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有轨电车系统布局规划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安锋 李东屹 马士江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2期19-26,共8页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是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历程、发展需求、功能定位以及技术性能特征和在城市中的适应性分析,结合国内外应用案例分析,按照上海市远景轨道交通网络发展规划提出的"三网融合"的规...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是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历程、发展需求、功能定位以及技术性能特征和在城市中的适应性分析,结合国内外应用案例分析,按照上海市远景轨道交通网络发展规划提出的"三网融合"的规划理念,对全市现代有轨电车布局规划进行研究。并以松江新城、嘉定新城和南桥新城现代有轨电车网络规划和示范线工作为契机,对现代有轨电车在新城公共交通体系中的发展导向和发展规模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有轨电车 发展需求 适应性 规划布局
下载PDF
多规合一背景下的上海市交通规划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郎益顺 《交通与运输》 2018年第4期8-10,共3页
自2008年实现两规合一以来,上海市推进了规划底图要素的统一,完善了土地标准,进而在规划的技术标准体系包括综合交通方面进行了深化,其中系统综合、用地集约、功能高效是核心。 一、发展方式上体现公交优先 公交优先是解决交通用地资源... 自2008年实现两规合一以来,上海市推进了规划底图要素的统一,完善了土地标准,进而在规划的技术标准体系包括综合交通方面进行了深化,其中系统综合、用地集约、功能高效是核心。 一、发展方式上体现公交优先 公交优先是解决交通用地资源集约高效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实践 综合交通 上海市 技术标准体系 公交优先 交通用地 系统综合 集约
下载PDF
基于规划实施评估的上海远景轨道交通网络发展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孙珊 高岳 +2 位作者 张安锋 周翔 金昱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2期3-11,共9页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进入网络化运行阶段,改变了城市居民传统出行方式,初步确立了中心城骨干公共交通的地位。通过网络密度、人均指标、出行分担率、站点覆盖率、客流强度等指标评估,并与东京都市圈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上海市轨道交...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进入网络化运行阶段,改变了城市居民传统出行方式,初步确立了中心城骨干公共交通的地位。通过网络密度、人均指标、出行分担率、站点覆盖率、客流强度等指标评估,并与东京都市圈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上海市轨道交通规划网络在总体规模、系统结构、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特征、存在问题和优化方向,提出适应远景发展需要的轨道交通网络发展目标与策略。通过构建轨道快线、城市轨道和中运量轨道等3个层次的轨道交通系统,形成总规模2 200km左右、多模式融合发展的网络,打造上海大都市区"1小时交通圈",强化轨道交通对未来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的战略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规划实施评估 规模 服务水平 多模式 上海
下载PDF
局域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内涵与规划导引研究
4
作者 刘涛 郎益顺 +1 位作者 张安锋 金昱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总体上仍以服务于中心城区的地铁为主,功能层次较为单一,作为市域级、市区级下一层次的局域级轨道交通,尚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经验相对不足。立足多模式轨道交通与多层次城市空间互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借鉴国内外...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总体上仍以服务于中心城区的地铁为主,功能层次较为单一,作为市域级、市区级下一层次的局域级轨道交通,尚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经验相对不足。立足多模式轨道交通与多层次城市空间互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从空间、系统等多维度分析总结局域级轨道交通的系统内涵,并基于已有实践和不同公共交通模式横向比较研究,提出局域级轨道交通主要规划技术标准。最后,结合线路服务功能细分,提出不同类型线路的规划布局导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级轨道交通 系统内涵 规划导引关键词
下载PDF
基于摩拜开放数据的上海市共享单车骑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吕雄鹰 潘海啸 《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2期46-51,共6页
共享单车有助于缓解城市短距离交通出行和"最后一公里"难题,但其在短期内的爆发式增长,给城市规划管理和交通运行带来较大挑战。基于摩拜开放数据,分析了上海市共享单车的骑行时空特征,识别了骑行交通热点、交通走廊和停放供... 共享单车有助于缓解城市短距离交通出行和"最后一公里"难题,但其在短期内的爆发式增长,给城市规划管理和交通运行带来较大挑战。基于摩拜开放数据,分析了上海市共享单车的骑行时空特征,识别了骑行交通热点、交通走廊和停放供需矛盾区域。总结了共享单车现状问题,提出了明确骑行交通发展定位、完善骑行空间环境、提升智能交通管理等发展策略,为规范共享单车有序发展及鼓励非机动化交通提供规划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机动化交通 共享单车 开放数据 时空特征
下载PDF
基于温室气体清单的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碳定量研究:分析框架、核算方法与规划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熊健 张翀 +5 位作者 谢湘雅 卢柯 张天然 金昱 王波 时寅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1,共9页
碳排放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相关政策制定和行动选择至关重要。国土空间规划作为聚焦“空间”的综合治理平台,需加强“双碳”战略下的专题性定量分析。首先,在梳理温室气体清单应用延伸的国际经验和国内研... 碳排放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相关政策制定和行动选择至关重要。国土空间规划作为聚焦“空间”的综合治理平台,需加强“双碳”战略下的专题性定量分析。首先,在梳理温室气体清单应用延伸的国际经验和国内研究基础上,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碳定量分析的任务和要点,提出研究以国土空间碳核算为核心、以国土空间规划碳排放多情景模拟为延展的关键方法;其次,从温室气体清单着手,构建碳定量分析体系,制定核算公式,并以上海为例说明体系细化、因子标定等本地化路径和应用情况;最后,提出减碳目标约束下开展规划碳排放模拟的技术思路,并对上海市规划交通碳排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温室气体清单 碳排放 定量分析
下载PDF
上海落实“双碳”目标的国土空间发展战略与实施策略研究
7
作者 熊健 卢柯 +4 位作者 姜紫莹 张翀 傅庆玲 金昱 黄砂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建设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为目标,积极探索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空间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国土空间也面...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建设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为目标,积极探索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空间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国土空间也面临发展新机遇和转型挑战。在此背景下,以战略规划转型为出发点,衔接温室气体清单并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促进减碳增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碳约束背景下上海空间战略发展响应思路,以及基于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领域发展战略和实施策略,以期为上海落实“双碳”目标提供研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空间战略 实施策略 上海
下载PDF
特大型城市铁路枢纽格局优化调整研究——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郎益顺 《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4期110-114,共5页
铁路枢纽格局优化调整是一项战略工程,对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及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上海铁路枢纽建设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充分发挥铁路枢纽对客运系统整合、城市空间引... 铁路枢纽格局优化调整是一项战略工程,对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及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上海铁路枢纽建设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充分发挥铁路枢纽对客运系统整合、城市空间引导、地区开发带动、产业物流支撑的作用。在分析铁路枢纽格局与区域及城市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从全球城市发展目标对铁路枢纽建设的要求着手,探索上海铁路枢纽总图格局优化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城市 铁路枢纽 规划策略
下载PDF
开发强度模型管不管用——以上海市中心城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春节 苏红娟 王森 《上海城市规划》 2019年第A01期73-80,共8页
开发强度是土地价值的体现,一直是规划领域关注的热点.2003年,上海依托分区规划,在中心城开展强度分区管理实践.随着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批复,上海要在建设用地总量锁定的背景下走高质量的发展道路,对于开发强度管理提出更高的诉求.通过开... 开发强度是土地价值的体现,一直是规划领域关注的热点.2003年,上海依托分区规划,在中心城开展强度分区管理实践.随着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批复,上海要在建设用地总量锁定的背景下走高质量的发展道路,对于开发强度管理提出更高的诉求.通过开发强度实施效果评估,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开发强度管理改进提供方向.比对2015年实际建筑量与分区规划预测建筑量,得出实际建设和规划预期在规模和空间的建筑量偏差,并从规划输入要素和规划实施保障两个方面分析偏差出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开发强度 模型 中心城 偏差
下载PDF
化解城市拥堵:促进多中心空间发展之交通视角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翔 陈小鸿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2期49-55,共7页
"人口疏解"有其产生的深刻背景和历史意义,并在上海多轮总规的规划理念中得以体现,也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制定了相应政策和措施。其效果是显著的,包括核心区人口密度下降、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城市人口接纳能力提升等多方面,... "人口疏解"有其产生的深刻背景和历史意义,并在上海多轮总规的规划理念中得以体现,也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制定了相应政策和措施。其效果是显著的,包括核心区人口密度下降、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城市人口接纳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当然也带来交通拥堵和出行不便等问题。在分析政策现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心城与近郊区、中心城与中远郊新城之间不同的空间关系和交通联系特征,并基于中心城单中心集聚向多轴化就业空间形态演变的分析,认为规划有一定改善的空间,提出沿轨道交通走廊布局就业中心、提升客运走廊的服务容量和效率,来促进"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形成,并构建新城自身交通体系,持续提升新城区位和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疏解 交通与空间优化 多中心 上海
下载PDF
上海五个新城职住空间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天然 王波 +1 位作者 訾海波 朱春节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52,共9页
职住空间特征包括居住、工作和通勤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职”和“住”的空间联系形成了通勤出行,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研究内容。综合应用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人口普查数据、经济普查数据和百度大数据等,从上海五个新城的居民工作地分布... 职住空间特征包括居住、工作和通勤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职”和“住”的空间联系形成了通勤出行,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研究内容。综合应用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人口普查数据、经济普查数据和百度大数据等,从上海五个新城的居民工作地分布、就业岗位居住地分布及新城通勤圈通勤出行的距离和方式等方面开展研究,对比上海与东京、近沪城市的新城或城区通勤出行特征,总结上海五个新城职住关系,并给出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空间分析 通勤距离 职住平衡 通勤圈 上海五个新城
下载PDF
经济普查数据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用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8
12
作者 骆悰 申立 +2 位作者 苏红娟 朱春节 李长风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6期27-31,60,共6页
经研究发现,经济普查数据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作用存在:数据采集空间到户但只达到相对精确落地程度、数据统计划定到普查小区但须与规划单元相衔接、数据字段逐次增加但也造成趋势分析困难,以及数据调查全面但空间覆盖并不完整等特点和... 经研究发现,经济普查数据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作用存在:数据采集空间到户但只达到相对精确落地程度、数据统计划定到普查小区但须与规划单元相衔接、数据字段逐次增加但也造成趋势分析困难,以及数据调查全面但空间覆盖并不完整等特点和难点。研究指出:在大数据应用和政府转型的背景下,经济普查数据作为重要的政府数据,其重要性并不是削弱相反日益突出,但由于这些数据统计工作处于初期阶段,管理导向优于应用导向,也缺少必要的统一部署,因此包括经普数据在内的政府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空间仍较为有限。随着当前开源数据应用的深入,也对政府数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资源整合、加快政府数据平台建设,不仅是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关键前提,也是政府部门的当然之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经济普查数据 城市总体规划 应用探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