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河写生实践课中的黄、红、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大学生思政入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
桑茂林
|
《黄河.黄土.黄种人》
|
2022 |
0 |
|
2
|
论艺术管理专业的策划实践教学——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学生策划人培训计划为例 |
燕元锁
|
《美与时代(创意)(上)》
|
2013 |
3
|
|
3
|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徐龙宝版画藏书票作品选 |
徐龙宝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4
|
以小见大的艺术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 |
张彬
|
《中国黄金珠宝》
|
2008 |
0 |
|
5
|
创意激活都市低效空间——上海大学延长校区246视界工作室改造设计 |
周伊利
王海松
莫弘之
|
《住宅科技》
|
2019 |
2
|
|
6
|
既有建筑改造Vs影视教学空间塑造——以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旧教学楼改造为例 |
唐瑜佳
王海松
|
《今传媒》
|
2018 |
0 |
|
7
|
近现代上海美术院校的艺术收藏研究 |
李超
戎雨薇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从一段展墙谈起——第22届米兰三年展中国馆上海美术学院展区的主题策划与空间演绎 |
程雪松
杨璐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9
|
把课堂搬进社区:以上海美术学院艺术设计教学为例 |
程雪松
费陈丞(文/图)
|
《公共艺术》
|
2020 |
4
|
|
10
|
从上海艺术大学到南国艺术学院--记中国油画话语的一场渐变 |
赵文悦
|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
2020 |
1
|
|
11
|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商业美术设计的复苏——基于李欧梵对“现代性”的理解 |
曹汝平
黄建平
|
《设计》
|
2015 |
3
|
|
12
|
过渡时期上海美术设计机构与公共图像 |
曹汝平
黄建平
蔡文超
|
《公共艺术》
|
2013 |
0 |
|
13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发展历程、经验及启示 |
周静
焦奔
刘勇
|
《公共艺术》
|
2024 |
1
|
|
14
|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郝大鹏:设计是为物质注入精神与人文 |
周影
郝大鹏
无
左小朵(图)
|
《城市地理》
|
2024 |
0 |
|
15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城市街区“人—地”情感关联测度及启示——以上海多伦路街区为例 |
周静
邝远霄
刘勇
尹嘉晟
张怡薇
|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工作室制度,一种革命性的形式——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玻璃艺术学科 |
庄小蔚
|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17
|
浅析国画元素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以上海宝龙美术馆文创设计为例 |
张艺丹
|
《设计》
|
2021 |
6
|
|
18
|
非遗资源助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上海文化品牌 |
章莉莉
刘欣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4 |
0 |
|
19
|
社区美术馆在上海的实践:以“艺术社区在上海:展览与论坛”为例 |
马琳
李思妤
|
《公共艺术》
|
2021 |
3
|
|
20
|
公共雕塑建设的“上海新模式”:从“黄浦江滨江雕塑艺术展”谈起 |
曾成钢(文/图)
闫坤(文/图)
|
《公共艺术》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