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儿童皮肤外科局部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陈茜岚 王震 +3 位作者 崔祥祥 王臻 王艺蓉 钱秋芳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儿童皮肤外科门诊局部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上海市儿童医院行皮肤外科局部麻醉下门诊手术的163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80例)与试验组(83...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儿童皮肤外科门诊局部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上海市儿童医院行皮肤外科局部麻醉下门诊手术的163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80例)与试验组(83例)。对照组直接行术前准备,试验组则在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后行术前准备,比较两组的手术依从性、疼痛感、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V1)、术中(V3)、术后15min(V4)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注射局部麻醉药时(V2)疼痛情况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手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到儿童皮肤外科门诊局部麻醉手术中,可以提高患儿手术依从性、减轻患儿术中疼痛,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是一种可行的麻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乳膏 局部麻醉 儿童 依从性 皮肤外科
下载PDF
疱液抽取术在儿童液氮冷冻治疗寻常疣中的作用
2
作者 刘晓平 郑冰洁 +4 位作者 周景 陈茜岚 高晶 贾华琴 钱秋芳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5期520-524,共5页
目的探讨疱液抽取术在液氮冷冻治疗寻常疣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137例接受液氮冷冻治疗的寻常疣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抽疱组和对照组。抽疱组(59例)于液氮冷冻治疗皮疣后第3~5天,采用疱液抽取术将皮损处疱液抽出。对照组(78例)常... 目的探讨疱液抽取术在液氮冷冻治疗寻常疣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137例接受液氮冷冻治疗的寻常疣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抽疱组和对照组。抽疱组(59例)于液氮冷冻治疗皮疣后第3~5天,采用疱液抽取术将皮损处疱液抽出。对照组(78例)常规液氮冷冻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水疱、血疱痂皮脱落时间及疣体痊愈时间、治疗效果、炸面圈样疣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抽疱组水疱、血疱痂皮脱落时间及疣体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抽疱组治愈率(80.67%)高于对照组(6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炸面圈样疣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疱组复发率(19.5%)低于对照组(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疱液抽取术在液氮冷冻治疗寻常疣中应用,可缩短患儿治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疣 液氮冷冻 疱液抽取术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血管瘤常见问题答疑
3
作者 陈茜岚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2期64-65,共2页
血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在出生时或出生不久发现皮肤上的红色“胎记”,因长得像“草莓”,而被广大家长熟知。目前,国内外已经更新了血管瘤的分类和名称,不再沿用以前“草莓状”“海绵状”血管瘤的名称,而分为血管瘤和脉管畸形... 血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在出生时或出生不久发现皮肤上的红色“胎记”,因长得像“草莓”,而被广大家长熟知。目前,国内外已经更新了血管瘤的分类和名称,不再沿用以前“草莓状”“海绵状”血管瘤的名称,而分为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两大类。本文所涉及的均为婴幼儿血管瘤,分型主要包括单发型、多发型、节段型、中间型;分类主要包括浅表型、深在型、混合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多发型 节段型 脉管畸形 单发型 常见问题 良性肿瘤 海绵状
下载PDF
儿童特应性皮炎血过敏原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钱秋芳 丁惠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1-514,共4页
目的了解引起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35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采用瑞典UniCAP100系统荧光酶联免疫法及其专用体外变应原试剂,进行血过敏原及总IgE、特异性IgE测定,分析其过敏因素和临床特征。结果350例... 目的了解引起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35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采用瑞典UniCAP100系统荧光酶联免疫法及其专用体外变应原试剂,进行血过敏原及总IgE、特异性IgE测定,分析其过敏因素和临床特征。结果350例患儿中,总IgE升高161例(占46.00%),特异性IgE升高254例(占72.57%),食物过敏185例(占52.86%),Fx5E阳性175例(占50.00%),吸入过敏178例(占50.86%)。3岁以下儿童以食物过敏为主,尤以牛奶、鸡蛋白为甚;3岁以上儿童以吸入过敏为主,尤以螨虫为甚。结论应用UniCAP100系统进行体外血过敏原测定安全、方便、快速。3岁以下儿童主要检测食物过敏原,建议首次检测总IgE、Fx5E和F1、F2、Phadiatop;3岁以上儿童主要检测吸入过敏原,建议首次检测总IgE、Phadiatop,Fx5E和d1,再根据结果检测特异性IgE。随着家庭宠物的增加,3岁以下婴幼儿猫毛、狗毛吸入过敏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血过敏原检测 儿童
下载PDF
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脾虚湿蕴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华圣元 刘尽美 +1 位作者 杨芸 钱秋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41-0044,共4页
探讨采取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脾虚湿蕴型湿疹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诊治的脾虚湿蕴型小儿湿疹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药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各40例,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SCORA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 探讨采取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脾虚湿蕴型湿疹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诊治的脾虚湿蕴型小儿湿疹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药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各40例,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SCORA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7.50%(P<0.05);观察组复发率22.50%低于对照组32.50%(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对小儿湿疹(脾虚湿蕴型)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疗效及免疫功能,且复发率较低,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湿疹 免疫功能 中药 脾虚湿蕴型 西药 SCORAD评分
下载PDF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中、高风险血管瘤159例的临床分析:3年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茜岚 钱秋芳 +3 位作者 杨芸 林晓 黄迎 周景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44-349,共6页
目的:探讨口服盐酸普萘洛尔治疗中、高风险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科门诊确诊的中、高风险血管瘤患儿,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首日剂量为0. 50 mg/(kg·d),分2次口服;第二天剂量增加至0. 7... 目的:探讨口服盐酸普萘洛尔治疗中、高风险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科门诊确诊的中、高风险血管瘤患儿,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首日剂量为0. 50 mg/(kg·d),分2次口服;第二天剂量增加至0. 75 mg/(kg·d),分2次口服;第三天剂量调整为1. 00 mg/(kg·d),分2~3次口服;服药1周后复诊观察患儿皮损变化情况及对药物的敏感程度,酌情加量至每日1. 50~2. 00 mg/(kg·d)维持治疗,每天分2~3次口服,连续服用6~12个月。服药期间每月复诊1次,复查血常规、血糖、血压、心电图、B超,每2~3个月复查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撤药时逐渐减量,每月减量0. 50 mg/(kg·d)。患儿治疗前均完善影像学、生化检查,治疗过程中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观察皮损大小等,观察临床疗效及转归情况。结果:共168例中、高风险血管瘤患儿接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其中159例完成了所有的治疗和随访,完成率为94. 64%。患者平均首诊年龄为(2. 29±0. 84)月龄,平均给药持续时间为(13. 67±4. 43)个月,平均最大给药剂量为(1. 86±0. 35) mg/(kg·d)。其中未完成治疗和随访的9例患者中,2例(1. 19%)因心脏方面的副作用停药,5例(2. 98%)治疗6个月及以上无效后行手术切除治疗,2例(1. 19%)散发型血管瘤患儿(肝脏受累)在服药4个月肝脏血管瘤完全消退后自行停药脱失。完成治疗和随访的患者中,男女患者、多发与单发血管瘤患者、节段型与散发型与局灶型、溃疡型与非溃疡型的治疗效果间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值均>0. 05)。结论:口服普萘洛尔对各类型的中、高风险血管瘤有明显疗效,与血管瘤分型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血管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手足口病后甲脱落152例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茜岚 钱秋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21-24,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后甲脱落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5月-2017年5月上海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的手足口病后甲脱落患儿,分析手足口病与甲脱落的关联性,发病间隔时间和临床表现等因素,并进行临床特征分... 目的:了解上海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后甲脱落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5月-2017年5月上海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的手足口病后甲脱落患儿,分析手足口病与甲脱落的关联性,发病间隔时间和临床表现等因素,并进行临床特征分析。结果:1年间共收集152例手足口病后甲脱落患儿,其中男90例,女62例,男女比例1.45:1。手足口病后甲脱落发病率为1.73%,平均发病年龄为(4.07±2.14)岁,其中3~5岁手足口病后甲脱落患儿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发病至甲脱落发病的间隔时间为(10.79±10.87)周。手足口病发病后4~8周为手足口病后甲脱落的高峰时期。夏季(6~8月)为手足口病后甲脱落的高发季节,占总体患儿的51.97%。临床表现为甲根部的空泡化,Beau线和甲脱落。结论:手足口病后甲脱落作为手足口病的远期并发症,具有自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脱落 手足口病 间隔时间 高发季节 Beau线 空泡化
下载PDF
克立硼罗软膏早期缓解儿童特应性皮炎临床症状及改善缓解期临床症状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珊 王星宇 +17 位作者 舒虹 张斌 石航 杨欢 钱秋芳 马红艳 梁源 赵牧童 申春平 焦磊 田晶 汪洋 谷盈 孙婧 刘盈 李萍 王华 马琳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15-821,共7页
目的观察2%克立硼罗软膏对儿童特应性皮炎(AD)早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耐受情况,并对比缓解期隔日给药1次(Qod)和每周给药2次(Biw)AD复发的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研究,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等6... 目的观察2%克立硼罗软膏对儿童特应性皮炎(AD)早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耐受情况,并对比缓解期隔日给药1次(Qod)和每周给药2次(Biw)AD复发的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研究,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等6家医院2~<18岁轻中度AD患儿150例,随机分为Qod组(76例)及Biw组(74例)。在AD急性期,两组均于皮损处外用2%克立硼罗软膏及全身润肤剂,每天2次,使用2~4周,评估早期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至研究者静态整体评估(ISGA)评分≤1分,进入缓解期后,两组患儿分别按Qod和Biw频率使用克立硼罗软膏维持治疗,分别评估缓解期内AD患儿复发情况,并评估缓解期第4、8、12周皮损严重程度、瘙痒、生活质量情况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两组间正态分布的连续性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共142例纳入改良的意向治疗分析集,其中Qod组71例,Biw组71例。在急性期,AD患儿及家属自我评估的瘙痒及皮损改善分别发生在用药1.9(1.0,3.0)d和2.0(1.0,4.1)d后。急性期治疗结束时,89例(62.7%)患儿ISGA评分达到0/1分,成功进入缓解期。83例(Qod组44例,Biw组39例)完成缓解期随访,Qod组及Biw组分别复发19例(43.2%)和12例(30.8%),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P=0.243);复发时间分别为64.2(95%CI:53.3~75.2)d和75.8(95%CI:65.5~86.1)d。在缓解期第4、8、12周未脱落的AD患儿中,仅第12周Biw组ISGA评分[0(0,1)分]显著低于Qod组[1(0,1)分,Z=-2.31,P=0.021],其余时间点两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ISGA、瘙痒数字评估量表(NR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共146例患儿纳入安全性数据集,研究期间65例报告70例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5%,均为一般不良事件,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55例(37.7%)出现用药部位不适,主要为疼痛相关不适(45例,30.8%),多发生于皮肤薄嫩或皱褶部位。结论2%克立硼罗软膏可有效改善儿童轻中度AD早期临床症状,缓解期间歇使用可持续改善临床症状,常见不良反应为早期用药部位不适;缓解期Qod给药和Biw给药的治疗方案对于AD复发的影响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儿童 随机对照试验 早期 缓解期 克立硼罗
原文传递
手足口病后甲损害212例临床研究
9
作者 陈茜岚 钱秋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后甲损害与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科门诊就诊的212例手足口病后甲损害的患儿临床资料和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并与国内外文献相对比,探寻其发病诱因。结果:212例手足口病后甲损害患...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后甲损害与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科门诊就诊的212例手足口病后甲损害的患儿临床资料和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并与国内外文献相对比,探寻其发病诱因。结果:212例手足口病后甲损害患儿中男女比例1.12∶1,平均年龄(58.55±36.42)个月。手足口病与甲损害症状出现的间隔时间为(68.94±59.53)d,手足口发病后5~6周为手足口病后甲损害的高发时间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09例(51.42%)出现血锌缺乏,39例(18.40%)出现血清铁缺乏,12例(5.66%)出现血钙缺乏。212例患者平均血铜(18.16±3.32)μmol/L(P>0.05);血钙(1.69±0.11)mmol/L(P>0.05);血镁(1.58±0.12)mmol/L(P>0.05),血铁(7.98±0.60)mmol/L(P>0.05),血铅(32.18±24.61)μg/L(P>0.05),血镉(1.65±1.26)μg/L(P>0.05),血锌(70.64±13.19)μmol/L(P>0.05)。结论:甲损害为手足口病的后期并发症,但与微量元素是否缺乏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甲损害 微量元素 儿童
原文传递
130例系统性硬化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检测及其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祥祥 杨骥 +1 位作者 屠文震 李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4-207,共4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硬化病(SSc)并发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SSc-PAH)患者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2—2016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硬皮病专科确诊的130例SSc患者,按其有无PAH分为SS... 目的:分析系统性硬化病(SSc)并发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SSc-PAH)患者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2—2016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硬皮病专科确诊的130例SSc患者,按其有无PAH分为SSc-PAH组和SSc无PAH(SSc-no PAH)组,并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将弥漫型系统性硬化病并发肺动脉高压(dcSSc-PAH)组和弥漫型系统性硬化病无肺动脉高压(dcSSc-no PAH)组按病程各分为两组(A组<3年,B组≥3年)。局限型系统性硬化病并发肺动脉高压(lcSSc-PAH)组和局限型系统性硬化病无肺动脉高压(lcSSc-no PAH)组按病程各分为2组(C组<5年,D组≥5年),分别统计PAH在各组中的发生率。结果:130例SSc患者中,SSc-PAH 27例(20.8%)。27例SSc-PAH患者皮肤损害发生率依次为:雷诺现象26例(96.3%);手指硬化24例(88.9%);手指肿胀19例(70.4%);皮肤异色症19例(70.4%);毛细血管扩张16例(59.3%);面具貌13例(48.1%);指尖凹陷6例(22.2%);指腹萎缩5例(18.5%);指尖溃疡2例(7.4%)。确诊SSc-PAH时发生雷诺现象的时间为(5.41±7.68)年。DcSSc-PAH在A组和B组的发生率分别为46.2%和53.8%,lcSSc-PAH在C组和D组的发生率分别为58.3%和41.7%。DcSSc-PAH在A组和B组的发生率和lcSSc-PAH在C组和D组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7例SSc-PAH患者中,抗DNA拓扑异构酶Ⅰ(SCL-70)抗体阳性6例(22.2%);抗着丝点抗体(ACA)阳性12例(44.4%);抗干燥综合征A(SSA)抗体阳性9例(33.3%);抗干燥综合征B(SSB)抗体阳性3例(11.1%)。27例SSc-PAH患者中器官累及发生率依次为心脏累及14例(51.9%);肺间质纤维化12例(44.4%);关节累及9例(33.3%);吞咽困难8例(29.6%);肾脏7例(25.9%)。SSc-PAH组ACA阳性率高于SSc-no PAH组(χ^(2)=5.317,P<0.05)。SSc-PAH组心脏累及与肾脏累及发生率高于SSc-no PAH组(χ^(2)值分别为13.623、6.911,P均<0.01)。结论:SSc患者雷诺现象发生(5.41±7.68)年后易出现PAH。PAH在SSc早期就会出现,因此早期筛查SSc是否并发PAH,以便及早治疗PAH有助于SSc的预后。ACA阳性的SSc患者PAH发生率高,SSc患者发生PAH的同时,常伴有心脏累及和肾脏累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高血压 肺性 皮肤表现 自身抗体 器官累及
原文传递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异性皮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丁钰 华圣元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13-17,共5页
目的:研究度普利尤单抗对特异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儿皮损程度、湿疹面积及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轴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特异性皮炎患... 目的:研究度普利尤单抗对特异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儿皮损程度、湿疹面积及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轴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特异性皮炎患儿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仅接受基础治疗,B组患儿在基础治疗上联合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损情况、疗效、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治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特异性皮炎评估(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 index,SCORAD)评分量表中皮损范围、严重程度、瘙痒与睡眠各分项得分及总得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B组经治疗后,患儿SCORAD量表中各分项及总得分均显著低于A组治疗后水平(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13、IL-4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B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13、IL-4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治疗后水平(P<0.05),IFN-γ显著高于A组治疗后水平(P<0.05)。B组治疗有效率为72.09%,显著高于A组的48.84%(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各分项及总得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水平(P<0.05),且B组治疗后,患儿DLQI量表中各项及总得分均显著低于A组治疗后水平(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随访1年,发现B组治疗后至首次复发时间显著长于A组(P<0.05),治疗后1年内平均复发次数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1年后,A组患者外周血CD4^(+)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CD8^(+)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CD4^(+)/CD8^(+)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度普利尤单抗能有效减轻AD患儿皮损严重程度,缩小湿疹面积,度普利尤单抗可能通过阻断IL-13/IL-4轴改善以上症状,且药物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普利尤单抗 特异性皮炎 皮损程度 湿疹面积 白介素-13 白介素-4
下载PDF
传染性软疣样先天性自愈性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冰洁 林晓 +1 位作者 陈佳 钱秋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第10期720-721,共2页
报道一例传染性软疣样表现的先天性自愈性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女,5个月。出生4个月后周身出现多发肤色扁平小丘疹,表面光滑,边界清楚,部分中央脐凹样改变。组织病理示真皮乳头内单一核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1a(+),S100(+),Lang... 报道一例传染性软疣样表现的先天性自愈性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女,5个月。出生4个月后周身出现多发肤色扁平小丘疹,表面光滑,边界清楚,部分中央脐凹样改变。组织病理示真皮乳头内单一核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1a(+),S100(+),Langerin(+)。病理取材1周后所有皮疹均消退,结合患儿临床症状及随访结果诊断为先天性自愈性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自愈性 先天性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的皮肤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崔祥祥 杨骥 +1 位作者 屠文震 李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的皮损特点及其与临床分型、自身抗体、内脏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12—2014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硬皮病专科确诊的120例SSc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中,皮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的皮损特点及其与临床分型、自身抗体、内脏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12—2014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硬皮病专科确诊的120例SSc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中,皮损发生率依次为雷诺现象118例(98.3%)、皮肤硬化116 例(96.7%,指背硬化101例,占84.2%);皮肤肿胀90例(75.0%,手指肿胀84例,占70%);皮肤异色症77例(64.2%)、口唇变薄75例(62.5%)、毛细血管扩张74例(61.7%)、口周放射性条纹63例(52.5%)、面具脸57例(47.5%)、甲小皮增生49例(40.8%)、甲皱出血点35例(29.2%)、指尖凹陷25例(20.8%)、指腹萎缩24例(20.0%)、指末节缩短24例(20.0%)、指尖溃疡15例(12.5%)。抗Scl-70抗体阳性42例(35.0%),抗着丝点抗体阳性31例(25.8%)。手指肿胀、指尖溃疡、指腹萎缩在抗Scl-70抗体阳性组发生率高于抗Scl-70抗体阴性组(P〈0.05)。指背硬化、皮肤异色症、指尖溃疡、指腹萎缩在抗Scl-70阳性组发生率高于抗着丝点抗体阳性组(P〈0.05)。主要内脏器官损害发生率依次为肺间质病变50%(44/88)、心脏受累47.8%(55/115)、肺动脉高压35.7%(41/115)、食管受累28.3%(34/120)、肾脏受累9.2%(11/120)。弥漫皮肤型系统性硬化病(dcSSc)患者心脏受累和皮肤异色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局限皮肤型系统性硬化病(lcSSc)患者(P〈0.01)。手指肿胀、指背硬化、皮肤异色症、毛细血管扩张、口唇变薄、口周放射性条纹在SSc 患者早期发生率较高,手指肿胀、指背硬化与肺动脉高压发生率相关性较高;毛细血管扩张、指尖凹陷、指尖溃疡与肺间质病变发生率相关性较高;指腹萎缩与心脏累及发生率相关性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诺现象、手指肿胀、指背硬化、皮肤异色症、毛细血管扩张、口唇变薄、口周放射性条纹有助于SSc早期诊断,肺动脉高压在疾病早期即会出现,指尖凹陷、指尖溃疡预示有肺间质病变,指腹萎缩预示有心脏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皮肤表现 自身抗体 早期诊断 纤维化 内脏器官
原文传递
Iso-Kikuchi综合征2例
14
作者 郑冰洁 林晓 +1 位作者 陈佳 钱秋芳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315,共3页
报道2例Iso-Kikuchi综合征,均为先天性发病。例1女,7个月,因左手食指甲板异常7个月就诊;例2男,3岁,因左手食指甲板异常3年余就诊。2例均表现为左手食指中央无正常甲板,甲床两侧各有1个微小、独立的甲板。结合临床特点,2例均诊断为Iso-Ki... 报道2例Iso-Kikuchi综合征,均为先天性发病。例1女,7个月,因左手食指甲板异常7个月就诊;例2男,3岁,因左手食指甲板异常3年余就诊。2例均表现为左手食指中央无正常甲板,甲床两侧各有1个微小、独立的甲板。结合临床特点,2例均诊断为Iso-Kikuchi综合征。本文例1母亲孕期有使用黄体酮保胎史,2例患儿母亲孕期均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持续服用甲状腺激素治疗,且例2的母亲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尚不能明确这些疾病和药物是否与Iso-Kikuchi综合征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食指发育不良 Iso-Kikuchi综合征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别不信,婴幼儿也会长“痘痘”
15
作者 郑冰洁 钱秋芳(指导) 《康复》 2023年第6期I0005-I0005,共1页
“医生,我家宝宝的脸上长了好多痘痘,他岁数这么小,为什么会长痘痘呢?”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脸上有大片的痘痘后,都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其实只要在日常的饮食作息上稍作调整,宝宝的皮肤状况就会有所改善。
关键词 皮肤状况 饮食 婴幼儿 宝宝 痘痘 医生
原文传递
一例有节段型咖啡斑表现的患儿的镶嵌变异研究
16
作者 丁钰 华圣元 +1 位作者 方碧清 张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对一例患儿的节段型咖啡斑进行鉴定,明确其为单纯色素沉着斑或节段型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方法对患儿咖啡斑皮损中的3种培养细胞(黑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进行体细胞变异分析,探讨是否存在... 目的对一例患儿的节段型咖啡斑进行鉴定,明确其为单纯色素沉着斑或节段型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方法对患儿咖啡斑皮损中的3种培养细胞(黑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进行体细胞变异分析,探讨是否存在镶嵌现象。结果二代测序仅在黑色素细胞中发现了NF1基因的两个杂合性无义致病性变异c.3826C>T(p.R1276*)和c.6709 C>T(p.R2237*)。二者已被HGMD数据库收录。深度测序发现血液中c.3826C>T变异的比例为10.4%。结论通过体细胞变异分析发现NF1基因镶嵌致病性变异,明确诊断1例节段型咖啡斑表现的散发儿童节段型NF1患者,为判断患者的预后、精准治疗以及产前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型咖啡斑 1型神经纤维瘤病 NF1基因 镶嵌变异
原文传递
火针外治多发性寻常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车熙贞 茅玮炜 +9 位作者 缪晓 徐蓉 王一飞 华圣元 张烨菁 蒯仂 李欣 李福伦 李斌 陈洁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2-624,共3页
多发性寻常疣是常见且治疗较棘手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进入细胞内复制、增殖,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引起的上皮良性赘生物[1],与HPV1、2、4、27、57等类型感染关系密[2... 多发性寻常疣是常见且治疗较棘手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进入细胞内复制、增殖,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引起的上皮良性赘生物[1],与HPV1、2、4、27、57等类型感染关系密[2]。该病发病率高,好发于青壮年或参加军事训练的部队官兵,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以摩擦指跖端或者外伤及多汗的手足部多见,常伴随疼痛等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寻常疣 良性赘生物 火针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手足部 内复制 皮肤黏膜 HPV
原文传递
哪些是过敏的症状?怎样发现过敏原?
18
作者 钱秋芳 《为了孩子(2-7岁)(下)》 2019年第3期6-6,共1页
宝宝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湿疹、荨麻疹、腹泻、便秘、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此外,还有药物过敏、食物过敏(鱼、虾、蟹、蛋类、奶类)、动物皮毛、花粉、尘螨、冷空气、花草、化妆品、室内装修物油漆等多种多样的过敏。每个宝宝可... 宝宝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湿疹、荨麻疹、腹泻、便秘、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此外,还有药物过敏、食物过敏(鱼、虾、蟹、蛋类、奶类)、动物皮毛、花粉、尘螨、冷空气、花草、化妆品、室内装修物油漆等多种多样的过敏。每个宝宝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出现一种或多种症状,并且伴随着宝宝的成长,过敏的症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 过敏性结膜炎 食物过敏 动物皮毛 室内装修 性疾病 宝宝 冷空气
原文传递
系统性硬化病63例内脏累及与自身抗体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骥 崔祥祥 李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病(SSc)的临床特点及内脏累及与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12—2015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的63例SSc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并分析内脏损伤、临床表型与自身抗体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病(SSc)的临床特点及内脏累及与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12—2015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的63例SSc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并分析内脏损伤、临床表型与自身抗体的相关性。结果 63例SSc患者中弥漫型与局限型SSc各29例,重叠综合征5例;30例有肺间质纤维化;32例有肺功能受损,表现为一氧化碳弥散量减低;12例肺动脉压升高;29例抗DNA拓扑异构酶Ⅰ(Scl-70)抗体阳性,其中19例(65.52%)有肺间质纤维化;34例抗Scl?70抗体阴性,其中11例(32.35%)有肺间质纤维化;19例抗干燥综合征A(SSA)抗体阳性,其中13例(68.42%)有肺间质纤维化;44例抗SSA抗体阴性,其中17例(38.64%)有肺间质纤维化。抗Scl-70、SSA抗体阳性患者中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率均高于阴性患者(χ^2值分别为6.901和4.720,P 〈 0.05)。63例中22例有手指尖溃疡,其中16例(72.73%)有肺间质纤维化;没有指尖溃疡41例中14例(34.15%)发生了肺间质纤维化,两组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544,P 〈 0.01)。50例(79.40%)患者以雷诺现象为首发表现,雷诺现象发生后平均48.3个月被确诊为SSc。结论 SSc患者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率高,常伴肺功能受损和肺动脉高压,首发表现多为雷诺现象。指尖溃疡、抗Scl-70、SSA抗体阳性患者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肺疾病 间质性 自身抗体 高血压 肺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