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2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某郊区猪场戊型肝炎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冰清 董世娟 +4 位作者 周锦萍 司伏生 谢春芳 李震 于瑞嵩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1年第2期25-28,共4页
猪作为重要的经济动物,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家畜之一;然而,猪也是戊型肝炎等人畜共患病病原体重要的储存宿主。为了解上海市某郊区猪群中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感染情况,从5个猪场采集健康猪血清样品共256份,采... 猪作为重要的经济动物,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家畜之一;然而,猪也是戊型肝炎等人畜共患病病原体重要的储存宿主。为了解上海市某郊区猪群中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感染情况,从5个猪场采集健康猪血清样品共256份,采用ELISA方法进行HEV IgG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采集的256份样品中65份为HEV IgG抗体阳性,阳性率为25.39%。其中213份育肥猪血清样品中有55份为HEV IgG抗体阳性,阳性率为25.82%。不同猪场育肥猪血清HEV IgG抗体阳性率为6.67%~34.43%。分析某猪场中不同发育阶段猪的血清HEV抗体检测结果发现,随着猪日龄的增加HEV IgG抗体阳性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母猪(>210日龄)血清HEV IgG抗体阳性率最高,达75.00%;保育猪血清中HEV IgG抗体阳性率最低,为3.85%;母猪HEV 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保育猪和育肥猪(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IGG抗体 上海
下载PDF
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技术策略(下)
2
作者 鲍大鹏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5,共13页
7品种系谱食用菌的理性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并非用于指导单次育种活动或单个杂交品种的选育过程,而是致力于构建一套完整的育种系统,并推动一种科学育种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在该育种系统中,品种系谱构成了核心要素,它不仅是理性育种方法的... 7品种系谱食用菌的理性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并非用于指导单次育种活动或单个杂交品种的选育过程,而是致力于构建一套完整的育种系统,并推动一种科学育种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在该育种系统中,品种系谱构成了核心要素,它不仅是理性育种方法的直接展示,也是推动杂交育种工作持续进行的关键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育种工作 育种方法 育种系统 品种系谱 杂交品种 食用菌 选育过程 育种理念
下载PDF
基于简化基因组的上海水牛遗传结构分析和家系鉴定
3
作者 孙玲伟 高骏 +5 位作者 陆雪林 章伟建 刘炜 胡杰 张德福 戴建军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4年第3期8-13,18,共7页
为提高上海水牛的育种效率和遗传种质资源丰富度,采用基因测序分型(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技术对80头上海水牛进行基因组测序,质控后获得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群体亲缘关系以及近... 为提高上海水牛的育种效率和遗传种质资源丰富度,采用基因测序分型(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技术对80头上海水牛进行基因组测序,质控后获得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群体亲缘关系以及近交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从80头上海水牛的24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上共检出的99963个高质量SNP位点、874个连续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ROH);80头上海水牛分为2个大支(家系),A1和A2属于第一大支(家系A),包含9头公水牛、18头母水牛;B1、B2和B3属于第二大支(家系B),包含16头公水牛、37头母水牛。基于ROH测算近交系数的结果显示:25头公水牛和55头母水牛的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0.0145和0.0114。本研究构建了上海水牛家系,揭示了上海水牛的近交状态,为上海水牛繁育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水牛 简化基因组测序 长纯合片段 近交系数
下载PDF
茯苓多糖对上海白猪精液冷冻保存及精子DNA甲基化的影响
4
作者 孙玲伟 朱永军 +4 位作者 周金勇 刘富琴 张德福 戴建军 滑志民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1期72-79,共8页
为研究茯苓多糖(Poria cocos mushroom polysaccharides,PCP)在上海白猪精液冷冻保存中的作用,采集8头上海白猪24份精液,在精液冷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PCP,测定冷冻-解冻后精液质量和抗氧化活性,以及冷冻保存后精子DNA甲基化水平。结果... 为研究茯苓多糖(Poria cocos mushroom polysaccharides,PCP)在上海白猪精液冷冻保存中的作用,采集8头上海白猪24份精液,在精液冷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PCP,测定冷冻-解冻后精液质量和抗氧化活性,以及冷冻保存后精子DNA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与未添加PCP组相比,600μg∕mL PCP添加组精子活力最高(P<0.05),600μg∕mL PCP添加组精子活率最高(P<0.05),而600μg∕mL和900μg∕mL PCP添加组的精子顶体完整率、质膜完整率、线粒体活性、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较高。此外,600μg∕mL PCP添加组精液中的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最高(P<0.05),300、600、900μg∕mL PCP添加组精液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高(P<0.05),600μg∕mL PCP添加组精液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最高(P<0.05);所有添加组的精子DNA甲基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添加适量的PCP可以改善上海白猪的精液冷冻保存效果,也能够降低冷冻后精子的DNA甲基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白猪 精液冷冻保存 茯苓多糖(PCP) 抗氧化 DNA甲基化
下载PDF
上海地区猪萨佩罗病毒的检测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本强 刘惠莉 +5 位作者 刘佳佳 陶洁 程靖华 石迎 乔长涛 沈晓晖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2期64-70,共7页
为了明确猪萨佩罗病毒在仔猪腹泻病情中的作用,2016—2020年采集上海市及周边11个猪场腹泻病料,共计1446份。利用RT-PCR方法对其进行PSV筛检,并对阳性样品进行病原分离及病毒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共筛检出256份PSV核酸阳性样品,阳性率17... 为了明确猪萨佩罗病毒在仔猪腹泻病情中的作用,2016—2020年采集上海市及周边11个猪场腹泻病料,共计1446份。利用RT-PCR方法对其进行PSV筛检,并对阳性样品进行病原分离及病毒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共筛检出256份PSV核酸阳性样品,阳性率17.7%。从阳性样品中成功分离到2株PSV病毒,全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株PSV分离株聚集在中国PSV毒株集群上,分离株在3D区域4696—5945 bp处存在重组区域。病毒核苷酸分析发现中国PSV毒株与韩国PSV毒株核苷酸相似性为87%—88.5%,与欧洲PSV毒株核苷酸相似性为84.9%—87.3%。对VP1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分离株与参考株存在氨基酸位点突变,中间氨基酸序列保守,无突变及插入和缺少现象。PSV分离株与参考株均含有173位潜在糖基化位点,VP1蛋白分子表面抗原表位分布均匀。该研究可为猪萨佩罗病毒病原学及其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萨佩罗病毒分离株 流行病学调查 VP1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下载PDF
大麦青稞小孢子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成洪 郭桂梅 +2 位作者 何婷 陆瑞菊 黄剑华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小孢子培养技术在十字花科油菜等作物育种上的应用已取得巨大成功,但在禾本科作物上进展不大。技术体系难度高和材料基因型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小孢子培养技术在禾本科作物育种中的应用与推广。本文总结了大麦青稞小孢子高频再生体... 小孢子培养技术在十字花科油菜等作物育种上的应用已取得巨大成功,但在禾本科作物上进展不大。技术体系难度高和材料基因型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小孢子培养技术在禾本科作物育种中的应用与推广。本文总结了大麦青稞小孢子高频再生体系中的关键步骤与优化条件,将该优化技术体系应用在来自全国大麦青稞主产区的500多份育种材料上,获得了10万多份再生绿苗,并高效形成了加倍单倍体株系,经各地育种团队在当地开展鉴定和品比试验,选育出了一批抗病、耐逆性强、综合性状突出的大麦青稞优良新品系(种),同时在小孢子高频再生技术基础上还拓展了系列遗传改良新方法,显示了该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小孢子培养技术 高频再生 育种
下载PDF
转基因克隆技术与猪的遗传育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德福 王建荣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9年第2期32-37,共6页
动物克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克隆动物研究背景“克隆”在生物学上有多个概念,但其基本含义系指一个细胞或个体以无性繁殖方式产生的一群细胞或一群个体,在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克隆出的细胞或个体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性状... 动物克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克隆动物研究背景“克隆”在生物学上有多个概念,但其基本含义系指一个细胞或个体以无性繁殖方式产生的一群细胞或一群个体,在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克隆出的细胞或个体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性状,常称“无性繁殖系”(细胞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育种 转基因动物 克隆
下载PDF
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技术策略(上)
8
作者 鲍大鹏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共16页
杂交育种是食用菌育种的重要方法,但是杂交育种实践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笔者倡导建立食用菌理性杂交育种体系,并分析实现该体系的9个技术策略,包括育种目标、杂交理念、骨干亲本、杂交路径、杂交体量、杂交代际、品种系谱、品种系列以及... 杂交育种是食用菌育种的重要方法,但是杂交育种实践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笔者倡导建立食用菌理性杂交育种体系,并分析实现该体系的9个技术策略,包括育种目标、杂交理念、骨干亲本、杂交路径、杂交体量、杂交代际、品种系谱、品种系列以及种质资源。明确的育种目标是食用菌育种实践的第一要素,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杂交育种理念是培育新品种的关键;骨干亲本是杂交育种的核心材料,是理性杂交育种的关键物质要素;合适的杂交体量和合理的杂交组合能够提升获得优良杂交子的概率;杂交代际的合理设计和杂交路径的准确判断体现出育种者对育种目标及育种材料的深刻理解与精准掌控,有助于通过基因重组等路径强化优良农艺性状,有助于减少杂交子遗传不稳定性;品种系谱的传承有序既是大量育种实践的结果,更是理性杂交育种的基石;丰富多样的品种系列是食用菌杂交育种成果的直观体现,也是适应多样栽培环境和满足广泛市场需求的必然产物;丰富多样的种质资源是杂交育种实践的重要物质载体,要重视对其遗传多样性的挖掘。建立理性的食用菌杂交育种体系,不仅能够增强育种实践的确定性,提高育种成果的预见性,还可为评判育种实践的成效、成功、成果提供至关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育种 育种目标 品种系谱 骨干亲本 杂交代际
下载PDF
四个上海地方猪肉品质比较分析
9
作者 涂尾龙 蒋玮 +6 位作者 何川 张维谊 陈柔含 卫金良 甘叶青 卞益 吴潇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为建立上海地方名猪肉质评价基础数据,对嘉定梅山猪、崇明沙乌头猪、金山枫泾猪和浦东白猪的背最长肌进行肉质性状、质构、氨基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肉质性状检测结果显示:金山枫泾猪锁水能力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但... 为建立上海地方名猪肉质评价基础数据,对嘉定梅山猪、崇明沙乌头猪、金山枫泾猪和浦东白猪的背最长肌进行肉质性状、质构、氨基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肉质性状检测结果显示:金山枫泾猪锁水能力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但嫩度最差;梅山猪肉色较好,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金山枫泾猪、崇明沙乌头猪(P<0.05)。质构指标测定结果显示:4个品种各有千秋,但就硬度和弹性指标来看,金山枫泾猪略好于其他3个品种;梅山猪的黏附性、凝聚力最低。氨基酸含量检测结果显示:梅山猪氨基酸总量最高,显著高于金山枫泾猪和浦东白猪(P<0.05);崇明沙乌头猪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质性状 氨基酸 质构 地方猪
下载PDF
上海地方猪种抗腹泻基因与免疫相关因子分析
10
作者 周金勇 孙玲伟 +5 位作者 张克勤 戴建军 张德福 王振国 主性 吴彩凤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43,共16页
为鉴定上海地方猪种上海白猪、枫泾猪和沙乌头猪中抗腹泻基因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1(transporter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 1, TAP1)、α(1, 2)岩藻糖转移酶1[α (1, 2)-fucosyltransferase 1, FUT1]、天然抗性相关的巨噬细胞蛋... 为鉴定上海地方猪种上海白猪、枫泾猪和沙乌头猪中抗腹泻基因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1(transporter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 1, TAP1)、α(1, 2)岩藻糖转移酶1[α (1, 2)-fucosyltransferase 1, FUT1]、天然抗性相关的巨噬细胞蛋白1(natural resistance-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 1, NRAMP1)、黏蛋白4(mucin 4,MUC4)和黏蛋白13(mucin 13, MUC13)基因的有效遗传标记,为上海地方猪种资源特性提供参考,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R)和序列测序分析上述基因的多态性,结合部分免疫相关因子,探讨对3个上海地方猪种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猪种中TAP1和MUC4基因均具有抗腹泻基因型GG,而仅在枫泾猪和沙乌头猪中检测到MUC13基因抗腹泻基因型GG,在3个猪种中均未检测到FUT1和NRAMP1基因抗腹泻基因型AA。上海白猪、枫泾猪和沙乌头猪TAP1基因处于中度多态,上海白猪的MUC4基因处于低度多态,枫泾猪和沙乌头猪的MUC4基因处于中度多态,上海白猪MUC13基因处于中度多态,其中上海白猪和沙乌头猪的TAP1基因不满足HardyWeinberg平衡,枫泾猪的MUC4基因不满足Hardy-Weinberg平衡。上海白猪MUC13基因AA型的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 IL-12)水平显著高于AG型,枫泾猪TAP1基因AA型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指标显著高于GG和AG型,沙乌头猪TAP1基因AG型的IL-12指标显著高于GG型。以上研究结果对上海白猪、枫泾猪和沙乌头猪的抗腹泻育种和分子选育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为今后上海各地方猪种抗腹泻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白猪 枫泾猪 沙乌头猪 抗腹泻基因 免疫因子
下载PDF
基于SRAP分子标记和农艺性状的大球盖菇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11
作者 詹美蓉 严胜泽 +5 位作者 罗情情 王圣铕 谢婷 王爱琴 陆欢 王瑞娟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63-3573,共11页
【目的】综合评价大球盖菇菌株的农艺性状及遗传多样性,筛选出适宜在福建三明地区栽培的优质菌株,为大球盖菇育种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ITS序列分析、拮抗试验及SRAP分子标记对收集的17株大球盖菇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 【目的】综合评价大球盖菇菌株的农艺性状及遗传多样性,筛选出适宜在福建三明地区栽培的优质菌株,为大球盖菇育种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ITS序列分析、拮抗试验及SRAP分子标记对收集的17株大球盖菇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别测定子实体长度、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上端直径、菌柄下端直径及单朵重等农艺性状后,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大球盖菇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ITS序列分析证实,17株供试菌株均为大球盖菇,在进化关系上分属于三大分支;拮抗试验结果表明,具有拮抗反应的培养组合共有87组,无拮抗反应的培养组合有49组,即大球盖菇菌株间存在较大差异性;17株大球盖菇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6~0.92,遗传背景较丰富;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9时,17株大球盖菇菌株可分为六大类(I~VI)。不同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均大于1.50,变异系数为14.29%~47.82%。其中,单朵重的变异系数最大(47.82%),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小(14.29%),说明大球盖菇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具有高的遗传多样性。相关分析发现,培养皿菌丝形态与培养皿菌丝生长速率呈显著负相关(r=-0.565)(P<0.05,下同),与栽培袋菌丝形态、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72和r=0.664)(P<0.01,下同);培养皿菌丝生长速率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r=-0.524);栽培袋菌丝形态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2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PC1)的贡献率为50.768%,其特征向量较高的农艺性状是子实体长度和产量;第二主成分(PC2)的贡献率为38.729%,其特征向量较高的农艺性状是菌盖直径和菌柄上端直径。【结论】大球盖菇D-3菌株的菌丝生长均匀、浓密,生长速率较快,产量高且稳定,子实体菌柄粗壮,整体商品性好,可作为大球盖菇品种选育亲本,适宜在福建三明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种质资源 SRAP分子标记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体系在上海水牛保种中的应用
12
作者 徐皆欢 何孟纤 +7 位作者 章伟建 李赫强 刘炜 宋雪潇 张文刚 张德福 胡杰 戴建军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旨在建立上海水牛活体采卵(ovum pick-up,OPU)-体外胚胎生产(in vitro embryo production,IVP)体系,探究年龄对上海水牛超数排卵的影响,评价冷冻精液在该体系中的应用效果。假阴道法采集5头上海水牛新鲜精液10头次,精液经程序冷冻仪冷冻... 旨在建立上海水牛活体采卵(ovum pick-up,OPU)-体外胚胎生产(in vitro embryo production,IVP)体系,探究年龄对上海水牛超数排卵的影响,评价冷冻精液在该体系中的应用效果。假阴道法采集5头上海水牛新鲜精液10头次,精液经程序冷冻仪冷冻后,转移至液氮中保存1~2年;筛选卵巢和子宫发育良好的11头青年母牛和5头经产母牛为供体,进行超数排卵、OPU、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体外胚胎培养。结果表明,经冷冻保存1~2年的上海水牛冻精的活率为75.43%±15.24%,活力为0.61±0.16;经产供体在发育卵泡总数、两侧卵巢发育卵泡比例、卵泡大小、OPU回收量等指标上均优于青年供体;利用冻精体外受精,胚胎卵裂率59.29%,桑葚胚率26.54%;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实现IVP。上海水牛OPU-IVP体系为提升上海珍稀濒危种质资源保护效率与良种开发利用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水牛 超数排卵 活体采卵 体外胚胎生产 冷冻精液
下载PDF
应用RAPD技术对香菇融合菌株进行遗传鉴定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明杰 谭琦 +5 位作者 汪昭月 冯志勇 贺冬梅 严培兰 关斯民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1997年第4期17-20,共4页
本文应用RAPD技术与聚类分析方法,对香菇细胞融合菌株F1及亲本S1、465进行遗传分析.根据DNA扩增的指纹图谱,估算融合子与亲本的DNA相似系数并构建遗传相关性聚类图.结果表明,RAPD技术与聚类分析方法可应用于香菇细胞融合菌株的遗传鉴定.
关键词 香菇 DNA相似性 遗传相关性 细胞融合 鉴定
下载PDF
一株猪流感病毒A/swine/Shanghai/01/2019(H1N1)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程靖华 陶洁 +2 位作者 李本强 石迎 刘惠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0-834,共5页
为鉴定上海地区猪流感病毒的流行株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本研究从上海地区养殖场采集疑似流感症状的猪咽拭子样品40份,采用套式PCR结合鸡胚分离鉴定方法,从中分离到1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IV),命名为A/swine/Shanghai/01/2019(H1N1)。... 为鉴定上海地区猪流感病毒的流行株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本研究从上海地区养殖场采集疑似流感症状的猪咽拭子样品40份,采用套式PCR结合鸡胚分离鉴定方法,从中分离到1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IV),命名为A/swine/Shanghai/01/2019(H1N1)。经全基因组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的8个基因节段与欧亚类禽H1N1 SIV同源性最高,其PB2、PB1、PA基因节段可能来源于A/swine/Jiangsu/49/2012(H1N1)病毒,NA、NP和M基因节段可能来源于A/swine/Shanghai/3/2014(H1N1)病毒。该分离病毒的HA蛋白裂解位点为PSIQSR↓GLFGAI,为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该分离株NA蛋白未出现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相关的氨基酸突变,M2蛋白S31N突变表明该病毒可能对金刚烷胺类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PA蛋白224S和PB2蛋白701N突变提示该分离株对哺乳动物的适应性增强,可能导致其致病性增强,需要加强对此类SIV的监测。结合近年来的监测表明,上海地区猪群中H1N1亚型SIV持续存在,需要持续跟踪监测SIV变异趋势。本研究为防控猪流感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H1N1亚型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分析
下载PDF
猪萨佩罗病毒VP4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功能验证
15
作者 钟祖昌 李本强 +6 位作者 陶洁 程靖华 石迎 刘佩红 唐攀 焦嘉杰 刘惠莉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4,共7页
为深入揭示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PSV)致病机制,以毒株SHCM2019为研究对象,原核表达VP_(4)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根据VP_(4)氨基酸序列进行PSV遗传进化分析,然后将VP_(4)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连接,经诱导表达得到可溶性VP_(4... 为深入揭示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PSV)致病机制,以毒株SHCM2019为研究对象,原核表达VP_(4)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根据VP_(4)氨基酸序列进行PSV遗传进化分析,然后将VP_(4)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连接,经诱导表达得到可溶性VP_(4)蛋白。纯化后的VP_(4)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并进行ELISA、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验证其反应性。ELISA结果显示,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28000;Western blot和IFA结果表明,其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PSV,说明重组VP_(4)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本研究成功表达了VP_(4)蛋白并制备了多克隆抗体,为VP_(4)蛋白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萨佩罗病毒 VP4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ZmDIR11调控玉米抗盐胁迫机制研究
16
作者 赵志雄 关媛 +4 位作者 王慧 顾炜 于典司 郑洪建 秦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9,共12页
为挖掘玉米抗盐代谢胁迫调控关键基因,克隆玉米DIR基因家族成员ZmDIR11(Zm00001d012432),对其基因及蛋白结构进行预测,分析表达模式,并进一步在玉米B73-EMS突变体中探索ZmDIR11参与耐盐胁迫的调控模式。结果显示,ZmDIR11编码包含Dirigen... 为挖掘玉米抗盐代谢胁迫调控关键基因,克隆玉米DIR基因家族成员ZmDIR11(Zm00001d012432),对其基因及蛋白结构进行预测,分析表达模式,并进一步在玉米B73-EMS突变体中探索ZmDIR11参与耐盐胁迫的调控模式。结果显示,ZmDIR11编码包含Dirigent结构域的多肽,其启动子区域ARE、MYB、MYC、STRE、LTR、MBS结构元件均与非生物胁迫调控相关。ZmDIR11在玉米根系中优势表达,且受盐胁迫诱导上调表达,亚细胞定位于内质网中。在盐胁迫处理后突变体玉米植株生长势及物质积累显著低于野生型B73材料,且氧化代谢调控路径、脯氨酸积累、叶绿素合成、木脂素积累、Na+/K+转运通路被抑制,相关代谢指标显著低于野生型B73材料。结果表明,ZmDIR11在玉米中正向调控玉米抗盐代谢通路,突变后降低了玉米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物信息学 ZmDIR11 DIRs基因 盐胁迫 耐盐机制
下载PDF
优良大麦品种花30幼胚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润红 杜志钊 +6 位作者 郭桂梅 邹磊 何婷 陈志伟 李梁 陆瑞菊 黄剑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1-906,共6页
以大麦花培基因型花30的幼胚为外植体,设置不同的培养基类型、不同激素配比及碳源,研究其对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绿苗分化的影响,以此建立和优化一个适于优良大麦品种遗传转化的高效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在N6、MS和B5的组合改良培养基... 以大麦花培基因型花30的幼胚为外植体,设置不同的培养基类型、不同激素配比及碳源,研究其对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绿苗分化的影响,以此建立和优化一个适于优良大麦品种遗传转化的高效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在N6、MS和B5的组合改良培养基下,以蔗糖为碳源,附加2mg/L 2,4-D、1mg/L ABA时,有最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且愈伤质量最好。Cu2+的添加具有抑制幼胚直接发芽成苗和改善愈伤组织质量的双重功效。添加2mg/L 6-BA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效果比较理想。为了提高农杆菌介导转化大麦外源基因的瞬时表达率和优化遗传转化体系,利用花30幼胚产生的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检测GUS基因的瞬时表达情况,研究了农杆菌介导的大麦遗传转化中菌液的浓度、侵染时间以及共培养天数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菌液浓度OD600=0.5的条件下,侵染15min,共培养2d表现出最佳的GUS瞬时表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幼胚 愈伤诱导 分化再生 遗传转化
原文传递
香菇子实体组织分离物与菌丝体的遗传相关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贺冬梅 陈明杰 +2 位作者 汪昭月 谭琦 潘迎捷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85-88,共4页
以中国香菇主栽品种苏香为材料,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扩增获得DNA指纹图谱,以此估算出同一菌种子实体菇肉、菇柄组织分离物与菌丝体DNA相似系数,并构建了遗传相关聚类图,结果显示,同一菌种子实体的菇柄组织分离物与菌丝体的遗传... 以中国香菇主栽品种苏香为材料,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扩增获得DNA指纹图谱,以此估算出同一菌种子实体菇肉、菇柄组织分离物与菌丝体DNA相似系数,并构建了遗传相关聚类图,结果显示,同一菌种子实体的菇柄组织分离物与菌丝体的遗传相关性可能低于菇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组织分离物 DNA相似性 遗传相关性 食用菌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微生物诱变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陆欢 沈玲 +3 位作者 尚晓冬 刘建雨 王瑞娟 杨慧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97,共6页
主要阐述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RTP)技术的概念、诱变机理和影响诱变效果的因素,以微生物和食用菌诱变育种为主要内容,重点介绍ARTP诱变技术在细菌、放线菌和酵母等微生物菌种改良和提升生物合成能力方面的应用,以及在食用菌新品种选... 主要阐述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RTP)技术的概念、诱变机理和影响诱变效果的因素,以微生物和食用菌诱变育种为主要内容,重点介绍ARTP诱变技术在细菌、放线菌和酵母等微生物菌种改良和提升生物合成能力方面的应用,以及在食用菌新品种选育等研究中的应用,分析ARTP诱变技术在微生物和食用菌育种研究中具有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说明今后研究重点是通过提高快速筛选目标菌株的技术水平,结合高通量测序、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多组学技术,深入探究经ARTP诱变后微生物和食用菌的遗传规律和调控生物活性物质合成的机制,以期通过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为食用菌和微生物育种研究提供新思路,进而推动微生物和食用菌的种质创新及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诱变育种 微生物 食用菌 应用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草菇菌株VG39生理及转录组影响
20
作者 张童言 郑婷婷 +3 位作者 万佳宁 李正鹏 龚明 张建国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株VG39和V23(对照)的菌丝进行低温(4℃)处理,检测处理前后多糖、赖氨酸、可溶性蛋白、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并进行红外检测、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未经低温处理时,与菌株V23比较,菌株VG39多糖和赖氨酸含量... 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株VG39和V23(对照)的菌丝进行低温(4℃)处理,检测处理前后多糖、赖氨酸、可溶性蛋白、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并进行红外检测、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未经低温处理时,与菌株V23比较,菌株VG39多糖和赖氨酸含量较高;与未经低温处理比较,两个菌株多糖、赖氨酸、可溶性蛋白、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降低。与未经低温处理比较,菌株VG39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明显减少;有882个上调差异表达基因(DEGs),核糖体中的DEGs数量(2个上调表达基因和12个下调表达基因)最多,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通路的DEGs数量(8个上调表达基因)较多。研究结果为分析菌株VG39对低温耐受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低温胁迫 多糖 赖氨酸 红外光谱 转录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