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1-2015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静 叶楚楚 +1 位作者 王远萍 朱渭萍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609-613,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总结传染病防治经验和及时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浦东新区2011-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总结传染病防治经验和及时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浦东新区2011-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浦东新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8种102 669例,年均发病率383.34/10万,死亡96例,年均死亡率0.36/10万,病死率0.09%。其中,甲类1种1例,乙类19种34 774例,甲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29.97/10万,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丙类8种67 895例,年均发病率253.37/10万,以手足口病为主。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甲乙类传染病为梅毒、肺结核、淋病、猩红热和急性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风疹。传染病发病以春夏季为主,4-7月为发病高峰;男女性别比为1.64:1;年龄分布集中在0~6岁和20~40岁;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学生、工人、家政家务及待业和离退休人员为主。结论浦东新区2011-201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高低波动趋势,应结合发病高峰和重点人群,针对梅毒、肺结核、手足口病等高发传染病,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对策,严防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传染病 疫情分析 发病率
原文传递
上海市浦东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病原谱监测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费怡 孙乔 +2 位作者 傅益飞 朱渭萍 薛曹怡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602-605,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病原谱构成、病原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1月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2家监测点医院的619例腹泻患儿进行个案调查,同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肠道...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病原谱构成、病原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1月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2家监测点医院的619例腹泻患儿进行个案调查,同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肠道致病菌和病毒的检测。[结果]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扎如病毒、星状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11.95%、7.27%、2.91%、1.45%、0.97%;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非伤寒沙门菌、弯曲菌、嗜水气单胞菌、志贺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65%、2.42%、0.81%、0.65%、0.48%、0.32%。病毒检出率8月至次年的3月为27.70%,高于其他月份的18.48%(χ2=7.18,P<0.05);细菌检出率4—10月为15.34%,远高于其他月份的3.15%(χ2=31.22,P<0.05)。[结论]诺如病毒为浦东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细菌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细菌性腹泻的防控应以夏秋季为重点,病毒性腹泻应以全年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病 病原谱 监测
原文传递
2012-201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 被引量:10
3
作者 潘丽峰 施建芳 +3 位作者 傅慧琴 刘青 朱林英 傅益飞 《职业与健康》 CAS 2016年第7期943-946,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2014年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7家哨点医院上呼吸道感染病例的鼻咽拭子或痰液样本,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9类呼吸道病毒病原,并对其流行特征进...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2014年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7家哨点医院上呼吸道感染病例的鼻咽拭子或痰液样本,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9类呼吸道病毒病原,并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7家哨点医院共采集样本2 987份,共检出病毒病原核酸阳性样本866份,检出率为28.99%。其中,单一病毒感染808份,双重病毒感染53份,三重病毒感染5份,构成比分别为93.3%、6.12%和0.58%。病原谱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偏肺病毒,腺病毒,博卡病毒和肠道病毒组成。流感病毒、鼻病毒和腺病毒是检出率最高的3类病毒,分别占总核酸阳性数的49.73%,16.90%和7.10%。鼻咽拭子标本中检出核酸阳性样本656份,检出率为31.16%;痰液标本中检出210份,检出率为23.81%。感染者的平均年龄为(30.49±25.407)岁,年龄中位数为24.00岁,男女比为1.16∶1,以40~50岁年龄组感染的检出率最高(33.33%)。感染主要发生在冬春季,但夏季有一个小高峰。中部区域是3个地区中检出率最高的地区,为34.16%。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2014年上呼吸道感染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在流行期需要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相关病毒感染的暴发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病原谱 流行特征 上海浦东
原文传递
201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急性腹泻门诊病例病原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傅益飞 孙乔 +7 位作者 叶楚楚 薛曹怡 李文先 朱渭萍 朱林英 赵冰 王闻卿 潘丽峰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5期349-353,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急性腹泻门诊病例发病特征、病原谱构成,为制定急性腹泻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在全区12家哨点医院腹泻门诊开展监测采样工作,检测8大类细菌和5种病毒,分析其病原菌和病毒感染情况和在不同性别...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急性腹泻门诊病例发病特征、病原谱构成,为制定急性腹泻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在全区12家哨点医院腹泻门诊开展监测采样工作,检测8大类细菌和5种病毒,分析其病原菌和病毒感染情况和在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中的检出情况。结果 2012年1-12月,12家哨点医院共采集2533例急性腹泻门诊病例,感染任一致病菌498例,感染率19.66%,分离出致病菌561株,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56株(27.81%),沙门菌120株(21.39%),气单胞菌101株(18.00%);感染任一病毒716例,感染率28.31%,阳性毒株数756株,其中诺如病毒阳性472株(65.83%),轮状病毒阳性164株(21.69%)。6-9月细菌阳性率较高,1-3月和10-12月病毒阳性率较高。不同人群的病毒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细菌(P<0.001)。成人组细菌和病毒感染率均高于儿童组(P<0.001)。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急性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但细菌感染率也较高,二者高发季节不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和气单胞菌是急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病毒性腹泻则以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儿童和成人腹泻病原构成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病原谱 监测
原文传递
上海浦东新区不同血脂水平居民慢性肾病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弋 阮晓楠 +5 位作者 顾建钧 杨黎明 孙乔 徐望红 赵根明 邱桦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5年第9期661-666,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不同血脂水平居民的慢性肾病(CKD)的流行情况,为制定该地区相关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4—7月从上海市浦东新区随机抽取20~80岁的社区居民5584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情况和生活方式...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不同血脂水平居民的慢性肾病(CKD)的流行情况,为制定该地区相关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4—7月从上海市浦东新区随机抽取20~80岁的社区居民5584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情况和生活方式等信息,抽取空腹血样并采集晨尿,测定血肌酐、尿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计算尿白蛋白和肌酐比值(ACR),并依据血清肌酐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测定血脂水平。结果该社区居民CKD和高脂血症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1.0%和41.0%。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标化患病率分别为7.7%、33.0%、4.5%和7.1%。CKD患者的高脂血症标化患病率和上述各类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分别为53.4%、10.8%、44.4%、7.6%和10.3%,明显高于非CKD者(分别为39.5%、7.3%、31.3%、4.1%和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对象白蛋白尿和CKD患病率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加呈升高趋势;随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增加则呈降低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4项血脂指标的第1百分位组为参照,调整年龄、性别、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肥胖或超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第2和第4组CKD的调整OR值分别为0.69(95%CI:0.53~0.89)和0.77(95%C1:0.60—0.99);TG第2至第4组的CKD调整OR值分别为1.27(95%叫:1.07-1.66)、1.22(95%C1:1.04~1.59)和1.48(95%CI:1.14—1.91);HDL—C第4组CKD的调整OR值为0.66(95%CI:0.51-0.85)。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成年居民中,高TG血症与CKD高风险关系密切,需重视高脂血症和CKD的早期筛检和干预,避免相关慢性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慢性.肾病 患病率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上海浦东新区某儿童医院血液科患儿医院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静 周莎 +2 位作者 王远萍 叶楚楚 朱渭萍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7年第5期53-56,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血液科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部位、病原体分布等特征,探索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血液科患儿医院感染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儿童医院血液科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100例发生...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血液科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部位、病原体分布等特征,探索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血液科患儿医院感染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儿童医院血液科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100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和100例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进行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对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中,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感染(32例),其次为胃肠道感染(14例)和口腔感染(7例);共有15例患儿检出细菌10种17株,其中,G-菌5种11株,G+菌5种6株;除2例患儿同时感染2种菌株外,其余13例均为单一菌株感染。深静脉置管、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免疫调节剂可能是血液科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高的血红蛋白量和血小板计数可能是保护因素。结论应加强儿童医院血液科医院感染管理,针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落实有效的预防性措施,进一步减少儿童医院血液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科 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7
作者 陆湘华 崔昌 +1 位作者 王远萍 朱渭萍 《传染病信息》 2015年第4期251-254,共4页
蜡样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会引起食物中毒,因此与人类关系密切。本文概述了蜡样芽孢杆菌的病原学特征、致病性及其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提出科学的防控措施来有效控制该菌在食品中的污染,保护公众健康。
关键词 蜡状芽孢杆菌 食物中毒 毒素 生物学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11年世游赛期间浦东新区公共卫生风险评估 被引量:4
8
作者 辛辛 谢震宇 +2 位作者 郝莉鹏 陆娟 孙乔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4年第9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识别和评估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期间浦东新区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以减轻与消除比赛期间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建立并完善区县级风险评估体系,为日后大型活动的专题风险评估及日常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头脑风暴法与专... 目的识别和评估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期间浦东新区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以减轻与消除比赛期间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建立并完善区县级风险评估体系,为日后大型活动的专题风险评估及日常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头脑风暴法与专家会商法,开展两轮风险识别;采用风险矩阵法进行风险评估;采用Kendall协调系数,评价专家的评分一致性。结果经两轮风险识别,确定了51种公共卫生风险,其中传染病32种、健康危险因素19种,并评估出高、中、低三个等级的风险。结论经风险评估,世游赛期间,台风、霍乱、核恐怖事件、饮用水污染、火灾事故、踩踏事件、环境污染事件等12种是高风险公共卫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风险评估 风险矩阵法 Kendall协调系数
原文传递
中医健康干预对社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王远萍 傅益飞 +2 位作者 奚磊 徐红梅 朱渭萍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健康干预对社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方法以2012年经浦东新区病毒性肝炎定点医院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2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医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社区管理,干预组在基础社区管理... 目的探讨中医健康干预对社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方法以2012年经浦东新区病毒性肝炎定点医院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2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医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社区管理,干预组在基础社区管理上予为期1年的中医健康干预,用慢性肝炎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CH)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干预组经干预后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特异模块和生存质量总分上的得分别为32.78分、47.66分、124.53分和244.44分,均高于干预前的30.89分、45.73分、120.51分和236.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健康干预在提高社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 干预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计划行为理论在吸烟男性戒烟行为干预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屹 张莉 +2 位作者 余登来 余金明 王静 《职业与健康》 CAS 2016年第6期777-779,783,共4页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TPB)在吸烟男性戒烟行为干预研究中的应用效果,为不同人群控烟干预积累经验。方法应用TPB设计调查问卷,在生活环境、经济水平等因素相似的2个社区选取吸烟男性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吸烟男性戒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此...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TPB)在吸烟男性戒烟行为干预研究中的应用效果,为不同人群控烟干预积累经验。方法应用TPB设计调查问卷,在生活环境、经济水平等因素相似的2个社区选取吸烟男性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吸烟男性戒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此拟定干预策略和方案。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干预组接受半年的社区控烟宣传、戒烟讲座、家庭成员督促教育、社区戒烟公约制定等基于TPB的针对性干预。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较对照组在戒烟相关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方面有明显改善,有戒烟意向者从20%提升至40%,认为自己戒烟能成功者从10%提升至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PB是吸烟男性戒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的干预能有效提高吸烟男性戒烟行为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男性吸烟者 干预 行为意向 戒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