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年上海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65
1
作者 车大钿 陆权 +2 位作者 陆敏 季芳 童海燕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ALRTIs)是儿科最常见疾病 ,为了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 ,为了倡导抗生素合理使用 ,须首先探讨儿童ALRTIs的病原学分布。方法  2 0 0 0年 1~ 1 2月对确诊的该地区ALRTIs的1 2 1 6例患儿取下呼吸道分泌物标... 目的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ALRTIs)是儿科最常见疾病 ,为了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 ,为了倡导抗生素合理使用 ,须首先探讨儿童ALRTIs的病原学分布。方法  2 0 0 0年 1~ 1 2月对确诊的该地区ALRTIs的1 2 1 6例患儿取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 ,用桥联酶标法检测病毒抗原 ,送细菌培养和肺炎支原体培养 ,用SERODIA MYCO2 凝集法作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结果 病原检测阳性者 1 0 1 9例 (83.8% ) ,其中单纯病毒感染 4 4 4例(36 .5 % ) ,单纯细菌感染 1 97例 (1 6 .2 % ) ,单纯支原体感染 4 6例 (3.8% ) ;混合感染 332例 (2 7.3% )。病毒病原依次为 :呼吸道合胞病毒 1 8.6 % ,副流感 1、3型病毒 1 2 .3% ,副流感 2型病毒 1 0 .4 % ,腺病毒 8.6 % ,甲型流感病毒7.6 % ,乙型流感病毒 6 .3%。细菌感染中流感嗜血杆菌 9.0 % ,肺炎链球菌 7.9% ,大肠杆菌 6 .3% ,金黄色葡萄球菌 4 .9% ,肺炎克雷伯菌 3.9% ,表皮葡萄球菌 1 .4 % ,卡他莫拉菌 0 .0 8% ,以及其它菌 5 .1 %。结论 病毒感染是上海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 ,细菌感染次之 ,细菌和病毒混和感染在 3岁以下尤其 1岁以下小儿明显 ,而支原体感染多见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年 上海 儿童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 检测
下载PDF
动态呼吸监测在儿童哮喘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徐艳娜 崔珍 +3 位作者 顾剑华 金晓群 李永莲 丁国栋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9期2819-2824,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呼吸监测在儿童哮喘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5~14岁首诊为哮喘的儿童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儿在接受常规哮喘... 目的探讨动态呼吸监测在儿童哮喘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5~14岁首诊为哮喘的儿童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儿在接受常规哮喘管理6个月的同时在初始治疗时使用智能肺功能仪进行动态呼吸监测3个月,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常规的哮喘管理6个月。比较两组儿童在初诊、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用力呼出气体50%时最大呼气流量(MEF50)与用力呼出气体75%,剩余25%时最大呼气流量(MEF25)]、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哮喘控制评分(C-ACT评分)和用药依从性。6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儿童的哮喘控制水平、哮喘发作的频率及再就医次数。结果研究组儿童的FEV_(1)、PEF、MMEF、MEF25在随访3个月、6个月时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EF50在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的FeNO在随访3个月、6个月时分别为(12.4±2.2)ppb、(7.3±2.8)ppb,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1.7)ppb、(10.7±2.6)pp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的哮喘C-ACT评分在随访3个月、6个月时分别为(25.75±1.23)分、(26.40±0.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13±0.94)分、(22.32±0.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的用药依从性在随访3个月、6个月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研究组儿童的哮喘控制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而研究组儿童累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和再就医次数分别为(0.56±0.08)次、(0.42±0.06)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0.25)次、(2.45±0.38)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儿童哮喘管理方法比较,动态呼吸监测辅助儿童哮喘管理可以提高哮喘管理水平,弥补传统儿童哮喘管理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呼吸监测 儿童 哮喘管理 肺功能
下载PDF
物联网在支气管哮喘儿童呼吸康复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胡禕静 吴平 +2 位作者 肖艳赏 颜斯蕾 刘晓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181-0184,共4页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沉重疾病负担。呼吸康复作为支气管哮喘儿童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方式,可以消除疾病诱因,提高运动耐力,改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应用物联网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进行...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沉重疾病负担。呼吸康复作为支气管哮喘儿童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方式,可以消除疾病诱因,提高运动耐力,改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应用物联网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进行呼吸康复,可以远程进行评估、呼吸康复实施、管理,病提供强大数据致辞,为促进呼吸康复健康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呼吸康复 支气管哮喘 可穿戴设备
下载PDF
上海地区小儿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37
4
作者 陆敏 曾玫 +1 位作者 陆权 顾兰琴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了解近年上海地区小儿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对2002年10月-2004年4月住院的4534例0~16岁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6种病毒检测。结果4534例患儿中有1837例病毒检测阳性,总阳性率40.5... 目的了解近年上海地区小儿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对2002年10月-2004年4月住院的4534例0~16岁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6种病毒检测。结果4534例患儿中有1837例病毒检测阳性,总阳性率40.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最多,为831例(45.2%),其余依次为流感病毒A(IFVA)330例(18.0%),副流感病毒1、3(PIV1,3)232例(12.6%),流感病毒B(IFVB)201例(10.9%),副流感病毒2(PIV2)114例(6.2%),腺病毒(ADV)96例(5.2%)和混合感染33例(1.8%)。7个月~1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65.8%,3岁以下儿童阳性率为88.7%。RSV阳性患儿的平均月龄为5个月(0.1~156个月),明显低于其他病毒阳性的患儿。RSV季节性较明显,2003和2004年高峰主要集中在1-2月份,2004年的高峰在2003年12月份提前出现。IFVA,IFVB在2002年10-12月份有一个小高峰。毛细支气管炎病毒阳性率为53.4%,其中RSV占79.5%,IFVA13.5%,PIV22.6%,ADV2.6%。肺炎、支气管炎、喉气管支气管炎、有喘息症状的支气管炎和哮喘患儿病毒阳性率分别为41.3%、35.3%、40.3%、42.5%和36.5%。结论病毒依然是上海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发病年龄主要在婴幼儿,其中RSV和IFVA最常见。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病原仍是RSV。IFVA多见于其他有喘息症状的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病毒 儿童
下载PDF
上海地区儿童百日咳鲍特杆菌毒素IgG抗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2
5
作者 荆小袁 陆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5-591,共7页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儿童血清百日咳鲍特杆菌毒素IgG抗体(anti-pertussis toxin IgG,抗-PT IgG)水平检测,初步评估百白破三联疫苗(DTP)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为评估疫苗接种质量和强化接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地区372名0~18岁儿童的...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儿童血清百日咳鲍特杆菌毒素IgG抗体(anti-pertussis toxin IgG,抗-PT IgG)水平检测,初步评估百白破三联疫苗(DTP)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为评估疫苗接种质量和强化接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地区372名0~18岁儿童的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受试者的血清抗-PT IgG水平。在近1年内未接种百白破无细胞疫苗(DTaP)或含DTaP疫苗的情况下,以受试者的抗-PT IgG水平≥30IU/mL为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接触过百日咳鲍特杆菌;抗-PT IgG水平≥100IU/mL提示急性感染。结果在372名受试者中,血清抗-PT IgG平均水平为16.21IU/mL,其中42例(11.29%)呈抗体阳性表现。<3岁组血清阳性率最高(18.60%),平均水平21.82IU/mL;其次为10~12岁组(11.43%),平均水平21.16IU/mL;阳性率最低的年龄组为3~5岁组(7.46%),而平均水平在6~9岁组(9.74IU/mL)最低。结论不典型百日咳鲍特杆菌感染在中国儿童中普遍存在,以10~12岁儿童发生率最高。作为百日咳感染的高发人群和引起婴幼儿感染的重要传染源,对其进行强化疫苗接种可能有助于显著降低各年龄段儿童百日咳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横断面研究 流行病学 百日咳鲍特杆菌毒素IgG抗体
下载PDF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金必青 顾浩翔 +1 位作者 吴蓓蓉 丁国栋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5期689-695,共7页
目的 通过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AP患儿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住院的942例CAP患儿... 目的 通过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AP患儿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住院的942例CAP患儿,根据本研究对象住院时间的中位数,将其分为两组:≤7 d组(441例),>7 d组(501例),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入院后首次实验室检查指标、发热天数、影像学病变部位及病原学感染情况等因素与住院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符合条件的自变量(P<0.05)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CAP患儿住院时间>7 d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年龄)、影像学病变部位、病原学感染情况、发热天数及入院后首次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 NEUT)、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absolute eosinophil counts, EOS)、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isoenzyme MB, 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及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像学病变部位、病原学感染情况、发热天数、NEUT、CRP、ESR是CAP患儿住院时间>7 d独立危险因素。发热天数、NEUT、CRP、ESR预测CAP患儿住院时间>7 d的ROC面积分别为0.69(95%CI:0.65-0.72,P<0.01)、0.63(95%CI:0.59-0.66,P<0.01)、0.63(95%CI:0.59-0.66,P<0.01)、0.60(95%CI:0.56-0.63,P<0.01)。结论 CAP患儿住院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热天数、入院后首次实验室检查指标(NEUT、CRP、PCT、ESR、LDH、Scr)与住院时间具有正相关性(P<0.05),但发热天数、NEUT、CRP、ESR对CAP患儿住院时间>7 d预测效能不高,尚不能作为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住院时间 影响因素 儿童
下载PDF
如何判断孩子是感冒而不是肺炎
7
作者 孙超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5期10-11,共2页
近来气候多变,小朋友在此期间容易出现流涕、咳嗽、发热等症状,家长常以为孩子是感冒了。但一些孩子刚开始只是出现一点感冒症状,后面却越来越严重,一检查发现是得了肺炎。肺炎和感冒症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那么,该如何判断孩子是感冒还... 近来气候多变,小朋友在此期间容易出现流涕、咳嗽、发热等症状,家长常以为孩子是感冒了。但一些孩子刚开始只是出现一点感冒症状,后面却越来越严重,一检查发现是得了肺炎。肺炎和感冒症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那么,该如何判断孩子是感冒还是肺炎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症状 肺炎 孩子 判断 小朋友
下载PDF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杨静薇 陆权 张慧燕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512-514,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痰细菌培养、痰支原体培养、APAAP法、酶联免疫法 (ELISA)等对 2 46例下呼吸道感染病儿进行多病原学研究。结果 单纯病毒感染占 5 0 .4% ,细菌感染 4.1% ,支...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痰细菌培养、痰支原体培养、APAAP法、酶联免疫法 (ELISA)等对 2 46例下呼吸道感染病儿进行多病原学研究。结果 单纯病毒感染占 5 0 .4% ,细菌感染 4.1% ,支原体感染 5 .7% ,混合感染 2 7.2 % ,病原不明 12 .6 %。毛细支气管炎组中无单纯细菌或支原体感染 ;而支气管炎组中无 1例是单纯细菌感染。 <1岁组的混合感染率 37.6 %高于 1岁以上年龄组 (16 .5 3% ) (P <0 .0 5 )。CRP的升高在细菌与病毒感染间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病毒感染和混合感染构成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 ;婴儿中混合感染率高 ,而CRP的升高有助于早期判断细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 C反应蛋白 儿科 病菌感染
下载PDF
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调查 被引量:147
9
作者 黄海辉 张婴元 +6 位作者 黄绍光 陆权 周新 修清玉 王岱明 吴卫红 汪复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的分布情况 ,为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2 4 4例≥ 2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留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 ,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血清学方法和尿抗原测定法检测非典型病原体。结果 :2 ...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的分布情况 ,为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2 4 4例≥ 2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留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 ,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血清学方法和尿抗原测定法检测非典型病原体。结果 :2 4 4例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 1 2 0例 (4 9.2 % ) ,其中细菌阳性 5 3例 (2 1 .7% ) ,非典型病原体 82例 (33.6 % ) ,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 1 5例 (6 .1 % )。病原菌包括嗜血杆菌属 2 6株 ,肺炎克雷伯菌 1 0株 ,肺炎链球菌 6株 ,其他链球菌属 6株 ,葡萄球菌属 6株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 8株 ,非典型病原包括肺炎支原体 6 5例次 ,肺炎衣原体 1 7例次和嗜肺军团菌 7例次。肺炎链球菌感染多见于 2~ 4岁幼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 5~ 1 4岁和 1 5~ 4 4岁年轻患者。细菌感染和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嗜血杆菌属细菌仍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非典型病原体亦占重要地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 细菌 肺炎衣原体 肺炎支原体 嗜肺军团菌
下载PDF
雾化吸入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2个基本原则 被引量:1
10
作者 祝玉新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7期176-176,共1页
呼吸道疾病是儿童常见病。雾化吸入是一种特别适合呼吸系统疾病的给药方法。严格遵循治疗方法的适应性原则和治疗药物的对症性原则,是确保雾化吸入在儿科临床有效应用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 雾化吸入 儿科临床应用 基本原则
下载PDF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荆小袁 陆敏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通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儿童重症MPP(SMPP)的高危因素,为SMPP的早期诊断和激素的早期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急性期MPP患儿321例,分为重症组(84例)... 目的通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儿童重症MPP(SMPP)的高危因素,为SMPP的早期诊断和激素的早期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急性期MPP患儿321例,分为重症组(84例)和非重症组(237例)。采集可能与SMPP发生相关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SMP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重症组患儿的年龄显著大于非重症组,发热时间显著长于非重症组,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乳酸脱氢酶(LDH)、IL-6、IL-8、IL-10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重症组(P值均<0.05)。两组间的性别构成、白细胞计数,以及降钙素原(PCT)、IL-1B和IL-12p70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肺炎支原体(MP)抗体滴度(χ~2=32.93,P<0.01)、高DNA拷贝数(χ~2=11.42,P=0.003)和多种病原抗体阳性(χ~2=23.601,P<0.01)均与SMPP的发生相关(P值均<0.05)。两组间有无明显肺外表现和并发症的患儿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735,P<0.01),而是否伴有混合感染的患儿(血液、痰液或咽拭子病原DNA/RNA检测阳性或病原培养阳性的病例,不包括确诊为多种病原抗体阳性的患儿)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4,P=0.482)。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如年龄、发热时间、CRP、ESR、LDH、IL-6、IL-8、IL-10、TNF-α、MP抗体滴度、DNA拷贝数、多种病原抗体阳性、明显的肺外表现和并发症进行赋值,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时间(OR=1.347, 95%CI为1.158~1.568,P=0.000)、CRP(OR=1.023, 95%CI为1.005~1.041,P=0.012)、LDH(OR=1.015, 95%CI为1.010~1.021,P=0.000)、IL-8(OR=1.008, 95%CI为1.003~1.014,P=0.004)、高MP抗体滴度度(OR=2.171, 95%CI为1.204~3.912,P=0.010)、多种病原抗体阳性(OR=2.344, 95%CI为1.144~4.804,P=0.020)、明显的肺外表现和并发症(OR=15.733, 95%CI为4.262~58.072,P=0.000)是儿童SMP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热时间、CRP、LDH、IL-8、高MP抗体滴、多种病原抗体阳性、明显的肺外表现和并发症是儿童SMPP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儿童SMPP的早期识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危险因素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下载PDF
激励式护理干预在学龄期儿童口鼻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陶珏 胡祎静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6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激励式护理干预提升学龄期儿童口鼻呼出气一氧化氮同步测定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就诊及住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儿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患儿均首次进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激励式护理干预提升学龄期儿童口鼻呼出气一氧化氮同步测定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就诊及住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儿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患儿均首次进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激励式护理干预。对比2组口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鼻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一次成功率,记录测试时间。结果口测定一次成功率对照组为36.59%(15/41),低于观察组的60.00%(2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测定一次成功率对照组为41.50%(17/41),低于观察组的65.0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测定时间平均(2.16±0.97)min,对照组平均(3.38±0.7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式护理干预能缓解患儿紧张的情绪,提高口鼻呼出气一氧化氮同步测定的配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一氧化氮 呼出气一氧化氮 依从性 学龄期儿童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儿童专科医院呼吸科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13
作者 胡禕静 吴平 刘晓洁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3-24,共2页
2019年底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面对突发的疫情和患儿就诊结构的变化,院领导和护理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迅速对呼吸科护理人力资源进行了科学有效的调配,包括组织管理、护理人员全面培训、心理支持等内容,旨在为护理管理者今后更... 2019年底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面对突发的疫情和患儿就诊结构的变化,院领导和护理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迅速对呼吸科护理人力资源进行了科学有效的调配,包括组织管理、护理人员全面培训、心理支持等内容,旨在为护理管理者今后更好地应对突发疫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呼吸科 护理管理研究
原文传递
2000~2002年北京、上海及广州三地儿童携带流感嗜血杆菌抗生素敏感性监测 被引量:26
14
作者 沈叙庄 陆权 +6 位作者 邓力 俞桑洁 张泓 邓秋莲 姜敏 胡翼云 杨永弘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1335-1339,共5页
目的了解当前我国儿童携带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以便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方法采用E-test最小抑菌浓度(MIC)方法及KB纸片扩散法对2000-2002年北京、上海、广州3所儿童医院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携带流感嗜血杆菌进... 目的了解当前我国儿童携带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以便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方法采用E-test最小抑菌浓度(MIC)方法及KB纸片扩散法对2000-2002年北京、上海、广州3所儿童医院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携带流感嗜血杆菌进行10种常用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 氨苄青霉素对898株流感嗜血杆菌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0.25μg/ml和4μg/ml,敏感性88.0%,10.6%菌株对氨苄青霉素耐药,所有氨苄青霉素中度敏感株和耐药株均产β-内酰胺酶,分离株产β-内酰胺酶率为12%;分离株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呋辛敏感性均为100%;头孢克罗对分离株MIC50和MIC90分别为1.5μg/ml和3μg/ml,敏感性略低(96.1%),耐药率1.8%。流感嗜血杆菌对阿奇霉素、环丙沙星敏感率分别为100%和99%,对氯霉素、四环素、磺胺甲(?)唑/甲氧苄氨嘧啶(SMZ/TMP)耐药率分别为11%、18%、54.4%。北京和上海分离株对四环素敏感性分别为57%和61%,明显低于广州分离株(81%);广州和上海分离株对SMZ/TMP敏感性分别为47%和54%,明显高于北京株(35%);2000-2002年的3年中,分离株对氨苄青霉素敏感性呈逐年下降趋势,对氨苄青霉素总体耐药率由2000年的7.7%增加至2002年的14.5%。本研究中,34.5%分离株对8种抗生素均敏感,多重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0-2002年 北京 上海 广州市 儿童 流感嗜血杆菌 抗生素 敏感性 Β内酰胺酶类
原文传递
头孢地尼对儿科呼吸道常见致病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权 张泓 +1 位作者 车大钿 李万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97-700,共4页
目的 探讨头孢地尼对小儿呼吸道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E test法测定头孢地尼对肺炎链球菌等 7种细菌共 380株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并与头孢克洛作对比研究。结果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 (PSSP)对头孢地尼和头孢克洛均敏感 ... 目的 探讨头孢地尼对小儿呼吸道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E test法测定头孢地尼对肺炎链球菌等 7种细菌共 380株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并与头孢克洛作对比研究。结果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 (PSSP)对头孢地尼和头孢克洛均敏感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PRSP)均耐药 ,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 (PISP)对头孢地尼敏感率 72 0 % ,头孢克洛为 5 8 0 %。不产 β内酰胺酶的流感嗜血杆菌 (HI)对两者均敏感 ,但对产 β内酰胺酶HI,头孢地尼敏感率 85 0 %、头孢克洛 70 0 % ,MIC90 值头孢地尼 (1 5mg/L)明显低于头孢克洛 (2 5 6 0mg/L)。卡他莫拉菌 (MC)、A组链球菌 (GAS)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 ,以及不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的大肠埃希菌(E coli)、肺炎克雷伯菌 (K pn) ,对头孢地尼抗菌活性均优于头孢克洛。对产ESBLs的菌株 ,两者均无抗菌活性。结论 头孢地尼对PSSP、PISP、HI、GAS、MC、MSSA以及ESBLs(- )K pn和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地尼 头孢克洛 肺炎链球菌 ESBL 常见致病菌 体外抗菌活性 HI 呼吸道 菌体 广谱
原文传递
音乐疗法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邵晨 胡祎静 陈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9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缓解患儿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所致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100例年龄2~6月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均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音乐疗法。比较2组患儿穿刺过程中的疼痛评分和穿刺成功率...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缓解患儿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所致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100例年龄2~6月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均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音乐疗法。比较2组患儿穿刺过程中的疼痛评分和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穿刺过程中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以缓解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所导致的疼痛与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静脉穿刺 疼痛 留置针
下载PDF
小儿雾化治疗中不同体位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邵晨 胡祎静 王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7期173-175,共3页
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痛苦小、不良反应少、成本相对低且快速高效的治疗方法。儿童由于其生长发育特点及自身免疫系统尚未成熟的关系,易成为呼吸系统疾病侵犯的对象,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感染后咳嗽、婴幼儿喘息、毛细支气管炎等疾病... 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痛苦小、不良反应少、成本相对低且快速高效的治疗方法。儿童由于其生长发育特点及自身免疫系统尚未成熟的关系,易成为呼吸系统疾病侵犯的对象,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感染后咳嗽、婴幼儿喘息、毛细支气管炎等疾病影响了患儿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治疗 体位 依从性 呼吸系统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感染儿童预防20问 被引量:7
18
作者 白燕 叶乐平 +16 位作者 秦强 高立伟 赵东赤 姜毅 郑跃杰 徐保平 谢正德 林丽开 尚云晓 陆小霞 舒赛男 邓继岿 陆敏 王天有 金润铭 杨永弘 申昆玲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6-91,共6页
自2019年12月以来,在中国武汉出现的病毒性肺炎已经逐渐蔓延至全国,导致这个疫情的病原体已经被证实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冠状病毒群,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 自2019年12月以来,在中国武汉出现的病毒性肺炎已经逐渐蔓延至全国,导致这个疫情的病原体已经被证实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冠状病毒群,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1,2,3,4]。2020年1月30日,WHO正式宣布本次疫情升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病毒性肺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原文传递
沙丁胺醇加布地奈德微量泵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周旭华 陆敏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20-121,共2页
目的 :评价沙丁胺醇 (喘乐宁 )加布地奈德 (普米克令舒 )微量泵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 72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单用喘乐宁微量泵吸入治疗 ,治疗组加用喘乐宁及普米克令舒微量泵吸入治疗。观... 目的 :评价沙丁胺醇 (喘乐宁 )加布地奈德 (普米克令舒 )微量泵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 72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单用喘乐宁微量泵吸入治疗 ,治疗组加用喘乐宁及普米克令舒微量泵吸入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气急缓解和喘鸣音消失时间。结果 :显效率治疗组为 94.4% ,对照组为 72 .2 %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 χ2 =4.9,P <0 .0 5 ) ;治疗组气急缓解、喘鸣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结论 :喘乐宁加普米克令舒微量泵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较单用喘乐宁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微量泵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儿童 喘乐宁 普米克令舒 合胞病毒
下载PDF
1例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
20
作者 邵晨 陶珏 胡祎静 《我和宝贝》 2019年第12期60-61,共2页
小儿被腺病毒感染可引发肺炎,累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可出现发热、咽部充血、心率增快、嗜睡、喘憋等症状,不仅损害其身体健康,还会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治疗腺病毒肺炎多从抗感染、吸氧、平喘等方面入手,虽然能... 小儿被腺病毒感染可引发肺炎,累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可出现发热、咽部充血、心率增快、嗜睡、喘憋等症状,不仅损害其身体健康,还会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治疗腺病毒肺炎多从抗感染、吸氧、平喘等方面入手,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患儿的免疫力差,治疗依从性不高,可延长康复时间。因此,临床必须在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帮助患儿快速改善症状,恢复生命体征指标,促使其尽快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肺炎 儿童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