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7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馆院合作:高校图书馆文科资源建设必由之路——以上海大学图书馆与文学院合作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崔佳 倪代川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3,70,共3页
随着综合型大学文科资源需求激增,综合型大学图书馆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文科资源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资源数量有所增加,但是资源建设普遍缺乏学科特色、利用率偏低。上海大学图书馆与文学院合作建设文科资源的实例表明,图书馆根据学... 随着综合型大学文科资源需求激增,综合型大学图书馆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文科资源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资源数量有所增加,但是资源建设普遍缺乏学科特色、利用率偏低。上海大学图书馆与文学院合作建设文科资源的实例表明,图书馆根据学院需求采购资源、以学院学科专业发展为重心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馆院合作模式,有助于推动高校图书馆的文科资源建设和学科专业发展,是未来高校图书馆文科资源建设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学科资源建设 馆院合作
下载PDF
秦邦宪与上海大学
2
作者 王雯雯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4期136-139,共4页
秦邦宪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上海大学是国共两党志士仁人真诚合作共同创办的第一所文科大学,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革命者和中国共产党人。秦邦宪早在苏州省立第二工业专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与上海大学结缘,听取了该校社会学系教授... 秦邦宪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上海大学是国共两党志士仁人真诚合作共同创办的第一所文科大学,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革命者和中国共产党人。秦邦宪早在苏州省立第二工业专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与上海大学结缘,听取了该校社会学系教授恽代英的演讲,加入了上海大学学生创办的社会团体“孤星社”和“锡社”。在社团组织中,秦邦宪追求进步,积极投身到五卅运动中。此后,秦邦宪毅然报考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在这所“革命的摇篮”里,他结识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批早期传播者,刻苦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上海大学的学习和经历丰厚了他的思想,为他今后从事革命工作担负重大责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邦宪 上海大学 五卅运动
下载PDF
从校园生活谈当前大学的两种校园文化——以上海大学和运城学院为例
3
作者 王晓荔 《今传媒》 2016年第12期66-67,共2页
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以及精神层面文化形成的一种过程和氛围。本文主要从校园生活的角度论述了两种类型的大学文化,分别是以上海大学为代表的自由及自我型和以运城学院为代表的同伴及集体型,并分析了这两种不同的校园生活的优劣之处。
关键词 大学文化 校园生活 自由及自我型 同伴及集体型
下载PDF
文化研究的三道难题——以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为例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晓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7,共13页
在中国大陆,作为一种成规模的学术和思想运动,文化研究是在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才真正开展起来,到2004年,形成了一股"文化研究热"。这个"热"至今仍在延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术/学院体制运转的需要,二... 在中国大陆,作为一种成规模的学术和思想运动,文化研究是在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才真正开展起来,到2004年,形成了一股"文化研究热"。这个"热"至今仍在延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术/学院体制运转的需要,二是社会现实的刺激。而后者在一定意义上更为重要,并且比较复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上海,文化研究的研究、教学和与之配套的学院建制活动相继展开。2001年,上海大学成立了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文化研究机构。其后的4年间,上海各大学陆续建立了类似的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吸收了来自文学、历史、社会学、人类学、传媒研究、电影研究等方面的有志于文化研究的学者。其人员亦互有交叉。在这些研究活动进展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具体实践和理论思考的困难。首先是文化研究与现有大学体制之间关系的问题。文化研究是反体制的,但是中国现有的体制又无法改变,所以在硬着头皮挤入现行大学体制的同时,尽可能开拓和保持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为此,将"当代支配性文化的生产机制",以及这个文化与那一段"社会主义"历史的相互生产的关系,确定为今日中国大陆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用"双线"来勾勒中国大陆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它既是"批判性分析",也是"促进性介入",借用一对1950年代的政治概念,既是"破",也是"立",二者互为条件,相伴共生。其次是文化研究在不排除关注城市文化的同时,如何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农村,从而解决文化研究教学与社会改良之间的关系。最后是保持中国大陆文化研究的中土特质,关键一点自然是直面当代中国人的活生生的日常经验,并汲取中国革命的思想和实践历史的丰富资源。也就是直面日常的生活感受,承继"中国革命"的丰富记忆,追究现实内部的压迫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学术体制 社会改良 中土经验
下载PDF
论国民党与上海大学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长林 刘强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7-132,共16页
1922年,国民党人认识到培养人才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上海大学的创办,促成于右任出任校长,组成了以国民党要人为主的校董会与评议会,1924年定为党办大学。国民党注重学校的党组织建设及对学校的政治、组织领导,强化学校的三民主义教育,在... 1922年,国民党人认识到培养人才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上海大学的创办,促成于右任出任校长,组成了以国民党要人为主的校董会与评议会,1924年定为党办大学。国民党注重学校的党组织建设及对学校的政治、组织领导,强化学校的三民主义教育,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拨给办学经费。在共产党人参与管理与教学,马克思主义在学校影响增大的情况下,国民党右派不能容忍共产党在上海大学的发展,在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之际,将学校封闭。1936年,国民党借认定上大学生学籍之际,再次强调关闭上大的合法性,重申上大是党立与国立之学府,这是国共关系仍处于敌对状态的产物。国民党在制造上大短命历史的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共产党 上海大学 国共关系
下载PDF
高校写作人才培养及其相关问题:以上海大学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军 邓婕婷 +2 位作者 李维 张云云 秦菲菲 《云梦学刊》 2015年第3期114-119,共6页
高校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方面是"写作学"淡出了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另一方面则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转型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出现了文学写作、应用写作和创意写作三分天下的格局。而在高校写作教学中... 高校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方面是"写作学"淡出了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另一方面则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转型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出现了文学写作、应用写作和创意写作三分天下的格局。而在高校写作教学中,以上海大学为例,也存在门数众多但分布不均、理论有余而训练不足、教学粗放缺乏精耕等特点,以及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运行经费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设计落地方案,并在体制机制上获得相应的保障。同时,在写作人才培养的观念上,还需要重新认识"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写作人才培养 上海大学
下载PDF
基于Bb平台的“古代汉语”实践教学探索——上海大学“3+1”教学模式课改尝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萍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年第4期91-94,共4页
高校"古代汉语"课程开展实践教学已成趋势,为探索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课程的实践教学,上海大学实行了"3+1"教学模式改革,即将每周4课时课堂教学分配为3课时课堂教学和1课时课外实践教学。在注重信... 高校"古代汉语"课程开展实践教学已成趋势,为探索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课程的实践教学,上海大学实行了"3+1"教学模式改革,即将每周4课时课堂教学分配为3课时课堂教学和1课时课外实践教学。在注重信息"多对多"传播的社会化媒体时代,上海大学"古代汉语"课程1课时的实践教学主要依托Bb教学平台来实施。充分利用Bb平台讨论版等功能,设计合理的实践教学步骤,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拓展了教学广度和深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读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实践教学 BB教学平台 “3+1”课改模式
下载PDF
文化研究的三道难题——以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为例
8
作者 王晓明 《教育科学文摘》 2010年第3期3-5,共3页
在中国大陆,作为一种成规模的学术和思想运动,文化研究是在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才真正开展起来,到2004年,形成了一股“文化研究热”。这个“热”至今仍在延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术/学院体制运转的需要,二是社会现... 在中国大陆,作为一种成规模的学术和思想运动,文化研究是在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才真正开展起来,到2004年,形成了一股“文化研究热”。这个“热”至今仍在延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术/学院体制运转的需要,二是社会现实的刺激。而后者在一定意义上更为重要,并且比较复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上海大学 中国大陆 90年代 学院体制 社会现实 “热” 学术
下载PDF
文献研读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大学“语言学优秀论文研读”课程为例
9
作者 王淑华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1年第1期51-54,共4页
制定文献研读的具体框架,对论文各组成部分的研读提出明确要求,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掌握研读学术文献的方法,提升专业素养,并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归属感。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文献研读课程可以有不同的侧... 制定文献研读的具体框架,对论文各组成部分的研读提出明确要求,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掌握研读学术文献的方法,提升专业素养,并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归属感。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文献研读课程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研读课程 教学方法 探索
下载PDF
上海南部方言入声韵的演变
10
作者 FedericoFabian Demarco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526-532,共7页
一百多年前的上海方言拥有七个开口呼入声韵,其中有-ʔ -k两个韵尾,在如今的上海南部方言中不同程度地被保留着。本文以19世纪对上海方言的研究为出发点,运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了开口呼入声韵在上海市松江、奉贤和金山三区方言的演变... 一百多年前的上海方言拥有七个开口呼入声韵,其中有-ʔ -k两个韵尾,在如今的上海南部方言中不同程度地被保留着。本文以19世纪对上海方言的研究为出发点,运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了开口呼入声韵在上海市松江、奉贤和金山三区方言的演变,着重关注以下三点:(1) 入声韵之间的合并及其主元音的音值,(2) 入声韵的舒化,(3) -k韵尾,对于了解吴语入声韵的演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方言 入声 松江方言 奉贤方言 金山方言 吴语
下载PDF
上海城市语言景观研究综述
11
作者 肖然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330-335,共6页
随着学界对语言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语言景观研究近年来逐渐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城市语言景观不仅能表明该地区的语言使用情况,展示该地区的社会文化语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还能反映不同语种在国际社会的传播和扩散情况,... 随着学界对语言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语言景观研究近年来逐渐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城市语言景观不仅能表明该地区的语言使用情况,展示该地区的社会文化语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还能反映不同语种在国际社会的传播和扩散情况,体现该语种的语势和语言影响力。上海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其公共空间的语言景观颇具研究价值,通过对上海城市语言景观研究的梳理,窥探上海市的语言治理能力,从城市语言景观角度为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推动文化元素为城市空间赋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景观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语言景观
下载PDF
作为方法的“文学上海”——上海与文学关系的反思与重建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金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26,265-267,共14页
"文学上海"(Literary Shanghai)是在"海派文学"(Shanghai Style Literature)、"上海文学"(Shanghai Literature)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旨在重建上海与文学、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复杂关系。一方面,"文学上... "文学上海"(Literary Shanghai)是在"海派文学"(Shanghai Style Literature)、"上海文学"(Shanghai Literature)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旨在重建上海与文学、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复杂关系。一方面,"文学上海"在结构上包含"文学中的上海"、"文学化的上海"以及"文学与上海"三个层次,另一方面,"文学上海"的本质在于"以时间来思考"。时间以及在时间基础上产生的记忆问题,是"文学上海"的一个永恒主题。这个主题,在百年上海文学历史中,被不断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上海 时间 记忆
下载PDF
文化主体性与传统文化精神的文学表达——以1980—1990年代的小说创作为核心
13
作者 丛新强 王光东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6-21,181,共7页
文化主体性是文学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民族文化主体内涵,体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自觉和传统文化精神的表达是其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思想解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 文化主体性是文学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民族文化主体内涵,体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自觉和传统文化精神的表达是其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思想解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对于历史与传统道德伦理关系的思考;其二,在走向世界文学的过程中,“寻根文学”对于文化之根脉的寻找与呼唤;其三,在表现民族精神的探索中,民间文化传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 传统文化精神
下载PDF
19世纪初俄国文学的新旧语体之争
14
作者 耿海英 《中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19世纪初的俄国有一场关于新旧语体的论争,非常类似于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白之争。论争一方以希什科夫为代表,坚持俄语的旧斯拉夫语体系,反对引入西方特别是法国的新语言新词汇新概念,且认为这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保存民族性问题;另... 19世纪初的俄国有一场关于新旧语体的论争,非常类似于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白之争。论争一方以希什科夫为代表,坚持俄语的旧斯拉夫语体系,反对引入西方特别是法国的新语言新词汇新概念,且认为这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保存民族性问题;另一方以卡拉姆辛和茹科夫斯基为代表,倡导并在创作中实践语言革新,减少旧斯拉夫语的使用,简化语法,引入外来语等。前者支持者集中于“俄语爱好者对话”社,后者形成“阿尔扎马斯”文学社。两派均希望以自己的主张为原则,实现统一的俄语文学语言;而普希金融合了“高级语体”与“低级语体”,“古典”与“现代”风格,逐步实现了现代俄语语言的统一,因而被冠以“现代俄语语言之父”,从而使其后世作家将俄国文学带向了世界文学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语体 论争 “俄语爱好者对话”社 “阿尔扎马斯”文学社
下载PDF
试论报告文学作为独立文体的核心要素之形成——局部抗战时期上海报告文学研究之二
15
作者 王文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5,共6页
中国报告文学作为独立文体的核心要素是在局部抗战时期的上海初步形成的,具体内涵为:比新闻更丰富、深刻;比小说更直接、逼真;比历史研究更广泛、形象;比数字统计更感性、具体。这是局部抗战时期报告文学对中国报告文学发展作出的又一... 中国报告文学作为独立文体的核心要素是在局部抗战时期的上海初步形成的,具体内涵为:比新闻更丰富、深刻;比小说更直接、逼真;比历史研究更广泛、形象;比数字统计更感性、具体。这是局部抗战时期报告文学对中国报告文学发展作出的又一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 独立文体 核心要素 局部抗战时期 上海
下载PDF
局部抗战时期上海报告文学的厘定及其特点
16
作者 王文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10-14,共5页
由于历史时期的划分,局部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往往成为抗战时期上海文学研究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部分,而实际上,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局部抗战时期的报告文学有其特殊的研究内容和丰硕的创作实绩,产生于其间的四种报告文学类型在文学史... 由于历史时期的划分,局部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往往成为抗战时期上海文学研究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部分,而实际上,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局部抗战时期的报告文学有其特殊的研究内容和丰硕的创作实绩,产生于其间的四种报告文学类型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成为抗战时期上海报告文学的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抗战时期 上海 报告文学 厘定 特点
下载PDF
去疆域化,还是部落化?——英语人文学界的理论旅行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5,共16页
欧美思想界形成的左翼“后学”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激进社会政治运动,70年代末退隐入学院象牙塔。历经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孵化蜕变,理论从英语人文学术界越界,走过了从学术话语去疆域化到深度卷入英美社会的意识形态两极化和... 欧美思想界形成的左翼“后学”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激进社会政治运动,70年代末退隐入学院象牙塔。历经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孵化蜕变,理论从英语人文学术界越界,走过了从学术话语去疆域化到深度卷入英美社会的意识形态两极化和部落化的理论旅行。后殖民主义理论麾下的种族和族裔研究、性别研究机构,通过大众媒体、互联网、中小学教材等渠道,使学术话语广泛、迅速地通俗化,与反种族主义、女权主义和LGBTQ群体的社会运动紧密结合。认同政治和政治正确的话语与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思潮相互推波助澜,形成了今天世界的混乱局面。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提供了有力的批判与反思的武器,来解析理论的旅行和英美社会的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疆域化 部落化 后学理论 国际政治
下载PDF
无神的庙宇——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上海文学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恭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6,共6页
中国后现代文化语境是带有某些西方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宽泛的文化语境,其积极意义主要在于多元化的取向下倡导个人独立的话语空间。试图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对上海当下的批评和创作进行一番整体性评述,并期望众语喧哗成为民族人文价值重... 中国后现代文化语境是带有某些西方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宽泛的文化语境,其积极意义主要在于多元化的取向下倡导个人独立的话语空间。试图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对上海当下的批评和创作进行一番整体性评述,并期望众语喧哗成为民族人文价值重建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文化语境 上海文学 多元化 个人写作 人文价值 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下载PDF
“看”与“被看”:20世纪30年代上海漫画中的女性空间——以郭建英漫画为中心
19
作者 黄艺兰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9-58,73,共11页
上海“公共公园”的出现为20世纪30年代的摩登女郎提供了一种进入公共空间,并建构“女性空间”的可能,然而这一空间同时也容易遭到男性目光的入侵。文章从20世纪30年代一系列以公共公园中的双面长椅为主题的漫画切入,并以新感觉派小说... 上海“公共公园”的出现为20世纪30年代的摩登女郎提供了一种进入公共空间,并建构“女性空间”的可能,然而这一空间同时也容易遭到男性目光的入侵。文章从20世纪30年代一系列以公共公园中的双面长椅为主题的漫画切入,并以新感觉派小说和《妇人画报》中关于“女子美”的讨论作为文本补充,透视郭建英漫画中的多重视线。通过分析漫画内、外诸多复杂的“看”与“被看”,发现20世纪30年代的摩登女郎正是通过对抗男性目光的凝视,并主动观看男性,从而逐渐摆脱传统性别秩序的束缚和影响,成为具有主体意识的现代女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登女郎 上海 郭建英 漫画 《妇人画报》 女性空间
下载PDF
以“文学院”一短语为例论汉英翻译中1+2格式短语的翻译方法
20
作者 阿利耶夫 《科教文汇》 2008年第10期189-189,共1页
本论文主要目的是让汉英翻译者翻译时更深刻的了解1+2格式和2+1格式短语的区别。为什么选择"文学院",这个例子呢?因为这是我个人在中国找工作的年轻人的简历上经常看到的一个问题。他们把"文学院"翻译成"Depar... 本论文主要目的是让汉英翻译者翻译时更深刻的了解1+2格式和2+1格式短语的区别。为什么选择"文学院",这个例子呢?因为这是我个人在中国找工作的年轻人的简历上经常看到的一个问题。他们把"文学院"翻译成"Department of Literature"。这样的错翻译也可能你找工作时有影响的。专业和学院的名称要翻译正确。许多外国公司招聘时很重视院系和专业。我在这篇文章中研究证明"文学院"的英文翻译不是"Department of Literature",而是"Department of Lib-eralAr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翻译 文学 短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