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和新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军 刘学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期105-106,共2页
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现处于起步阶段,在心内科的住培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完善师资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培训模式,借鉴合理的评价体系,兼顾科研教学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有望培养出更高质量的医学... 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现处于起步阶段,在心内科的住培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完善师资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培训模式,借鉴合理的评价体系,兼顾科研教学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有望培养出更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心内科
下载PDF
信息化时代心血管内科见习带教策略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军 刘学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28期108-109,共2页
临床见习有机结合了医学理论与实践,是由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医生的必由之路。在信息化时代的心血管内科见习带教中,可借助微信平台、APP软件、微格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逐步启迪临床思维的萌芽,并注重人文... 临床见习有机结合了医学理论与实践,是由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医生的必由之路。在信息化时代的心血管内科见习带教中,可借助微信平台、APP软件、微格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逐步启迪临床思维的萌芽,并注重人文素质和沟通技巧的培养,同时加强教学管理,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和人文素质。长此以往,将有助于优化临床见习的带教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习带教 心血管病 医学教育
下载PDF
抑郁对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倪奕 王乐民 +3 位作者 沈玉芹 车琳 张启萍 李广鹤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年第1期5-7,10,共4页
目的探讨抑郁对冠心病(CHD)患者生存质量、运动耐力的影响程度。方法 131例CHD患者由本人独立填写完成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和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根据BDI评分将患者分为抑郁组(n=34)、非抑郁组(n=97)并分别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 目的探讨抑郁对冠心病(CHD)患者生存质量、运动耐力的影响程度。方法 131例CHD患者由本人独立填写完成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和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根据BDI评分将患者分为抑郁组(n=34)、非抑郁组(n=97)并分别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果 (1)131例CHD患者SF-36各维度均低于中国常模,除社会功能外各维度有显著差异(P<0.01),抑郁组CHD患者SF-36各维度得分均低于非抑郁组患者,除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外各维度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2)抑郁组CHD患者CPET结果中峰值氧耗量(VO2peak)、无氧代谢阈值氧耗量(VO2AT)、无氧代谢阈值负荷(LoadAT)均低于非抑郁组,分别为VO2peak:(17.3±1.7)ml·kg-1·min-1比(18.6±2.9)ml·kg-1·min-1,P<0.05;VO2AT:(12.0±1.7)ml·kg-1·min-1比(13.2±2.2)ml·kg-1·min-1,P<0.01;LoadAT:(30.7±11.4)J·s-1比(36.0±13.9)J·s-1,P<0.05。(3)CHD患者SF-36与运动耐力有相关性(P<0.05);SF-36各维度得分与BDI评分有显著负相关性(P<0.05);BDI评分与CPET结果中VO2peak、VO2AT、LoadAT有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合并抑郁的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和运动耐力下降,抑郁与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和运动耐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抑郁 生存质量 运动耐力 心肺运动试验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晓鸿 陈晓霞 许方蕾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450-1452,共3页
冠心病是由于脂质代谢异常,大量脂质在动脉内膜处堆积,并逐步形成白色粥样斑块,使动脉管腔变窄甚至堵塞,进而使心肌组织出现血氧供应不足引起[1]。冠心病是一种较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加上多数患者对自身病情缺乏了解,因此该病患者普遍... 冠心病是由于脂质代谢异常,大量脂质在动脉内膜处堆积,并逐步形成白色粥样斑块,使动脉管腔变窄甚至堵塞,进而使心肌组织出现血氧供应不足引起[1]。冠心病是一种较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加上多数患者对自身病情缺乏了解,因此该病患者普遍存在较明显的心理与精神负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病情控制及生活质量。为解决这一现状,本文尝试在部分冠心病患者中开展认知行为干预,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病情控制 脂质代谢异常 粥样斑块 冠心病患者 血氧供应 负性生活事件 动脉管腔
下载PDF
无创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秦海萍 高扬 罗明 《心脏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其对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3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27例,给予高流量吸氧+药物治疗;无创通气组26例,给予经面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其对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3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27例,给予高流量吸氧+药物治疗;无创通气组26例,给予经面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CRP水平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无创通气组有效率96%,常规组有效率70%,无创通气组的临床疗效好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4 h两组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动脉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1 h两组间的SBP、DBP、HR、RR、PaO_2、Sp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4 h两组间的PaO_2、Sp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能够提高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效果,并能够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机械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同步化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黄飞飞 蒋金法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许多研究表明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同步化治疗中超声心动图的重要性。目前越来越多的超声心动图新技术用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前评价房室之间、心室之间和心室内部的机械不同步情况,同时在指导最佳起搏电极安置和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有... 许多研究表明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同步化治疗中超声心动图的重要性。目前越来越多的超声心动图新技术用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前评价房室之间、心室之间和心室内部的机械不同步情况,同时在指导最佳起搏电极安置和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有效性预测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疗效,但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下载PDF
快速心房起搏致窦房结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治松 于泓 +2 位作者 顾剑云 蒋金法 徐文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房性心动过速与窦房结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30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开胸将临时起搏电极缝于右房,实验组以350次/分的频率进行快速心房起搏,每天8 h,连续7 d;于起搏第1,3,7 d... 目的探讨房性心动过速与窦房结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30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开胸将临时起搏电极缝于右房,实验组以350次/分的频率进行快速心房起搏,每天8 h,连续7 d;于起搏第1,3,7 d测试静息心率、固有心率及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并于实验第7天处死动物,取出窦房结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测定HCN4及RyR2 mRNA表达情况。结果经快速心房起搏后7 d,实验组静息心率、固有心率较对照组明显减慢(219.71±3.59次/分vs 272.14±9.44次/分,202.00±4.76次/分vs 224.57±4.50次/分,P均<0.05);CSNR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96.00±3.56 ms vs 73.43±4.62 ms,P<0.05);HCN4及RyR2 mRNA表达明显减弱(0.37±0.04 vs 0.65±0.05,0.49±0.09 vs 0.84±0.06,P均<0.05)。结论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可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是HCN4及RyR2表达的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快速心房起搏 窦房结功能障碍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4 兰尼碱受体2
下载PDF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的测量和药物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喻溥蛟 范国鑫 +1 位作者 骆家晨 许嘉鸿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期23-25,共3页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是评估冠状动脉功能的"金标准",已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实践。该文就心肌血流储备分数测量方法及测量中药物应用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腺苷 瑞加德松 硝普钠 尼克地尔
下载PDF
NTG-proBNP水平检测指导强化药物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康爱玲 许嘉宏 +1 位作者 刘孙夷 杨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A01期272-273,共2页
目的 探讨以NT-proBNP作为一种新的标志物来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检测以及评估标准,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和病死率。 方法 将40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匀分为两个组:症状指导组和NT-proBNP检测指导药物治疗组(NT-proBNP指... 目的 探讨以NT-proBNP作为一种新的标志物来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检测以及评估标准,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和病死率。 方法 将40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匀分为两个组:症状指导组和NT-proBNP检测指导药物治疗组(NT-proBNP指导组),充分治疗和随访后,观察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个月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的影响。 结果 NT-proBNP作为标准指导药物治疗组较常规药物治疗组再住院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预后明显改善。 结论 以NT-proBNP≤1 000 ng/L作为一种新的标志物来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检测以及评估标准,可明显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G-proBNP 慢性心力衰竭 再入院率和死亡率
下载PDF
基于家庭的多媒体健康教育对心衰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宋雯珺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年第9期24-26,共3页
目的 探究基于家庭的多媒体健康教育对心衰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对患者及家属施行多媒体式的健康教育... 目的 探究基于家庭的多媒体健康教育对心衰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对患者及家属施行多媒体式的健康教育,并在干预后1个月、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心功能、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1个月、3个月患者的心功能、自我管理水平、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基础的多媒体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健康教育 心力衰竭 心功能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正念疗法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因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12期213-215,共3页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不良的精神状态会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改善心理状态与传统治疗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正念疗法是一种基于正念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本文介绍了正念疗法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不良的精神状态会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改善心理状态与传统治疗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正念疗法是一种基于正念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本文介绍了正念疗法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初步探讨了正念疗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正念疗法 焦虑 抑郁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毛玉 徐文俊 +2 位作者 宋浩明 刘洋 周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3-101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评估血清GGT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顺序选取413名ACS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估病变累及血管支数及狭窄程度...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评估血清GGT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顺序选取413名ACS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估病变累及血管支数及狭窄程度。分别检测血清GGT、丙氨酸转氨酶(AL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脑钠尿肽(BNP)。结果 Gensini积分高分组血清GGT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ogGGT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密切相关,且与2型糖尿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其中TC对GGT影响最强。进一步研究Gensini积分与血清GGT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显示logGensini与GGT、ALT、年龄、病变血管支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GGT参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检测GGT对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y-谷氨酰转肽酶 氧化应激 GENSINI积分
下载PDF
缩宫素联合鲜益母草胶囊及缩宫素联合五加生化胶囊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1
13
作者 郭静 王建军 +1 位作者 童晓文 郑欢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6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鲜益母草胶囊及缩宫素联合五加生化胶囊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患者2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鲜益母草胶囊及缩宫素联合五加生化胶囊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患者2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单独使用缩宫素治疗,B组使用缩宫素联合鲜益母草胶囊,C组使用缩宫素联合五加生化胶囊治疗。对比3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产后阴道出血量情况。结果:治疗10d后,B、C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治疗总有效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阴道流血时间积分高于B组、C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阴道流血时间积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后5d子宫高度积分、15d B超三径积分高于B组、C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产后5d子宫高度、15d B超三径高于B组(P<0.05)。A组、B组、C组宫缩痛时间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后3d阴道出血量多于B组、C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产后3d阴道出血量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鲜益母草胶囊或五加生化胶囊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均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产后阴道出血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宫素 鲜益母草胶囊 五加生化胶囊 产后子宫复旧不良 产后出血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对冠脉介入患者抗血小板疗效的监测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如辉 许嘉鸿 +2 位作者 李铭 黄飞飞 石炜祺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6期2435-243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使用血栓弹力图(TEG)所测定的血小板抑制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97例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根据应用美国Hamo scope公司的TEG分析仪测定其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值,根据血栓弹力图仪...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使用血栓弹力图(TEG)所测定的血小板抑制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97例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根据应用美国Hamo scope公司的TEG分析仪测定其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值,根据血栓弹力图仪所测ADP诱导抑制率差异分为3组,>70%划入达标组(A组),ADP抑制率小于30%划入未达标组;入选未达标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大剂量组(B组),加用阿司匹林300 mg/d,1月后改用100 mg/d,长期服用;同时改氯吡格雷为100 mg/d,长期服用。另一组(C组)保持常规剂量不变。随访6个月记录一般情况及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半年随访期内共发生MACE事件28例,其中A组10例(9.7%),B组7例(15.2%),C组11例(22.9%);3组中MACE发生率C组>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测定的血小板抑制率对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抑制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辛伐他汀致肌溶解1例的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筱云 祝德秋 黄飞飞 《上海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25-27,共3页
通过对1例患者应用辛伐他汀后发生横纹肌溶解不良反应的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药学监护过程中,应及时提醒医师用药的潜在风险,并告知患者使用药物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此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及安全性。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横纹肌溶解 临床药学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提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4月接受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治疗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方案。2017年5月...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提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4月接受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治疗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方案。2017年5月—8月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治疗的NSTE-ACS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治疗期间接受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案。评价2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分级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质量、分级护理质量及健康教育质量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治疗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规范护理操作,提升健康教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非ST段抬高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护理质量 健康教育
下载PDF
个性化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功能康复的影响
17
作者 沈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6期0187-0188,共2页
探讨个性化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收的100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个性化心脏康... 探讨个性化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收的100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个性化心脏康复护理),各50例,观察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变化及生活自理能力变化。结果:个性化心脏康复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ADL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给予个性化心脏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心功能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心脏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功能康复 生活自理能力
原文传递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护理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袁蕊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2期196-199,共4页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植入术后相关并发症如术后感染、囊袋血肿等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早期准确的识别出相关并发症并加以处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就现阶段永...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植入术后相关并发症如术后感染、囊袋血肿等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早期准确的识别出相关并发症并加以处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就现阶段永久性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及护理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 并发症 感染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血管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尹莹杰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4期190-194,共5页
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迅速发展并日益成熟,手术器械和医生操作技术都得到长足的进步,相关的护理方法也随之改进,所以手术相关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也大为减少。本文通过对冠脉介入手术的不同动脉路径选择的血管差异,分析不同部... 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迅速发展并日益成熟,手术器械和医生操作技术都得到长足的进步,相关的护理方法也随之改进,所以手术相关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也大为减少。本文通过对冠脉介入手术的不同动脉路径选择的血管差异,分析不同部位血管伤口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的异同。从伤口压迫的方法、压迫的时间、肢体制动的时间、拔除鞘管时间、发生并发症后的处理等方面护理的研究,对PCI相关血管并发症的护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并发症 护理研究 动脉路径 肢体制动 压迫止血
下载PDF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特征比较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卓赟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年第2期31-33,共3页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冠脉病变特点、用药情况及不良事件。方法以14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合并糖尿病情况分为糖尿病性ACS组和非糖尿病性ACS组。评估患者临床特点、冠脉造影结...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冠脉病变特点、用药情况及不良事件。方法以14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合并糖尿病情况分为糖尿病性ACS组和非糖尿病性ACS组。评估患者临床特点、冠脉造影结果、用药情况及不良事件。结果糖尿病组BMI指数、高血压史、冠心病家族史、LDL、hs-CPR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 <0.05); HDL水平、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 <0.05);糖尿病组患者单支、多支的病变支数、轻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P <0.05);糖尿病组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死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 <0.05)。结论糖尿病性ACS患者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延缓病情的发展进程,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糖尿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