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祛脂三味方结合温针治疗脂肪性肝病7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谢萍 周新喜 张琴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9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祛脂三味方结合温针治疗脂肪性肝病70例(治疗组),采用易善复治疗34例(对照组),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BMI、肝脾CT比值、血糖等变化。结果治疗组...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祛脂三味方结合温针治疗脂肪性肝病70例(治疗组),采用易善复治疗34例(对照组),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BMI、肝脾CT比值、血糖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67.65%(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血脂、BMI、肝脾CT比值、血糖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肝睥CT值、BMI、TC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脂三味方结合温针治疗脂肪性肝病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性肝病 祛脂三味方 针药结合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重症肝病治疗的神器——人工肝
2
作者 刘玉 钱志平 《科学生活》 2024年第8期30-31,共2页
一、认识皮秒激光皮秒和秒都属于时间单位,但它比秒要短太多了。皮秒激光到底有多快呢?让我们通过一张图来了解。当激光停留在皮肤的时间是以皮秒为单位计时的,这会让激光治疗的舒适性大为提高,治疗带来的皮肤损伤也会大大降低。简单来... 一、认识皮秒激光皮秒和秒都属于时间单位,但它比秒要短太多了。皮秒激光到底有多快呢?让我们通过一张图来了解。当激光停留在皮肤的时间是以皮秒为单位计时的,这会让激光治疗的舒适性大为提高,治疗带来的皮肤损伤也会大大降低。简单来说,以前的激光治疗很疼,一般都要敷皮肤麻药来减轻疼痛感,而且容易因光热作用产生泛红、疤痕和色素沉着等,但皮秒激光则让这些不良反应的产生减少,强大的能量也能把色素击得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作用 皮秒激光 重症肝病 色素沉着 皮肤损伤 人工肝 激光治疗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对MetALD新概念的认识以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强 陈良 《肝脏》 2025年第1期7-10,共4页
代谢性和酒精性肝病(MetALD)是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和酒精性肝病(ALD)的重叠。该综述中,我们讨论了MetALD发病的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遗传易感性、微生物组学和治疗策略。MetALD的治疗包括生物-社会-心理干预、戒酒策略以及... 代谢性和酒精性肝病(MetALD)是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和酒精性肝病(ALD)的重叠。该综述中,我们讨论了MetALD发病的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遗传易感性、微生物组学和治疗策略。MetALD的治疗包括生物-社会-心理干预、戒酒策略以及改善肝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的药物。在MetALD中显示出应用前景的药物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甲状腺激素β受体(THR-β)激动剂、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激动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激动剂、法尼醇X受体(FXR)激动剂以及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上述药物均针对MASLD研发,其在MetALD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明确,因为在MASLD的临床试验中,因为饮酒达到MetALD诊断标准的患者均被排除在临床试验之外。在临床试验中评估MASLD治疗药物在MetALD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对MetALD治疗的改进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和酒精性肝病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 治疗策略
下载PDF
微量肝素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合并DIC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楠 王介非 +2 位作者 肖宏 钱志平 陶慧峰 《肝脏》 201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微量肝素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合并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21例确诊为AFLP合并DIC患者按是否运用微量肝素分为两组,微量肝素组13例,对照组8例。微量肝素组每天普通肝素用量为12~25mg,经微泵持... 目的探讨微量肝素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合并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21例确诊为AFLP合并DIC患者按是否运用微量肝素分为两组,微量肝素组13例,对照组8例。微量肝素组每天普通肝素用量为12~25mg,经微泵持续静脉输入,两组其他治疗原则相同,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D-D二聚体(D-Diner),并计算DIC评分,观察两组ICU住院时间、28d病死率及DIC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微量肝素组治疗后DIC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41),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21)。结论微量肝素治疗有利于终止AFLP合并DIC的病理进程,改善器官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DIC 肝素
下载PDF
HBV感染患者临床类型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毅 季媛媛 +1 位作者 任晓静 陈良 《肝脏》 2018年第5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水平,并分析HBV感染类型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HBV感染患者208例,根据不同临床类型分为A组(急性乙型肝炎,n=40)、B组(慢性乙型肝炎n=45)、C组(乙型肝炎肝衰竭,n...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水平,并分析HBV感染类型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HBV感染患者208例,根据不同临床类型分为A组(急性乙型肝炎,n=40)、B组(慢性乙型肝炎n=45)、C组(乙型肝炎肝衰竭,n=42)、D组(乙型肝炎肝硬化,n=41)、E组(乙型肝炎肝癌,n=40),并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4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受试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明确不同乙型肝炎类型与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B、C、D、E组的CD3^+较对照组更低,且后4组的CD4^+、CD4^+/CD8^+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组受试者中,E组的CD3^+、CD4^+、CD4^+/CD8^+低于其他组,CD8^+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CD3^+、CD4^+、CD4^+/CD8^+较A、B组更低,但高于C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得知,CD4^+、CD8^+、CD4^+/CD8^+水平与A、B组无相关性(P>0.05),其中CD4^+、CD4^+/CD8^+水平与C、D、E组呈正相关(P<0.05),CD8^+与之呈负相关(P<0.05),且CD3^+与5组乙型肝炎感染患者相关系数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存在差异,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能为乙型肝炎类型的鉴别提供依据,对这类疾病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 乙型肝炎感染 临床类型
下载PDF
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肝硬化合并急性肾损伤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宇一 钱志平 +6 位作者 张正国 邹颖 朱慧 张玲芳 滕杰 王介非 陈楠 《肝脏》 2017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肝硬化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重症肝炎ICU科收治的122例肝硬化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AKI)组和非AKI组。记录其实验室检查及临...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肝硬化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重症肝炎ICU科收治的122例肝硬化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AKI)组和非AKI组。记录其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等资料,并分次收集入院后48 h内尿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液中NGAL水平。结果 AKI组与非AKI组相比,尿NGAL/尿肌酐(Cr)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肝硬化合并AKI患者尿NGAL/尿Cr值与eGFR呈负相关(r=-0.832,P<0.01)。尿NGAL/尿C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结论肝硬化患者尿NGAL/尿Cr值与eGFR有较好的相关性,是早期诊断肝硬化合并AKI敏感而准确的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AL 急性肾损伤 肝硬化
下载PDF
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晓雨 吴海兵 +3 位作者 凌云 李微霞 李强 陈良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0年第5期752-756,共5页
目的了解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2020年3月8日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比较出院老年患者新冠肺炎(老年组)与非老年患者新冠肺... 目的了解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2020年3月8日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比较出院老年患者新冠肺炎(老年组)与非老年患者新冠肺炎(非老年组)的临床资料差异,计数资料采用Pe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检验。结果共纳入307例新冠肺炎病例,老年患者100例,占比32.6%,非老年患者207例,占比67.4%。老年组仍以普通型肺炎95例(95%)为主,以发热78例(78%)为典型症状,与非老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肺炎累及肺叶数为5.00(2.25~5.00),合并高血压35例(35%),合并糖尿病19例(19%),心血管疾病16例(16%),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有纳差症状15例(15%),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有鼻塞流涕1例(1%),咳嗽症状40例(40%),均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130.17±12.69)g/L、白蛋白水平(38.75±3.52)g/L、前白蛋白水平(131.19±56.78)mg/L、淋巴细胞计数(1.05±0.41)×10^9/L、CD4-T淋巴细胞计数(456.27±237.41)cell/L,均低于非老年组(P<0.05);外周血白细胞比率(68.02±10.52)%,肌酸激酶水平93.00(63.25~149.25)U/L,乳酸脱氢酶水平(265.56±84.84)U/L,D-二聚体水平0.57(0.40~0.99)mg/L,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轻症病例0例(0%),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发病时重症和危重症5例(5%),病程中发展成重症和危重症6例(6%),住院天数(18.02±7.1)d,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新冠肺炎患者非典型临床症状较明显,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差异显著,且病程中重症和危重症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贞芪扶正胶囊与阿德福韦联合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陶然 沈婷婷 +1 位作者 季媛媛 杨彬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胶囊与阿德福韦联合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将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阿德福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贞芪扶正胶囊...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胶囊与阿德福韦联合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将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阿德福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贞芪扶正胶囊与阿德福韦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ALT和GGT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IV-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HA、LN、PCⅢ、IV-C分别为(130.43±32.45)U/L、(112.54±18.46)U/L、(122.45±16.50)μmol/L、(85.53±11.43)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NK分别为(46.21±5.16)%、(1.83±0.17)%、(12.23±4.26)%,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阿德福韦治疗基础上联合贞芪扶正胶囊治疗慢性乙肝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缓解肝脏纤维化,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贞芪扶正胶囊 阿德福韦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肠道微生态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玉 张宇一 +5 位作者 邹颖 袁伟 郭红英 梅雪 王介非 钱志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5-428,共4页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终末期肝病的常见严重并发症,肠道微生态与SBP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细菌易位是SBP发病的关键机制。归纳了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特征,简述了肠道菌群在SBP发生、进展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调整肠道微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终末期肝病的常见严重并发症,肠道微生态与SBP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细菌易位是SBP发病的关键机制。归纳了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特征,简述了肠道菌群在SBP发生、进展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调整肠道微生态改善SBP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肝硬化 胃肠道微生物组 感染
下载PDF
血浆透析滤过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钱志平 陈楠 +6 位作者 张宇一 张正国 邹颖 朱慧 郭红英 王介非 梅雪 《肝脏》 2017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透析滤过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接受血浆透析滤过治疗的HBV相关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短期预后(随访3个月)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间的临床指标和实验... 目的探讨血浆透析滤过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接受血浆透析滤过治疗的HBV相关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短期预后(随访3个月)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间的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分析血浆透析滤过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41例患者血浆透析滤过治疗前的PTA为(18.33±7.75)%、TBil为(445.66±209.67)μmol/L、MELD评分为(32.08±6.75)分,3次血浆透析滤过治疗后第3天,PTA为(29.20±15.07)%、TBil为(396.88±151.78)μmol/L、MELD评分为(29.67±7.70)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26、2.042、2.026,均P<0.05)。存活组12例,死亡组29例。存活组患者入院时合并肝硬化比例为16.7%,低于死亡组的68.9%(χ~2=7.351,P<0.05);存活组诊断为肝衰竭至行血浆透析滤过治疗的间隔时间为(2.58±0.67)d,明显短于死亡组的(6.07±4.38)d(t=-4.167,P<0.05);入院时存活组合并肝性脑病比例为83.3%,死亡组比例为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2,P>0.05);存活组急性肾损伤(AKI)II期及III期患者比例为8.3%,而死亡组为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1,P<0.05)。存活组患者3次血浆透析滤过治疗后第3天与治疗前相比,MELD评分下降(8.33±4.19)分、PTA增加(21.72±15.62)%,而死亡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MELD评分增加(0.55±6.66)分、PTA增加(6.38±17.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67、-2.633,均P<0.05)。结论血浆透析滤过治疗能改善HBV相关ACLF中晚期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治疗前具有肝硬化基础、肝衰竭病程长、AKI分期高的患者预后差;治疗72 h后,PTA、MELD评分有显著改善的患者预后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透析滤过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衰竭 预后
下载PDF
一项评估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2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受试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单臂、开放、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莹卉 李广明 +16 位作者 金清龙 赵英仁 贾战生 毛小荣 杨永峰 尚佳 王拱辰 谢雯 巫善明 张明香 侯金林 李东良 南月敏 关玉娟 朱春霞 袁洋洲 魏来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2-357,共6页
目的评估索磷布韦(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2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受试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全国16家研究中心筛选初治或经治的基因2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所有受试者接受每日一次的索磷布韦(400mg... 目的评估索磷布韦(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2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受试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全国16家研究中心筛选初治或经治的基因2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所有受试者接受每日一次的索磷布韦(400mg)联合利巴韦林(体质量<75kg,1000mg/d,早上400mg,晚上600mg;体质量≥75kg,1200mg/d,早晚各600mg)治疗12周,停药后随访12周。连续变量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不同随访时间点病毒学应答的受试者比例及95%置信区间采用极大似然比点估计及Clopper-Pearson区间估计。结果全国16家研究中心共入组132例基因2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受试者,其中12例受试者伴有肝硬化,其余120例受试者不伴有肝硬化。131例受试者完成了本研究,1例受试者在完成停药后第4周访视后失访。停药12周获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96.2%(95%可信区间:92.37%~99.16%)。4例受试者发生病毒学复发。入组的132例受试者中,119例(90.2%)受试者共报告了617例次治疗期不良事件(TEAE),其中与索磷布韦和/或利巴韦林相关TEAE359例次(76.5%)。其中3级及3级以上TEAE9例次,共有6例(4.5%)受试者发生了6例次严重不良事件,仅1例严重不良事件与索磷布韦和利巴韦林相关(不稳定型心绞痛)。无导致停药的不良事件。无导致死亡的不良事件。结论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2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有较高的SVR率,发生的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安全性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基因2型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 索磷布韦 利巴韦林 持续病毒性应答
原文传递
血清补体C3和C4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状态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占卿 陆伟 +4 位作者 王雁冰 饶敏 冯洁 沈芳 冯艳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791-179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3和C4判别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价值.方法:456例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选本研究.血清补体C3和C4采用Beckman-Coulter Immage 800免疫化学系统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清补体C3和C4...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3和C4判别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价值.方法:456例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选本研究.血清补体C3和C4采用Beckman-Coulter Immage 800免疫化学系统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清补体C3和C4判别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评价采用Bayes逐步判别分析.结果:符合模型纳入变量、进入判别不同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Fisher's判别函数的指标分别只有补体C3和C4(Wilks'λ=0.967,χ2=15.312,P=0.002;Wilks'λ=0.938,χ2=28.724,P=0.000).基于补体C3的判别函数判别病理学分级G1、G2、G3、G4和基于补体C4的判别函数判别病理学分期S0、S1、S2、S3、S4的符合率分别为46.34%、6.28%、20.61%、72.73%和6.90%、46.51%、7.58%、8.91%、61.11%.根据判别函数,当患者补体C3≥0.84g/L和≤0.65g/L时,其肝组织病理学分级=G1和G4的可能性较大;当患者补体C4≥0.18g/L和≤0.14g/L时,其肝组织病理学分期=S1和S4的可能性较大.结论:血清补体C3和C4分别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分级和分期有一定判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 乙型肝炎 病理学 无创诊断
下载PDF
基于年龄与氨基酸比例构建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诊断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占卿 陆伟 +5 位作者 王雁冰 贾小芳 张利军 丁荣蓉 周新兰 冯艳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30-335,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年龄和氨基酸比例模型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方法 148例经肝活组织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选本研究。病理学分期≥S2、≥S3和=S4分别被定义为显著、严重和进展期肝纤维化。血浆氨... 目的探讨基于年龄和氨基酸比例模型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方法 148例经肝活组织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选本研究。病理学分期≥S2、≥S3和=S4分别被定义为显著、严重和进展期肝纤维化。血浆氨基酸测定采用Agilent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血浆氨基酸比例模型通过建立分数函数的方式构建。根据部分变量组合构建的比例模型数量较大,本文只选择与病理学分期有显著相关性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排列的前6个比例模型进行分析。基于年龄和氨基酸比例模型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评价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法。结果基于年龄和氨基酸比例模型构建的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不成立。基于年龄和氨基酸比例模型构建的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概率(PPsev)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2,95%CI为0.640~0.804;基于最佳截断值的PPsev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49、0.85、0.69。基于年龄和氨基酸比例模型构建的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概率(PPadv)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95%CI为0.708~0.876;基于最佳截断值的PPadv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73、0.76、0.75。结论基于年龄和氨基酸比例模型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乙型肝炎相关的严重和进展期肝纤维化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类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华法林抗凝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血栓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1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伟 张宇一 +3 位作者 张正国 邹颖 王介非 钱志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167-2168,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6岁,因"反复黑便、呕血2年余,上腹部不适2周"于2011年2月4日首次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治疗。患者于2009年9月起开始出现反复呕血、黑便,曾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6岁,因"反复黑便、呕血2年余,上腹部不适2周"于2011年2月4日首次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治疗。患者于2009年9月起开始出现反复呕血、黑便,曾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于2009年11月因"巨脾,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血栓栓塞 华法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PEG-IFN序贯核苷类似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强 XU W +1 位作者 LI Q HUANG C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1-881,共1页
【据Hepatology International 2021年2月报道】题:PEG-IFN序贯核苷类似物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评价(作者Xu W等)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策略优化主要有3种可能方案:(1)PEG-IFN和核苷类似物起始联合治疗;(2)核苷类... 【据Hepatology International 2021年2月报道】题:PEG-IFN序贯核苷类似物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评价(作者Xu W等)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策略优化主要有3种可能方案:(1)PEG-IFN和核苷类似物起始联合治疗;(2)核苷类似物序贯PEG-IFN治疗;(3)PEG-IFN序贯核苷类似物治疗。方案(1)和方案(2)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评估,然而方案(3)的疗效尚缺乏临床研究评价。该研究旨在评估PEG-IFN序贯核苷类似物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似物治疗 HBE 效果评价 抗病毒治疗 序贯 策略优化 IFN 研究评估
下载PDF
血浆氨基酸浓度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占卿 陆伟 +6 位作者 贾小芳 张利军 饶敏 王雁冰 丁荣蓉 冯艳玲 童海涛 《肝脏》 2012年第7期490-49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酸浓度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效能。方法 148例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选本研究。血浆氨基酸浓度测定采用Agilent 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标准品及衍生试剂购自Agilent公司。血浆氨...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酸浓度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效能。方法 148例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选本研究。血浆氨基酸浓度测定采用Agilent 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标准品及衍生试剂购自Agilent公司。血浆氨基酸浓度诊断肝组织病理状态的效能评价采用ROC曲线法。结果根据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血浆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蛋氨酸、精氨酸浓度变化可能对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有诊断意义,其诊断轻度炎症(分级≥G2)和中度炎症(分级≥G3)的ROC曲线下面积的95%CI分别为0.541~0.756、0.512~0.717、0.517~0.719、0.615~0.804、0.535~0.741、0.543~0.756和0.548~0.733、0.635~0.803、0.631~0.801、0.606~0.785、0.523~0.709、0.484~0.671;血浆丝氨酸、酪氨酸浓度可能对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有诊断意义,其诊断显著纤维化(分期≥S2)ROC曲线下面积的95%CI为0.495~0.719、0.477~0.679,诊断严重纤维化(分期≥S3)和肝硬化(分期=S4)ROC曲线下面积的95%CI分别为0.543~0.722、0.548~0.728和0.526~0.733、0.523~0.734。结论虽然一些血浆氨基酸浓度随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出现定向变化,但不能作为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稳定和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ROC曲线 无创诊断
下载PDF
高压水动力法建立表面抗原表达缺失的乙型肝炎转染小鼠模型及初步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毅 陈捷亮 +2 位作者 方钟 徐国光 李军 《肝脏》 2017年第10期894-898,共5页
目的探讨HBsAg在小鼠体内模型中对宿主免疫应答调节及病毒感染慢性化中的作用。方法在已有高压水动力法转染pAAV-HBV1.2质粒建立乙肝小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点突变技术引入终止密码子至pAAV-HBV1.2质粒上的HBsAg读码框,构建HBsAg无法转... 目的探讨HBsAg在小鼠体内模型中对宿主免疫应答调节及病毒感染慢性化中的作用。方法在已有高压水动力法转染pAAV-HBV1.2质粒建立乙肝小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点突变技术引入终止密码子至pAAV-HBV1.2质粒上的HBsAg读码框,构建HBsAg无法转录的突变质粒,再利用该质粒构建HBsAg表达缺失的乙肝小鼠模型。通过比较原始质粒建立的乙肝模型小鼠,检测分析外周血中HBV抗原与DNA等病毒感染指标,比较肝脏病变和免疫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HBsAg缺失的乙肝模型小鼠:在乙肝模型小鼠和HBsAg缺失突变的模型小鼠外周血中均能检测到4 COI/mL水平的HBeAg,两组小鼠没有差异,但只有乙肝小鼠体内能检测到102 COI/mL以上的HBsAg和103至106拷贝/mL的HBV DNA,HBsAg缺失的小鼠中无法检测到HBsAg和HBV DNA;动态监测显示HBeAg在乙肝和HBsAg缺失突变的两组小鼠中的阳性率均逐步降低,在HBsAg缺失突变组中降低的更明显,第8周时仅有20%的小鼠为HBeAg阳性,而此时未突变乙肝组的阳性率为60%;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阴性对照小鼠的肝脏结构较完整,未见聚集的浸润免疫细胞,而乙肝和HBsAg缺失的乙肝小鼠肝小叶结构均松散,乙肝小鼠肝脏中有聚集的浸润性免疫细胞,HBsAg缺失的小鼠肝脏缺少免疫细胞的聚集,却存在严重的肝细胞毛玻璃样变性。结论成功构建了HBsAg缺失的乙肝转染小鼠模型;并发现HBsAg在HBV完整病毒颗粒包装和出胞,以及肝脏病变和免疫细胞浸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 乙肝表面抗原 高压水动力法 毛玻璃样病变 免疫细胞浸润
下载PDF
肝穿刺对鉴别自身免疫性肝炎与药物性肝损伤的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音 《肝脏》 2012年第1期47-47,共1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与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鉴别相当困难,虽然两者是不同性质的疾病,但由于都存在免疫介导的反应,在临床和病理上有相似性。另外,及时诊断和前期处理对两种疾病都很重要,早期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有效控制AIH;同样,早...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与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鉴别相当困难,虽然两者是不同性质的疾病,但由于都存在免疫介导的反应,在临床和病理上有相似性。另外,及时诊断和前期处理对两种疾病都很重要,早期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有效控制AIH;同样,早期鉴别也有助于DILI及时停用相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药物性肝损伤 早期鉴别 肝穿刺 价值 免疫抑制剂 免疫介导 相关药物
下载PDF
血浆氨基酸比例模型判别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评价
19
作者 张占卿 陆伟 +5 位作者 王雁冰 贾小芳 张丽军 丁荣蓉 周新兰 冯艳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321-132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6种氨基酸血浆摩尔浓度构建的比例模型判别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组织病理状态的效能.方法:148例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CHB患者入选本研究.血浆氨基酸摩尔浓度测定采用Agilent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血... 目的:探讨基于6种氨基酸血浆摩尔浓度构建的比例模型判别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组织病理状态的效能.方法:148例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CHB患者入选本研究.血浆氨基酸摩尔浓度测定采用Agilent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血浆氨基酸比例模型通过建立分数函数的方式构建.血浆氨基酸比例模型判别肝组织病理状态的效能的评价采用Bayes逐步判别分析.结果:基于血浆氨基酸比例模型构建的判别不同病理学分级的Fisher判别函数为:G1=-7.263+10.876×亮氨酸/(酪氨酸+蛋氨酸),G2=-5.700+9.396×亮氨酸/(酪氨酸+蛋氨酸),G3=-4.249+7.775×亮氨酸/(酪氨酸+蛋氨酸);判别不同病理学分期的Fisher判别函数为:S0=-11.569+0.290×年龄+6.067×亮氨酸/酪氨酸,S1=-12.321+0.306×年龄+6.172×亮氨酸/酪氨酸,S2=-11.455+0.277×年龄+6.273×亮氨酸/酪氨酸,S3=-11.335+0.305×年龄+5.562×亮氨酸/酪氨酸,S4=-12.811+0.371×年龄+4.622×亮氨酸/酪氨酸.判别不同病理学分级的Fisher判别函数判别G1、G2、G3的一致率分别为47.1%、30.5%、70.9%;判别不同病理学分期的Fisher判别函数判别S0、S1、S2、S3、S4的一致率分别为0.0%、10.3%、40.4%、19.2%、62.5%.结论:基于氨基酸血浆摩尔浓度构建的部分比例模型对判别CHB肝组织不同病理学分级和分期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比例模型 判别分析 数学模型 无创诊断
下载PDF
拉米夫定发生基因突变后继续治疗中出现HBsAg血清转换1例
20
作者 徐国光 陈良 +1 位作者 蒋音 巫善明 《肝脏》 2012年第10期756-757,共2页
患者,男,63岁。患慢性乙型肝炎十余年,乙型肝炎血清标记物HBeAg(+),曾因反复肝生化指标异常,诊断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先后使用中西药物治疗,疗效欠佳。1999年9月8日因"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炎后肝硬化,肝组织活检Ishak评分为5分... 患者,男,63岁。患慢性乙型肝炎十余年,乙型肝炎血清标记物HBeAg(+),曾因反复肝生化指标异常,诊断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先后使用中西药物治疗,疗效欠佳。1999年9月8日因"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炎后肝硬化,肝组织活检Ishak评分为5分入组NUCB4006全球多中心随机双盲拉米夫定(LAM)临床对照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HBSAG 血清转换 继续治疗 基因突变 HBEAG(+) 生化指标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