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社会建设与民生社会学——访著名社会学家、上海大学邓伟志教授 |
邓伟志
童潇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2
|
“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学术探讨” 首届上海大学-釜山大学“社会与文化”研讨会 |
张陈健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3
|
1990年代以来上海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嬗变研究 |
仇立平
林少真
|
《思想理论教育》
|
2007 |
8
|
|
4
|
上海大学是统一战线的先行者 |
邓伟志
|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22 |
0 |
|
5
|
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方法与途径——以上海大学“中国系列”课程为例 |
刘娇蕾
|
《继续教育研究》
|
2020 |
0 |
|
6
|
资源依赖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微治理的自主性何以生成?——以上海市Y组织为例 |
汪庆华
白蕾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7
|
社会工作专业化从何而来?——基于2014上海大都市社区调查(SUNS) |
杨锃
王群
|
《社会建设》
|
2018 |
1
|
|
8
|
“一用即弃社会”的可持续性议题:对M市二手物品分享和再利用的实地研究 |
张敦福
|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中国社会学对本土历史、文化和思想资源发掘的使命与路径——评《中国社会学:起源与绵延》 |
薛金成
|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
2024 |
0 |
|
10
|
风俗变迁与时代精神:伏尔泰的风俗史及其社会学意涵 |
李篡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奥运会与社会凝聚力——从社会学看奥运会的社会效益 |
陆小聪
张修枫
董鹏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12
|
中国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挑战、危机和超越的寻求 |
肖瑛
曾炜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3
|
社区参与不足的社会学解读 |
杨雪云
周业勤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14
|
上海新社会阶层人士调查报告 |
张海东
陈群民
李显波
|
《科学发展》
CAS
|
2017 |
6
|
|
15
|
文化主体性与家庭的现代变迁——费孝通家庭社会学思想研究 |
石艳
张小山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6
|
过度单身:一项时间社会学的探索 |
方旭东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17
|
超越正式与非正式的界限——当代组织社会学对组织的理解 |
翁定军
|
《社会》
北大核心
|
2004 |
14
|
|
18
|
上海社会工作机构的生成轨迹与发展困境 |
彭善民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8
|
|
19
|
礼治、法治到礼法合一:一项法律社会学的考察 |
肖倩
杨雪云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20
|
体育社会学研究视域的构筑 |
陆小聪
曹祖耀
张修枫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