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民政与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对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童艳晨 徐维安 张颖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17期2246-2247,共2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民政与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对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五病区及上海市闸北区精神卫生中心一病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①民... 目的:了解上海市民政与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对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五病区及上海市闸北区精神卫生中心一病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①民政与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在起病年龄、病程和住院时间上存在差异;②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得到广泛的使用;③民政与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频度和剂量上差别不大。结论:上海市民政与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药物的使用上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政与区精神卫生中心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药物
下载PDF
上海市民政系统精神病院住院患者精神药物处方模式现况调查 被引量:10
2
作者 盛嘉玲 高慧 +3 位作者 刘群 顾文谊 陈俊 王祖承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292-294,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民政精神病医院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方式的动态变化,为精神病专科医院规范、合理处方精神药物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时点调查法和自制病例收集表,分别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12月1日对上海市民政系统所有3家精... 目的:了解上海市民政精神病医院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方式的动态变化,为精神病专科医院规范、合理处方精神药物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时点调查法和自制病例收集表,分别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12月1日对上海市民政系统所有3家精神病医院全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住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将3年的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药物种类选择方面,近3年来民政精神病医院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逐年下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逐年上升。氯丙嗪已从2009年的第1位下降至2011年的第3位,氯氮平和利培酮则分别升至前2位,但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数量不多;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和心境稳定剂使用频率逐年升高,以氯硝西泮和阿普唑仑使用人数最多;在治疗方式选择方面,以单药治疗为主,占60%以上,联合用药不足25%。药物使用剂量均在合理范围之内,低于同类报道。结论:上海市民政精神病医院住院用药正在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转变,以单一用药、剂量偏小为主,这一趋势符合慢性精神病患者维持期治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医院 精神药物 处方模式
下载PDF
上海市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伴代谢异常情况 被引量:6
3
作者 甘鸿 彭素芳 +14 位作者 陆峥 吴彦 易正辉 杨道良 朱光 屠一敏 张成芳 潘丽红 施冬青 高存友 张展星 吴宇杰 管晓波 江海峰 赵敏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伴代谢异常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8月上海市11家精神专科医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与饮酒史)及临床资料[首发年龄、病程、服用抗精神... 目的:探讨上海市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伴代谢异常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8月上海市11家精神专科医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与饮酒史)及临床资料[首发年龄、病程、服用抗精神病药情况、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代谢综合征(MS)标准对入组者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评估入组者代谢异常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发生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筛查36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63例患者资料不全不纳入分析。3461例患者中,各项代谢指标正常2357例(代谢正常组);1267例(36.61%)≥1项代谢指标异常(代谢异常组),其中726例(20.98%)符合MS诊断标准,临界状态378例,1项代谢指标异常125例。结论: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异常及MS患病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代谢异常
下载PDF
如何应对抗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
4
作者 徐静文 封阳 《科学生活》 2025年第1期58-59,共2页
不知道什么原因,李女士感觉邻居一直在耳朵里和自己聊天,李女士很开心,一个人在家里自言自语,好像与邻居聊得还很火热。家里人觉得奇怪,带李女士到医院心理科就诊,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需要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来控制病情。
关键词 精神科药物 精神分裂症 心理科 控制病情 药物的不良反应 自言自语 长期服用 火热
原文传递
奥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干预价值研究
5
作者 肖颖 周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87-090,共4页
分析精神分裂症(SCH)治疗中,应用奥氮平、利培酮的影响。方法 样本量(n):60;样本及来源:SCH病例、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采样起始-截止时间范围:2023.4-2024.3。60例SCH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1:1,30例/组):A组、B组,用药方案:A组=... 分析精神分裂症(SCH)治疗中,应用奥氮平、利培酮的影响。方法 样本量(n):60;样本及来源:SCH病例、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采样起始-截止时间范围:2023.4-2024.3。60例SCH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1:1,30例/组):A组、B组,用药方案:A组=利培酮,B组=奥氮平。对其用药效果,行比较。结果 精神症状(PANSS)评分,差异不存在(P>0.05)。认知功能(MoCA、LOTCA)评分,A组<B组(P<0.05)。记忆功能(WMS-R)评分,A组<B组(P<0.05)。疗效,A组vs B组=93.33%vs96.67%,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A组vs B组=26.66%vs6.66%,A组>B组(P<0.05)。结论 SCH治疗中,奥氮平、利培酮疗效相当,但前者对患者认知、记忆力改善效果更佳,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记忆功能 认知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丙戊酸镁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刻板行为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曹金彦 曾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59-062,共4页
探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于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刻板行为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了30名具有刻板行为的精神发育迟滞住院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利培酮与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治疗)和对照组(仅接受利培酮治疗),... 探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于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刻板行为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了30名具有刻板行为的精神发育迟滞住院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利培酮与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治疗)和对照组(仅接受利培酮治疗),疗程均为12周。通过重复行为量表-修订版(RBS-R)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治疗前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重复行为量表-修订版(RBS-b)各因子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利培酮加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刻板行为具有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丙戊酸镁缓释片 精神发育迟滞 重复刻板行为
下载PDF
心理治疗在精神科康复治疗的应用
7
作者 陆静 高玉婷 沈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29-0032,共4页
探讨心理疗法在精神病患者疾病康复中的产生的实际作用。方法 患者入院时间轴为:2023.5-2023.10,主要筛选存在精神疾病,并同意参与调研的患者50例设置为研究标本。通过双盲分组的方式,将患者的数据进行合理的排列,25名以精神科康复治疗... 探讨心理疗法在精神病患者疾病康复中的产生的实际作用。方法 患者入院时间轴为:2023.5-2023.10,主要筛选存在精神疾病,并同意参与调研的患者50例设置为研究标本。通过双盲分组的方式,将患者的数据进行合理的排列,25名以精神科康复治疗需求为主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另外还有25名以心理治疗为主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探究在两组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中充分运用不同治疗方法的实际疗效。结果 常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PANSS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分、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差于研究组(P<0.05)。结论 在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心理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对提高其健康精神状态以及恢复社交能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康复治疗 负性情绪改善情况 心理治疗
下载PDF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做好科学应对
8
作者 张海霞 《科学生活》 2025年第2期72-73,共2页
小欣,自幼父母离异,跟着不善言语的爷爷奶奶长大,因此养成了内向敏感的性格。初中以后,因学习成绩平平又不主动与同学交往,经常被同学孤立,甚至排挤,逐渐出现情绪低落、不愿意上学、用小刀划伤自己等情况。因此,就诊于儿童精神心理科。... 小欣,自幼父母离异,跟着不善言语的爷爷奶奶长大,因此养成了内向敏感的性格。初中以后,因学习成绩平平又不主动与同学交往,经常被同学孤立,甚至排挤,逐渐出现情绪低落、不愿意上学、用小刀划伤自己等情况。因此,就诊于儿童精神心理科。小欣这样的病例,在精神科门诊每天都会出现。青春期是青少年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这个阶段他们的身体、心理和社会角色都会发生重大转变,也是心理健康问题凸显的爆发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离异 青少年心理健康 心理科 学习成绩 同学交往 青春期 科学应对 过渡期
原文传递
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血清心肌酶谱、IL-13及TNF-α的影响 被引量:63
9
作者 刘群 张琦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9期2844-2847,共4页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血清心肌酶谱及白细胞介素(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7年1-10月收治的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血清心肌酶谱及白细胞介素(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7年1-10月收治的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肌酶谱变化及IL-13、TNF-α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3水平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联合利培酮,且可降低TNF-α水平,升高IL-13水平,而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阿立哌唑 利培酮 首发精神分裂症 心肌酶谱
下载PDF
利培酮联合多奈哌齐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6
10
作者 管晓波 徐静文 +3 位作者 刘群 童艳晨 陆峥 刘飞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病人联合服用利培酮片和多奈哌齐片,对照组病人只服用利培酮片,共服用24周。分别于治疗前...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病人联合服用利培酮片和多奈哌齐片,对照组病人只服用利培酮片,共服用2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和24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韦氏记忆量表(WM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对两组病人进行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的评定。结果干预组55例、对照组56例完成随访。治疗12、24周末干预组操作IQ、记忆商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F=7.877~19.075,P<0.01),治疗24周末干预组PANSS的总分、阳性分、阴性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4.375~6.115,P<0.05)。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PANSS阴性分在不同时间点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16,P<0.01),两组PANSS总分、PANSS阳性分、PANSS阴性分、操作IQ、总IQ、记忆商数评分的分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27~21.065,P<0.05、0.01)。结论与单用利培酮相比,利培酮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症状和部分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哌立酮 多奈哌齐 情感症状 认知 治疗结果
下载PDF
ANKK1基因多态性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体质量及糖脂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静文 刘群 +4 位作者 管晓波 周菁 张海霞 肖颖 陈俊 《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ANKKl(rs1800497)基因多态性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体质量、糖脂代谢之间的联系。方法根据DNA测序法检测ANKK1 rs1800497多态性,将115例患者分为A1+组(TT+TC)56例,A1-组(CC)59例,分别于基线时及治疗后第4、8周末对研究... 目的探讨ANKKl(rs1800497)基因多态性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体质量、糖脂代谢之间的联系。方法根据DNA测序法检测ANKK1 rs1800497多态性,将115例患者分为A1+组(TT+TC)56例,A1-组(CC)59例,分别于基线时及治疗后第4、8周末对研究对象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测试,于基线时及治疗后第8周末行体质量指数(BMI)、腹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比较两组间各变量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和阴性症状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治疗后第4周末,A1+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均分别低于同期A1-组(P<0.05);治疗后第8周末,A1+组阳性症状分低于同期A1-组(P<0.05)。A1+组与A1-组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分组主效应的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在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8周末,A1+组BMI、腹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基线时升高(P<0.05)。结论 ANKK1 rs1800497基因多态性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尤其是阳性症状)有关联,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发生肥胖和高血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肥胖 多态性 ANKK1
下载PDF
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多维度训练干预效果探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伟群 李峰 +2 位作者 陈莉萍 陈婷 苏晖 《上海护理》 2021年第6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实施多维度训练干预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良性行为建立的效果。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1-6月在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30例,给予良性行为训练、负性情绪疏导、亲情角色互动及正性强化的多维度训... 目的探讨实施多维度训练干预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良性行为建立的效果。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1-6月在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30例,给予良性行为训练、负性情绪疏导、亲情角色互动及正性强化的多维度训练干预,干预6个月。采用儿童行为量表在入组时、干预第2、4、6个月进行行为评定,比较不同时间点、性别、年龄患儿的良性行为。结果不同年龄、性别患儿4个时间点的儿童行为量表总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4个时间点的儿童行为量表总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患儿不良行为发生情况的比较中,6~11岁男性患儿以多动的发生下降为主(P<0.05),6~11岁女性患儿以社交退缩、攻击性、残忍的发生下降为主(P<0.05),12~17岁男性患儿以交往不良、不成熟、强迫性、敌意性、违纪、攻击、多动的发生下降为主(P<0.05),12~17岁女性患儿以不成熟、违纪、攻击、残忍的发生下降为主(P<0.05)。结论多维度训练干预能有效纠正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不良行为,改善患儿的不良心境,提高患儿参与活动的依从性,干预效果在大龄患儿中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发育迟滞 多维度干预 良性行为 情绪疏导 亲情角色互动 正性强化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封阳 徐静文 +2 位作者 管晓波 于士静 刘群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90例病程5年以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药物维持治疗,后随机分为rTMS组(n=47...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90例病程5年以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药物维持治疗,后随机分为rTMS组(n=47)和伪刺激组(n=43),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8周末对研究对象行阳性和阴性综合量表(PANSS)、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RBANS)测试,比较两组间各变量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rTMS组PANSS量表总分和阴性症状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均低于伪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分组主效应方差分析发现rTMS组和伪刺激组在PANSS量表阴性分、总分2项和RBANS量表即刻记忆、视空间结构、语言功能、注意力、延迟记忆及RBANS总分6项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rTMS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具有改善作用,且疗效有持续效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黑素皮质素受体-4基因rs489693位点多态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指数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静文 刘群 +5 位作者 管晓波 应启昂 童艳晨 陆峥 刘飞 龙翔云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82-386,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黑素皮质素受体-4基因(MC4R) rs489693多态性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13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DNA测序法检测MC4R基因rs489693位点的多态性分为CC组67例、AC组50例、AA组18例,...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黑素皮质素受体-4基因(MC4R) rs489693多态性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13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DNA测序法检测MC4R基因rs489693位点的多态性分为CC组67例、AC组50例、AA组18例,并测定3组患者体质量、腰围、BMI,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及催乳素水平,使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各变量的差异。结果:rs489693基因分布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χ2=2. 91,P=0. 09)。CC组、AC组及AA组在体质量(F=4. 041,P=0. 025)、BMI(F=3. 337,P=0. 045)、血清总胆固醇(F=3. 184,P=0. 036) 3项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事后多重比较发现AA组体质量、BMI、血清总胆固醇3项变量显著高于CC组(P均<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与基因型AA有关(OR=22. 071,95%CI:1. 803~270. 22; P=0. 015)。结论:MC4R基因rs489693的A等位基因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肥胖和高血脂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体质量 糖脂代谢 黑皮素受体-4基因
下载PDF
奥瑞姆自理模式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疏懒行为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峰 张伟群 陈莉萍 《上海护理》 2014年第2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理模式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疏懒行为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于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2例,采用奥瑞姆自理模式,给予部分补偿和支持教育,应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理模式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疏懒行为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于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2例,采用奥瑞姆自理模式,给予部分补偿和支持教育,应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估患者入组时和6个月后疏懒行为的改变。结果 6个月后,患者的NOSIE各因子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在各维度测量值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瑞姆自理模式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疏懒行为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疏懒行为 奥瑞姆自理模式
下载PDF
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其肝脏B超结果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王冬雪 朱胜保 张琦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其肝脏B超结果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7年12月在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1 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上海利群医院550名同期健康人群(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3组人群肝...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其肝脏B超结果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7年12月在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1 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上海利群医院550名同期健康人群(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3组人群肝脏B超结果及其血脂代谢变化情况。结果奥氮平组与利培酮组在脂肪肝检出率上高于对照组(20.4%,16.2%,6.4%,P<0.05),奥氮平组与利培酮组在血脂增高检出率上高于对照组(18.0%,10.2%,3.6%,P<0.05),而奥氮平组较利培酮组和对照组在脂肪肝及血脂增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中病程≥5年和中老年55~65岁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12.5%和12.2%,高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长期服用奥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脂肪肝和血脂增高概率大大增加,需要定期进行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规避药源性肝损伤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肝脏 血脂代谢
下载PDF
利培酮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静文 刘群 +1 位作者 应启昂 童艳晨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24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利培酮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照组予利培酮,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应用事件相关电...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利培酮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照组予利培酮,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应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韦氏记忆量表(WM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测定患者的认知功能,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评价患者服药后药物副作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症状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P300潜伏期、波幅、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相关检测间除少数指标外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无明显药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奈哌齐 慢性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利培酮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30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静文 刘群 +1 位作者 应启昂 童艳晨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23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利培酮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分散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利培酮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分散片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片治疗,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 目的探讨利培酮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分散片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利培酮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分散片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片治疗,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对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各指标评定阴性症状变化,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6个月后,两组SAN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相关指标除注意障碍外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利培酮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分散片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奈哌齐分散片 慢性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下载PDF
黑素皮质素受体4基因rs489693位点多态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BMI及高血糖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管晓波 徐静文 +3 位作者 刘群 童艳晨 陆峥 刘飞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827-833,共7页
目的探讨黑素皮质素4受体(melanocortin four receptor, MC4R)rs489693多态性对奥氮平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BMI、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13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DNA测序法检测MC4R基因489693位点的多态性分为AA组19例... 目的探讨黑素皮质素4受体(melanocortin four receptor, MC4R)rs489693多态性对奥氮平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BMI、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13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DNA测序法检测MC4R基因489693位点的多态性分为AA组19例,AC组46例,CC组55例,于基线、治疗4、8、12周末对所有研究对象行PANSS量表测试,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末测定研究对象BMI、腰围及血糖、血脂水平,比较3组间各变量的差异。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AA组、AC组、CC组的PANSS各项有时间主效应(P均<0.01);治疗12周末AA组净增体质量、净增BMI大于AC组(P=0.017,0.031)和CC组(P均<0.01);净增BMI百分比(%)、血糖(P=0.040)及糖化血红蛋白(P=0.026)AA组均大于CC组(P<0.01);研究治疗前后3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MC4R基因rs489693的AA基因型可能是奥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肥胖和高血糖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黑皮素4受体 药物遗传学 体质量增加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关键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封阳 徐静文 +1 位作者 管晓波 于士静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5期1687-1691,共5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关键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60例关键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药物维持治疗,后随机分为rTMS组,伪刺激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8周末对研究对象行阳性与阴性症...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关键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60例关键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药物维持治疗,后随机分为rTMS组,伪刺激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8周末对研究对象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量表(SANS)测试,比较2组间及各变量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①治疗4周后,rTMS组PANSS量表阴性症状分及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伪刺激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rTMS组SANS量表情感平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兴趣减退、注意障碍及总分6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伪刺激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8周后随访PANSS量表阴性症状分及总分、SANS量表各项分数均有所改善,提示rTMS治疗对阴性症状的疗效具有可持续性。③治疗前后2组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治疗对关键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具有改善作用,且疗效有持续效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