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联合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华亮 杨滢瑶 王一飞 《上海医药》 CAS 2018年第23期5-8,18,共5页
激光联合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小,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以尖锐湿疣、黄褐斑、痤疮、白癜风、带状疱疹、色素沉着、痣、银屑病、过敏性紫癜和湿疹为例,就该联合疗法近5年来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概要介绍。
关键词 激光 中医药 联合疗法 皮肤病
下载PDF
中医药促进创面愈合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卢怡 祁菲 +7 位作者 陈曦 蒯仂 周蜜 杨滢瑶 李苏 王艳姣 李福伦 迮侃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34-137,共4页
中医药促进各类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创面拥有悠久历史和较好的临床疗效。其具体的现代科学机制研究近年来已有不少成果。本文结合当代医学创面修复研究进展,从TGF-β、VEGF、HIF-1α、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基质金属酶、Wnt、MAPK等信号... 中医药促进各类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创面拥有悠久历史和较好的临床疗效。其具体的现代科学机制研究近年来已有不少成果。本文结合当代医学创面修复研究进展,从TGF-β、VEGF、HIF-1α、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基质金属酶、Wnt、MAPK等信号通路角度分析了中医药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以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创面修复 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基于四元联系数的中医四诊与银屑病疗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斌 郑淇 +3 位作者 华圣元 徐蓉 李欣 赵克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2241-2246,共6页
目的:研究银屑病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与疗效的关系,探讨四元联系数在其中的应用。结果:失眠证候的两种排序号相同,都排序6,说明对失眠证候的用药具有普适性;出汗减少、苔薄、苔白、脉滑、脉细这5个证候的两种排序相距8~11个排序号,属... 目的:研究银屑病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与疗效的关系,探讨四元联系数在其中的应用。结果:失眠证候的两种排序号相同,都排序6,说明对失眠证候的用药具有普适性;出汗减少、苔薄、苔白、脉滑、脉细这5个证候的两种排序相距8~11个排序号,属于“反”,提示在这些证候上的随证加减用药对一部分患者适用,对另一部分患者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宜;其余9个证候的两种排序号相距1~4个排序号,提示在这9个证候上的用药,对不同患者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结论:正确的望闻问切四诊及其信息处理有助于提高银屑病治疗效果,四元联系数可以用于望闻问切证候与疗效关系的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闻问切 四元联系数 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证 集对分析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浅部真菌病循证医学60年回顾 被引量:7
4
作者 茹意 顾云东 +2 位作者 郑淇 李欣 李斌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2期120-123,共4页
通过论述循证医学对浅部真菌病的中医临床研究意义,回顾其在中医药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研究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中医对浅部真菌病的认识由来已久,已知具有抗真菌作用的中药有很多,但由于中药单方和复方成分复杂的特点,这类相关研究的数... 通过论述循证医学对浅部真菌病的中医临床研究意义,回顾其在中医药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研究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中医对浅部真菌病的认识由来已久,已知具有抗真菌作用的中药有很多,但由于中药单方和复方成分复杂的特点,这类相关研究的数量不多且质量不高,一定程度限制了临床工作者和研究者的整体科研设计思路。该文介绍了澳大利亚抗真菌药物——茶树油的研发历程,探索中医药治疗浅部真菌病的循证医学之路(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结合提供思考与设想,也为浅部真菌病的中医药规范化诊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中医药 抗真菌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偏联系数研究银屑病皮损对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徐蓉 卢怡 +7 位作者 蒯仂 茹意 柴媛媛 曹艳云 迮侃 李欣 李斌 赵克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探讨用集对分析中的偏联系数研究银屑病患者皮损程度与部位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首先把皮损状况分成红斑、鳞屑、浸润、面积、部位5个大类12个子类,统计202例患者在各子类上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百分比,令其依次对应于四元联系... 目的:探讨用集对分析中的偏联系数研究银屑病患者皮损程度与部位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首先把皮损状况分成红斑、鳞屑、浸润、面积、部位5个大类12个子类,统计202例患者在各子类上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百分比,令其依次对应于四元联系数中的同一度a,偏同度b,偏反度c,对立度d;计算各子类疗效的四元联系数的全偏联系数,根据全偏联系数值的大小做出排序,全偏联系数值大的疗效好于全偏联系数值小的疗效,据此确定皮损状况对疗效的影响性质与影响程度。结果:浸润积分0~1.46的患者疗效最好(排序1),鳞屑积分>2.04的患者疗效最差(排序12);相对于皮损状况来说,皮损发生在何部位对治疗后的预期影响不大,但所有的皮损状况项目都不利于疗效的提高(反映在三阶全偏联系数上的值全部为负值),这与临床实际一致。结论:利用四元联系数的全偏联系数研究银屑病皮损状况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疗效的影响,在临床中根据皮损部位及皮损程度作出统计学意义上的疗效预期,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决策支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皮损 疗效 四元联系数 全偏联系数 集对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六元联系数方程的六经辨治皮肤病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华亮 蒯仂 +7 位作者 李苏 孙晓颖 周亚琼 周蜜 赵克勤 王一飞 李欣 李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2-15,共4页
目的通过构建六经辨治皮肤病的数学模型,探求李斌教授六经辨证论治皮肤病的一般规律。方法先把集对分析中的六元联系数对应于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和厥阴经,根据"阴平阳秘"思想假定六元联系数中的6个联系分... 目的通过构建六经辨治皮肤病的数学模型,探求李斌教授六经辨证论治皮肤病的一般规律。方法先把集对分析中的六元联系数对应于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和厥阴经,根据"阴平阳秘"思想假定六元联系数中的6个联系分量a、b、c、d、e、f在正常情况时各取值1/6。患病时这些联系分量中的某些联系分量大于或小于1/6,即阴阳失衡;再根据"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乱则调之"治则,按经随证加减用药,以期各联系分量回归到1/6,据此建立基于六经辨证的一次线性方程。结果建立的基于六元联系数的一次线性方程较为客观地表示出李斌教授运用六经辨证治疗某皮肤病的过程。结论可以在中医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基于六元联系数的辨证论治数学模型,解析该模型的过程对应着临床治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辨证 集对分析 六元联系数方程 李斌
原文传递
李斌凉血潜镇法治疗湿疹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茹意 许逊哲 +7 位作者 蒯仂 魏冬慧 郑淇 王玲玲 吴人杰 王一花 李欣 李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73-1776,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分析李斌教授采用凉血潜镇法治疗湿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6年12月9日至2017年6月19日李斌教授治疗湿疹的临床病例初诊医案100例,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其治疗湿...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分析李斌教授采用凉血潜镇法治疗湿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6年12月9日至2017年6月19日李斌教授治疗湿疹的临床病例初诊医案100例,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其治疗湿疹中症状与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常见临床症状为瘙痒较剧、四肢躯干散在红斑丘疹、夜寐欠安、心烦不适、舌红苔腻等,100份处方中涉及中药102味,包括外科六号方(自拟)及苦参、桂枝、生地、乌梢蛇等,产生15组湿疹支持度≧60的中药药对和9张新处方。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揭示了李斌教授治疗湿疹的用药规律,有助于提高中医治疗湿疹的疗效,为总结名中医经验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潜镇法 湿疹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李斌
下载PDF
当归饮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罗楹 刘柳 +2 位作者 茹意 李欣 李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2223-2225,共3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白疕",该病易复发难治愈。历代中医医家认为银屑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与血热、血燥、血瘀有关。当归饮子方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代表方,在临床已广泛应用。文章对当归饮子治疗寻常型银...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白疕",该病易复发难治愈。历代中医医家认为银屑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与血热、血燥、血瘀有关。当归饮子方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代表方,在临床已广泛应用。文章对当归饮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包括联合中药外治法及西医疗法,发现当归饮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值得肯定,能够有效减小皮损面积,降低临床复发率,且具有不良反应低、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优势;同时对当归饮子方中的单味药至整方的药理研究进行了归纳,发现其主要通过控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抑制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改善和修复银屑病患者皮肤屏障功能以达到治疗效果,进而阐明当归饮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当归饮子 临床应用 药理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基于集对分析加权疗效曲线的银屑病代表方剂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月 蒯仂 +7 位作者 茹意 许逊哲 吴人杰 周蜜 迮侃 李欣 李斌 赵克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825-1829,共5页
目的:探讨集对分析在银屑病代表方剂用药规律研究中的应用,以求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先对文献中报导的治疗银屑病的9个代表方剂所获得的疗效用4元联系数表示;再对疗效4元联系数中的'治愈''显效''好转''无... 目的:探讨集对分析在银屑病代表方剂用药规律研究中的应用,以求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先对文献中报导的治疗银屑病的9个代表方剂所获得的疗效用4元联系数表示;再对疗效4元联系数中的'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分别取值为1,0.666(-0.333),0.333(-0.666),0(-1),据此计算9个代表方剂的总有效率以及与理想完美疗效的距离,综合有效率大的优于综合有效率小的,与完美疗效距离短的优于距离大的,从而确定9个代表方剂的综合优劣排序;讨论排在前3位的代表方剂之药理作用,找出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应用规律。结果:综合疗效排在第1、2、3位的依次是土槐菝葜汤,清凉解毒汤,凉血活血汤,3个汤剂中无共用药,任意两个方剂的共用药有生地、土茯苓、白鲜皮、赤芍、板蓝根、当归、紫草、茜草、槐花、丹皮,最优方剂的综合疗效与理想的完美疗效之间仍有一半距离,建议在综合疗效排序第一的方剂土槐菝葜汤的基础上增加鸡血藤、雷公藤、蜈蚣、羚羊角、大黄,以获得更高的疗效。结论:可以在中医治疗银屑病的多个方案疗效综合评价中应用基于集对分析的加权疗效曲线和总有效率计算,提高银屑病中医中药治疗效果的任务仍很艰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代表方剂 集对分析 4元联系数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四元联系数在土槐菝葜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疗效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逊哲 茹意 +7 位作者 蒯仂 华亮 魏冬慧 吴人杰 王一花 李欣 李斌 赵克勤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通过集对分析法中四元联系数对土槐菝葜汤辨治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进行二次分析。在临床疗效证实的基础上,采用集对分析态势函数评价土槐菝葜汤治疗的临床优势,并为进一步方药选优提供一个新途径。方法运用土槐菝葜汤在治疗血热型银... 目的通过集对分析法中四元联系数对土槐菝葜汤辨治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进行二次分析。在临床疗效证实的基础上,采用集对分析态势函数评价土槐菝葜汤治疗的临床优势,并为进一步方药选优提供一个新途径。方法运用土槐菝葜汤在治疗血热型银屑病临床研究中的资料,将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好转、无效4类,根据集对分析方法建立四元联系数,分别对应为a、b、c、d,再分别计算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有效态势及三阶正偏联系数,进行比较。结果μ_2(观察组)处在同势1级,μ_1(对照组)处在同势15级,μ_2(观察组)比μ_1(对照组)要优先14个态势级。三阶正偏联系数μ_1(对照组)0.445 8>μ_2(观察组)0.441 3。结论用土槐菝葜汤治疗银屑病的整体疗效是稳定的,且有继续提高疗效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联系数 土槐菝葜汤 寻常型银屑病 疗效
下载PDF
细胞周期调控系统Cyclins-CDKs-CKIs在创面愈合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月 蒯仂 +3 位作者 茹意 吴人杰 李欣 李斌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4期886-891,共6页
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相关因子调控细胞周期进展,在创面愈合炎症期与修复期均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周期蛋白(Cyclin)通过Cyclin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调控细胞周期,而CDKs的抑制剂(Cyclin-dependentkinaseinhibitor,CKI)... 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相关因子调控细胞周期进展,在创面愈合炎症期与修复期均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周期蛋白(Cyclin)通过Cyclin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调控细胞周期,而CDKs的抑制剂(Cyclin-dependentkinaseinhibitor,CKI)具有抗炎作用,在炎症期抑制cyclinD1基因的表达可能通过防止巨噬细胞过度增殖,从而消退炎症反应,利于慢性创面的愈合;在创面修复期下调细胞周期正向调控因子CyclinD,CyclinE1,上调细胞周期负向调控因子p21cip1,p27kip1等的表达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殖从而减少瘢痕增生。Cyclins-CDKs-CKIs的潜在治疗价值是消退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并抑制瘢痕增生,深入了解其在创面愈合不同阶段中的作用,对探索促进创面愈合、抑制瘢痕增生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s-CDKs-CKIs 炎症 瘢痕增生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华医典》治疗银屑病内服方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宜霖 费晓雅 +2 位作者 韩昌鹏 王振宜 李斌 《上海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47-50,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中华医典》中治疗银屑病的内服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华医典》收录古籍中所载的治疗银屑病的内服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分析组方的用药特点及规律。结果:筛选出方剂共3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中华医典》中治疗银屑病的内服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华医典》收录古籍中所载的治疗银屑病的内服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分析组方的用药特点及规律。结果:筛选出方剂共33条,其中共涉及107味中药,药性多为苦、甘、辛,多归肝、脾、胃经,分析得出用药以防风、大黄、当归为主。支持度≥6的中药药对组合为9对;分析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6组治疗银屑病的新处方。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揭示《中华医典》治疗银屑病处方用药规律,治则上多从清热解毒,养血活血,祛风除湿等入手,挖掘出的新方可为后续临床银屑病内服药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中华医典》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V2.5
下载PDF
Cyr61/CCN1在创面愈合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蒯仂 许逊哲 +5 位作者 茹意 魏冬慧 吴人杰 王一花 李欣 李斌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10期2220-2223,共4页
Cyr61/CCN1(cysteine-rich 61)是近年来国内外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Cyr61通过αvβ3/αvβ5诱导形成p130^(Cas)/CrkII信号复合物,使得FAK磷酸化,进一步激活Rac1信号通路,促进中性粒细胞的胞葬作用,从而降低创面炎症反应,加速愈... Cyr61/CCN1(cysteine-rich 61)是近年来国内外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Cyr61通过αvβ3/αvβ5诱导形成p130^(Cas)/CrkII信号复合物,使得FAK磷酸化,进一步激活Rac1信号通路,促进中性粒细胞的胞葬作用,从而降低创面炎症反应,加速愈合。修复期则与整合素α6β1相结合诱导成纤维细胞衰老或激活p16 INK4a/pRb信号通路进一步令抗纤维化因子表达,从而抑制创面纤维化的发生。其在愈创炎症期和组织修复期都扮演重要角色,潜在治疗价值在于加速创面炎症阶段并抑制修复阶段的纤维化,减少瘢痕组织生成。更深入地了解Cyr61与皮肤创面愈合之间的作用关系对研制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与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r61/CCN1 创面愈合 炎症 组织修复
下载PDF
银屑病与PRINS lncRNA相关性研究进展
14
作者 华圣元 车熙贞 +5 位作者 李斌 王一飞 茅玮炜 杨丽 陈洁 缪晓 《皮肤病与性病》 2019年第2期180-181,共2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免疫介导的,与遗传、代谢等多种因素相关的疾病,目前病因尚未清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RINS lncRNA作为一种新型长链非编码RNA在银屑病无损伤的表皮中呈高反应性,参与了G1P3之间的信号传递以及NPM蛋白的调控,...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免疫介导的,与遗传、代谢等多种因素相关的疾病,目前病因尚未清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RINS lncRNA作为一种新型长链非编码RNA在银屑病无损伤的表皮中呈高反应性,参与了G1P3之间的信号传递以及NPM蛋白的调控,其可调节炎症介质产生,在慢性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银屑病发病机制与PRINS lncRNA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PRINS lncRNA 综述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与中医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华亮 周蜜 +3 位作者 迮侃 卢怡 李欣 李斌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9年第11期806-810,共5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主要来源于中胚层,有自我复制和多种分化的潜能。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广泛的免疫调节能力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发现,MSC广泛参与银屑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该发现为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主要来源于中胚层,有自我复制和多种分化的潜能。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广泛的免疫调节能力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发现,MSC广泛参与银屑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该发现为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思路。本文对各组织来源MSC对银屑病炎症发生环节的调节机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归纳总结近年来中医药干预MSC与炎症、细胞增殖方面的研究结果,旨在为通过干预MSC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银屑病 植物药物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中医美容的现代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明霞 马欣 +1 位作者 吴娟 李斌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23年第5期397-403,共7页
中医美容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中式美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特色疗法对损美性疾病进行矫正或掩饰,以维护人体形态美和体魄美的学科。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医疗美容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美容因其具有内外兼养、安全、经济及便捷等... 中医美容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中式美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特色疗法对损美性疾病进行矫正或掩饰,以维护人体形态美和体魄美的学科。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医疗美容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美容因其具有内外兼养、安全、经济及便捷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美白、祛斑、抗皱、祛疤及减肥等现代美容领域。该文以中医美容的现代应用为主线,对中医美容方法以及现有临床和基础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中医美容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促进中医美容学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美容 损美性疾病 针灸疗法
原文传递
《疡医大全》治疗皮肤溃疡外用方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费晓雅 蒯仂 +6 位作者 李秀丽 叶晖 蒋建明 迮侃 李欣 李福伦 李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138-141,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疡医大全》中治疗皮肤溃疡的外用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疡医大全》中所载的治疗皮肤溃疡的外用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集成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的用药特点。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疡医大全》中治疗皮肤溃疡的外用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疡医大全》中所载的治疗皮肤溃疡的外用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集成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的用药特点。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共62条,其中共涉及91味中药,分析得出用药以轻粉、蜂蜡、没药为主,药性多为辛、苦、寒,归肝、心、脾经。支持度≥4的中药药对组合为17对;无监督熵聚类分析得到4组治疗皮肤溃疡的新处方。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揭示《疡医大全》治疗皮肤溃疡处方用药规律,治则上多从祛腐生肌,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等入手,以乳香、没药、轻粉、血竭、铅丹、虫白蜡、蜂蜡、冰片为基本方,为后续研究皮肤溃疡外用药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溃疡 疡医大全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
原文传递
李斌辨治慢性皮肤溃疡经验 被引量:14
18
作者 蒯仂 许逊哲 +5 位作者 王一花 茹意 魏冬慧 吴人杰 李欣 李斌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1期21-23,共3页
介绍李斌教授对慢性皮肤溃疡病因病机的分析及其用药经验。认为诊治本病应衷中参西,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提出瘀、虚为两大关键病理因素,治以生肌化瘀、清利湿热、调理脾胃。
关键词 慢性皮肤溃疡 辨治思想 李斌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癌痛外敷方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凯文 蒯仂 +2 位作者 金燊懿 许玲 龚亚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4-257,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外敷治疗癌性疼痛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2~2017年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涉及中药外治癌痛的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集成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用药特点。结果:纳入方剂131条,涉及128味中药,用药以... 目的:探讨中医药外敷治疗癌性疼痛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2~2017年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涉及中药外治癌痛的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集成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用药特点。结果:纳入方剂131条,涉及128味中药,用药以冰片、乳香、没药为主,药性多为辛、温,归肝、脾、心经,支持度≥26的中药药对组合为10对,无监督熵聚类分析得到8首治疗癌痛新处方。结论:得出癌痛外敷方的用药规律及核心外用药方,为临床研发癌痛外敷中药新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 外敷 癌性疼痛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下载PDF
李斌从“湿瘀互结”角度辨治慢性皮肤溃疡经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建坤 蒯仂 +5 位作者 李苏 叶晖 蒋建明 李欣 李福伦 李斌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6期26-29,共4页
介绍李斌教授从“湿瘀互结”辨治慢性皮肤溃疡的经验。认为慢性皮肤溃疡的病机主要为经络阻滞、气血凝涩、聚而为湿,湿邪与瘀血互结,阻塞脉道,发而为病;前期治疗以健脾利湿、化瘀生肌为主,后期辅以补益气血;处方选药时祛瘀与化湿并重,... 介绍李斌教授从“湿瘀互结”辨治慢性皮肤溃疡的经验。认为慢性皮肤溃疡的病机主要为经络阻滞、气血凝涩、聚而为湿,湿邪与瘀血互结,阻塞脉道,发而为病;前期治疗以健脾利湿、化瘀生肌为主,后期辅以补益气血;处方选药时祛瘀与化湿并重,擅用虫类药及藤类药。并举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皮肤溃疡 湿瘀互结 行气化瘀 虫类药 红藤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