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旨在评估花瓣结构电极在脉冲电场消融(pulsed field ablation,PFA)技术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其在心肌组织消融中的表现。通过将仿真技术与体外实验相结合,探讨了不同电压、电极与组织接触距离对消融深度、连续性及透壁效果的影响...该研究旨在评估花瓣结构电极在脉冲电场消融(pulsed field ablation,PFA)技术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其在心肌组织消融中的表现。通过将仿真技术与体外实验相结合,探讨了不同电压、电极与组织接触距离对消融深度、连续性及透壁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包括构建心肌组织仿真模型,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电场分布仿真,并进行马铃薯组织的体外消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大,消融深度显著增加;当电压达到2500 V时,能够实现4 mm的透壁消融深度,且消融区域较为连续。体外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一致性,且脉冲电场消融未引起显著温升,证实了其非热特性。结论指出,PFA技术具有较低的电极接触要求和较高的消融效率,为临床治疗房颤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能够有效降低传统消融技术的并发症风险。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