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结构抗震浸入式实验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岳峰 冯少孔 +1 位作者 邓检良 叶冠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0-205,共6页
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探索利用模拟地震振动台大型试验设备开展的建筑结构抗震浸入式实验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包括,分别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新开设动力抗震试验课程;让学生在实验室接触大型实验设备,动手进行试验操作,了解抗震新技术... 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探索利用模拟地震振动台大型试验设备开展的建筑结构抗震浸入式实验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包括,分别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新开设动力抗震试验课程;让学生在实验室接触大型实验设备,动手进行试验操作,了解抗震新技术的进展,激发创新意识,掌握抗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体验真实地震让学生感知震害,体会地震对工程结构和人类的危害,提高学生的抗震防灾减灾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土木工程专业情怀;进行校际和国际实验教学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推动、完善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并积极探索建立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浸入式实验教学 地震模拟 振动台 真实地震体验
下载PDF
基于滑移线法的黏土海床中浅基础固结承载力分析
2
作者 李志坚 廖晨聪 +1 位作者 张璐璐 叶冠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7-1056,共10页
为评估海底浅基础服役过程的承载力时变规律,推导了预载作用下黏土海床完全固结后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分布,利用滑移线法给出了应力特征线方程并求解出浅基础固结承载力,研究了预载比、土体不均匀性、有效内摩擦角和基础尺寸对浅基础固结... 为评估海底浅基础服役过程的承载力时变规律,推导了预载作用下黏土海床完全固结后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分布,利用滑移线法给出了应力特征线方程并求解出浅基础固结承载力,研究了预载比、土体不均匀性、有效内摩擦角和基础尺寸对浅基础固结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基础固结承载力的相对增长幅度和预载比近似呈线性关系,由土体不均匀因子和有效内摩擦角共同决定,不受基础尺寸的影响.通过与水土耦合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对所提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严格的验证,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根据有限元结果分析了滑移线解的误差来源,发现孔压计算差异是导致固结承载力预测结果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该滑移线解可快速准确地预估浅基础固结承载力的增长规律,为海底浅基础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海床 浅基础 固结承载力 滑移线法 预载作用
下载PDF
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二维图纸中建筑构件识别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权 赵云凡 邓雪原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1年第5期110-117,共8页
自2010年以来,我国既有建筑占比不断扩大,而既有建筑普遍面临能源消耗大、CO 2排放量居高等问题。BIM作为数字化产物,包含运维管理中所需要的大量数据,可通过提高运维管理效率解决既有建筑当前的难题。然而,现存的老旧建筑缺少BIM,且手... 自2010年以来,我国既有建筑占比不断扩大,而既有建筑普遍面临能源消耗大、CO 2排放量居高等问题。BIM作为数字化产物,包含运维管理中所需要的大量数据,可通过提高运维管理效率解决既有建筑当前的难题。然而,现存的老旧建筑缺少BIM,且手工重建BIM费时费力。再者,作为当前主流的重建技术,激光扫描和摄影测量因成本高和精度低而难以满足要求。因此,为了克服上述局限性,本文提出了基于二维图纸的建筑构件识别方法,通过改进的Faster R-CNN实现建筑构件信息自动提取,为后续BIM的自动重生成提供数据支持。具体地,采用ResNet-101代替传统的VGG-16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再通过改进初始锚框尺寸和非极大值抑制算法,使得改进后的Faster R-CNN更适用于建筑构件小目标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Faster R-CNN在建筑构件的识别上具有出色表现,mAP达到93.8%。另外,通过基于Tesseract的OCR技术实现了对图纸中文本信息的识别和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 二维图纸 Faster R-CNN 构件识别
下载PDF
语义网赋能建筑信息交付及模型数据模式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吉明 段立平 +2 位作者 林思伟 缪季 赵金城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4-253,共10页
针对以建筑信息模型(BIM)进行交付的信息共享模式所依赖的工业基础类(IFC)标准行业适用性不足且难以拓展的问题,探讨在IFC基础上引入语义网实现异源数据集成共享,并于语义层面实现信息交付。首先,通过算法解析和模型转化介绍语义化建模... 针对以建筑信息模型(BIM)进行交付的信息共享模式所依赖的工业基础类(IFC)标准行业适用性不足且难以拓展的问题,探讨在IFC基础上引入语义网实现异源数据集成共享,并于语义层面实现信息交付。首先,通过算法解析和模型转化介绍语义化建模方法,并以二层钢框架厂房结构为例对该方法进行说明;然后,通过对转化案例进行数据模式分析,以验证建筑信息交付的准确性和建筑语义的可传递性。案例实践论证基于IfcOWL本体的语义化建模方法的可实施性;通过分析该语义化模型单元实例的数据模式,探究制约该语义化建模方法赋能建筑信息交付的关键因素;针对语义化建模方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冗余信息规避、领域本体开发和轻量化语义建模的初步解决思路。SPARQL查询实例表明,所解析的数据模式对规避冗余信息有效。因此,该方法在共享和集成建筑多源异构信息方面具有优势,能有效提升建筑信息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交付 语义网 数据模式分析 工业基础类 建筑信息模型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优化XGBoost的建筑施工事故类型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缪季 段立平 +2 位作者 刘吉明 林思伟 赵金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3,共7页
为探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风险特征与施工事故类型之间的关联性,提出1种融合特征选择算法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建筑事故类型预测模型。基于619项国内建筑事故报告建立建筑施工风险特征体系,通过条件互信息最大化(CMIM)-Boruta方法筛选... 为探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风险特征与施工事故类型之间的关联性,提出1种融合特征选择算法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建筑事故类型预测模型。基于619项国内建筑事故报告建立建筑施工风险特征体系,通过条件互信息最大化(CMIM)-Boruta方法筛选出26个关键风险特征,将其作为贝叶斯优化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并在测试集上评估该模型的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XGBoost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CMIM-Boruta方法和贝叶斯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性能;通过2个实际事故案例验证得到该模型具有一定实用性。研究结果对相关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更准确地识别施工现场潜在危险、采取更具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事故预测 特征选择 机器学习 贝叶斯优化
下载PDF
基于ADDIE模式的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混合式教学探索 被引量:28
6
作者 段海娟 王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9-162,共4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了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5个阶段详细阐述了基于ADDIE模式的大型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与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SPOC)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的...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了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5个阶段详细阐述了基于ADDIE模式的大型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与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SPOC)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拓展了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该教学模式为工科类实验教学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ADDIE模式 土木工程材料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建筑结构性能化抗火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华莹 赵金城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3,共13页
尽管建筑领域的火灾安全性能化设计理念已经提出近四十年,不少学者针对这一研究热点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以及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可操作性等问题,其应用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中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 尽管建筑领域的火灾安全性能化设计理念已经提出近四十年,不少学者针对这一研究热点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以及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可操作性等问题,其应用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中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以及多个国际组织的建筑结构火灾安全设计规范开始由“处方式”向“性能化”发展,为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要求。基于世界上主要的国际和国家标准,整理了有关火灾安全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规范条例及内容,提出了建筑结构性能化抗火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为解决这几个关键问题,以建筑结构安全和人员生命安全作为性能化设计的总体目标和根本任务,提出性能化水平的RRS指标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火灾风险随机性的性能化抗火设计框架。该框架为系统的性能化结构抗火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形成构建了分析评估体系,有助于促进性能化抗火设计理论方法的完善和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特别是在钢结构抗火设计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化抗火设计 火灾风险 随机性 结构响应 人员疏散
原文传递
冷弯薄壁不锈钢拼合箱形截面短柱轴压试验研究
8
作者 靳春驰 李海汀 +1 位作者 段立平 张佳慧 《建筑钢结构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3,共10页
为研究冷弯薄壁不锈钢拼合箱形截面短柱的受力性能,对14根拼合箱形截面短柱、6根单肢U形或C形截面短柱及5根腹板开孔拼合截面短柱进行了轴压试验研究,试件材料为S30408奥氏体不锈钢。通过试验得到了不锈钢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和轴压试件... 为研究冷弯薄壁不锈钢拼合箱形截面短柱的受力性能,对14根拼合箱形截面短柱、6根单肢U形或C形截面短柱及5根腹板开孔拼合截面短柱进行了轴压试验研究,试件材料为S30408奥氏体不锈钢。通过试验得到了不锈钢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和轴压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荷载-位移曲线,分析了试件的屈曲模式和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试件拼合方式对其极限承载力有显著影响,其中CC截面试件承载力最大,UU截面试件承载力最小;UU截面拼合箱形截面柱的极限承载力大于单肢组成构件的承载力之和;当腹板开孔率小于0.5时,试件极限承载力几乎无削弱。将美国规范ASCE/SEI8-22现有计算方法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值低于计算方法的计算值,ASCE/SEI 8-22规范方法不能直接用于计算冷弯薄壁不锈钢拼合箱形截面轴压短柱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冷弯薄壁型钢 拼合截面柱 试验研究 直接强度法
原文传递
基于BIM和深度学习的建筑平面凹凸不规则识别 被引量:8
9
作者 姜柳 史健勇 +2 位作者 付功义 潘泽宇 王朝宇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2-529,共8页
建筑抗震超限审查是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审查的重要内容,建筑平面凹凸不规则是建筑抗震超限审查的项目之一。目前的建筑平面凹凸不规则识别主要由人工依据设计规范进行,然而日益复杂的建筑平面设计超出了规范的示例范围,也加重... 建筑抗震超限审查是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审查的重要内容,建筑平面凹凸不规则是建筑抗震超限审查的项目之一。目前的建筑平面凹凸不规则识别主要由人工依据设计规范进行,然而日益复杂的建筑平面设计超出了规范的示例范围,也加重了人工审查的负担。建筑平面识别可以看成是图片分类问题,考虑到实际工程中规则样本和不规则样本之间的不均衡性,利用异常检测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和深度学习进行建筑平面凹凸不规则辅助识别的方法。首先,利用几何对象之间的布尔交运算得到BIM模型的建筑平面;然后,通过图片预处理,生成建筑平面外轮廓图;最后,将建筑平面外轮廓图输入已训练好的异常检测深度学习模型,反馈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图片分类模型,采用异常检测的思路对不规则建筑平面图的识别率提高了15%,更符合实际工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抗震审查 深度学习 异常检测 建筑平面 不规则识别
下载PDF
基于BIM与遗传算法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多目标优化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谢存仁 徐峰 阮敏浩 《工程管理学报》 2021年第3期117-122,共6页
为解决施工进度优化领域数据获取、定量分析、模型求解等难题,构建了基于BIM与遗传算法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优化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成本最低和资源均衡为目标的"工期—成本"和"工期固定—资源均衡"施工进度两... 为解决施工进度优化领域数据获取、定量分析、模型求解等难题,构建了基于BIM与遗传算法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优化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成本最低和资源均衡为目标的"工期—成本"和"工期固定—资源均衡"施工进度两阶段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确定了各工序最优持续时间和非关键工序最优开始时间.在实际工程中对所建体系与模型进行了实践应用,验证了其可行性与有效性,为科学合理确定施工进度计划提供了支撑,并有助于提升BIM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施工进度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遗传算法 建筑工程 施工进度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上海地区多含水层系统深部承压层降水诱发地层响应规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晨鑫 李明广 +2 位作者 甄亮 李耀良 张哲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软土地区多含水层系统承压层抽水存在越流现象,地下水渗流和区域地层变形响应规律复杂.基于某超深地下工程承压水抽水试验,采用数值方法研究软土地区多含水层系统第二、第三承压层降水的地质环境响应.建立了三维有限差分模型,考虑流固... 软土地区多含水层系统承压层抽水存在越流现象,地下水渗流和区域地层变形响应规律复杂.基于某超深地下工程承压水抽水试验,采用数值方法研究软土地区多含水层系统第二、第三承压层降水的地质环境响应.建立了三维有限差分模型,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和土体小应变刚度特性,模拟了不同埋深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对比分析各承压层抽水引起的承压水头降深和深层土体变形时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第二承压层水位降深较小,但引起的地表沉降更大;第二和第三承压层抽水引起降水层的压缩变形分别占地表沉降的56.18%和77.69%.主要原因为浅部土层压缩性高,相同降深条件下引起的土层竖向压缩量更大;且第二承压层与上部弱透水层的水力联系较强,越流作用明显,导致抽水引起的地下水水位降深在深度方向的影响范围更大.研究成果对后续超深基坑降水施工及环境变形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承压水 抽水试验 地下水渗流 地层变形 时空分布
下载PDF
考虑价格波动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资源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谢存仁 徐峰 阮敏浩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2年第3期126-132,共7页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优化是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针对已有的“施工进度-资源优化”研究未考虑资源价格波动因素的影响,不能适应单价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优化需求的不足,本文以单价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为研究对...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优化是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针对已有的“施工进度-资源优化”研究未考虑资源价格波动因素的影响,不能适应单价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优化需求的不足,本文以单价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为研究对象,首先,以非关键工序开始时间为变量,以单位时间内资源方差值最小和资源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了考虑资源价格波动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资源多目标优化模型;其次,运用适应性权重遗传算法进行模型求解;最后,通过工程案例的应用,对本文模型与已有研究模型进行优化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构建的考虑资源价格波动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可以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科学优化施工进度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进度 价格波动 资源均衡 资源成本 动态规划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点云自动生成BIM模型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文景 杨健 熊吴越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1年第3期133-139,共7页
在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的浪潮下,建筑行业正积极探索一种能快速重塑“既有建筑”3D信息模型的方法。从深度学习3D目标检测算法角度出发,着手大规模建筑数据集的生成和点云深度学习理论,分析点云深度学习框架所需输入数据类型,重点介绍了... 在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的浪潮下,建筑行业正积极探索一种能快速重塑“既有建筑”3D信息模型的方法。从深度学习3D目标检测算法角度出发,着手大规模建筑数据集的生成和点云深度学习理论,分析点云深度学习框架所需输入数据类型,重点介绍了各类建筑构件的3D边界框及三维点云的创建过程,对比具有相同数据结构的不同点云数据集并实现了基于ScanNet数据集的目标检测算法,进而整合出一套可行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点云自动生成BIM模型技术路线,通过该技术路线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可实现“输入未知建筑物三维点云,输出BIM模型参数”。最后,对于目前该方法的优缺点和未来发展方向给出实质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数据集 三维点云 深度学习 BIM
下载PDF
基于BIM的建筑空间管理信息复用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佳吟 邓雪原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1年第2期168-173,共6页
基于BIM技术与IFC国际标准,通过对现有建筑空间BIM数据的复用信息合规性检查方法、空间属性信息的提取与存储方法、现有数据库信息的存储与复用方法以及空间管理信息关联方法进行研究,实现了建筑空间管理信息的复用;并以上海交通大学木... 基于BIM技术与IFC国际标准,通过对现有建筑空间BIM数据的复用信息合规性检查方法、空间属性信息的提取与存储方法、现有数据库信息的存储与复用方法以及空间管理信息关联方法进行研究,实现了建筑空间管理信息的复用;并以上海交通大学木兰船建大楼的现有BIM数据为例,通过SJTUBIM空间管理平台,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表明,基于BIM的建筑空间管理信息复用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避免建筑空间管理阶段的重复建模与数据的重复输入,减少工作量,提高BIM数据利用率,使信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发挥其作用;(2)提高建筑空间管理信息化程度与管理效率;(3)基于IFC标准的信息复用方法通用性强,对建筑运维管理其他方面的信息复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IFC 空间管理 信息复用
下载PDF
基于BIM和本体的建筑不规则类型审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那扎尔·木拉提别克 史健勇 +3 位作者 姜柳 潘泽宇 杨海涛 王佳亮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8-926,共9页
建筑不规则类型审查是建筑抗震审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抗震安全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审查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一套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和本体的建筑不规则类型审查方法。首先解析梳理建筑不规则类型审查规范条文,然后将规范条文转译成... 建筑不规则类型审查是建筑抗震审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抗震安全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审查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一套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和本体的建筑不规则类型审查方法。首先解析梳理建筑不规则类型审查规范条文,然后将规范条文转译成计算机可识别的语义审查规则,并根据审查逻辑构建建筑不规则类型审查本体;其次从待审查建筑的BIM文件中抽取审查信息,如楼层开洞面积,基于模板匹配算法从结构计算书自动抽取审查所需计算结果参数,如扭转位移比;接着基于建筑不规则类型审查本体组织审查信息,利用审查规则推理获得审查结果,进而生成审查报告。最后以某建筑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较强地扩展能力,为进一步实现建筑抗震审查的自动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规审查 建筑不规则 建筑信息模型 工业基础类 本体
下载PDF
基于改进Cascade RCNN的风管平面二维图纸识别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墨逸 赵云凡 邓雪原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2年第4期114-123,共10页
过去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既有建筑量大面广,建筑设备退化、运维困难等问题。BIM包含丰富的信息,能够提高设备运维效率和质量,但很多既有建筑仅有纸质图纸资料,从纸质图纸中人工重建BIM耗时耗力,亟需一... 过去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既有建筑量大面广,建筑设备退化、运维困难等问题。BIM包含丰富的信息,能够提高设备运维效率和质量,但很多既有建筑仅有纸质图纸资料,从纸质图纸中人工重建BIM耗时耗力,亟需一种从二维图纸自动创建BIM的方法。本文提出使用改进的Cascade RCNN算法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识别风管平面图纸,提取图像中的设备类别和位置信息,为重建BIM提供数据基础。改进时针对风管设备类型众多、形态各异的特点,使用Res2Net提高网络的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力,融入可变形卷积DCNv2加强网络适应几何形变的能力,改进非极大值抑制算法提高定位精度,降低漏检风险。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可以准确识别风管平面图纸中的设备,改进有效减少了定位和分类错误,提高了识别精度,mAP达到80.8%。最后通过横向对比其他算法的效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Cascade RCNN 风管平面图纸 二维图纸自动识别
下载PDF
基于IFC标准的建筑构件入库信息管理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茹蕊 邓雪原 《建筑技术》 2021年第4期469-473,共5页
目前IFC格式构件的储存和运用不广泛,建立构件库仍依靠手工搜集与检查入库,效率与质量较低,因此需利用信息化技术快速且低成本地搜集BIM构件。提出一种基于IFC标准的构件入库信息管理方法,通过信息提取算法从已有模型的IFC文件中提取建... 目前IFC格式构件的储存和运用不广泛,建立构件库仍依靠手工搜集与检查入库,效率与质量较低,因此需利用信息化技术快速且低成本地搜集BIM构件。提出一种基于IFC标准的构件入库信息管理方法,通过信息提取算法从已有模型的IFC文件中提取建筑构件所需信息,根据建筑信息分类原则将构件自动分类储存,实现构件信息的高效入库储存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IFC标准 信息提取 BIM构件库 自动入库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尺度边缘特征的建筑施工图重叠字符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正 邓雪原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9-735,共7页
目前非重叠字符的识别技术已趋于完善,但难以识别建筑工程图纸标注等场景中的重叠字符,阻碍了基于二维扫描图纸的自动建模技术的突破。针对传统字符识别方法无法识别重叠字符的现状,提出了一套基于自适应尺度边缘特征的建筑施工图重叠... 目前非重叠字符的识别技术已趋于完善,但难以识别建筑工程图纸标注等场景中的重叠字符,阻碍了基于二维扫描图纸的自动建模技术的突破。针对传统字符识别方法无法识别重叠字符的现状,提出了一套基于自适应尺度边缘特征的建筑施工图重叠字符识别新方法。基于像素空间分布特征初步确定重叠字符区域,定义并提取字符的自适应尺度边缘特征;借助双变量匹配概率函数筛选“位置+内容”的结果组合,并以全局最优原则代替绝对阈值作为识别标准,最终输出正确的识别结果。不同于先修复后识别的常规思路,该方法将特征匹配与干扰过滤相结合、字符定位与字符识别相关联,能解决百度等成熟商用OCR无法解决的重叠字符识别问题,且经数据实验证实具备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字符 字符识别 自适应尺度 分布概率 投影分割
下载PDF
三维混凝土细观模型构建与骨料形态对氯离子扩散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宇 刘清风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67-173,共7页
氯离子侵蚀引起的钢筋锈蚀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首要因素,而骨料自身特性对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本工作提出了一种高效构建细观尺度下混凝土三维几何模型的方法,能够实现工程中常见碎石、卵石和片状骨料的生成... 氯离子侵蚀引起的钢筋锈蚀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首要因素,而骨料自身特性对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本工作提出了一种高效构建细观尺度下混凝土三维几何模型的方法,能够实现工程中常见碎石、卵石和片状骨料的生成和投放。将生成的几何模型进一步应用于氯离子扩散行为预测,并与第三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其可行性与准确性。本工作所提出的三维混凝土细观模型能够实现混凝土几何参数的精细控制,能够对骨料形状、体积分数、粒径以及连续级配等骨料形态学特征对氯离子传输的影响进行较全面的量化分析。此外,本工作还探究了实际中因振捣而导致的骨料不均匀分布对氯离子传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料的曲折度和体积分数的增大会降低氯离子的扩散速率;骨料级配连续的混凝土中小粒径骨料可填充在大粒径骨料的间隙中,相比于单一骨料级配的混凝土,其抗氯性能更高;混凝土振捣而产生的骨料不均匀分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氯离子 骨料形态 细观尺度 三维模型
下载PDF
羟丙甲纤维素对铜污染土-膨润土屏障工程特性的改良效果
20
作者 葛均健 崔琦 +1 位作者 陈兵 刘宁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5-172,共8页
土-膨润土屏障作为污染场地隔离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已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在土-膨润土屏障中加入羟丙甲纤维素(HPMC),能有效弥补因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受侵蚀而导致防渗性能衰减的问题。通过自由膨胀试验、扫描电镜试验、渗透试验、一... 土-膨润土屏障作为污染场地隔离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已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在土-膨润土屏障中加入羟丙甲纤维素(HPMC),能有效弥补因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受侵蚀而导致防渗性能衰减的问题。通过自由膨胀试验、扫描电镜试验、渗透试验、一维压缩试验与直剪试验,研究铜离子对膨润土膨胀性能的破坏作用及HPMC的改良作用机理,并研究高铜离子浓度(50 mmol/L)环境下不同掺量的HPMC对屏障材料防渗性能的改良效果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HPMC可减小铜污染膨润土的团聚,并保持膨润土的连续结构;随着HPMC掺量的增加,屏障材料受破坏程度变低,防渗性能更好,其渗透系数k<10-10 m/s;材料压缩性变大,但抗剪强度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甲纤维素 膨润土 渗透 压缩 剪切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