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钢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规程》编制简介 被引量:7
1
作者 罗永峰 张立华 贺明玄 《钢结构》 2009年第10期57-61,共5页
近年来,钢结构工程的破坏或倒塌事故,造成了重大伤亡和损失,因而,对既有钢结构进行定期的或(和)灾害后的检测及安全性评定是非常必要且紧迫的,尽快制订相应的国家或地方性检测与鉴定规范,是防止钢结构破坏或倒塌、减轻生命财产损失、保... 近年来,钢结构工程的破坏或倒塌事故,造成了重大伤亡和损失,因而,对既有钢结构进行定期的或(和)灾害后的检测及安全性评定是非常必要且紧迫的,尽快制订相应的国家或地方性检测与鉴定规范,是防止钢结构破坏或倒塌、减轻生命财产损失、保障社会安定的重要措施,符合我国防灾减灾的战略决策。根据上海市地方标准编制与修订计划,2005年同济大学会同有关单位组成编写组,参考国内外已有理论技术成果,进行了若干相关研究,完成了上海市DG/TJ08-2011-2007J10973-2007《钢结构检测与鉴定技术规程》的编制,为上海地区钢结构检测、鉴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也为国内其他地区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技术标准。对规程的编制背景、主要内容、应用范围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钢结构 检测 承载能力评定 鉴定 规程
下载PDF
振动焊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曾庆林 张立华 +2 位作者 徐济进 曲金光 陈立功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09年第4期75-77,共3页
介绍了振动焊接技术在大型精密焊接结构制造中的应用,采用压痕法对焊接结构残余应力进行测试,应用激光跟踪仪对平面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采用振动焊接技术,可以降低焊接结构的残余应力,保证焊接结构的尺寸稳定性。
关键词 大型精密焊接结构 振动焊接 残余应力 压痕法 平面度
下载PDF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技术在宝钢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卫华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4,共6页
从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必要性、测温方法、温升的一般规律、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方法等方面对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列举宝钢工程实例详细叙述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过程及温升规律。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测温 宝钢工程
下载PDF
宝冶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客户关系管理
4
作者 陈娟 《电子商务》 2012年第4期64-66,共3页
本文由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说起,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的优点,告诉大家做好客户关系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互联网 呼叫中心系统(CTI) 客户关系管理
下载PDF
高强钢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4
5
作者 罗永峰 王熹宇 +1 位作者 强旭红 刘晓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7期134-141,共8页
当前,高强钢已经在工程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然而,由于相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应用和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强钢在国内外工程结构中的应用状况;然后总结了高强钢结构关键问题的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高强钢螺栓... 当前,高强钢已经在工程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然而,由于相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应用和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强钢在国内外工程结构中的应用状况;然后总结了高强钢结构关键问题的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高强钢螺栓连接节点力学性能的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了高强钢螺栓连接节点的研究需要着重考虑的几个问题.现有的研究表明,高强钢螺栓连接节点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及延性,而现有规范不完全适用于此类节点的设计,尤其对于节点转动能力的估计等偏于保守,不利于此类节点的应用,进而也不利于高强钢结构优势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应用 螺栓连接节点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高强钢外伸式端板节点性能试验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强旭红 武念铎 +2 位作者 罗永峰 刘晓 姜旭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共9页
为了解高强钢端板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和失效机理,对Q690和Q960高强钢端板连接节点进行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分析,并将试验结果与采用欧洲规范EC3的计算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节点的失效模式为端板破坏和... 为了解高强钢端板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和失效机理,对Q690和Q960高强钢端板连接节点进行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分析,并将试验结果与采用欧洲规范EC3的计算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节点的失效模式为端板破坏和螺栓断裂;高强钢端板连接节点具有良好的转动能力;EC3中用于普通钢端板连接节点承载能力计算和失效模式预测的组件法可直接用于高强钢端板连接节点,但转动刚度的计算公式并不适用,且EC3关于保障节点转动能力的相关要求对高强钢端板连接节点偏于保守.本文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准确模拟该端板连接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和失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外伸式端板连接节点 试验研究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沸石合成后酸位点调控策略及其在VOCs催化氧化中应用进展
7
作者 王健祥 袁建华 +3 位作者 刘晓 杨芸 于飞 马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71,182,共15页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排放污染源,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有着极强的毒害性。催化氧化是一种节能高效的VOCs去除方法,其关键在于催化剂设计和开发。沸石中酸位点能降低VOCs氧化反应活化能,有效催化VOCs氧化降解,但原始...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排放污染源,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有着极强的毒害性。催化氧化是一种节能高效的VOCs去除方法,其关键在于催化剂设计和开发。沸石中酸位点能降低VOCs氧化反应活化能,有效催化VOCs氧化降解,但原始沸石的催化性能无法满足VOCs催化需求。通过合成后调控策略,可使沸石中酸位点密度更高,使其分布更有利于VOC分子和催化位点的接触,从而令沸石催化剂具有更加优异的催化性能。本文首先介绍了沸石中酸位点的形成和酸位点密度、类型的表征技术,之后着重介绍了沸石合成后酸位点的调控策略,包括骨架改性和内外表面改性等,最后列举了通过调控策略得到的沸石催化剂对VOCs的催化性能。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展望了沸石合成后酸位点调控策略未来的研究方向,对推动沸石催化剂应用于工业VOCs高效催化氧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酸位点 调控 催化氧化
下载PDF
封闭式自熔焊工艺参数对薄壁不锈钢管焊缝成形的影响
8
作者 王龙 毛琪钦 +1 位作者 石佳文 刘挺松 《电焊机》 2024年第4期111-116,共6页
采用封闭式机头对12 mm×2 mm的不锈钢洁净管进行全机械化的钨极氩弧焊自熔焊,研究了不同焊接工艺参数对薄壁不锈钢管焊缝成形的影响。通过拉伸、弯曲、无损检测、宏观金相试验验证了薄壁不锈钢管的接头力学性能与组织特征,针对不... 采用封闭式机头对12 mm×2 mm的不锈钢洁净管进行全机械化的钨极氩弧焊自熔焊,研究了不同焊接工艺参数对薄壁不锈钢管焊缝成形的影响。通过拉伸、弯曲、无损检测、宏观金相试验验证了薄壁不锈钢管的接头力学性能与组织特征,针对不同焊接位置制定了焊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基/峰值电流、占空比、钨极高度和保护气流量是影响焊缝成形的主要因素。回转焊接时,当焊接位置由立向上改变至立向下焊接时,需加大基/峰值电流,以避免焊缝出现外表面塌陷和内表面凹陷。焊接接头微观组织为奥氏体+铁素体,接头抗拉强度接近于母材,弯曲试验中无裂纹产生,探伤试验无气孔、裂纹等缺陷产生,各项性能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自熔焊 薄壁不锈钢管 焊接工艺参数 焊缝成形
下载PDF
镍201板对接焊接技术
9
作者 毛琪钦 杨芸 《电焊机》 2017年第3期98-101,108,共5页
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对镍201进行焊接,焊接材料选取化学成分与镍201基本相同、强度级别相当的ERNi-1焊丝。镍201的物理性能特点是热导率低、膨胀系数高以及焊缝金属流动性差,在对接焊时应采用更大的V型坡口、坡口角度70°。焊接过程... 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对镍201进行焊接,焊接材料选取化学成分与镍201基本相同、强度级别相当的ERNi-1焊丝。镍201的物理性能特点是热导率低、膨胀系数高以及焊缝金属流动性差,在对接焊时应采用更大的V型坡口、坡口角度70°。焊接过程中采用小的焊接线能量、短电弧焊接,层间温度小于100℃。焊接完成后进行一系列检测,主要有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检测和微观金相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201 耐高温腐蚀 手工钨极氩弧焊 ERNi-1焊丝
下载PDF
纯镍与N10003哈氏合金TIG焊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
10
作者 毛琪钦 王龙 《电焊机》 2023年第12期22-27,共6页
基于钍基熔盐堆核能容器制造项目,采用钨极氩弧焊的焊接方法对纯镍N02201以及N10003哈氏合金进行焊接工艺试验研究。采用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检测、宏观金相试验方法验证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与组织特性。同时探究了纯镍N10003与哈氏合金N1... 基于钍基熔盐堆核能容器制造项目,采用钨极氩弧焊的焊接方法对纯镍N02201以及N10003哈氏合金进行焊接工艺试验研究。采用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检测、宏观金相试验方法验证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与组织特性。同时探究了纯镍N10003与哈氏合金N10003焊接时的质量控制措施,制定了适用于纯镍与哈氏合金焊接的理想焊接工艺。结果表明:焊接时需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及层间温度,过大的增加焊接电流不能有效改善液态金属的流动性,相反会增大焊缝出现热裂纹的概率。收弧处需采用衰减电流以避免弧坑裂纹的产生。焊接接头微观组织为奥氏体+少量铁素体组成,焊缝中心晶粒呈树枝状由熔合区向焊缝中心生长,N02201侧熔合区有少量碳化物析出,N10003一侧熔合线分界较为明显。接头无焊接缺陷产生,各项性能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镍 哈氏合金 焊接工艺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铝合金板式节点网壳阻尼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小农 王丽 +3 位作者 相阳 熊哲 赵卫华 严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4-39,共6页
为研究铝合金板式节点网壳结构阻尼特性,填补现行设计规范对铝合金结构阻尼比取值的空白,对一铝合金板式节点网壳的阻尼比进行了实测。采用锤击法对结构施加动力激励,由拾振器记录结构各点的加速度响应。通过FFT变换得出节点加速度响应... 为研究铝合金板式节点网壳结构阻尼特性,填补现行设计规范对铝合金结构阻尼比取值的空白,对一铝合金板式节点网壳的阻尼比进行了实测。采用锤击法对结构施加动力激励,由拾振器记录结构各点的加速度响应。通过FFT变换得出节点加速度响应频谱,采用半功率带宽法估算结构阻尼比。通过改变锤击力度、拾振器位置、敲击点位置,设计了57种工况,并测出一系列阻尼值;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铝合金板式节点网壳阻尼比平均值,并建议此类结构阻尼比取为3.3%。运用该阻尼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节点加速度响应实测曲线与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的响应曲线的峰值、周期和振动衰减规律均吻合较好,证明所测得阻尼值可为铝合金板式节点网壳的动力分析与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网壳 板式节点 阻尼特性 半功率带宽法
下载PDF
钢结构构件火灾后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强旭红 罗永峰 +1 位作者 罗准 张立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8-35,共8页
火灾作用后,由于钢结构材料强度的下降和钢构件刚度的下降,必然导致结构内力重新分布。因此,要正确评定钢结构火灾后的剩余承载力及其整体安全性,就需要对钢结构在火灾作用后的材料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对4个足尺栓焊连接节点及其组件进... 火灾作用后,由于钢结构材料强度的下降和钢构件刚度的下降,必然导致结构内力重新分布。因此,要正确评定钢结构火灾后的剩余承载力及其整体安全性,就需要对钢结构在火灾作用后的材料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对4个足尺栓焊连接节点及其组件进行火灾试验模拟,通过对其火灾前与火灾后若干材料性能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到火灾后钢构件母材化学成分、显微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为火灾后钢结构构件的安全性评定与加固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我国钢结构抗火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构件 火灾后 材料性能 足尺试验
原文传递
火灾下超高强钢S960力学性能与抗火设计建议 被引量:5
13
作者 强旭红 张至毅 +2 位作者 姜旭 刘晓 任楚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3-682,共10页
为研究超高强钢S960在火灾下的材料力学性能,分别采用稳态火灾试验方法和瞬态火灾试验方法对超高强钢S960进行高温力学性能试验,得到超高强钢S960在火灾下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以及钢材破坏模式等。将试... 为研究超高强钢S960在火灾下的材料力学性能,分别采用稳态火灾试验方法和瞬态火灾试验方法对超高强钢S960进行高温力学性能试验,得到超高强钢S960在火灾下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以及钢材破坏模式等。将试验研究结果同现行钢结构规范EC3、ASCE、AISC、AS 4100和BS 5950等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规范对于高强钢的适用性。同时,为研究不同种类高强钢火灾下力学性能差异,将试验结果与现有文献中欧标高强钢S460、S690以及国产高强钢Q460、Q550、Q690和Q890的火灾下材料力学性能进行对比。此外,提出超高强钢S960在火灾高温作用下钢材力学性能的拟合公式,并验证其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现行各国规范不能安全可靠地指导超高强钢S960及其他高强钢的抗火设计,对规范进行针对高强钢的修订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钢 S960 材料力学性能 火灾 高温 拟合公式
下载PDF
高强钢外伸式端板节点火灾性能试验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武念铎 罗永峰 +2 位作者 强旭红 刘晓 姜旭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8-145,共8页
对1个Q690和2个Q960高强钢外伸式端板连接节点进行高温550℃下的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分析,并将试验结果与采用欧洲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EN 1993-1-8的计算结果及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550℃时,Q690和Q960高强钢端板... 对1个Q690和2个Q960高强钢外伸式端板连接节点进行高温550℃下的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分析,并将试验结果与采用欧洲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EN 1993-1-8的计算结果及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550℃时,Q690和Q960高强钢端板连接节点的承载力分别为常温时的45%和46%,初始转动刚度为常温时的57%和65%,但转动能力分别为常温时的1.43倍和1.66倍.EN 1993-1-8中基于普通钢端板连接节点常温力学性能所提出的组件法可直接用于预测高强钢端板连接节点火灾下的失效模式和承载能力,但初始转动刚度的计算公式并不适用,且采用EN 1993-1-8关于保障节点转动能力的相关要求对高强钢端板连接节点进行抗火设计偏于保守.有限元模型可准确模拟该端板连接节点火灾下的弯矩转角关系和失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外伸式端板连接节点 火灾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刮胶辊的失效分析
15
作者 洪永昌 韩波 《热处理》 CAS 2013年第6期61-65,共5页
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磨损的刮胶辊组织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探讨了刮胶辊的失效原因。结果表明,镀Cr层成分不均匀,并存在少量氧化物夹杂、空洞和显微裂纹,是刮胶辊因磨损而过早产生失效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经改进... 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磨损的刮胶辊组织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探讨了刮胶辊的失效原因。结果表明,镀Cr层成分不均匀,并存在少量氧化物夹杂、空洞和显微裂纹,是刮胶辊因磨损而过早产生失效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经改进的刮胶辊生产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胶辊 表面磨损 失效 组织
下载PDF
考虑螺栓抗弯刚度的T型连接初始刚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武念铎 强旭红 +1 位作者 刘晓 罗永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71-1579,共9页
为深入了解螺栓抗弯刚度对T型连接初始抗弯刚度的影响,探讨了现阶段T型连接刚度的不同理论计算方法,并分析了不同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采用连续梁模型导出了考虑螺栓抗弯刚度的T型连接初始刚度计算公式;将公式计算结果与可靠的... 为深入了解螺栓抗弯刚度对T型连接初始抗弯刚度的影响,探讨了现阶段T型连接刚度的不同理论计算方法,并分析了不同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采用连续梁模型导出了考虑螺栓抗弯刚度的T型连接初始刚度计算公式;将公式计算结果与可靠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进而对影响T型连接初始刚度的翼缘厚度和螺栓位置进行了参数分析,得到了不同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翼缘厚度的减小和螺栓轴线至翼缘边缘距离的增大,螺栓抗弯刚度对T型连接初始刚度的影响增大;对于普通钢T型连接,考虑螺栓抗弯刚度时T型连接初始刚度的计算结果较不考虑时提高的幅度不足5%;但对于高强钢T型连接,考虑螺栓抗弯刚度的计算结果较不考虑时提高约30%.因此,对于高强钢T型连接,计算其初始刚度时,不可忽略螺栓的抗弯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连接 初始刚度 螺栓抗弯刚度 连续梁模型 高强钢
下载PDF
超大结构倾斜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仕仁 吴军 +1 位作者 章鹏 郑大青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2,共3页
基于传统的液位观测法,结合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光电液位传感器的倾斜度实时在线监测系统,通过485总线将各光电液位传感器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进行实时处理,并在自行开发的人机界面上显示出结果。系统能够... 基于传统的液位观测法,结合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光电液位传感器的倾斜度实时在线监测系统,通过485总线将各光电液位传感器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进行实时处理,并在自行开发的人机界面上显示出结果。系统能够对微小的倾斜度(小于0.08°)进行在线实时监测,可在0.1 s内计算出结果,并且动态响应良好。结果表明,实时倾斜度监测系统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精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结构 光电液位传感器 倾斜度 实时监测 设计 应用
下载PDF
基于应变能的网壳结构构件重要性分类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栗云松 聂琪 +2 位作者 罗永峰 刘晓 郭小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31,共10页
传统的构件重要性分类方法通常仅针对线弹性结构,不适用于非线性效应较强的网壳结构,同时其分类依据存在一定局限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文中针对网壳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变能的构件重要性分类方法。基于应变能理论,引入了临界点总应变能... 传统的构件重要性分类方法通常仅针对线弹性结构,不适用于非线性效应较强的网壳结构,同时其分类依据存在一定局限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文中针对网壳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变能的构件重要性分类方法。基于应变能理论,引入了临界点总应变能的概念;以临界点总应变能为评价指标分析局部构件损伤对结构整体承载性能的影响,由此确定构件的重要程度。将结构临界点总应变能折减系数作为构件重要性系数,参照现行规范的构件重要性划分原则,根据K-medoids分类方法提出了一种变界限的网壳结构构件重要性分类方法。对凯威特型球面网壳算例的分析结果表明,构件重要性分类界限不宜采用单一的固定值;不同损伤状况下,重要构件的数量及分布位置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确定;文中方法相较于构件设计应力比方法能够提供更多信息,便于准确识别结构系统中的重要构件;基于拆除构件法的构件重要性判定方法不适用于常规的结构检测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网壳结构 构件重要性 应变能 K-medoids分类方法
下载PDF
汽车定子盘开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波 陈申芳 黄嘉乐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1年第3期189-191,共3页
某汽车制动系统定子盘使用不到六个月即在焊接热影响区部位发生开裂,采用金相检验、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及断口分析等方法对该定子盘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起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焊接区域及母材应力集中严重,加上焊缝与母... 某汽车制动系统定子盘使用不到六个月即在焊接热影响区部位发生开裂,采用金相检验、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及断口分析等方法对该定子盘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起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焊接区域及母材应力集中严重,加上焊缝与母材熔合不良,定子盘在使用过程中承受扭力,最终造成了疲劳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盘 开裂 应力集中 疲劳
下载PDF
列车滚轴轴承故障诊断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仕仁 钟声 章鹏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5-39,共5页
滚轴轴承是列车走行部的重要部件。列车行驶过程中,灰尘进入轴承或润滑不足等造成轴承损坏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对列车滚轴轴承故障进行检测,以保障列车安全运行。通过对振动信号分析法、声发射检测法和轴温检测法等国内外滚... 滚轴轴承是列车走行部的重要部件。列车行驶过程中,灰尘进入轴承或润滑不足等造成轴承损坏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对列车滚轴轴承故障进行检测,以保障列车安全运行。通过对振动信号分析法、声发射检测法和轴温检测法等国内外滚轴轴承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列车滚轴轴承在线监测方法,探讨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轴轴承 在线损伤检测 振动信号声发射 轴温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