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产学研协作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研究——基于上海材料基因组数据库的范式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盛宇 李红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9-195,共7页
从项目管理角度研究政产学研协作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基于数据库项目管理五阶段论提出适用于政产学研数据库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型,并以上海材料基因组数据库项目为例,详细阐述项目启动阶段的数据库知识产权战略部署、项目计划阶段... 从项目管理角度研究政产学研协作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基于数据库项目管理五阶段论提出适用于政产学研数据库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型,并以上海材料基因组数据库项目为例,详细阐述项目启动阶段的数据库知识产权战略部署、项目计划阶段的数据库知识产权计划设置、项目实施阶段的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项目监测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项目完成阶段的知识产权运用,形成一套系统化、全方位的政产学研数据库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产学研协作 数据库 知识产权 上海材料基因组数据库
下载PDF
材料基因组工程专用数据库 被引量:8
2
作者 岳溪朝 冯燕 +3 位作者 刘健 于烨泳 席慷杰 钱权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9-412,共14页
材料数据具有多源、异构、高维等特点,收集纷繁复杂的材料数据,建立材料基因工程专用数据库,是实现数据驱动的新材料研发的基础.以材料数据的规范化表示、机器学习建模及模型跨域部署、材料数据隐私保护下的机器学习、利用知识图谱从材... 材料数据具有多源、异构、高维等特点,收集纷繁复杂的材料数据,建立材料基因工程专用数据库,是实现数据驱动的新材料研发的基础.以材料数据的规范化表示、机器学习建模及模型跨域部署、材料数据隐私保护下的机器学习、利用知识图谱从材料数据库到知识库等材料基因专用数据库的若干核心技术为基础,介绍了材料基因数据库平台的系统架构及实现、平台超算部署及运行.最后以反钙钛矿负膨胀材料为例,介绍了材料基因工程数据库平台从数据归档到机器学习建模,再到逆向设计,以及最终实验验证的整个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基因组工程 数据库 机器学习 知识图谱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在电化学储能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施思齐 涂章伟 +3 位作者 邹欣欣 孙拾雨 杨正伟 刘悦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9-759,共21页
储能电池的关键是材料。继实验观测、理论研究和计算模拟之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具有快速捕捉材料成分-结构-工艺-性能间复杂构效关系的优势,有望为电化学储能材料的研发提供新的范式。本文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驱动两方面,系统评述... 储能电池的关键是材料。继实验观测、理论研究和计算模拟之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具有快速捕捉材料成分-结构-工艺-性能间复杂构效关系的优势,有望为电化学储能材料的研发提供新的范式。本文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驱动两方面,系统评述了机器学习在电化学储能材料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全面概括了可用于电化学储能材料机器学习的国内外材料数据库,分析了其数据的收集、共享和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电化学储能材料中机器学习的工作流程和应用,包括结构化数据驱动下数据收集、特征工程和机器学习建模以及图形、表征图像和文献文本这类非结构化数据驱动下的模型构建和应用。进一步,厘清电化学储能材料领域机器学习面临的三大矛盾且给出对策,即高维度与小样本数据的矛盾与协调、模型复杂性与易用性的矛盾与统一、模型学习结果与专家经验的矛盾与融合,并提出构建“领域知识嵌入的机器学习方法”有望调和这些矛盾。本文将为机器学习在电化学储能材料设计和性能优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储能材料 机器学习 材料数据库 领域知识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断裂现象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俊乾 吕浡 宋亦诚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3,共20页
锂离子电池中的多场耦合问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电极材料的断裂行为更是目前固体力学的研究前沿.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断裂现象与电池性能退化存在密切关系,是锂离子电池中的核心力学问题之一,也是研究电池力学-电化学耦合失效的关... 锂离子电池中的多场耦合问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电极材料的断裂行为更是目前固体力学的研究前沿.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断裂现象与电池性能退化存在密切关系,是锂离子电池中的核心力学问题之一,也是研究电池力学-电化学耦合失效的关键课题.本文从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组成入手,介绍了电极材料断裂与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化学性能退化的相关机理,综述了观测电极材料断裂的实验现象,并重点评述了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断裂的理论模型与数值分析等方面的最新国际研究进展.最后本文给出了这方面今后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极 断裂 电池老化 扩散诱导应力 力学-电化学耦合
原文传递
场诱导软物质智能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巫金波 温维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12-124,共13页
场诱导软物质智能材料是指一类能够响应场作用并引起整个系统的量乃至质的改变的软物质材料.在场(磁场、电场、温度或者光等)的诱导下,材料内部微结构发生化学或者物理变化,从而导致材料某些宏观性质(机械、光学等)出现较大的变化,以达... 场诱导软物质智能材料是指一类能够响应场作用并引起整个系统的量乃至质的改变的软物质材料.在场(磁场、电场、温度或者光等)的诱导下,材料内部微结构发生化学或者物理变化,从而导致材料某些宏观性质(机械、光学等)出现较大的变化,以达到某种智能控制的目的.本文系统介绍了磁流变液、电流变液以及高分子凝胶等几种典型的场诱导软物质智能材料,回顾了该领域近几年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探讨了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发展趋势,特别指出了软物质智能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呈现出的复杂性和跨学科性,需要各个学科的协同发展,才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物质 智能材料 场诱导 电流变液
下载PDF
热电材料的第一性原理高通量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鑫 席丽丽 杨炯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6-246,共11页
热电材料是一种新型能量转换材料,在温差发电或通电制冷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热电优值ZT值是衡量热电材料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参数,ZT值要求热电材料具有优异的电输运性能及较低的热导率。传统第一性原理热电材料研究往往关注少量样本下... 热电材料是一种新型能量转换材料,在温差发电或通电制冷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热电优值ZT值是衡量热电材料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参数,ZT值要求热电材料具有优异的电输运性能及较低的热导率。传统第一性原理热电材料研究往往关注少量样本下的电热输运性质理解与优化,很难得到系统性的规律,也不利于新体系的设计优化。材料基因组计划力求通过大数据、高通量手段去加速材料设计与发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热电材料研究领域,第一性原理高通量计算也将在新材料预测与性能优化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高通量研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譬如电热输运性质的高通量算法发展、大数据分析手段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决定了高通量方法在材料应用中的效率与准确性。本文综述了热电材料中现有的电热输运性质高通量计算方法,介绍了这些方法具体的应用案例,并对高通量与热电材料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第一性原理 热电材料 电热输运 综述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γ'-Co3(V,M)(M=Ti,Ta)相的结构稳定性、力学和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文翎 姚碧霞 +2 位作者 李喜 胡顺波 任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1-272,共12页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并结合准谐德拜模型,对Co基高温合金中γ'-Co_(3)(V,M)(M=Ti,Ta)相的结构稳定性、热力学性质以及有限温度下的力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γ'-Co_(3)(V,M)相能以L1...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并结合准谐德拜模型,对Co基高温合金中γ'-Co_(3)(V,M)(M=Ti,Ta)相的结构稳定性、热力学性质以及有限温度下的力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γ'-Co_(3)(V,M)相能以L12结构稳定存在,其具有良好的抵抗变形的能力.γ'-Co_(3)(V,Ti)相的热力学性能对温度的敏感性要大于γ'-Co_(3)(V,Ta)相,且γ'-Co_(3)(V,M)相具有高温稳定性.在有限温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γ'-Co_(3)(V,M)相由塑性材料向脆性材料过渡转变,而且,除了硬度性能有所提升外,γ'-Co_(3)(V,MM=Ti,Ta)相的力学性能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第一性原理 结构稳定性 热力学性质
下载PDF
电流变液智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梁宇岱 徐志超 +2 位作者 袁欣 巫金波 温维佳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03-810,共8页
电流变液是一种电响应智能材料,由微纳米尺寸的介电颗粒分散在绝缘油中组成。从发现到现在的70余年中,虽然出现了种类繁多的电流变液,但是由于存在力学性能、沉降性能、再分散性能、零场黏度和电流密度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电流变液在实... 电流变液是一种电响应智能材料,由微纳米尺寸的介电颗粒分散在绝缘油中组成。从发现到现在的70余年中,虽然出现了种类繁多的电流变液,但是由于存在力学性能、沉降性能、再分散性能、零场黏度和电流密度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电流变液在实际工业中的应用。巨电流变液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电流变液的发展,但距离实现真正的工业化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主要从电流变液分散相、连续相和添加剂3个方面介绍了近期的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近期出现的4类具有代表性的分散相颗粒。并简单总结了电流变液的应用方向和前景、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液 巨电流变液 连续相 分散相 添加剂
下载PDF
定制电解液或隔膜实现锂离子各向异性输运从而抑制枝晶生长:相场模拟研究
9
作者 李亚捷 陈斌 +4 位作者 王依平 邢辉 赵伟 张更 施思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2,共2页
电池内部不可控的枝晶生长问题严重地影响着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这对于锂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尽管已有较多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聚焦于电极间锂离子各向异性输运特性对枝晶形貌的影响,但仍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有... 电池内部不可控的枝晶生长问题严重地影响着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这对于锂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尽管已有较多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聚焦于电极间锂离子各向异性输运特性对枝晶形貌的影响,但仍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例如,如何将枝晶生长的动态演变与电解液性质、电势分布或隔膜多孔结构诱导的锂离子各向异性输运关联起来。我们通过将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扩散系数(D_(L))表示为二阶张量的形式并进行相场模拟,发现D_(yy):D_(xx)比值的增加,以及电势诱导的电极/电解液界面锂离子快速扩散层均可以降低界面处锂离子浓度梯度和电势梯度,从而减弱枝晶生长的驱动力。我们还发现隔膜基体与y方向之间夹角的增大也会显著促进电解质中的锂离子各向异性输运特性,以利于抑制枝晶生长。籍此本文提出设计D_(yy):D_(xx)=10:1的电解液和基体倾斜角为arctan(0.5)的隔膜用于锂金属电池。该相场研究有望为设计具有抑制枝晶能力的电解质或隔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枝晶 相场模拟 电解质 隔膜 锂离子扩散系数
下载PDF
基于粉末床技术的增材制造AlSi10Mg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弟亮 卞华康 +3 位作者 潘登 徐圣航 杨鑫 汤慧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112,共22页
基于粉末床技术的增材制造AlSi10Mg合金,因其快速制造、设计灵活性高、成本低等优势,在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工艺参数不当引起的孔隙和裂纹等缺陷,以及与熔池相关的独特微观结构,仍然影响打印部件的性能,这... 基于粉末床技术的增材制造AlSi10Mg合金,因其快速制造、设计灵活性高、成本低等优势,在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工艺参数不当引起的孔隙和裂纹等缺陷,以及与熔池相关的独特微观结构,仍然影响打印部件的性能,这是激光选区熔化(SLM)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在电子束选区熔化(EBM)制造AlSi10Mg合金中,元素蒸发导致的强度下降是其主要问题,且技术应用较少。本文对SLM和EBM两类技术在AlSi10Mg合金中的应用现状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对比,两类技术所制造的打印部件在组织和性能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求解工艺−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开发增材制造技术(AM)专用合金粉末体系,是SLM和EBM技术打印AlSi10Mg合金共同面临的挑战,因此有必要进行综合考虑。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电子束熔化 AlSi10Mg 工艺参数
下载PDF
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及调适路径
11
作者 林银银 《教育科学文摘》 2024年第1期49-50,共2页
研究生兼职辅导员从字面上可以提取出三个关键词:“兼职”“研究生”和“辅导员”。这些关键词体现着其复杂的工作性质(一个工作属性)和丰富的角色内涵(两个社会角色)。角色冲突有两种表现形式: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指个... 研究生兼职辅导员从字面上可以提取出三个关键词:“兼职”“研究生”和“辅导员”。这些关键词体现着其复杂的工作性质(一个工作属性)和丰富的角色内涵(两个社会角色)。角色冲突有两种表现形式: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指个体必须同时扮演过多的不同角色时,由于缺乏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无法满足这些角色所提出的期望而产生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内涵 研究生兼职辅导员 角色冲突 角色内冲突 工作属性 三个关键词 调适路径 表现形式
下载PDF
热电材料高通量实验制备与表征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骆军 何世洋 +3 位作者 李志立 李永博 王风 张继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7-259,共13页
高通量材料实验旨在利用较少的实验次数快速获得成分?物相?结构?性能之间关系,筛选出组分最优的材料体系,目前已在超导材料、荧光材料以及巨磁阻材料等方面有较多应用。热电材料是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在温差发电... 高通量材料实验旨在利用较少的实验次数快速获得成分?物相?结构?性能之间关系,筛选出组分最优的材料体系,目前已在超导材料、荧光材料以及巨磁阻材料等方面有较多应用。热电材料是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在温差发电和废热利用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热电材料的传统实验制备与表征方法存在着实验周期长和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将高通量实验的方法和理念引入新型热电材料的研发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主要总结和梳理了现有在热电材料实验研究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高通量实验制备与表征技术,包括高通量样品制备、成分?结构高通量表征、电?热输运性能高通量表征等,并分析了各高通量实验技术在实验热电材料研究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希望为今后热电材料高通量实验优化和筛选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实验 热电材料 电输运性能 热导率 综述
下载PDF
高质量的材料科学文本挖掘数据集构建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悦 刘大晖 +4 位作者 葛献远 杨正伟 马舒畅 邹喆乂 施思齐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1-54,共14页
科学文献中蕴含的大量历史数据和经验知识,对材料设计与研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本挖掘尽管能高效地探索并利用被存储在海量科学文献中的信息,但高质量文本数据的获取困难阻碍了其在材料领域更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品质和数量双视角剖析了... 科学文献中蕴含的大量历史数据和经验知识,对材料设计与研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本挖掘尽管能高效地探索并利用被存储在海量科学文献中的信息,但高质量文本数据的获取困难阻碍了其在材料领域更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品质和数量双视角剖析了材料领域的文本数据质量问题及其相关研究工作,提出高质量的材料科学文本挖掘数据集构建方法.该方法通过可溯源的文献自动获取方案确保文本数据的源头可追溯;以下游任务为驱动对文献进行预处理以提升预标注文本语料的质量;基于材料四面体准则定义适配全体系的标签注释方案以完成对语料的高品质标注;利用融合材料领域知识的有条件文本数据增强模型实现材料文本数据量的扩充.在不同体系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提升下游文本挖掘模型的预测精度,其中在NASICON型固态电解质材料实体识别任务上的F1值达84%.本文为文本挖掘在材料领域的深入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解决方案,并有望推进数据与知识双向驱动的材料设计与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文本挖掘 数据增强 数据质量
下载PDF
纳米多孔铜银双金属的制备及其SERS性能
14
作者 吴琳 张玲 潘登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2,共9页
纳米多孔双金属不仅具有独特的三维纳米结构,还可提供双金属协同光学特性,成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的良好候选材料.以锆铜银非晶合金为前驱体,采用脱合金工艺制备纳米多孔铜银双金属SERS基底.具... 纳米多孔双金属不仅具有独特的三维纳米结构,还可提供双金属协同光学特性,成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的良好候选材料.以锆铜银非晶合金为前驱体,采用脱合金工艺制备纳米多孔铜银双金属SERS基底.具有均匀纳米孔隙的基底表现出优异的SERS性能,对罗丹明6G(rhodamine 6G,R6G)和结晶紫(crystal violet,CV)的检测限分别达到10^(−16)和10^(−10) mol/L.同时,所制备基底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简单、高效、低成本纳米多孔铜银的制备为高性能SERS基底的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纳米多孔铜银双金属 超灵敏检测
下载PDF
陶瓷涂层材料多模态数据表征学习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星 胡明涛 丁鹏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2-503,共12页
陶瓷涂层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等特性,其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等参数与其性能息息相关.为解决陶瓷涂层性能实验成本高、测试困难等问题,提出了陶瓷涂层材料多模态数据表征学习的性能预测方法.首先利用高斯混合模型虚拟样本生成(G au... 陶瓷涂层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等特性,其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等参数与其性能息息相关.为解决陶瓷涂层性能实验成本高、测试困难等问题,提出了陶瓷涂层材料多模态数据表征学习的性能预测方法.首先利用高斯混合模型虚拟样本生成(G aussian mixture model virtual sample generation,GMMVSG)算法生成符合真实陶瓷涂层数据分布的样本来扩充数据集;其次利用卷积神经网络VGG16对陶瓷涂层的显微结构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利用TabNet对结构化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到的图像数据特征与结构化数据特征融合;最终根据多模态数据表征建立基于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和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3种机器学习算法的预测模型,对陶瓷涂层的性能指标,即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进行了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多模态数据表征学习模型的预测结果要优于单模态数据表征学习模型,其中基于MLP算法训练的多模态数据表征学习模型对陶瓷涂层性能的预测效果最好;在测试集中,对陶瓷涂层热膨胀系数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和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分别为0.0266和0.0017,对热导率预测的MAE和MSE分别为0.0179和0.0007.所提出的陶瓷涂层材料多模态数据表征学习方法有效融合了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联合学习了各模态数据的潜在共享信息,成功提升了对陶瓷涂料层材料性能预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涂层 高斯混合模型 多模态数据表征 机器学习算法
下载PDF
我国材料基因组发展及其研究基地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16
作者 张金仓 张文清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2,共1页
作为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正式启动强化全球竞争力的“材料基因组行动计划”(MGJ for Global Competitiveness),这对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第1次清晰地将“Ma... 作为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正式启动强化全球竞争力的“材料基因组行动计划”(MGJ for Global Competitiveness),这对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第1次清晰地将“Ma—terials by design”的材料科学之梦展现出来。“材料基因组”思想的内涵在于理性开展材料研发,突破传统材料科学研究中以大量经验积累和简单循环试错为特征的“经验寻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基因组 研究基地 美国总统 先进制造业 全球竞争力 组成部分 经验积累
原文传递
高通量小样品CuCrZr合金电弧熔炼工艺及微观组织
17
作者 郑晨 刘艳洁 +3 位作者 李学文 余童昕 胡涵 刘轶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4,共11页
高通量合金制备实验系统通过多工位、小样品的自动化合成,可以降低单个样品的制备时间和成本,提高材料的合成效率.为了阐明新型高通量合金制备的工艺和微观结构特点,使用自主设计的高通量自动电弧熔炼系统制备了CuCrZr小样品合金,优化... 高通量合金制备实验系统通过多工位、小样品的自动化合成,可以降低单个样品的制备时间和成本,提高材料的合成效率.为了阐明新型高通量合金制备的工艺和微观结构特点,使用自主设计的高通量自动电弧熔炼系统制备了CuCrZr小样品合金,优化电弧熔炼的工艺参数,探究合金元素收得率,并考察其微观组织形貌.研究结果发现,在熔炼电流为200 A时铜合金样品的烧损稳定、铸锭质量较好,并根据Cr和Zr烧损情况拟合了相应元素的收得公式.选取3种典型成分铜合金(低Cr高Zr、低Cr低Zr和高Cr低Zr)的铸态组织进行分析,发现合金铸锭组织中心区域为粗大柱状晶,铜坩埚底部靠近水冷区域存在薄的细晶层.铸态CuCrZr合金中析出相分布在枝晶间隙,富Cr相为(Cu+Cr)共晶相,富CuZr相为Cu_(51)Zr_(14)和Cu_(5)Zr,与相图和文献报道一致.性能测量表明,合金元素的添加能够提高合金的硬度,但降低了其电导率.证明了高通量小样品合金制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其推广到常规样品制备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实验 小样品 CUCRZR 合金 电弧熔炼工艺 微观组织
下载PDF
纳米粉体水热制备机理的原位研究
18
作者 张良苗 罗宏杰 高彦峰 《自然杂志》 2016年第6期436-447,共12页
水热合成法在制备纳米粉体材料方面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很难研究清楚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过程。利用原位检测技术,我们能够实时在线地监测反应过程,获得反应前驱体、相转变以及短寿命中间相的信息,更好地理... 水热合成法在制备纳米粉体材料方面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很难研究清楚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过程。利用原位检测技术,我们能够实时在线地监测反应过程,获得反应前驱体、相转变以及短寿命中间相的信息,更好地理解成核、结晶生长等动力学过程,进而为材料的可控制备提供依据。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文全面介绍了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能量色散分辨X射线衍射(EDXRD)、角度分辨X射线衍射(ADXRD)、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小角X射线散射(SAXS)、中子粉末衍射及小角散射(NPD和SANS)以及基于各种光谱(UV-Vis、Raman、FTIR)的原位检测技术和检测装置,以及纳米粉体水热制备机理的原位研究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反应机理 原位研究 同步辐射 中子 光谱
下载PDF
聚丙烯复合材料老化数据集成学习
19
作者 武星 高进 丁鹏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0-450,共11页
聚丙烯复合材料老化实验周期长,且单次实验采集的数据样本少,使用传统机器学习方法进行预测的准确度较低.为了解决聚丙烯复合材料老化数据样本少与预测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虚拟样本生成(virtual sample generation,VSG)的集成学... 聚丙烯复合材料老化实验周期长,且单次实验采集的数据样本少,使用传统机器学习方法进行预测的准确度较低.为了解决聚丙烯复合材料老化数据样本少与预测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虚拟样本生成(virtual sample generation,VSG)的集成学习预测方法.首先,对聚丙烯复合材料老化数据使用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ed model,GMM)虚拟样本生成方法平滑生成验证有效的虚拟样本;然后,使用生成后的数据集建立集成学习预测模型,该模型包含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算法、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ightGBM)算法以及分类梯度提升(categorical boosting,CatBoost)算法.实验表明:集成学习模型的LightGBM算法与CatBoost算法性能最优,在测试数据上均方误差为0.0013与0.0001,比RF算法与XGBoost算法分别高出0.4与0.2.聚丙烯复合材料老化虚拟样本生成与集成学习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实验周期长、单次实验采集的数据样本少的问题,并可取得比单一机器学习算法更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复合材料 材料老化 集成学习 高斯混合模型
下载PDF
高压镍锰酸锂电池电解液体系探索研究
20
作者 秦银平 刘杨 王德宇 《电池工业》 CAS 2016年第1期13-17,共5页
新型正极材料高压镍锰酸锂的平台电位在4.75Vvs Li^+/Li,因此普遍认为电解液在高电位下的氧化分解是限制其应用的瓶颈。我们的研究工作发现,在半电池内、以纯碳酸酯为溶剂,镍锰酸锂表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常规溶剂组合可以实现循环300... 新型正极材料高压镍锰酸锂的平台电位在4.75Vvs Li^+/Li,因此普遍认为电解液在高电位下的氧化分解是限制其应用的瓶颈。我们的研究工作发现,在半电池内、以纯碳酸酯为溶剂,镍锰酸锂表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常规溶剂组合可以实现循环300周后容量保持80%以上,溶剂优化后,甚至达到92%以上的保持率。这表明高压镍锰酸锂电池正极一侧对添加剂的需求并不迫切。但是,我们发现部分常用石墨负极添加剂会对高压镍锰酸锂的循环性产生负面作用。本文中列举了碳酸亚乙烯酯(VC)和亚硫酸乙烯酯(ES)的氧化行为,发现它们分别在4.6V和4.05Vvs Li^+/Li会有明显分解反应。含有VC、ES添加剂的电解液使得镍锰酸锂电池的放电容量显著降低,在其电极表面有一层厚厚的沉积物,同时电池的阻抗显著增加。实验结果表明,在商品电池内广泛使用的负极添加剂,可能会优先在高压镍锰酸锂一侧发生正极氧化分解。因此,镍锰酸锂电池需要重新设计电解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锰酸锂 电解液 SEI膜添加剂 碳酸亚乙烯酯 亚硫酸乙烯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