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1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级医院口腔癌规范诊疗评价指标(试用版)》的制订
1
作者 叶晨 王延安 何悦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研究制订《上海市级医院口腔癌规范诊疗评价指标(试用版)》。方法:对口腔癌规范诊疗及质量评价进行系统文献检索,成立多学科工作小组进行头脑风暴,征集遴选指标。院内专家小组多轮评价...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研究制订《上海市级医院口腔癌规范诊疗评价指标(试用版)》。方法:对口腔癌规范诊疗及质量评价进行系统文献检索,成立多学科工作小组进行头脑风暴,征集遴选指标。院内专家小组多轮评价筛选指标,反复修改直至达成一致意见后,提交同行专家(非院内专家小组成员)以RAM法确定指标合理性,最后制作指标索引卡片。结果:工作小组头脑风暴提出评价指标38个;专家小组进行讨论后修改再讨论,共3轮筛选至31个指标;同行专家RAM法评价有3个指标意见不一致,再经院内专家小组讨论调整,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结论:共确定31项指标,从口腔癌的诊断、外科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管理5个维度评价口腔癌全生命周期诊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规范诊疗 诊疗质量 评价指标
原文传递
上海市医疗机构口腔医学技术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漪恒 陆海霞 +1 位作者 王丽 金雷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2-436,共5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医疗机构口腔医学技术人才队伍现状,为国家口腔医学中心(上海)的口腔医学技术学科建设及口腔医学人才队伍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方法,了解上海市医疗机构医师、护理和医技人员等对口腔医学技... 目的调查上海市医疗机构口腔医学技术人才队伍现状,为国家口腔医学中心(上海)的口腔医学技术学科建设及口腔医学人才队伍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方法,了解上海市医疗机构医师、护理和医技人员等对口腔医学技术人员的认知情况、满意度和改进建议。结果口腔技术人员从事的岗位中,口腔修复工艺技师、口腔放射技师、实验室技术员是目前最主要的3个岗位;62.3%的医护人员对口腔技术人员的工作表示满意,而56.2%的医技人员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是一般或者比较不满意。结论需给予口腔医学技术人员增加培训和教育机会,完善人才梯队,引进高水平人才,改善工作环境和待遇,拓宽晋升通道,加强与医护的沟通和交流,建设与口腔临床水平相适应的一流医学技术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技术 人才队伍 现状研究 口腔医疗机构
原文传递
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院级基金建设绩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施培凤 鲍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36-440,共5页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院级基金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以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为例,对院级基金绩效作出评价,并提出管理建议。方法:运用文献调查和专家咨询法制定院级基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Excel2003和SPSS11.0软件包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院级基金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以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为例,对院级基金绩效作出评价,并提出管理建议。方法:运用文献调查和专家咨询法制定院级基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Excel2003和SPSS11.0软件包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探讨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并筛选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建立了一套15个指标的院级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并对133项院级基金课题作出评价;科研产出分析表明,院级基金对医院科研产出发挥着持续而稳定的贡献。统计学分析表明,研究者学历对科研产出有显著影响。结论:院级基金在抚育科研项目、科研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院级基金课题应执行全过程管理,严格立项和建立中期考核的管理机制,设立院级成果奖励等激励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基金 医院 绩效评价 评价指标 科研管理
原文传递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进阶式手部技能训练在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邹岩 周维 +2 位作者 毛梦莹 黄正蔚 汪嘉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评价虚拟仿真系统在口腔专业低年级本科生手部技能进阶式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8名大二口腔专业本科生作为培训对象,利用Simodont虚拟系统模块设计出进阶式培训课程,包括初级(60%完成度)、中级(80%完成度)、高级(90%完成度),共... 目的评价虚拟仿真系统在口腔专业低年级本科生手部技能进阶式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8名大二口腔专业本科生作为培训对象,利用Simodont虚拟系统模块设计出进阶式培训课程,包括初级(60%完成度)、中级(80%完成度)、高级(90%完成度),共5学时,通过初、中、高级虚拟课程培训,考察学生操作的效率。结果78名学生通过初、中、高的虚拟课程培训后,平均分数为初级(74.42±5.00)、中级(73.70±3.79)分,高级(70.04±3.98)分。平均操作时间逐渐缩短,初级(6.43±2.25)min,中级(6.19±1.98)min,高级(4.87±0.98)min。操作效率逐渐升高,其中高级虚拟课程培训与初、中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Simodont虚拟系统操作模块为基础的进阶式虚拟课程能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操作效率,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系统 手部技能训练 进阶式教学 口腔专业
下载PDF
口腔医学本科生全周期进阶式技能训练教学模式的探索
5
作者 冉淑君 秦峰 +2 位作者 邹岩 曹霞 黄正蔚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4年第9期545-549,共5页
口腔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口腔医学生既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也需要具备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还需要材料学、美学的知识和素养。在我国口腔医学生的培养体系中大多是一年级二年级进行医学通识学科课程的学习... 口腔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口腔医学生既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也需要具备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还需要材料学、美学的知识和素养。在我国口腔医学生的培养体系中大多是一年级二年级进行医学通识学科课程的学习,三年级下学期学习口腔专业课程,五年级进入临床实习。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连贯性,实操技能锻炼机会少,毕业后临床实践技能不高。因此结合口腔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我校提出临床技能训练课程本科全周期覆盖:在口腔医学专业通识课程学习阶段增设“手部技能训练”“临床早接触”课程,三年级专业课程学习阶段理论课和实操课程并行并重,四年级(临床实习前)开设“临床前实训”课程,大五全阶段临床实习结合基于案例的学习方法(CBL)教学。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BL)、CBL和情景教学方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刺激,进阶式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该教学改革旨在精准医疗新医科背景下,探寻培养服务健康中国的卓越口腔医学人才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本科教学 实操技能训练 手部技能训练 临床前实训
下载PDF
上海市某医院孕妇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唐彧 朱亚琴 +1 位作者 汪轶 何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医院孕妇口腔保健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简称KAP)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上海市某医院定期产前检查的怀孕16~34周的340名妇女进行随机...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医院孕妇口腔保健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简称KAP)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上海市某医院定期产前检查的怀孕16~34周的340名妇女进行随机现场问卷调查。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问卷数据进行频度描述、相关分析、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F检验、t检验等。结果:所调查孕妇口腔保健相关KAP水平较低,总合格率为44.62%;孕妇对待口腔保健普遍态度积极;在口腔保健行为方面,仅29.85%的孕妇怀孕前曾进行口腔检查,39.08%的孕妇产后不准备刷牙,或仅仅漱口;孕妇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间有正相关性;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态度与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55、0.328和0.214(P<0.05);孕妇口腔卫生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主要受孕妇文化程度、职业及丈夫职业的影响,其标准偏相关系数分别为1.109、0.975和0.453(P<0.05);孕妇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是大众传媒、医务人员指导和亲戚朋友经验交流。结论:上海市某医院孕妇的口腔保健知识缺乏,口腔保健行为不正确,应加强对孕妇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口腔保健行为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口腔保健 知识 态度 行为
原文传递
上海市市民对口腔实习门诊认知度和认可度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朱铭颐 何宏 +3 位作者 李明阳 宋扬 李金恒 朱亚琴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8-590,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市民对口腔实习门诊认知度和认可度的现状,探讨口腔临床实习教学的改进方案。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市5个区县各一个大型卖场,分别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共502份,回收498份,其中有效卷475份,有效率为94.62%。对结果进行整理分... 目的:了解上海市市民对口腔实习门诊认知度和认可度的现状,探讨口腔临床实习教学的改进方案。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市5个区县各一个大型卖场,分别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共502份,回收498份,其中有效卷475份,有效率为94.62%。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0.32%的被调查者知晓并了解实习门诊,56.84%的被调查者愿意对其加以了解;40.21%的被调查者会选择专家门诊就医,但也有37.68%的被调查者愿意接受实习医师的诊治;对实习医师的总体满意度为65.43%。结论:市民对口腔实习门诊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均有待提高,医院、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在提升实习门诊认知度的同时提高认可度,推进实践教学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 口腔 实习门诊 认知度 认可度 调查
原文传递
上海市不同类型口腔固定修复体应用调查 被引量:6
8
作者 骆一西 胡滨 +1 位作者 胡艳艳 魏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02-1304,共3页
目的通过调查临床使用固定修复体的类型和材料,分析上海市口腔固定修复的特点。方法收集上海市三家公立医院的较大规模口腔科门诊和两家大型私立义齿制作所2005年1月—2007年12月的资料,整理固定修复体记录。观察和比较每年制作固定修... 目的通过调查临床使用固定修复体的类型和材料,分析上海市口腔固定修复的特点。方法收集上海市三家公立医院的较大规模口腔科门诊和两家大型私立义齿制作所2005年1月—2007年12月的资料,整理固定修复体记录。观察和比较每年制作固定修复体的数量、类型和材料,分析不同类型及材料固定修复体应用比例的变化。结果资料分析显示,2005—2007年,固定修复体总体数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其中金属烤瓷冠所占比例最大。公立医院贵金属全冠的应用数量逐年增加,2005—2006年和2006—2007年的增幅分别为13.85%和30.86%;而普通金属铸造冠的使用率则逐年下降。公立医院和私立义齿制作所计算机辅助制作设计与制作(CAD/CAM)固定修复体(CAD/CAM全冠)和种植体义齿的应用和制作占固定修复体总数的比例均较小,但两者的绝对数量逐年增长趋势明显,其中2006年较2005年分别增长227.78%和53.01%,2007年较2006年分别增长120.34%和27.41%。结论固定修复体仍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牙体和牙列缺损的修复方式,其变化主要表现在新技术和优质材料的选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修复体 类型 材料 调查
下载PDF
上海市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曹轶婷 祝策 +2 位作者 徐玮 陆海霞 叶玮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45-350,共6页
目的:评估上海市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行针对性口腔健康教育、制订公共卫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上海4个城区8所学校11~14岁儿童,检查其龋失补牙数和牙龈出血指数。采用儿童口腔... 目的:评估上海市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行针对性口腔健康教育、制订公共卫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上海4个城区8所学校11~14岁儿童,检查其龋失补牙数和牙龈出血指数。采用儿童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CPQ11-14),评估目标人群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其他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口腔健康相关行为、知识和态度。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调查结果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形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儿童1050人,纳入有效人数955人(市区482人,郊区473人),应答率为91%。CPQ11-14平均分数为(6.0±5.6)分。DMFT指数较高;有探诊出血的目标人群,其CPQ11-14平均分数较高,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较差(P〈0.05)。结论:11~14岁儿童的龋病、牙周状况,是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今后仍需加强口腔保健工作,包括良好的口腔卫生宣教,并关注该人群的口气和黏膜病等相关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牙周病 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CPQ11-14
原文传递
上海市不同类型口腔修复体应用及构成比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斌 郑元俐 +1 位作者 骆一西 张富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99-1301,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口腔修复体应用及构成比的调查,初步分析上海市公立医院和私立口腔诊所的口腔修复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以上海市三家三级公立医院口腔修复门诊和两家大型私立义齿制作所(为私立口腔诊所制作修复体)为调查样本。收集2005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口腔修复体应用及构成比的调查,初步分析上海市公立医院和私立口腔诊所的口腔修复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以上海市三家三级公立医院口腔修复门诊和两家大型私立义齿制作所(为私立口腔诊所制作修复体)为调查样本。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2月样本单位口腔修复体应用或制作记录,将口腔修复体按可摘局部义齿、固定义齿和全口义齿进行分类。观察样本单位口腔修复体总体应用或制作数量的变化;对各类型口腔修复体的总体构成比,以及公立医院与私立义齿加工所各自的构成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2007年,样本单位修复体总量逐年大幅递增,增幅在20%左右;其中私立义齿制作所在2005—2006年和2006—2007年制作修复体增幅分别达43.58%和23.23%。各类口腔修复体中,固定义齿的使用和制作比例最大,公立医院为74.49%~76.19%,私立义齿制作所则超过80%;全口义齿的使用和制作比例最小,公立医院为5.07%~6.24%,而私立义齿制作所仅为1.02%~1.38%。结论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关注程度及口腔修复意识的提高,上海市口腔修复具有固定义齿比例增大而全口义齿比例缩小的特点。私立口腔诊所业务量及在总量中的构成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全口义齿修复(多为老年人)仍以大型公立医院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体 构成比 公立 私立 调查
下载PDF
上海市公立医疗单位口腔卫生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晴 冯希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对2007年上海市公立口腔医疗单位进行普查,分析了解2007年上海市公立医疗单位口腔卫生人数、结构、层次、分布以及设备状况和口腔门诊工作状况,探讨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上海的口腔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上海市达到口... 目的:对2007年上海市公立口腔医疗单位进行普查,分析了解2007年上海市公立医疗单位口腔卫生人数、结构、层次、分布以及设备状况和口腔门诊工作状况,探讨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上海的口腔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上海市达到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上海市所有公立口腔医疗单位进行普查。调查方式采用直接访问和电话访问。调查内容包括上海市公立医院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层次、分布、设备状况、门诊工作状况以及目前上海市公立口腔医疗单位紧缺口腔医师专业等。结果:上海市公立口腔医疗单位共有364家,三级医院26家,二级医院99家,一级医院239家;口腔医生2046人,护士634人,技工281人,椅位2010台;口腔医生的结构以初级职称、中青年、大学本科学历、口腔综合专业为主,分别占47.85%、77.17%、42.23%和68.04%,护士的结构以初级职称、中专及以下人员学历组成,占66.88%和68.45%,医生、护士、技工比为7∶2∶1;上海市公立口腔医疗单位和口腔卫生人力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占41.48%),68.23%的口腔医生,79.81%的护士和82.21%的技工集中在此区域;2007年门诊量为514.65万人次,其中26.95%选择三级医院就诊;15.79%的单位认为门诊量过多,56.23%认为恰好;27.20%的单位(主要是中心城区)认为本单位缺口腔科医生。其中,66.67%的单位认为缺口腔综合医生。结论:上海市公立口腔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不少,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结构层次不合理,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三级医疗机构,同时患者也主要选择中心城区和三级医疗机构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卫生人力资源 公立医疗单位 上海市
原文传递
上海市非公立医疗单位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义 冯希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对2007年上海市非公立口腔医疗单位进行普查,分析了解2007年上海市非公立医疗单位口腔卫生人力的数量、结构、层次、分布、设备状况及口腔门诊工作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全上海的口腔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上... 目的:对2007年上海市非公立口腔医疗单位进行普查,分析了解2007年上海市非公立医疗单位口腔卫生人力的数量、结构、层次、分布、设备状况及口腔门诊工作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全上海的口腔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上海市达到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上海市所有非公立口腔医疗服务单位进行普查。调查方式采用直接访问和电话访问。调查内容包括上海市非公立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层次、分布、设备状况、门诊工作情况以及目前上海市非公立口腔医疗单位紧缺的口腔医师专业等。结果:上海市非公立口腔医疗单位共有488家,医生1172人,护士848人,技工79人,椅位1377台;口腔医生以中级职称、中青年、大学本科、口腔综合为主,分别占44.88%、86.9%、51.28%和89.59%,护士以初级职称、中专及以下人员组成,占81.84%和75.47%,医生、护士、技工比为15∶11∶1;上海市非公立口腔医疗单位和口腔卫生人力资源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占54.1%),57.85%的医生、61.57%的护士和79.75%的技工集中在中心城区;2007年门诊量为97.665万人次,其中61.42%选择中心城区就诊,38.97%的单位认为门诊量较少或太少,57.82%认为恰好;20.04%的单位认为本单位缺口腔科医生,其中,68.09%的单位认为缺口腔综合医生。结论:上海市非公立口腔卫生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结构层次合理,患者也主要选择中心城区的医疗机构就诊,有相当比例的单位认为门诊量少,口腔综合医生的需求量相对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卫生人力资源 非公立医疗单位 上海市
原文传递
CBL教学法在口腔医学生毕业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3
作者 陶岚 唐彧 +1 位作者 朱铭颐 朱亚琴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以牙外伤病例为基础,探索CBL教学法应用于口腔医学生毕业实习的可行性。方法:将60名口腔医学毕业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设计牙外伤的病例教案,一组为实验组,引入CBL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基于实例的教学);另一组为对照组,进行... 目的:以牙外伤病例为基础,探索CBL教学法应用于口腔医学生毕业实习的可行性。方法:将60名口腔医学毕业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设计牙外伤的病例教案,一组为实验组,引入CBL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基于实例的教学);另一组为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所有实验对象均在入科实习前与出科时进行笔试,将每人的有关牙外伤的考题的前后得分的差值,应用SAS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实验组学生填写有关对CBL教学法看法的调查表。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进、出科考成绩的提高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调查表明,学生普遍欢迎CBL教学方式。结论:CBL教学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教育 CBL教学法 牙外伤
原文传递
欧、美与中国3所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教育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沈佩 张善勇 +2 位作者 房兵 郑家伟 杨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为了解欧、美与中国口腔医学教育的现状及特点,总结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本研究分别以哥伦比亚大学、维也纳医科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为例,通过对3所口腔医学院不同教育背景及教育模式的调查,分析其存在的异同点,为我... 为了解欧、美与中国口腔医学教育的现状及特点,总结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本研究分别以哥伦比亚大学、维也纳医科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为例,通过对3所口腔医学院不同教育背景及教育模式的调查,分析其存在的异同点,为我国口腔医学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教育 教育模式
原文传递
上海市髓病治疗方法临床应用现状调查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亚琴 杜嵘 +3 位作者 丁晟 李辰 秦峰 顾迎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52-656,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髓病治疗方法临床应用现状。方法:对上海市3个类别共计42所医院、136位医生对干髓术、塑化术和根管治疗术治疗成人恒牙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3种方法的临床应用范围及比例、适应证的选择、疗效评价以... 目的:了解上海市髓病治疗方法临床应用现状。方法:对上海市3个类别共计42所医院、136位医生对干髓术、塑化术和根管治疗术治疗成人恒牙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3种方法的临床应用范围及比例、适应证的选择、疗效评价以及应用前景。采用SAS6.04软件进行卡方检验以及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1)干髓术与根管治疗共存并占有一定比例,塑化术几乎不被采用,3个类别的医院采用干髓术的比例有显著差异(P<0.001);(2)干髓术主要被用于急或慢性牙髓炎,尤其是活髓磨牙的牙髓病治疗;(3)远期疗效是医生选择治疗方法的首要考虑因素;(4)根管治疗的良好疗效得到充分肯定,干髓术用于急或慢性牙髓炎的疗效不定。结论:上海市髓病治疗方法与国际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总体而言,根管治疗将进一步推广普及,干髓术将逐步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病治疗方法 干髓术 塑化术 根管治疗术 问卷调查 上海
下载PDF
长学制口腔医学生口腔病理临床实习体系建设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丽珍 张春叶 +4 位作者 胡宇华 夏荣辉 孙晶晶 田臻 李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7-560,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实习体系建设,弥补及完善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架构中的短板,促进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融合,提高长学制口腔医学生教学质量.方法: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临床资源,制定全面的临床实习计划及病理实验技术操作规范,构建完整的临床实习... 目的:通过临床实习体系建设,弥补及完善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架构中的短板,促进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融合,提高长学制口腔医学生教学质量.方法: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临床资源,制定全面的临床实习计划及病理实验技术操作规范,构建完整的临床实习资料库及培训热爱教学的高水平带教师资,通过实习考核、师生座谈会及问卷调查三方面,对临床实习做出评估.结果:学生在完成临床实习后,考核成绩平均分达到89.37分.在问卷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对本学科专业特色及常规技能有了更充分的了解,提高了实践能力,激发了自主学习兴趣.结论:通过口腔组织病理学临床实习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有效提升了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对长学制口腔医学生的科研及今后的医疗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组织病理学 临床实习体系 长学制 实习效果
原文传递
上海市区近5年头颈恶性肿瘤流行病谱变迁及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云腾 任国欣 +2 位作者 李朝军 宋浩 郭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通过了解上海市区2005—2009年来,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流行病谱及发病变迁,为更好的制定预防头颈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上海市疾控中心提供的2005-2009年,上海市区各项恶性肿瘤的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 目的:通过了解上海市区2005—2009年来,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流行病谱及发病变迁,为更好的制定预防头颈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上海市疾控中心提供的2005-2009年,上海市区各项恶性肿瘤的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市区2005-2009年,头颈恶性肿瘤累计发病人数为7 264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女年平均发病标化率分别为12.68/10万及16.07/10万,其中2009年标化率分别跃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5位以及第2位。头颈肿瘤内发病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甲状腺癌、鼻咽癌以及喉癌,其中以甲状腺癌上升趋势最为明显,而口腔癌的发展则趋向于平稳。结论:近5年来,上海市区头颈恶性肿瘤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以甲状腺癌上升最为明显,甲状腺癌的快速上升可能与电离辐射以及高碘摄入有关。而口腔癌的平稳趋势则提示近年来上海市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流行病学分析 上海
下载PDF
口腔医学生早期接触口腔预防临床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9
18
作者 陶丹英 束陈斌 +1 位作者 潘瑛 冯希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98,共3页
为了让口腔医学生尽早了解医疗环境、医患沟通、医患关系,安排医学生进行早期接触临床。在口腔预防医学教学实践中,选择能引起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医患沟通。在分组以及临床诊疗中提供注意事项,有助于... 为了让口腔医学生尽早了解医疗环境、医患沟通、医患关系,安排医学生进行早期接触临床。在口腔预防医学教学实践中,选择能引起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医患沟通。在分组以及临床诊疗中提供注意事项,有助于医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达到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目的。通过早期接触口腔预防医学临床,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预防医学 早期接触临床 口腔医学教育
原文传递
口腔医学院校开设口腔职业英语课程的尝试与思考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健 陈惠 +1 位作者 徐维宁 郑家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5-507,共3页
新形势下口腔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原先的口腔专业英语课存在诸如偏向词汇、文献教授、实用性不强的缺点。我院在口腔医学七年制学生研究生阶段尝试开设口腔职业英语课程,以期作为口腔专业英语课的补充,提升学生专业英语的实际应... 新形势下口腔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原先的口腔专业英语课存在诸如偏向词汇、文献教授、实用性不强的缺点。我院在口腔医学七年制学生研究生阶段尝试开设口腔职业英语课程,以期作为口腔专业英语课的补充,提升学生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本文就口腔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设置、教材设置、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等进行讨论与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职业英语 课程改革
原文传递
3D生物打印组织器官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雨恒 王旭东 沈国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589-3594,共6页
背景:3D生物打印已被用于研究打印多种组织,包括皮肤、血管、肝脏、软骨、心脏、耳、脂肪等。目的:综述3D生物打印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应用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2006至2016年... 背景:3D生物打印已被用于研究打印多种组织,包括皮肤、血管、肝脏、软骨、心脏、耳、脂肪等。目的:综述3D生物打印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应用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2006至2016年发表的有关3D生物打印在组织器官及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的研究,检索词为"3D bioprinting,3D printing,organs,tissues,tissue engineering,stomatology,oral,cranio-maxillofacial;3D生物打印,器官,组织,组织工程,口腔医学,口腔颅颌面"。结果与结论: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研究利用增材制造原理打印不同组织器官的3D生物支架,但直接的细胞生物打印技术尚处于早期阶段,尽管3D生物打印已被用于研究打印多种组织包括皮肤、血管、肝脏、软骨、心脏等,但还未有成功的具有相关活性功能的3D生物细胞打印组织进入临床应用,并且在口腔医学中,绝大部分研究仍停留于打印生物支架阶段。由于人类机体结构及各组织器官功能表达的复杂性,未来可能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对打印细胞的来源、生物支架材料、细胞外基质类型及3者之间如何更好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3D生物打印 3D打印 器官 组织 口腔医学 口腔颅颌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