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镉接触人群尿金属硫蛋白排泄与镉致骨损伤效应 被引量:14
1
作者 钱海雷 金泰廙 +4 位作者 黄波 吴训伟 孔庆瑚 王洪复 朱国英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环境镉接触人群尿金属硫蛋白(UMT)的排泄与镉致骨损伤效应的关系。方法镉污染区居民为环境镉接触人群,非污染区居民为对照人群。人群尿镉(UCd)与血镉(BCd)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用环境接触量估测总镉摄入量(TCd)。UMT、尿β... 目的研究环境镉接触人群尿金属硫蛋白(UMT)的排泄与镉致骨损伤效应的关系。方法镉污染区居民为环境镉接触人群,非污染区居民为对照人群。人群尿镉(UCd)与血镉(BCd)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用环境接触量估测总镉摄入量(TCd)。UMT、尿β2微球蛋白(UB2M)、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及尿白蛋白(UALB)用ELISA法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和UNAG同工酶B(UNAGB)用荧光分析法测定,均用尿肌酐校正。单光子骨密度仪测定人群前臂骨密度。结果UMT能反映机体接触镉时镉负荷的变化。而高剂量接触镉可先后导致肾功能障碍及骨质疏松。人群UMT排泄量与骨密度的关系同UMT排泄量本身是否异常有关。根据各指标与尿镉的剂量-反应曲线计算得到的基准剂量95%低限水平BMDL值,从小到大排列为UNAGB、UNAG、UB2M、UMT、URBP、T评分及UALB。结论镉致骨质疏松的发生与镉致肾功能障碍有关并迟于后者。UMT不仅能特异而敏感的反映镉致肾的毒性,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镉对骨骼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接触 尿金属硫蛋白 骨质疏松 肾功能障碍
下载PDF
职业铅接触对工人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毅 金泰廙 +4 位作者 孙东红 朱国英 雷立健 张海英 沈光祖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讨职业铅接触对工人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上海某蓄电池厂298名铅作业工人为职业接触对象,同时选取该厂无职业铅接触史的办公室工作人员81名作为对照。血铅(BPb)、尿铅(UPb)为接触标志物;代表骨质疏松的Z评分、尿羟脯氨酸(... 目的探讨职业铅接触对工人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上海某蓄电池厂298名铅作业工人为职业接触对象,同时选取该厂无职业铅接触史的办公室工作人员81名作为对照。血铅(BPb)、尿铅(UPb)为接触标志物;代表骨质疏松的Z评分、尿羟脯氨酸(HY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骨钙素(BGP)为效应标志物。应用单光子骨密度仪(SPA-4)测定工人骨密度。结果职业铅接触组人群BPb、UPb、HYP、ALP、BALP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BGP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UPb0~μg/g Cr组比,各人群UPb 10~μg/g Cr组的骨密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Pb0~μg/L组比,男性BPb 300~μg/L组的骨密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与UPb 0~μg/g Cr组、BPb 0~μg/L组比,各人群UPb 20~μg/g Cr组、BPb 300~μg/L组的HYP、ALP、BALP、BG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体内铅接触水平的升高,人群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和各骨代谢指标的异常率均随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呈线性相关(P<0.01),但BGP的异常率与UPb无明显联系(P>0.05)。计算得到基准剂量(BMD),推出基准剂量的95%低限水平(BMDL)。铅所引起的骨质疏松指标的BPb、UPb BMDL值均高于铅致骨代谢指标改变的BMDL值。结论职业铅接触能引起人群骨密度降低而导致骨质疏松,并且可以影响工人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职业暴露
原文传递
基准剂量在镉接触人群骨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钱海雷 金泰廙 +2 位作者 孔庆瑚 王洪复 朱国英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通过镉接触人群流行病学研究,估测环境镉接触引起人群骨质疏松的基准剂量。方法镉污染区居住的居民为接触组,非污染区居民为对照组。尿镉(UCd)、血镉(BCd)为接触生物标记物;代表骨质疏松的Z评分为效应生物标记物。结果污染区人群尿... 目的通过镉接触人群流行病学研究,估测环境镉接触引起人群骨质疏松的基准剂量。方法镉污染区居住的居民为接触组,非污染区居民为对照组。尿镉(UCd)、血镉(BCd)为接触生物标记物;代表骨质疏松的Z评分为效应生物标记物。结果污染区人群尿镉、血镉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地区(P<0.05),且高污染区人群尿镉、血镉水平明显高于中污染区(P<0.05)。与5μg/g Cr组相比,各人群尿镉水平、血镉水平最高组的骨密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随着体内镉接触水平的升高,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均随之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有线性关系(P<0.05)。计算得到基准剂量(BMD),推出基准剂量的95%低限水平(BMDL)。镉所引起的骨质疏松指标的尿镉BMDL值高于镉致肾功能不全指标的BMDL值。结论高剂量镉能引起人群骨质疏松,但时间上晚于镉致肾功能不全的损害。基准剂量是一种值得应用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接触 骨质疏松 基准剂量
原文传递
职业铅接触对男性工人腰椎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毅 孙东红 +2 位作者 朱国英 雷立健 金泰廙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职业铅接触对男性工人腰椎骨折的影响。方法以上海某蓄电池厂152名男性铅作业工人为研究人群。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铅(BPb)、尿铅(UPb),应用单光子骨密度仪(SPA-4)测定工人骨密度,并做Z评分。拍摄腰椎侧位X线平... 目的探讨职业铅接触对男性工人腰椎骨折的影响。方法以上海某蓄电池厂152名男性铅作业工人为研究人群。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铅(BPb)、尿铅(UPb),应用单光子骨密度仪(SPA-4)测定工人骨密度,并做Z评分。拍摄腰椎侧位X线平片,并诊断有无腰椎骨折。结果铅作业工人血铅浓度0.85(0.33~1.90)μmol/L,尿铅浓度4.84(0.46~21.31)μg/g Cr,腰椎骨折发病率为19.7%。工人腰椎骨折发病率随年龄和工龄增长而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人骨密度随血铅、尿铅水平升高而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人随着体内铅接触水平的升高,腰椎骨折发病率随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线性相关(r_(血铅)=-0.977,P<0.05;r_(尿铅)= 0.994,P<0.01)。随着骨量减少,工人腰椎骨折发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呈线性相关(r=-0.980,P<0.01)。结论职业铅接触可能引起职业人群骨密度下降,腰椎骨折发病率增高,腰椎骨折的发生可能与骨量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 职业暴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