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价值
1
作者 谢书华 杨竹梅 +3 位作者 刘慧茹 董晶 刘冰 李华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D-二聚体(D-D)、血浆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在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收治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130...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D-二聚体(D-D)、血浆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在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收治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检查的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量2组患者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频突发性耳聋相比,低频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损失的加重,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有效组相比,治疗无效组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ET-1、D-D、sVCAM-1和ICAM-1联合应用时预测治疗有效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升高与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上述治疗联合检测将有助于临床更好地评价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D-二聚体 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间黏附因子-1 突发性耳聋 预后
下载PDF
筛窦息肉引起的鼻后滴漏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2
作者 杨竹梅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04-305,共2页
鼻后滴漏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ndrome,PNDS)是指因过敏性或非过敏性鼻腔、鼻窦炎性分泌物倒流入咽,而产生的慢性咳嗽、咽异物感、咽痒、发堵感及咽部黏痰附着感等一系列症状,
关键词 鼻后滴漏综合征 筛窦息肉 鼻内镜手术 疗效
下载PDF
并不少见的儿童眩晕
3
作者 谢书华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3年第8期14-15,共2页
成年人的眩晕头晕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临床症状,然而对于儿童眩晕我们一直缺乏足够的认知。其实,眩晕和平衡障碍疾病在儿童中也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儿童理解力和表达力有限,对病情表达不清和配合度差,令家长更加措手不及;儿童眩晕有时也... 成年人的眩晕头晕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临床症状,然而对于儿童眩晕我们一直缺乏足够的认知。其实,眩晕和平衡障碍疾病在儿童中也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儿童理解力和表达力有限,对病情表达不清和配合度差,令家长更加措手不及;儿童眩晕有时也会被家长误认为是孩子的调皮、不配合而有所忽视,这使得儿童眩晕的诊治率要低于实际水平,也给医生的诊治增加了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治率 表达力 儿童眩晕 平衡障碍 配合度 理解力 临床症状 实际水平
下载PDF
Barbecue手法复位后联合侧卧位加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嵴帽结石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4
作者 谢书华 杨军 +1 位作者 杨竹梅 韩颖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究Barbecue手法复位后联合侧卧位加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嵴帽结石症(Cu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9年5月于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治疗的Cup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标准的136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实际治疗情况分... 目的探究Barbecue手法复位后联合侧卧位加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嵴帽结石症(Cu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9年5月于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治疗的Cup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标准的136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实际治疗情况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2例,采取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Barbecue手法复位后联合侧卧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相关指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06%vs 72.22%,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前庭症状指数(VSI指数)、计时平衡试验和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各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arbecue手法复位后联合侧卧位加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有助于嵴帽结石症患者缓解和消除眼震、眩晕和平衡障碍等临床体征和症状,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侧卧位 甲环酸倍他司汀 嵴帽结石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