋白Trx-rPA。实现了大规模生产rEKL,每升发酵液经复性及纯化后,可得rEKL60mg/L以上,使以融合蛋白表达rPA等药用蛋白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肠激酶 复性 包涵体
下载PDF
大肠杆菌表达Trx-rPA融合蛋白的复性纯化
16
作者 易进华 谭靖伟 张元兴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6-240,共5页
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融合蛋白Trx-rPA,表达量22%。包涵体蛋白洗涤后经金属螯合层析纯化,纯度达80%以上。经胱氨酸衍生,以脉冲加样形式复性,复性率可高达30%。经ETI-Sepharose纯化,复性的融合蛋白生物活性可达3.5×10... 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融合蛋白Trx-rPA,表达量22%。包涵体蛋白洗涤后经金属螯合层析纯化,纯度达80%以上。经胱氨酸衍生,以脉冲加样形式复性,复性率可高达30%。经ETI-Sepharose纯化,复性的融合蛋白生物活性可达3.5×105IU/mgPr.。融合蛋白可被rEK酶切释放rPA,酶切效率达85%以上。酶切液经IDA-Sepharose和SP-Sepharose层析纯化,rPA纯度达98%以上,生物活性50万IU/mgPr.。1L发酵液经分离、复性及纯化后,可得高纯度rPA300m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特普酶 复性 包涵体 融合蛋白
下载PDF
重组刺桐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复性纯化
17
作者 易进华 吴劲松 张元兴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0-343,共4页
刺桐胰蛋白酶抑制剂(ETI)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等。本研究利用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表达ETI,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体外以脉冲稀释的方式复性并纯化后,每升发酵液可得ETI10... 刺桐胰蛋白酶抑制剂(ETI)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等。本研究利用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表达ETI,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体外以脉冲稀释的方式复性并纯化后,每升发酵液可得ETI1000mg以上,纯度大于95%,比活为1.55IU/mg。ETI制成的ETI-Sepharose亲和胶,每ml可吸附重组瑞特普酶融合蛋白(Trx-rPA)2mg,可应用于制备t-PA及其衍生物如r-PA等药用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桐胰蛋白酶抑制剂 复性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瑞特普酶
下载PDF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可溶性受体-Fc融合蛋白体外放射分析与活性的关系
18
作者 吴芳 董墨 +1 位作者 刘彦君 汪勇先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2-196,共5页
建立可溶性受体放射分析方法以测试本实验室研制及国外上市的可溶性受体平衡解离常数,评价两者对配体亲和力的差异与活性的关系。用125I标记的配体(TNFα)进行放射配体结合实验,确定固相分离方法;中和TNFα对L929细胞杀伤检测可溶性受... 建立可溶性受体放射分析方法以测试本实验室研制及国外上市的可溶性受体平衡解离常数,评价两者对配体亲和力的差异与活性的关系。用125I标记的配体(TNFα)进行放射配体结合实验,确定固相分离方法;中和TNFα对L929细胞杀伤检测可溶性受体活性。结果:运用酶标板作为固相,分离结合标记配体与游离标记配体,测定本实验室研制的可溶性受体(TNFR-Fc)平衡解离常数Kd值为1.20 nmol/L,国外上市产品(ENBREL)平衡解离常数Kd值为0.95 nmol/L。两产品亲和力存在差异,平衡解离常数小,亲和力高,体外活性检测也高,从一个量化质控指标增至到两个量化质控指标来评价此类阻断炎症介质的药物的质量,也可以成为开发此类药物筛选评价的重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 配体 固相分离
下载PDF
抗体类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评价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青松 李纲 沈毅珺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7年第3期269-272,264,共5页
肺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于第1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总数的80%-85%。NSCLC包括腺癌、鳞癌、大细胞癌三类,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抗体类药物 临床评价 恶性肿瘤 NSCLC LUNG 大细胞癌 肺癌患者
下载PDF
新型光敏剂罗他泊芬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浦宇 陈文晖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7-201,共5页
关键词 他泊 皮肤癌 MRVT 紫红素 光敏剂 光照治疗 光动力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