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健康视角下上海市55岁以上人群轻度认知障碍疾病认知及就诊意愿研究
1
作者 张敏 陆媛 +4 位作者 高松 马佳 刘亚林 翟佳燚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8-1214,共7页
背景主动健康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措施。轻度认知障碍(MCI)是认知障碍疾病早期发现和干预的重要切入点,是实现脑健康的关键环节。目的了解上海市55岁以上社区人群对MCI的认知情况、就诊意愿及影响因素,调动人群对MCI的主动健康干预... 背景主动健康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措施。轻度认知障碍(MCI)是认知障碍疾病早期发现和干预的重要切入点,是实现脑健康的关键环节。目的了解上海市55岁以上社区人群对MCI的认知情况、就诊意愿及影响因素,调动人群对MCI的主动健康干预,全面实现健康中国建设。方法2021年10—12月,随机抽取上海市城区、郊区各一区(城区为杨浦区、郊区为嘉定区),每区随机抽取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杨浦区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嘉定区为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纳入标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候诊居民进行现场面对面问卷调查。MCI疾病认知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人口学特征;(2)社区人群MCI疾病认知水平;(3)社区人群疾病就诊意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人群MCI就诊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本调查共发放问卷970份,回收有效问卷951份,有效回收率98.04%。(1)55岁以上社区人群对MCI的认知问卷得分为(14.55±5.24)分。51.3%(488/951)的社区人群知晓“轻度认知障碍”的概念,获知途径以媒体途径为主[61.7%,301/488];59.9%(570/951)的人群认为“年纪大了都会出现轻度认知障碍”;14.1%(134/951)的人群参加过相关筛查活动;6.2%(59/951)的人群曾因记忆障碍或怀疑有认知障碍而就诊。(2)对社区人群的MCI就诊意愿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认知障碍家族史、对MCI的认识与理解及个人相关经历是社区人群MCI就诊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55岁以上社区人群MCI疾病认知水平较差,疾病就诊意愿不强烈。MCI相关知识知晓不佳、对MCI的理解存在偏差及相关实践经历缺乏的人群就诊意愿差。建议多角度宣传,提高社区人群MCI疾病认知度;提供全方位支持,提高主动健康可及性,探索促进主动健康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主动健康 健康中国 轻度认知障碍 疾病认知 就诊意愿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海市杨浦区某社区心脑血管事件发病与死亡趋势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蔡璐 朱卫红 +2 位作者 张韶伟 刘文斌 陈慎 《海军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446-450,共5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社区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人群、时间分布,分析心脑血管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社区心脑血管事件预防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疾病监测的方法,对2017-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定海街道社区近9万常住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病事件... 目的了解和掌握社区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人群、时间分布,分析心脑血管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社区心脑血管事件预防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疾病监测的方法,对2017-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定海街道社区近9万常住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病与死亡进行连续监测。发病监测采用主动申报和年度调查相结合,死亡监测采用死因登记与死因调查相结合。结果社区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年平均发病率为757.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237.37/10万,死亡率呈逐年降低趋势,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χ^(2)=45.41,P<0.01)。男性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中死亡率高于女性(χ^(2)=8.51,P<0.01)。社区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在不同年龄层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85岁老年社区人群的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社区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类型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6.8,P<0.01),且心脑血管疾病类型死亡率与发病率前3位一致,依次为脑梗死、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χ^(2)=193.4,P<0.01)。结论本社区心脑血管病年平均发病率、年平均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需进一步加强社区慢性病尤其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控制,脑梗死、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为重点关注的疾病类型,对老年高危人群,尤其男性,需强化社区一级预防,优化家庭医生团队健康宣教模式,改善高危人群生活习惯,从而有效降低社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延缓社区心脑血管事件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心脑血管事件 发病率 死亡率 流行特征
下载PDF
上海市定海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卫红 邓晓敏 +2 位作者 韩君华 范擎松 任碧金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2期1914-1915,共2页
目前高血压病是我国甚至全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疾病负担重的特点,是社区重点管理的慢性疾病。它是导致人类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因此,积极开展社区人群高血压的研究,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降低心... 目前高血压病是我国甚至全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疾病负担重的特点,是社区重点管理的慢性疾病。它是导致人类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因此,积极开展社区人群高血压的研究,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最有效的措施[1]。本社区从2009年开始以社区为依托,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自我管理的干预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患者 社区人群 管理效果 健康 上海市 心脑血管 疾病发生率 2009年
下载PDF
上海市杨浦区双向转诊的实施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克 顾文娟 +5 位作者 许红 邬志君 金明 吴晖 季陈 叶建花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14-16,26,共4页
目的:了解目前杨浦区的居民双向转诊现况,为杨浦区家庭医生如何更好开展区域性双向转诊提供对策。方法:分别采用抽签法和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杨浦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99名家庭医生和211位签约患者,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 目的:了解目前杨浦区的居民双向转诊现况,为杨浦区家庭医生如何更好开展区域性双向转诊提供对策。方法:分别采用抽签法和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杨浦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99名家庭医生和211位签约患者,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签约患者对双向转诊知晓率较高,且具有详细了解双向转诊政策的意愿,多数被调查者身体不适会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家庭医生工作站,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支持双向转诊,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主动提出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护理或后续治疗。限制双向转诊的主要因素为接受渠道不够通畅、缺少良好转诊反馈、缺乏具体统一的转诊标准等。结论:杨浦区患者对双向转诊支持率和依从率都较高,但在目前的具体实施中尚存在许多瓶颈,制定考核指标体系,体现转诊通道的优越性,建立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有助于渠道通畅、手续简便、反馈性好的双向转诊模式早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转诊 实施 现状 思考
下载PDF
社区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马佳 张敏珏 +5 位作者 张韶伟 于海燕 陈慎 古丽拜尔·马木提 洪娟 陆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984-1989,共6页
背景2型糖尿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社区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目前缺乏参与社区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MCI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目的探究社区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MCI的认知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7—1... 背景2型糖尿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社区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目前缺乏参与社区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MCI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目的探究社区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MCI的认知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7—10月,采用系统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管的≥60岁2型糖尿病患者399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健康问题、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空腹血糖(FBG)、总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 CA-B)中文版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以是否伴发MCI分为MCI组(n=157)和非MCI组(n=242),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MCI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MCI患病率39.3%(157/399)。MCI组执行功能、定向、计算、抽象、延迟记忆、视知觉、命名、注意的异常率高于非MCI组(P<0.05),以延迟记忆受损(92.4%)最常见。两组年龄、婚姻、受教育年限、饮酒、FBG、HbA_(1c)、TC、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OR=3.002,95%CI=1.379~6.534)、FBG≥7.0 mmol/L(OR=2.432,95%CI=1.436~4.119)、HbA_(1c)为7%~9%(OR=2.349,95%CI=1.380~3.997)、HbA_(1c)>9%(OR=5.106,95%CI=2.150~12.130)、LDL-C(OR=2.451,95%CI=1.266~4.743)、受教育年限7~12年(OR=0.419,95%CI=0.183~0.960)和>12年(OR=0.243,95%CI=0.086~0.692)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MC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MCI患病率较高,存在多认知领域损害,年龄≥80岁、FBG≥7.0 mmol/L、HbA_(1c)为7%~9%、HbA_(1c)>9%、高LDL-C并发MCI风险增加,高受教育年限是社区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MCI的保护性因素,开展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筛查,长期血糖控制,降低LDL-C水平等措施对改善社区管理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老年人 认知功能障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社区卫生服务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杨浦区2014年上半年医师多点执业现状统计分析
6
作者 冯梅 邵凯玥 《科技视界》 2015年第21期316-317,共2页
目的:了解在本区多点执业的医师现状,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完善。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 ,对到由辖区发放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注册的医师进行调查。结果:在本区多点执业的医师大都已退休,其中医类别所占比... 目的:了解在本区多点执业的医师现状,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完善。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 ,对到由辖区发放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注册的医师进行调查。结果:在本区多点执业的医师大都已退休,其中医类别所占比例最高,且执业点集中在民办医疗机构。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对合理调配医疗卫生资源,加快紧缺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引入,逐步统一医师多点执业的管理,让所有医师成为"社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师 多点执业 现状
下载PDF
上海市杨浦区全科临床质量控制考核结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蒋伟萍 陈远虹 +5 位作者 张晓芒 黄晨 叶建花 顾剑飞 季陈 沈菲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6期1000-1002,1040,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全科临床质量控制考核情况,夯实全科医生队伍及人才建设,提升全科医生临床能力,提高全科医疗服务。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杨浦区全科临床质量控制小组对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考核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全科临床质量控制考核情况,夯实全科医生队伍及人才建设,提升全科医生临床能力,提高全科医疗服务。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杨浦区全科临床质量控制小组对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考核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全科临床思维、SOAP病史书写、常规技能操作、心电图读图诊断、X线诊断、常见慢性病管理能力,研究全科医生配置、全科医生临床能力及全科科研能力等情况。结果3年内全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配置分别为3.34名、3.36名和3.32名;其中,中级以上职称占全科医生比例分别为83.12%、88.70%、93.21%;心电图读图诊断能力从5.60分上升至7.67分(标准分为10分);慢性病管理能力考核得分分别为9.71分、9.90分、10.25分(标准分为15分);全科科研能力方面,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市级课题15项、区级课题21项、院校级课题11项,护理区级课题2项,康复市级、区级课题各2项,公共卫生区级课题1项,其中有2家社区3年内无课题立项。全区每年论文发表数量为50篇左右,核心期刊比例不足30%。结论全科医生数量相对不足,临床能力、全科科研能力相对薄弱,需要进一步努力完善和落实各项全科临床质量控制考核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积极探索优秀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提高全科医疗水平及科研能力,担负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临床质量控制考核 全科医师 全科临床能力 全科科研能力
下载PDF
社区居民安宁疗护接受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赵佳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020-0023,共4页
探讨社区居民安宁疗护接受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48例社区老年患者展开研究,对其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其中对照组有24例社区老年患者,自愿接受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同样有24例社区老年患者,自愿接受情绪护+安宁疗护方法。结果 对照组经过... 探讨社区居民安宁疗护接受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48例社区老年患者展开研究,对其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其中对照组有24例社区老年患者,自愿接受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同样有24例社区老年患者,自愿接受情绪护+安宁疗护方法。结果 对照组经过护理之后发现,相比护理前视觉模拟评分、不良心理情绪评分有所下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有所提高,但是,相比研究组来说,视觉模拟评分和不良心理情绪评分的下降幅度更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提高幅度也更小,因此两组经过统计学研究后发现P<0.05。对两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展开研究发现,两组比较之后发现P<0.05。结论 社区老年患者接受情绪护理模式与安宁疗护模式之后一方面能够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另外一方面能够减轻其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压力,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应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护理模式 安宁疗护模式 老年患者 临终关怀 护理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张莹 《医药前沿》 2023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市杨浦区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市杨浦区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压水平、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高血压治疗依从性评价量表(TASHP)评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干预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生活质量评分、TASH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R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回避及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血压控制效果,改善患者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理干预 高血压 血压控制 依从性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不同恶性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的临床观察分析
10
作者 王立娟 钱鹏 +5 位作者 徐鸽 韩柯柯 徐莹 张伟妃 张瑞义 李福凤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方法:通过用舌下络脉采集装置收集217例恶性肿瘤患者和162例非肿瘤患者的舌下络脉图像,采用舌下络脉观察表从舌下络脉长度、宽度、颜色、形态及瘀斑瘀点5个方面进行人工判读,分析肿瘤组与... 目的:分析不同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方法:通过用舌下络脉采集装置收集217例恶性肿瘤患者和162例非肿瘤患者的舌下络脉图像,采用舌下络脉观察表从舌下络脉长度、宽度、颜色、形态及瘀斑瘀点5个方面进行人工判读,分析肿瘤组与非肿瘤组组间、不同系统肿瘤组间舌下络脉量化积分及各特征分级程度的差异。结果:肿瘤组舌下络脉积分明显高于非肿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组舌下络脉积分≤5分(正常)的占比(24.9%)明显低于非肿瘤组的占比(38.3%),≥10分(重度)的占比(22.1%)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的占比(13.0%)(P<0.05)。肿瘤组舌下络脉宽度、颜色、形态、瘀斑瘀点等特征与非肿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呼吸系统恶性肿瘤87.2%舌下络脉超过舌下肉阜与舌尖连线的3/5,消化和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舌下络脉偏宽,颜色多为青紫、蓝紫、紫黑,络脉多迂曲粗张,瘀斑瘀点也明显多于内分泌系统、妇科恶性肿瘤组。结论:肿瘤患者和非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系统的恶性肿瘤舌下络脉特征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观察舌下络脉对恶性肿瘤的筛查和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脉诊法 舌下络脉 恶性肿瘤 不同系统肿瘤
下载PDF
上海市杨浦区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脑卒中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潘阵江 鲍晶 +2 位作者 郁翠 李琳 魏社鹏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脑卒中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6—1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杨浦区殷行街道、五角场街道、江浦路街道、控江路街道、四平路街道抽取年龄40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体检、问卷调查和实验...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脑卒中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6—1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杨浦区殷行街道、五角场街道、江浦路街道、控江路街道、四平路街道抽取年龄40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体检、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本研究共调查11068人,报告脑卒中患者309例,粗患病率为2791.83/10万,标化患病率为2473.79/10万。脑卒中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184.910,P<0.001),且男性高于女性(χ^(2)=6.851,P=0.009)。随着学历和人均收入的增高,脑卒中的患病率均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87.069、35.590,P<0.001);有抽烟、饮酒习惯的人群与无抽烟、饮酒习惯的人群脑卒中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67、39.911,P<0.001);不同职业中,农民脑卒中患病率最高,为3852.41/10万;脑卒中的患病率随着BMI的增加而上升(χ^(2)_(趋势)=36.893,P<0.001);具有脑卒中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病史的人群脑卒中患病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高年龄、男性、有吸烟、有饮酒、职业为农民和工人、有脑卒中家族史、高BMI、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冠心病史是脑卒中患病的危险因素;高学历和高收入是脑卒中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市杨浦区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脑卒中患病率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男性、年龄较大、农民、具有抽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合并慢性病患者是脑卒中防治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危险因素 患病率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下对脑卒中患者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贤 李钦辉 +1 位作者 金明 赵华鲁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S1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在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下应用心理疏导团队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干预的有效性.为脑卒中患者早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适宜的干预对策,为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不同区域某两社区脑卒中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 目的:探讨在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下应用心理疏导团队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干预的有效性.为脑卒中患者早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适宜的干预对策,为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不同区域某两社区脑卒中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自愿进行"1+1+1"签约,之后进行12个月的心理疏导团队服务,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慢性病管理服务.采用SDS[1]及SAS[2]量表评定研究结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总标准分较干预前显著性改善,而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社区水平的心理疏导团队干预项目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改善作用.在脑卒中患者管理中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早期心理健康干预的有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 心理疏导 脑卒中 心理健康 干预
下载PDF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一郡 宋兵福 +2 位作者 陈志敏 劳志美 邵霞萍 《四川精神卫生》 2015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从上海市杨浦区三个社区抽取210名糖尿病患者(研究组),采用健康状况量表(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目的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从上海市杨浦区三个社区抽取210名糖尿病患者(研究组),采用健康状况量表(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患者进行评定,并与21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研究组SF-36的躯体健康所致的角色限制(RP)、总体健康感(GH)、社交功能(SF)、心理健康(MH)及生活质量总评分(SF-3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SAS、SDS、有无并发症、FAD(P<0.01)。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发症的发生、家庭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社区康复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生活质量 社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通脉复智方治疗首发脑梗死非痴呆型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游毅 朱乐萍 +4 位作者 叶果馨 刘笑迎 董子源 史静卉 王长德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3期56-61,共6页
目的:观察通脉复智方早期干预首发脑梗死非痴呆型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VCIN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首发脑梗死VCIND患者68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通脉复智方早期干预首发脑梗死非痴呆型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VCIN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首发脑梗死VCIND患者68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通脉复智方颗粒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安慰剂,连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300电位的潜伏期与振幅、MoCA量表、MMSE量表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MoCA量表、MMSE量表、P300振幅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中医证候评分、P300潜伏期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88.24%(30/34),优于对照组的52.94(1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oCA量表评分有效率为88.24%(30/34),优于对照组的50%(17/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复智方能有效改善首发脑梗死VCIND,对首发脑梗死认知功能有早期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非痴呆型血管认知功能障碍 P300
下载PDF
社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马佳 张韶伟 +5 位作者 刘文斌 陈慎 于德华 钱洁 李春波 陆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4246-4251,共6页
背景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过渡状态。抑郁和焦虑症状是MCI患者常见的神经精神症状,是MCI的危险因素,也是促使MCI向痴呆转化的危险因素。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某社区老年MCI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 背景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过渡状态。抑郁和焦虑症状是MCI患者常见的神经精神症状,是MCI的危险因素,也是促使MCI向痴呆转化的危险因素。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某社区老年MCI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4—7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定海街道所属居委会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1587例,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筛查并临床确诊MCI患者,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MCI患者进行评估。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MCI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1587例社区老年人,诊断为MCI 342例(21.55%),抑郁和焦虑症状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38.9%(133/342)和34.2%(117/3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月经济收入、经济满意度、饮酒、睡眠、MoCA-B评分MCI患者的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经济收入、经济满意度、吸烟、饮酒、睡眠、慢性病种数MCI患者的焦虑症状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月经济收入、经济满意度、饮酒、睡眠、MoCA-B评分6个变量是老年MCI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月经济收入、饮酒、睡眠3个变量是老年MCI患者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老年MCI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检出率较高,老年MCI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较多,今后需要针对相应危险因素行进一步的队列或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抑郁症状 焦虑症状 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人 上海
下载PDF
社区残疾人抑郁心理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君华 葛军 +2 位作者 史京衡 史虹莉 张艳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4期126-128,共3页
目的:了解残疾人心理特征,探索社区相关机构人员为残疾人身心康复服务的方法。方法:从2007年6月~2009年1月在杨浦区定海社区管辖区域的1 314名残疾人中选择168例(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0~69分),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其中,干... 目的:了解残疾人心理特征,探索社区相关机构人员为残疾人身心康复服务的方法。方法:从2007年6月~2009年1月在杨浦区定海社区管辖区域的1 314名残疾人中选择168例(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0~69分),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其中,干预组88人,男46例,女42例;平均65.6岁。对照组80人,男41例,女39例;平均67.2岁。两组平均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残疾人开展心理干预,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干预后,干预组有效率(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40分)为20.69%,对照组有效率为8.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5)。结论:社区心理干预对残疾人的心理康复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心理康复 干预
下载PDF
社区康复三级网络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路微波 吴毅 +4 位作者 吴军发 罗峰 许洁 周扬 吴跃迪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5期1-3,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社区康复三级服务网络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通过建立脑卒中社区康复三级服务网络,探讨及完善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服务,规范脑卒中社区康复治疗技术,并进行推广及应用。方法运用上海市心脑血管疾病报病系统...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社区康复三级服务网络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通过建立脑卒中社区康复三级服务网络,探讨及完善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服务,规范脑卒中社区康复治疗技术,并进行推广及应用。方法运用上海市心脑血管疾病报病系统对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发病1年内、已出院回归到社区的脑卒中患者,由经过康复培训的社区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进行社区康复治疗,治疗形式包括社区中心、门诊站点及家庭上门。康复治疗的时间为6个月。康复服务时间为前2个月每周1次,中间2个月每2周1次,最后2个月每月1次对患者进行康复干预。每个患者在康复服务开始及结束时进行巴士指数(BI)、肢体运动功能评测(Fugl-meger)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结果 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共服务脑卒中患者3026例,康复干预6个月后(终期)的评定较服务前患者BI、Fugl-meger及MMSE明显提高(P<0.05),满意度达95%以上。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三级服务,规范了社区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获得较高的患者与家属满意度(>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社区康复三级网络 独立生活能力
下载PDF
健康宣教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宏 葛军 +2 位作者 刘文斌 刘钧钧 韩君华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32期5821-5823,共3页
目的:探索糖尿病知识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影响,从而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相对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方法:选择若干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糖尿病就诊患者为糖尿病知识教育对象,随机分组,设参加糖尿病知识教育的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索糖尿病知识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影响,从而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相对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方法:选择若干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糖尿病就诊患者为糖尿病知识教育对象,随机分组,设参加糖尿病知识教育的患者为研究组(100例);而不参加该糖尿病知识教育的患者,设对照组(98例),研究组每月进行听课、咨询、答卷等形式的教育;对照组每年1-2次随机获取部分知识,两组药物等治疗不改变。一年后观察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研究组(自身对照):空腹血糖(FPG)值,教育后[(6.67±1.35)mmol/L]较教育前[(11.65±3.15)mmol/L]下降(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教育后为[(6.80±1.86)%]较教育前[(8.83±1.37)%]下降(P<0.01);对照组(自身对照):FPG值,教育后[(7.71±1.12)mmol/L]较教育前[(10.58±3.21)mmol/L]下降(P<0.01);HbA1c值,教育后为[(7.51±1.12)%]较教育前[(8.68±1.71)%]下降(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FP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bA1c研究组为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医疗费用,研究组平均为(232±38.84)元/月,对照组平均为(222±44.86)元/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月1~2次的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初步疗效确切,费用无明显增加,但合理的糖尿病教育频率有待长期观察和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社区 糖尿病 疗效
下载PDF
社区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和家属焦虑及抑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远虹 石济顺 +3 位作者 崔明 龚慧 浦骏 李永超 《上海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47-49,52,共4页
目的 :探讨社区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和家属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将225例肿瘤患者及家属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115例和对照组11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结果:干预前患者及家属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高于常模;... 目的 :探讨社区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和家属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将225例肿瘤患者及家属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115例和对照组11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结果:干预前患者及家属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高于常模;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及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及家属不同程度存在焦虑和抑郁。全科模式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社区肿瘤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心理干预 家属 焦虑 抑郁 社区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被引量:26
20
作者 朱卫红 窦瑞青 +4 位作者 孟珺 古丽拜尔.马木提 黄晨 任碧金 张韶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为该地区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杨浦区社区2 022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为该地区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杨浦区社区2 022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分析该社区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结果上海市2 022名社区老年人对吸烟、饮酒、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房颤、左心室肥厚、超重或肥胖等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9.1%、3.5%、62.8%、15.1%、17.9%、16.3%、8.2%、4.0%、2.9%、48.0%。不同性别社区老年人比较,男性老年人对吸烟和饮酒的暴露率均高于女性老年人,对心血管病和房颤的暴露率均低于女性老年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社区老年人比较,不同年龄男性老年人对吸烟、饮酒、高血压、心血管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暴露率不同,不同年龄女性老年人对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暴露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和女性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风险积分平均分分别为(9.42±2.67)和(9.37±2.63)分,不同性别社区老年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男、女性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风险积分平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性和女性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比例分别为47.7%和48.7%,不同性别社区老年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男、女性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对高血压、超重或肥胖、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血管病等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处于较高的暴露水平,近半数的老年人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危险因素 暴露情况 心脑血管疾病 发病风险 社区老年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