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作者 任旅萍 孙晓 +4 位作者 陈婷婷 周荣荣 王雪 邓玮 张培培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940-945,共6页
目的 应用Delphi法构建“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以Donabedian模型为导向,通过文献回顾法初步拟定“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Delphi法,经过两轮对15... 目的 应用Delphi法构建“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以Donabedian模型为导向,通过文献回顾法初步拟定“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Delphi法,经过两轮对15名专家的问卷咨询和分析,进一步细化和确定该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34、0.874,总体协调系数分别为0.374、0.264(P<0.05)。最终形成“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以及48项三级指标。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开展“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分层分级管理 “医院-社区”联动 德尔菲法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影响因素及健康行为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任旅萍 孙晓 +2 位作者 陈婷婷 周荣荣 王雪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43-747,共5页
糖尿病是以长期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慢性并发症发生率高、致残致死率高。本文通过对影响老年T2DM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及老年T2DM患者的健康行为评估工具展开... 糖尿病是以长期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慢性并发症发生率高、致残致死率高。本文通过对影响老年T2DM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及老年T2DM患者的健康行为评估工具展开综述,旨在为老年T2DM慢性并发症相关影响因素干预方案构建及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借鉴,以此降低老年T2DM相关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影响因素 行为评估
下载PDF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对中心性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及脂联素的影响
3
作者 汤智勤 李维 +3 位作者 赵金玲 伍成斌 薛敏 梁璐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882-1884,共3页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对中心性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及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2型糖尿病伴中心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联合伏格列波糖片)和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皮下注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各60例。评估...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对中心性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及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2型糖尿病伴中心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联合伏格列波糖片)和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皮下注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各60例。评估两组肥胖、脂代谢、糖代谢、胰岛素抵抗情况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BMI、腹围、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DPN高于对照组,TC、TG、HDL-C、LDL-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A1c、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应用于中心性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胰岛素功能、肥胖与糖脂代谢情况,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 中心性肥胖 2型糖尿病 内脏脂肪面积 脂联素
下载PDF
基于肠肾轴理论的济川煎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阳虚证疗效观察
4
作者 苏静 陆敏 +1 位作者 顾海莺 汤智勤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1期1802-1807,共6页
目的基于肠肾轴理论研究济川煎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阳虚证的效果。方法将126例功能性便秘阳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联合组42例予济川煎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生物反馈组42例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济川煎组42例予济... 目的基于肠肾轴理论研究济川煎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阳虚证的效果。方法将126例功能性便秘阳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联合组42例予济川煎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生物反馈组42例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济川煎组42例予济川煎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高压带(HPZ)]、直肠感觉试验指标(初始感觉阈、排便阈值及直肠最大耐受量)、胃肠激素[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P物质(SP)]及生活质量变化。比较3组临床疗效,并随访12个月,统计3组复发率。结果治疗2周时,济川煎组、生物反馈组、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8%(31/42)、71.4%(30/42)、92.8%(39/42),治疗4周时分别为78.6%(33/42)、80.9%(34/42)、97.6%(41/42),联合组总有效率均高于济川煎组和生物反馈组同期(P<0.05)。治疗后,3组排便时间、排便频率、排便困难、肛门不适、腹胀不适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济川煎组和生物反馈组(P<0.05),济川煎组低于生物反馈组(P<0.05)。治疗后,3组AMCP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高于济川煎组和生物反馈组(P<0.05),济川煎组高于生物反馈组(P<0.05);治疗后,3组HPZ、初始感觉阈、排便阈值、最大耐受量及中文版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躯体不适、心理不适、担心焦虑、满意评价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济川煎组和生物反馈组(P<0.05),济川煎组低于生物反馈组(P<0.05)。治疗后,3组5-HT、MTL、SP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VIP及SS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5-HT、MTL、SP水平高于济川煎组和生物反馈组(P<0.05),VIP、SS水平低于济川煎组和生物反馈组(P<0.05),济川煎组5-HT、MTL、SP水平高于生物反馈组(P<0.05),VIP、SS水平低于生物反馈组(P<0.05)。随访6个月济川煎组、生物反馈组、联合组复发率分别为21.4%(9/42)、14.3%(6/42)、2.4%(1/42),随访12个月分别为28.6%(12/42)、21.4%(9/42)、7.1%(3/42),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肠肾轴理论的济川煎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阳虚证有效,能改善患者胃肠激素和神经递质分泌,提高胃肠动力,改善直肠感觉,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肠肾轴理论 济川煎 生物反馈
下载PDF
恩格列净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肾脏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姜国良 周淑娇 王萍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恩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白蛋白尿、血压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DKD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5月15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早期DKD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恩格列净组在原降糖方案基础上... 目的观察恩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白蛋白尿、血压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DKD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5月15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早期DKD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恩格列净组在原降糖方案基础上增加恩格列净,对照组增加西格列汀,均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及治疗24周后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压、血脂、肾功能、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变化。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剔除脱落病例后,对照组73例、恩格列净组71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前两组体重、BMI、SBP、DBP、FPG、HbA1c、TC、TG、UACR、eGFR、Scr、SU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4周后,两组SBP、DBP、FPG、HbA1c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恩格列净组体重、BMI、UACR和SUA低于同组治疗前,UACR和SU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χ^(2)=0.428,P=0.512),但恩格列净组发生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比例较高。结论 对于早期糖尿病肾脏病患者,恩格列净可减少白蛋白尿、降低尿酸水平,起到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列净 早期 糖尿病肾脏病 白蛋白尿 肾脏保护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指数、血脂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薛敏 冯帆 +2 位作者 姜国良 王萍 汤智勤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脂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该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334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计算BMI,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脂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该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334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计算BMI,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HOMA-IR与BMI呈正相关(P<0.05),HOM A-ISI与HDL-C呈正相关(P<0.05)。根据BMI将患者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3组FBG、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DL-C=1.1 mmol/L为界值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年龄、病程、FINS、HOMA-I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BMI是T2DM患者HOMA-I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HDL-C是T2DM患者HOMA-IS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T2DM患者BMI、HDL-C与胰岛β细胞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对T2DM合并胰岛素抵抗的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体质量指数 血脂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妇女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姜国良 王萍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妊娠妇女骨代谢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妊娠中期甲减患者作为甲减组,同期50例妊娠中期产检正常的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定并比较跟骨部位的BMD值,同时检测并比较两组血钙(Ca)、...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妊娠妇女骨代谢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妊娠中期甲减患者作为甲减组,同期50例妊娠中期产检正常的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定并比较跟骨部位的BMD值,同时检测并比较两组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CTX-β)等骨代谢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等甲状腺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甲减组跟骨BMD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08±0.16比0.96±0.15)g·cm-2],骨质疏松的发生率(6.0%比18.3%)则显著升高(t=4.347,P=0.000;χ2=3.985,P=0.046)。与对照组比较,甲减组血清Ca[(2.22±0.14比2.54±0.16)mmol·L-1]、ALP[(63.92±10.32比69.53±11.24)U·L-1]明显降低,P[(1.43±0.23比1.18±0.17)mmol·L-1]、TPⅠNP[(56.32±12.52比47.06±11.86)μg·L-1]、CTX-β[(0.32±0.12比0.21±0.07)pg·L-1]明显升高(t=12.062,P=0.000;t=7.148,P=0.000;t=2.929,P=0.004;t=4.204,P=0.000;t=6.650,P=0.000)。TSH与跟骨BMD值及Ca、ALP呈负相关(r=-0.58,-0.51,-0.45,P<0.05),与TPⅠNP、CTX-β呈正相关(r=0.48,0.44,P<0.05),FT3、FT4与跟骨BMD值、Ca、ALP呈正相关(r=0.43,0.40,0.41;0.51,0.44,0.48,P<0.05),与TPⅠNP、CTX-β呈负相关(r=-0.47,-0.50;-0.46,-0.51,P<0.05)。结论甲减可影响妊娠妇女骨代谢,降低骨密度,导致骨量丢失、骨折风险增加,临床上应加强对妊娠妇女的甲状腺功能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孕妇 骨密度 碱性磷酸酶 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 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及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姜国良 王萍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18-820,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糖代谢的变化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68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患者分为葡萄糖耐量受损组(IGT组,n=32例),糖耐量正常组(...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糖代谢的变化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68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患者分为葡萄糖耐量受损组(IGT组,n=32例),糖耐量正常组(NGT组,n=36例),并与健康体检者(NC组,n=30例)比较,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索敏感指数(HOMA-IS)。结果 IGT组FPG及OGTT各时间点糖负荷均明显高于NGT组、NC组(F=63.65、95.84、71.36、137.48,P<0.05),NGT组OGTT 2h、3h糖负荷显著高于NC组(P<0.05),而FPG、OGTT 1h糖负荷与NC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GT组HOMA-IR明显高于NGT组、NC组,HOMA-IS则明显降低(F=52.32、13.71,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FT、FT_4、FPG、2 h PG及HOMA-IR均明显降低,TSH、HOMA-IS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HOMAIR与TSH呈负相关(r=-0.568,P<0.05)、与2 hPG呈正相关(r=0.625,P<0.05),HOMA-IS与TSH呈正相关(r=0.554,P<0.05)、与2 h PG呈负相关(r=-0.487,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常伴有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在积极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同时,需加强血糖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糖代谢紊乱 胰岛素敏感指数 糖耐量异常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特点及其与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尿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薛敏 冯帆 +2 位作者 姜国良 王萍 汤智勤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9期2568-2571,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临床特点及其与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根据眼科会诊结果,将患者分为43例合并视网膜病变(DR)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临床特点及其与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根据眼科会诊结果,将患者分为43例合并视网膜病变(DR)组和59例未合并视网膜病变(NDR)组。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DR的相关因素,比较患者血清UA、HbA1C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DR组患者病程、抑胱素(Cys-C)、UA、HbA1C均高于NDR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10年、高UA、高Cys-C、高HbA1C是影响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系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UA水平与DBP、TG呈正相关,与年龄、HDL-C呈负相关(P<0.05);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HbA1C水平与病程、TG呈正相关(P<0.05)。结论DR患者血清Cys-C、UA、HbA1C水平高于NDR患者,且病程更长,检测UA、HbA1C水平变化对于研究DR发生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2型 视网膜病变 尿酸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肌筋膜触发点埋线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少杰 雷慧姝 +1 位作者 封卫征 李维 《河北中医》 2022年第8期1365-1368,共4页
目的观察肌筋膜触发点埋线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43例予肌筋膜触发点穴位埋线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 目的观察肌筋膜触发点埋线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43例予肌筋膜触发点穴位埋线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41/43),对照组总有效率86.0%(37/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HSS膝关节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疼痛VAS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SS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VAS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WOMAC骨关节炎指数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筋膜触发点埋线治疗KOA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功能,可作为KOA诊疗方案中的一个适宜技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埋线 触发点
下载PDF
利拉鲁肽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指标的改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汤智勤 李维 +2 位作者 赵金玲 薛敏 梁璐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870-1871,共2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仅使用利拉鲁肽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前组基础...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仅使用利拉鲁肽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前组基础上添加阿法骨化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骨代谢及骨密度指标变化,并观察两组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组间比较血糖控制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ALP)高于治疗前,β-CTX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T2DM合并骨质疏松效果值得肯定,主要表现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改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防止病情进展,维护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阿法骨化醇 老年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甘舒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临床观察
12
作者 王萍 姜国良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6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甘舒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比较治疗前、治疗半个月后、2个月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目的探讨甘舒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比较治疗前、治疗半个月后、2个月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数据。结果甘舒霖治疗后,空腹血糖(FBG)为(6.1±0.5)mmol/L,餐后2h(2h PG)为(8.0±0.5)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6.8±0.4)%,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甘舒霖能有效的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药物治疗 甘舒霖
下载PDF
珍菊降压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13
作者 姜国良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2期3593-3594,共2页
目的观察珍菊降压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初发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给予口服珍菊降压片,持续观察6个月,每隔2个月检查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和空腹胰岛素(FIns),并同时测定血清钾(K+)、... 目的观察珍菊降压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初发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给予口服珍菊降压片,持续观察6个月,每隔2个月检查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和空腹胰岛素(FIns),并同时测定血清钾(K+)、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每隔两周观察1次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珍菊降压片降压效果理想,136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有效率为90.67%。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使用珍菊降压片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的敏感性无影响。观察过程中未发现血清K+、血TC及TG有明显的改变。结论珍菊降压片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高血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珍菊降压片 血糖 胰岛素敏感性
下载PDF
健康生态学理论下老年T2DM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健康管理行为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任旅萍 孙晓 +4 位作者 陈婷婷 周荣荣 王雪 邓玮 张培培 《重庆医学》 2025年第1期195-201,共7页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健康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7月上海市的老年T2DM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对老年T2DM合并慢性并发症... 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健康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7月上海市的老年T2DM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对老年T2DM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个性特质、心理行为特质、家庭社区人际网络、生活和工作条件、政策环境5个层面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各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阶层线性回归分析老年T2DM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健康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272份,回收有效问卷26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06%。不同慢性并发症数、睡眠质量、体育锻炼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支付方式的DSMB-O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T2DM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DSMB-O得分与HLSCP、DES、PACIC、CIRS得分呈正相关(P<0.05),与PAID-5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T2DM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的健康管理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与作用,需从不同方面、不同层级来识别和管理相关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老年 慢性并发症 健康生态学模型
下载PDF
交替限食对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体质量指数和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维 田源 +3 位作者 赵金玲 梁璐 汤智勤 周淑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3年第9期804-810,共7页
目的:探讨交替限食对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体质量指数(BMI)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300例血糖控制平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交替... 目的:探讨交替限食对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体质量指数(BMI)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300例血糖控制平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交替限食组(采用交替限食疗法,发放平衡膳食餐盘,隔日减少30%热量摄入)、低碳水高蛋白组(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饮食疗法,发放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减脂餐盘,每日减少15%热量摄入)和平衡膳食组(采用平衡膳食疗法,发放平衡膳食餐盘),每组100例。三组均干预治疗6个月。于干预前、干预结束和干预后6个月测量患者身高、体质量,计算BMI;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 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结果:最终完成研究280例,交替限食组90例,低碳水高蛋白组90例,平衡膳食组100例。三组干预前HbA 1c、FBG、2 h PBG、BMI、TG、TC和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结束,交替限食组和低碳水高蛋白组HbA 1c和FBG明显低于平衡膳食组[(6.50 ± 0.39)%和(6.67 ± 0.30)%比(6.79 ± 0.32)%、(6.47 ± 0.61)和(6.80 ± 0.30)mmol/L比(6.94 ± 0.37)mmol/L],交替限食组明显低于低碳水高蛋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交替限食组和低碳水高蛋白组2 h PBG和BMI明显低于平衡膳食组[(8.83 ± 0.63)和(8.81 ± 0.70)mmol/L比(9.45 ± 0.85)mmol/L、(25.99 ± 2.13)和(26.53 ± 2.16)kg/m 2比(27.24 ± 2.24)kg/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交替限食组与低碳水高蛋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6个月,交替限食组HbA 1c、2 h PBG和BMI明显低于低碳水高蛋白组和平衡膳食组[(6.62 ± 0.29)%比(6.79 ± 0.19)%和(6.84 ± 0.23)%、(9.21 ± 0.53)mmol/L比(9.48 ± 0.66)和(9.55 ± 0.51)mmol/L、(25.60 ± 1.67)kg/m 2比(27.26 ± 2.42)和(27.79 ± 2.49)kg/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碳水高蛋白组与平衡膳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结束和干预后6个月,三组TG、TC和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交替限食组TG明显低于低碳水高蛋白组和平衡膳食组[(1.67 ± 0.70)mmol/L比(1.99 ± 0.89)和(2.49 ± 0.94)mmol/L、(1.70 ± 0.71)mmol/L比(2.04 ± 0.96)和(2.53 ± 1.0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碳水高蛋白组与平衡膳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交替限食疗法既能降低血糖、改善血脂,又能降低BMI,且总体效果优于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饮食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饮食 食物 节食 肥胖 超重 过重 血糖 人体质量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