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瘤增效方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严桂英 徐振晔 +3 位作者 邓海滨 万智勇 张磊 朱娇玉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525-530,共6页
背景:某些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成为判断肺癌疾病进展情况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中医药与化疗联合治疗肺癌能否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也成为临床医生逐渐关注的一个问题。目的:探讨抗瘤增效方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 背景:某些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成为判断肺癌疾病进展情况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中医药与化疗联合治疗肺癌能否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也成为临床医生逐渐关注的一个问题。目的:探讨抗瘤增效方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患者血清糖类抗原50(carbohydrate antigen50,CA50)、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所有患者均为2008年10月~2009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及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肿瘤科治疗的住院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74例中晚期NSCLC患者分为治疗组(抗瘤增效方+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各37例,均采用NP方案(诺维本+顺铂)化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口服中药抗瘤增效方。主要结局指标:检测治疗前后NSCLC患者CA50、CYFRA21-1、CEA水平并观察疗效、中医症状、生活状态评分(Karnofsky评分),探讨疗效与CA50、CYFRA21-1、CEA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达到完全缓解。治疗组近期稳定率(部分缓解+稳定)为89.20%(33/37),优于对照组的70.30%(26/37)(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A50、CYFRA21-1、CE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稳定患者治疗后血清CA50、CYFRA21-1、CEA水平也下降,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甚至有升高趋势。此外,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改善率为51%(19/37),优于对照组的11%(4/37)(P<0.05)。而生活质量的变化,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34/37),优于对照组的56.76%(21/37)(P<0.01)。结论:中药抗瘤增效方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可以获得较好的局部病灶稳定缓解,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同时明显改善伴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中草药 肿瘤标志 生物学 抗原 肿瘤相关 碳水化合物 随机对照试验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徐振晔“以通为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经验 被引量:4
2
作者 严桂英 徐振晔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6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晚期肿瘤 中医药疗法 以通为用 临床经验 徐振晔
原文传递
徐振晔以气血论治晚期恶性肿瘤 被引量:4
3
作者 严桂英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4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晚期恶性肿瘤 气血 徐振晔
下载PDF
多原发恶性肿瘤合并SWI/SNF复合体缺陷型胃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吕纯鑫 吴秀奇 夏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5-498,共4页
多原发恶性肿瘤合并SWI/SNF复合体缺陷型胃癌的病例报道较少见。本例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例多原发恶性肿瘤合并SWI/SNF复合体缺陷型胃癌的病例,通过分析临床病理特点、诊疗过程等,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该类... 多原发恶性肿瘤合并SWI/SNF复合体缺陷型胃癌的病例报道较少见。本例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例多原发恶性肿瘤合并SWI/SNF复合体缺陷型胃癌的病例,通过分析临床病理特点、诊疗过程等,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该类肿瘤的发生、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诊治及预后。该例患者是异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先确诊早期肺癌,经手术治愈,后确诊为SWI/SNF复合体缺陷型胃癌,合并ARID1A突变及TMB-H,经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效果不佳,总生存期13月。本报道旨在提高对多原发恶性肿瘤合并SWI/SNF复合体缺陷型胃癌的认知及诊治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恶性肿瘤 SWI/SNF复合体缺陷 胃癌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韩婷 吕纯鑫 +5 位作者 卓萌 夏青 刘腾飞 吴秀奇 林晓琳 肖秀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53-1061,共9页
目的·探索应用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行免疫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特征及预测因素,并分析irAEs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 目的·探索应用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行免疫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特征及预测因素,并分析irAEs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应用PD-1抑制剂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40例。根据患者有无irAEs发生,将其分为irAEs组和非irAEs组。收集并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irAEs的表现及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rAEs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建立irAEs的预测模型。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ROC曲线)对不同指标预测irAEs发生的能力进行评估。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irAEs与预后的相关性。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共计132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有63例(47.7%)患者发生irAEs。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的结果显示,年龄≥65岁、Ki-67指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计数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reg计数为影响irAEs发生的保护因素(P=0.030)。ROC曲线提示,Treg+Ki-67+年龄(≥65岁)联合指标可较好地预测irAEs的发生(AUC=0.753,95%CI 0.623~0.848,P=0.000)。Kaplan-Meier生存曲线的结果显示,irAEs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较非irAEs组有所延长(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提示,irAEs是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6)。结论·Treg计数是行PD-1抑制剂免疫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发生irAEs的独立影响因素,且irAEs的发生可延长患者的PFS;Treg+Ki-67+年龄(≥65岁)联合指标可对该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较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调节性T细胞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恩度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VEGF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孙学栋 杜玉清 陈伟建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YH216恩度)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对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30例临床诊断HCC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研究组15例)采取TACE联合恩度治疗,B组(对照组15例)采取单纯TACE术治疗,所...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YH216恩度)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对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30例临床诊断HCC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研究组15例)采取TACE联合恩度治疗,B组(对照组15例)采取单纯TACE术治疗,所有病例均于术前7天及术后第3、7、21、35天时分别抽静脉血,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TACE术前两组患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VEGF水平于术后第3天略有升高,术后7天、21天、35天表现为持续降低,且低于术前水平;B组患者的VEGF水平仅在术后21天略降低,术后3天、7天、35天均较术前增高,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A组TACE术后的VEGF水平于第3天略升高,之后持续明显降低,且持续时间长,B组患者术后7天开始降低,术后35天又开始升高;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A组仅于术后第3天升高,其余时间点均低于术前水平,B组仅于术后第21天低于术前水平。结论 TACE联合恩度能降低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VEGF水平,对肿瘤<5 cm的患者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药物疗法 栓塞 治疗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恩度 治疗应用 复发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肝癌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杨丽丽 吴圣杰 +2 位作者 徐燕军 木良善 杜玉清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10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对肝癌TACE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首次TACE术前经MSCT血管重建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60例首次TACE术前未经MSCT血管重建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MSCT对肝癌异位血管的显示,比较TACE术...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对肝癌TACE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首次TACE术前经MSCT血管重建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60例首次TACE术前未经MSCT血管重建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MSCT对肝癌异位血管的显示,比较TACE术后两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37.5、348.5天。研究组前两次介入时间间隔明显长于对照组(88.7 vs 65.4天,P<0.05),3年生存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9%vs 6%,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重建技术有利于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可作为肝癌TACE术前的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多层螺旋CT 血管三维重建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正鑫一消贴对癌症小鼠疼痛的缓解作用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琪 万智勇 +2 位作者 朱明洁 周显勇 段友容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0年第8期469-473,共5页
目的观察正鑫一消贴对癌症疼痛的镇痛作用并初步评价其抗肿瘤效果。方法建立小鼠肿瘤模型,温水浴测尾和痛针刺激足跖,从热和机械力刺激两方面检测正鑫一消贴对小鼠痛阈的影响。临床观察中随机选择临床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确诊的中、晚期肿... 目的观察正鑫一消贴对癌症疼痛的镇痛作用并初步评价其抗肿瘤效果。方法建立小鼠肿瘤模型,温水浴测尾和痛针刺激足跖,从热和机械力刺激两方面检测正鑫一消贴对小鼠痛阈的影响。临床观察中随机选择临床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确诊的中、晚期肿瘤伴轻、中、重度疼痛患者60例。患者按NRS疼痛程度评分分为两组,NRS疼痛评分1-6分者(轻度、中度疼痛)为A组,共38例,以正鑫一消贴治疗或贴剂联合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或弱阿片类止痛药。NRS疼痛评分为7~10分者(重度疼痛)为B组,共22例,采用正鑫一消贴剂联合口服吗啡止痛治疗。所有患者均自测疼痛强度、一般状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动物试验温水浴测尾法显示,正鑫一消贴使用30min后受试动物痛阈有提高趋势,2h镇痛效果确切,24h仍有镇痛效果;痛针试验显示,正鑫一消贴能有效提高小鼠耐痛克数(本实验以耐受痛针克数反映耐痛程度),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效果略弱于芬太尼。临床观察结果,A组与B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94.7%(36例/38例)、59.1%(13例/22例);两组均未见与贴剂相关的毒副反应。结论正鑫一消贴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疼痛的作用。临床应用有望改善中晚期肿瘤患者的一般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鑫一消贴 癌痛 止痛
下载PDF
高表达分泌颗粒蛋白Ⅱ增加结直肠癌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性 被引量:2
9
作者 邓金海 潘腾 +4 位作者 周广林 高悦 彭伟雄 魏玮 吕纯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57-1664,共8页
目的 探究分泌颗粒蛋白Ⅱ(SCG2)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对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组织芯片(包括96个癌组织和84个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RC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SCG2的表达量并分析SCG... 目的 探究分泌颗粒蛋白Ⅱ(SCG2)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对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组织芯片(包括96个癌组织和84个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RC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SCG2的表达量并分析SCG2表达量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进一步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等方法检测化疗药物奥沙利铂(Oxa)处理结直肠癌细胞系后的SCG2的表达水平。利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SCG2敲除(SCG2-KO)的DLD1细胞株,采用CCK-8实验检测SCG2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和qPCR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最后,用高浓度奥沙利铂持续处理DLD1细胞构建了对奥沙利铂耐药的DLD1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耐药株的SCG2的表达水平。结果 相较于癌旁组织,癌组织中SCG2表达量更高(P<0.0001),且更高的肿瘤N分期和临床分期患者结直肠癌组织SCG2阳性表达率更高。奥沙利铂处理结直肠癌细胞系可以显著增加其SCG2的表达量(P<0.05)。反过来,敲除SCG2降低了DLD1细胞对于奥沙利铂的药物敏感性(P<0.05)。机制研究发现SCG2敲除后凋亡相关分子表达量上调。并且,相较于亲本细胞株,SCG2在奥沙利铂耐药的DLD1细胞株(DLD1-OXAR)中显著高表达(P<0.05)。结论 SCG2是一个结直肠癌的危险性基因,且能够降低结直肠癌患者对奥沙利铂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奥沙利铂 化疗药敏感性 分泌颗粒蛋白II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术后长期生存病例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纯鑫 朱天仪 +2 位作者 樊姗姗 吴秀奇 夏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52-2157,共6页
目的旨在提高对小细胞肺癌异质性的认知,达到个体化诊治的目的,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方法本研究报道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例小细胞肺癌长生存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诊疗过程,并结合文献复习,讨... 目的旨在提高对小细胞肺癌异质性的认知,达到个体化诊治的目的,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方法本研究报道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例小细胞肺癌长生存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诊疗过程,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策略、异质性及预后。结果经过综合治疗,本例患者生存时间超13年。结论小细胞肺癌长期生存病例罕见,应提高对小细胞肺癌异质性的认知,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肿瘤异质性 长生存期
下载PDF
5-氟尿嘧啶耐药的晚期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魏玮 王艺 +3 位作者 李霖 王宇 焦锋 安贞兰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47-1055,共9页
目的 :探讨对5-氟尿嘧啶(5-uorouracil,5-Fu)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的晚期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 RNA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6例以5-Fu为基础化疗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的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及耐药后的血清样本,提取外泌体miRNA,通过高通... 目的 :探讨对5-氟尿嘧啶(5-uorouracil,5-Fu)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的晚期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 RNA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6例以5-Fu为基础化疗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的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及耐药后的血清样本,提取外泌体miRNA,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并进行GO(gene ontology)分析及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分析。结果:原发性耐药晚期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有108个miRNA明显上调(P值均<0.01),137个miRNA明显下调(P值均<0.01);继发性耐药患者耐药前后有2个miRNA表达有差异(P值均<0.05)。差异表达的miRNA靶基因主要与细胞周期、磷酸化和细胞连接形成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多条通路有关。结论:初步筛选出对5-Fu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胃癌患者及继发性耐药患者耐药前后差异表达的血清外泌体miRNA,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及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氟尿嘧啶 抗药性 肿瘤 外泌体 微RNAS 计算生物学
原文传递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30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兰曼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1年第9期628-629,共2页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3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紫杉醇35mg/m^2,第1、8天静脉滴注1h,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早晚2次餐后服用,连用14d,21d为1个周期,至少...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3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紫杉醇35mg/m^2,第1、8天静脉滴注1h,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早晚2次餐后服用,连用14d,21d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每周期化疗前后复查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结果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5例,疾病稳定(SD)11例,疾病进展(PD)3例,总有效(CR+PR)率53.3%;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疾病进展时间8.5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均可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确切,患者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药物疗法 联合
原文传递
CA19-9、CEA对不同CRP水平晚期胰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13
作者 魏玮 王艺 杨旭光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384-388,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对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7年1月间94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CRP及肿瘤标志物CA19-9... 目的 探讨不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对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7年1月间94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CRP及肿瘤标志物CA19-9、CEA、CA125、CA242、CA724水平,以各种指标的正常上限为界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及升高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期的差异。结果 血清CRP水平正常组与升高组患者间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TNM分期及化疗方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RP正常组、升高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分别为14.00(7.25~19.75)、4.00(3.00~8.00)个月,正常组显著长于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标志物CA19-9、CEA升高是影响晚期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血清CRP水平升高组与正常组患者的CA19-9、CE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40,P=0.104;χ^2=3.622,P=0.137)。血清CRP水平正常的患者CA19-9和CEA水平正常组总生存期显著长于CA19-9和CEA水平升高组(17.50个月比11.50个月;22.00个月比11.0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50、0.030),而血清CRP水平升高的患者CA19-9和CEA水平正常组与升高组的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A19-9和CEA水平对血清CRP水平正常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而对血清CRP水平升高的晚期胰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肿瘤标志 生物学 C反应蛋白质 预后
原文传递
胃癌中Opa相互作用蛋白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4
作者 魏玮 张笑 王艺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7-483,共7页
目的:检测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Opa相互作用蛋白5(Opa interacting protein 5,OIP5)的表达情况,探讨胃癌患者中该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并评价其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3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 目的:检测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Opa相互作用蛋白5(Opa interacting protein 5,OIP5)的表达情况,探讨胃癌患者中该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并评价其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3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切除且经病理学诊断证实为胃癌的组织标本177例,以及其癌旁正常胃组织标本8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OIP5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手术时间为起始,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2008年12月。采用Pearsonχ^2检验分析OIP5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各项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并用Kaplan-Meier法分析OIP5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OIP5蛋白阳性表达率(41.2%)高于相应癌旁组织(25.9%)(P<0.05);OIP5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值均<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和脉管浸润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OIP5蛋白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患者之间的预后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TNM分期和血管浸润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OIP5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提示OIP 5基因可能成为治疗胃癌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Opa相互作用蛋白5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