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男性人群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晓林 陈盼盼 +2 位作者 张勇 肖绍坦 辛辛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3年第10期84-87,共4页
目的:分析2013—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男性艾滋病感染状况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导出2013—2022年现住址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且已审核的男性病例信息,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流行病学... 目的:分析2013—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男性艾滋病感染状况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导出2013—2022年现住址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且已审核的男性病例信息,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流行病学资料统计与分析。结果:2013—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男性艾滋病感染者共2191例,平均年龄(40.1±13.2)岁;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占61.9%(1357例);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上为主,占75.0%(1643例);职业以商业服务为主,占26.7%(586例)。2013—2022年男性艾滋病感染病例数逐年上升,传播途径以同性传播为主。结论:2013—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HIV/AIDS病例数呈上升趋势,病例人群趋于年轻化,需要重点关注男男性行为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男性 流行特征 传播途径
下载PDF
上海市浦东新区慢性肾病流行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晓琳 周弋 +11 位作者 阮晓楠 周先锋 于思雨 邱桦 吴抗 毕文婕 芮欣忆 王小楠 柯居中 肖林海 郝莉鹏 孙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3742-3750,共9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慢性肾病(CKD)患病情况,并探究CKD的危险因素。方法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200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横断面调查人群)的基础上,以相同的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2013年浦东新区符合纳入标准的常住居民10 657例为调... 目的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慢性肾病(CKD)患病情况,并探究CKD的危险因素。方法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200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横断面调查人群)的基础上,以相同的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2013年浦东新区符合纳入标准的常住居民10 657例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社区居民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静坐时间、睡眠时间、体育活动、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向心性肥胖、高尿酸血症);并对居民进行体格检查,记录其清蛋白尿、白细胞尿、肾功能下降、血尿、CKD患病率,其中肾损伤(清蛋白尿、白细胞尿、血尿)或肾功能下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60 ml·min^-1·(1.73 m^2)^-1〕或自报临床明确诊断中任意一项阳性均定义为CKD。以2010年全国人口构成对居民患病率进行标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居民患CKD的影响因素。结果 10657例调查对象中最终能够获得CKD结局的有效调查人数为9 653例,其中男3 550例(36.78%),女6 103例(63.22%)。不同性别居民年龄、文化程度、静坐时间、睡眠时间、是否参加体育活动、糖尿病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向心性肥胖发生率、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清蛋白尿患病率为12.10%(867/7 164),全国人口标化患病化为9.22%。不同性别、睡眠时间及是否参加体育活动居民的清蛋白尿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静坐时间,是否存在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向心性肥胖、高尿酸血症居民的清蛋白尿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清蛋白尿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的趋势(χ_(趋势)^2=73.112,P〈0.05);居民清蛋白尿患病率有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χ^2趋势=60.559,P〈0.05)。居民白细胞尿患病率为8.48%(482/5 684),全国人口标化患病化为6.21%。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静坐时间,是否存在高尿酸血症居民的白细胞尿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白细胞尿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χ^2趋势=14.769,P〈0.05);男性白细胞尿患病率无年龄趋势(χ^2趋势=3.257,P=0.071)。居民白细胞尿患病率有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χ^2趋势=17.272,P〈0.05)。居民血尿患病率为11.89%(711/5 979),全国人口标化患病化为10.27%。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睡眠时间居民的血尿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血尿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χ^2趋势=37.939,P〈0.05),女性患病率无年龄趋势(χ^2趋势=1.649,P=0.199)。居民血尿患病率有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χ^2趋势=8.685,P〈0.05)。居民肾功能下降患病率为1.40%(135/9619),全国人口标化患病化为0.80%。不同年龄、文化程度、静坐时间、是否存在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向心性肥胖、高尿酸血症居民的肾功能低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肾功能下降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的趋势(χ^2趋势=108.479,P〈0.05)。居民肾功能下降患病率有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χ^2趋势=23.961,P〈0.05)。居民CKD患病率为19.88%(1 919/9 653),全国人口标化患病率为15.65%。不同静坐时间、是否参加体育活动居民的CKD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睡眠时间,是否存在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向心性肥胖、高尿酸血症居民的CKD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CKD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的趋势(χ^2趋势分别为86.465、53.838,P〈0.05);居民CKD患病率有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χ^2趋势=65.35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是否存在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是CK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浦东新区常住居民CKD患病率较高,已成为浦东新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且性别、年龄,是否存在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是CKD的影响因素,因此需重视CKD的早期防治,遏制CKD进展,减轻个人及社会的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流行病学 上海
下载PDF
上海市浦东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乙肝病毒感染及乙肝疫苗免疫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谢震宇 杨天 +3 位作者 费怡 殷建华 李自雄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64-1469,共6页
目的 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乙肝病毒感染及乙肝疫苗免疫现况,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上海市浦东新区5个城郊结合社区的幼儿园与中小学中招募1 071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流行病学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进行乙肝血清学指标及HBV ... 目的 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乙肝病毒感染及乙肝疫苗免疫现况,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上海市浦东新区5个城郊结合社区的幼儿园与中小学中招募1 071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流行病学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进行乙肝血清学指标及HBV DNA浓度检测。结果 乙肝疫苗接种率87.1%(933/1 071),10岁以下学生接种率高于10岁及以上学生(P〈0.01),汉族接种率高于少数民族(P〈0.001),父母亲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生的接种率高于父母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的学生(P〈0.001)。HBsAg阳性率0.7%(7/1 071),年龄与家庭中有HBV感染亲属为HBsAg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HBcAb阳性率1.7%(18/1 071),HBcAb阳性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HBsAb阳性率为33.9%(363/1 071),3-14岁学生HBsAb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减,15岁后再次升高(P〈0.001),少数民族学生阳性率高于汉族(P〈0.001)。HBsAb滴度低水平比例随年龄增大而降低,正常水平与高水平比例随年龄增大而上升(P〈0.01)。结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乙肝疫苗接种率低于所在地户籍儿童,HBsAg、HBcAb阳性率较浦东新区2006年阳性率显著下降,建议进一步加强该人群的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服务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 儿童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上海市浦东新区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性观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盼盼 董艺蕾 +4 位作者 宋爱红 刘诗宏 辛辛 肖绍坦 赵希畅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7年第6期517-520,555,共5页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性观念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的艾滋病宣教策略提供建议。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3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浦东新区5所高校的大一、大二学生开展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共1715名对象完成调...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性观念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的艾滋病宣教策略提供建议。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3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浦东新区5所高校的大一、大二学生开展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共1715名对象完成调查,男性为34.05%,平均年龄为(19.81±0.87)岁。84.9%的调查对象知晓艾滋病核心知识;79.36%对婚前性行为表示支持;70.0%认为同性恋是一种自由。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医学类学生对艾滋病核心知识的知晓率更高(OR=1.637);男性(OR=2.540)更可能接受婚前性行为;女性(OR=1.805)、来自城镇(OR=1.345)、母亲文化程度高(OR=1.447,OR=1.678)及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OR=1.281)的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更宽容。结论浦东新区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有待提高。大学生性观念与个人特征及家庭环境有关,可兼顾大学生家庭背景进行性观念和性行为的正确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艾滋病 知识 性观念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02—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亦晨 陈华 +6 位作者 周弋 曲晓滨 孙良红 陈涵一 李小攀 杨琛 肖绍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98-1104,共7页
背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群健康的主要威胁,早死概率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一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危害的评价指标。目的了解2002—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率与早死概率情况,为制定进一步的干预措施实现&... 背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群健康的主要威胁,早死概率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一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危害的评价指标。目的了解2002—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率与早死概率情况,为制定进一步的干预措施实现"健康中国2030"下降目标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5月,将浦东新区户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从浦东新区户籍居民死因数据库中筛选死亡日期在2002-01-01至2020-12-31因4类主要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与早死概率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情况。利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死亡率与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结果2002—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由526.82/10万上升至678.84/10万(APC=1.56%,Z=13.715,P<0.001),标化死亡率由404.05/10万下降至260.87/10万(APC=-2.09%,Z=-12.428,P<0.001),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由13.09%下降至8.45%(APC=-2.31%,Z=-15.847,P<0.001)。2002—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慢性呼吸系疾病早死概率分别由3.57%、8.36%、1.08%下降至2.38%、5.49%、0.24%(APC_(心脑血管疾病)=-2.21%,Z=-9.739,P<0.001;APC_(恶性肿瘤)=-2.24%,Z=-19.476,P<0.001;APC_(慢性呼吸系统疾病)=-7.23%,Z=-13.326,P<0.001)。糖尿病早死概率保持稳定(Z=-0.395,P=0.698)。2002—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男性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均大于女性。根据2015—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年均增长率,2030年浦东新区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为6.67%。结论2002—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逐年上升,标化死亡率与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浦东新区已实现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2020年的下降目标,按照现有年均增长率,预计2030年浦东新区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与"健康中国2030"目标尚有差距,应进一步强化针对慢性病的防控工作。男性人群应作为重点关注人群,男性人群糖尿病过早死亡尤其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障碍 肿瘤 糖尿病 体征和症状 呼吸系统 死亡率 早死概率 变化趋势 上海
下载PDF
2002-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溺水死亡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陈亦晨 李小攀 +4 位作者 陈涵一 杨琛 闫蓓 郝莉鹏 孙乔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5-597,共3页
目的了解2002-2013年浦东新区居民溺水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趋势,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溺水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描述溺水死... 目的了解2002-2013年浦东新区居民溺水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趋势,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溺水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描述溺水死亡情况,并应用join-point线性回归分析年份死亡率的转折点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运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溺水死亡的季节性。结果浦东新区2002-2015年年均溺水粗死亡率为2.65/10万,标化死亡率为2.28/10万,14年间溺水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APC=-2.57%,Z=-3.73,P=0.003);男性溺水死亡率高于女性(Z=4.98,P<0.001)。溺水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在0~35岁年龄段呈现下降趋势(PC=-3.23%,Z=-4.74,P<0.001),35~65岁呈现缓慢上升趋势(PC=3.97%,Z=3.36,P=0.007),65岁以后上升趋势加快(PC=9.70%,Z=5.66,P<0.001)。0~14岁年龄组及学生人群溺水死亡存在季节性。结论浦东新区居民溺水死亡率呈现降低趋势,不同人群溺水死亡情况存在差异,应采取差异化的防控措施,尤其要加强对老年人及儿童少年溺水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溺水 死亡率 集中度 圆形分布 趋势分析
下载PDF
2002—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自杀死亡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亦晨 李小攀 +4 位作者 杨琛 郝莉鹏 孙乔 孙良红 闫蓓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了解2002—2013年浦东新区居民自杀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趋势,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户籍人口自杀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按世界标准人口标化率(ASR)计算自杀标化死亡率,采用泊松近... 目的了解2002—2013年浦东新区居民自杀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趋势,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户籍人口自杀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按世界标准人口标化率(ASR)计算自杀标化死亡率,采用泊松近似法比较年龄、地区、性别率值间的差异,并应用Join-point线性回归分析年份死亡率的转折点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上海浦东新区2002—2013年期间年均自杀粗死亡率为5.03/10万,标化死亡率为3.25/10万,12年间自杀标化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APC=-4.49%,P<0.01);其中农药自杀,悬吊、绞勒和窒息自杀标化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APC值分别为-13.28%、-4.47%;P<0.01);男性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Z=1.96,P=0.050),男性的悬吊、绞勒及窒息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Z=4.18,P<0.01),女性农药自杀死亡率高于男性(Z=-1.99,P=0.046)。自杀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APC=6.63%,P=0.011)。不同地区间自杀死亡率未见明显差异(Z=-1.63,P=0.103)。城区首位自杀方式为悬吊、绞勒和窒息自杀,农村地区首位自杀方式为服农药自杀。结论浦东新区自杀死亡率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并有降低趋势,不同地区及性别的自杀方式存在差异,提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死亡率 流行病学 趋势分析
下载PDF
2010-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死亡及早死概率空间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亦晨 陈华 +6 位作者 孙良红 曲晓滨 李小攀 陈涵一 杨琛 周弋 徐望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9-734,共6页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糖尿病发病率的快速增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糖尿病城乡分布的研究依然较少。目的了解2010—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死亡率与早死概率现状的空间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区域内糖尿病防控策略提...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糖尿病发病率的快速增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糖尿病城乡分布的研究依然较少。目的了解2010—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死亡率与早死概率现状的空间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区域内糖尿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5月,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户籍居民死亡数据库为基础,从中筛选2010—2020年报告的糖尿病死亡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浦东新区各街道、镇居民糖尿病死亡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及年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浦东新区糖尿病死亡现状与变化趋势,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糖尿病死亡的空间分布图并分别开展趋势面分析与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10—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粗死亡率为37.90/10万,标化死亡率为16.90/10万,早死概率为0.52%。2010—2020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早死概率呈上升趋势(APC_(粗死亡率)=5.59%,Z=13.887,P=0.001;APC_(标化死亡率)=2.06%,Z=4.547,P=0.001;APC_(早死概率)=1.50%,Z=2.476,P=0.035)。趋势面分析结果显示,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由北向南逐步降低,早死概率在南北方向上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的APC由北向南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在东西方向上,糖尿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与早死概率均呈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早死概率APC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与早死概率均呈空间正相关(P_(粗死亡率)<0.001,P_(标化死亡率)<0.001,P_(早死概率)=0.003)。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的高-高聚集区域为浦东新区西部,均包含6个街道与1个镇且存在部分地理重叠;标化死亡率低-低聚集区为浦东新区中部的川沙新镇与宣桥镇;浦东新区西部包含3个街道及2个镇的区域为早死概率的高-高聚集区。结论2010—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并呈上升趋势,浦东新区西部城区居民糖尿病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较高,中部城郊结合地区居民糖尿病死亡率上升速度较快,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死亡率 早死概率 变化趋势 空间流行病学 上海
下载PDF
2002—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特征及减寿率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亦晨 孙良红 +7 位作者 李小攀 陈涵一 张格 曲晓滨 陈华 周弋 林涛 孙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6-972,共7页
背景脑卒中是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流行病学资料目前依然缺乏。目的了解2002—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特征与减寿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浦东新... 背景脑卒中是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流行病学资料目前依然缺乏。目的了解2002—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特征与减寿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户籍居民为研究对象,从浦东新区死因监测系统中提取死亡日期为2002—2017年死因为脑卒中死亡居民的资料进行分析。不同人群间粗死亡率比较采用Poisson分布资料Z检验,标化死亡率比较采用Mantel-Haenszel检验。脑卒中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APC)采用Joinpoint 4.0.4计算。减寿指标包括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以及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人口因素与非人口因素对于脑卒中死亡率变化的贡献采用率差别分解法进行评价。结果2002—2017年浦东新区累计报告居民脑卒中死亡56 180例,年均粗死亡率为129.8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03/10万。2002—2017年脑卒中粗死亡率保持稳定(Z=1.362,P=0.195);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3.78%,Z=-14.950,P<0.00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PC=3.62%,Z=14.055,P<0.001),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0.74%,Z=4.639,P<0.001);出血性脑卒中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_(粗死亡率)=-1.46%,Z_(粗死亡率)=-5.739,P_(粗死亡率)<0.001;APC_(标化死亡率)=-5.43%,Z_(标化死亡率)=-13.409,P_(标化死亡率)<0.001)。男性居民脑卒中粗死亡率低于女性(Z=-5.465,P<0.001),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Z=-35.779,P<0.001)。儿童组、青年组、中年组、低龄老年人组、高龄老年人组年龄别死亡率分别为0.15/10万、2.52/10万、27.86/10万、248.02/10万、2 019.20/10万。年龄别死亡率趋势分析显示,2002—2017年青年组、中年组、低龄老年人组、高龄老年人组居民脑卒中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1)。脑卒中PYLL为87 302年,PYLLR为2.02‰,AYLL为1.55年/人。2017年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率高于2002年,其中人口因素影响死亡率升高,而非人口因素作用使死亡率下降。结论2002—2017年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率保持稳定,导致了严重的疾病负担,人口老龄化因素发挥主要促进作用,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死亡率 差别分解法 潜在减寿年数
下载PDF
2002—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肝癌死亡特征及减寿率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亦晨 曲晓滨 +5 位作者 孙良红 李小攀 陈涵一 陈华 周弋 肖绍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17-1522,共6页
背景肝恶性肿瘤是全球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浦东新区居民肝恶性肿瘤死亡的流行病学资料依然缺乏。目的了解2002—2019年浦东新区居民肝癌死亡特征与所导致的寿命损失,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浦东新区户籍人口为对象... 背景肝恶性肿瘤是全球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浦东新区居民肝恶性肿瘤死亡的流行病学资料依然缺乏。目的了解2002—2019年浦东新区居民肝癌死亡特征与所导致的寿命损失,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浦东新区户籍人口为对象,以户籍居民死因数据库为基础,从中筛选出死亡日期在2002—2019年的肝癌死亡资料进行分析。居民死因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编码与归类,肝癌的编码范围为C22。分别计算浦东新区居民肝癌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以及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对浦东新区居民肝癌死亡情况以及肝癌导致的寿命损失情况进行分析。肝恶性肿瘤死亡率与寿命损失的变化趋势采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进行分析。结果2002—2019年浦东新区居民肝癌死亡12522例,年均粗死亡率为25.3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29/10万。2002—2019年浦东新区居民肝癌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粗死亡率:APC=-1.88%,Z=-12.468,P<0.001;标化死亡率:APC=-4.71%,Z=-10.601,P<0.001)。男性、女性居民肝癌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01)。2002—2019年15~59岁、60~79岁浦东新区居民肝癌粗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01),80岁以上浦东新区居民肝癌死亡率保持稳定(P=0.053)。2002—2019年浦东新区居民肝癌死亡PYLL为98580年,PYLLR为2.00‰,AYLL为7.87年/人,SPYLL为61767年,SPYLLR为1.25‰。2002—2019年浦东新区居民肝癌死亡PYLLR、SPYLLR、AYLL总体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1),除2002—2010年浦东新区居民肝癌死亡AYLL保持稳定(P=0.853)。男性居民肝癌死亡PYLL为81126年,PYLLR为3.29‰,AYLL为9.20年/人,SPYLL为50225年,SPYLLR为2.04‰。女性居民肝癌死亡PYLL为17454年,PYLLR为0.71‰,AYLL为4.72年/人,SPYLL为10942年,SPYLLR为0.44‰。浦东新区男性居民肝癌死亡PYLL、PYLLR、AYLL、SPYLL及SPYLLR均大于女性。结论2002—2019年浦东新区居民肝癌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逐年下降,但仍引起了严重的寿命损失,肝癌对于男性及80岁高龄老年人群的危害需进一步关注,需采取差异化的防控措施,对于男性人群以改善行为危险因素为重点,降低肝癌对该人群的危害;对于高龄肝癌患者,应注重临终关怀与支持治疗工作,改善该人群的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死亡率 变化趋势 潜在减寿年数 数据说明 统计
下载PDF
2002—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特征及减寿率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亦晨 孙良红 +6 位作者 李小攀 陈涵一 张格 曲晓滨 陈华 周弋 肖绍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242-2248,共7页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但目前浦东新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流行病学资料依然缺乏。目的了解2002—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情况与减寿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3月,以浦东...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但目前浦东新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流行病学资料依然缺乏。目的了解2002—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情况与减寿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3月,以浦东新区户籍居民作为本研究对象,从浦东新区居民死因数据库中筛选出死亡时间在2002-01-01至2018-12-31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死因资料根据ICD-10进行编码及归类,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编码为I21,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编码为I25。以不同病种、性别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以及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为主要观察指标。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的变化趋势采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进行分析,采用差别分解分析法评估人口老龄化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2002—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01.32/10万,33.98/10万。2002—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逐年上升(APC粗死亡率=6.00%,Z粗死亡率=22.051,P<0.001;APC标化死亡率=1.33%,Z标化死亡率=4.755,P<0.001)。分病种分析:2002—2011年浦东新区居民急性心肌梗死粗死亡率逐年上升(APC=1.83%,Z=2.792,P=0.016),2012—2018年呈下降趋势(APC=-2.58%,Z=-2.744,P=0.018);2002—2018年急性心肌梗死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3.62%,Z=-12.457,P<0.001);2002—2018年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APC粗死亡率=6.96%,Z粗死亡率=22.052,P<0.001;APC标化死亡率=2.22%,Z标化死亡率=6.931,P<0.001)。2002—2018年浦东新区男性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低于女性(Z=-24.532,P<0.001),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Z=-20.197,P<0.001)。其中男性居民急性心肌梗死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Z粗死亡率=7.848,P<0.001;Z标化死亡率=-19.828,P<0.001);男性居民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低于女性(Z=-29.929,P<0.001),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Z=-13.184,P<0.001)。2002—2018年浦东新区男性与女性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均逐年上升(APC男性=5.76%,Z男性=19.997,P<0.001;APC女性=6.19%,Z女性=20.405,P<0.001),男性与女性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标化死亡率均逐年上升(APC男性=1.15%,Z男性=3.730,P=0.002;APC女性=1.35%,Z女性=4.535,P<0.001)。2002—2018年不同年龄段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其中15~59岁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逐年上升(APC=3.54%,Z=7.326,P<0.001),60~79岁居民粗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2.85%,Z=-9.099,P<0.001),80岁及以上居民粗死亡率逐年上升(APC=3.21%,Z=10.550,P<0.001)。2002—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死亡PYLL为37649人年,PYLLR为0.81‰,AYLL为0.80年/人;男性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的PYLL、PYLLR、AYLL、SPYLL、SPYLLR均大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居民PYLL、PYLLR、SPYLL、SPYLLR小于慢性缺血性心脏病、AYLL大于慢性缺血性心脏病。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高于2002年,人口老龄化因素与非人口老龄化因素均促进粗死亡率升高。性别分析显示,人口老龄化因素对于男性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上升的贡献值小于女性,非人口老龄化因素对于男性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上升的贡献值小于女性。病种分析显示,人口老龄化因素对于浦东新区居民急性心肌梗死粗死亡率上升发挥促进作用,非人口老龄化因素则发挥保护作用。人口老龄化因素与非人口老龄化因素对居民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均发挥促进作用。结论2002—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逐年上升,导致了严重的寿命损失,人口老龄化因素与非人口老龄化因素均发挥促进作用,男性和15~59岁、80岁及以上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死亡率 变化趋势 差别分解法 潜在减寿年数
下载PDF
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跌倒伤害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应佳丽 黄程君 +4 位作者 苏亚娅 喻彦 闫蓓 林涛 杨琛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9年第3期4-10,共7页
目的研究小学生跌倒伤害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小学生跌倒伤害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浦东新区12所小学进行问卷调查,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9 419... 目的研究小学生跌倒伤害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小学生跌倒伤害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浦东新区12所小学进行问卷调查,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9 419份有效问卷。跌倒伤害发生率为6.96%;跌倒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学校(24.04%)和家中(23.80%);跌倒伤害发生时参与的活动主要为娱乐玩耍(26.51%)和同伴嬉戏打闹(16.65%);跌倒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滑倒(25.77%)和绊倒(22.56%);跌倒伤害发生主要部位为下肢(32.18%)和上肢(24.29%);伤害类型以擦伤/挫伤为主(41.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本地户籍、家庭年经济收入<2万元、无家长看护是小学生跌倒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小学生跌倒伤害预防应重点关注男生、本地户籍、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并重视对小学生的看护,防止运动和娱乐时的跌倒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小学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海市浦东新区队列人群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发病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柯居中 吴抗 +5 位作者 刘晓琳 邱桦 王文静 王小楠 阮晓楠 林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0期46-50,共5页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冠心病的发病情况,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水平与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2013年起对浦东新区15岁以上社区居民进行基线调查,随访观察至2016年12月31日,记录调查对象在随访期间的冠心病发病情况并与危险...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冠心病的发病情况,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水平与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2013年起对浦东新区15岁以上社区居民进行基线调查,随访观察至2016年12月31日,记录调查对象在随访期间的冠心病发病情况并与危险因素水平做关联性分析。结果队列随访观察中位时间为3.00年,共随访到273例患者发生冠心病,冠心病累积发病率为3.96%,发病密度13.45/千人年。高龄、离婚或丧偶、居住在农村、睡眠<7 h、中心性肥胖、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冠心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均高于未发生冠心病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岁、高血压、睡眠<7 h、中心性肥胖是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HR>1,P<0.05)。结论浦东新区冠心病防控形势严峻,针对高血压、睡眠不足、中心性肥胖的干预是冠心病预防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队列研究 冠心病 发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小学校传染病消毒隔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湘华 王远萍 +1 位作者 顾霍铮 朱渭萍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7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中小学校传染病消毒隔离现状,探讨消毒隔离状况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加强浦东新区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水平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浦东新区368所中小学校进行现场调查,包括学校食堂及饮用水卫生管理、学校厕所卫生及洗手设...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中小学校传染病消毒隔离现状,探讨消毒隔离状况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加强浦东新区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水平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浦东新区368所中小学校进行现场调查,包括学校食堂及饮用水卫生管理、学校厕所卫生及洗手设施、教室和学生寝室设置情况、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和预防性消毒记录及日常预防性消毒方法等内容。结果368所中小学校的厕所均有洗手设施,其中92.66%的学校配备洗手液或肥皂;80.16%的学校提供饮水设备,大部分都进行了水质检测;96.67%的学校设有独立食堂;教室学生人数达标率为92.66%,达到通风要求的占80.66%;学生宿舍居住人数和使用面积达标率为86.00%;日常预防性消毒措施合格率为78.80%,小学在课桌椅等物体表面、教具和学生饮水设施方面的消毒措施落实情况优于中学。卫生老师和保洁员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知晓程度是中小学校落实传染病消毒措施的影响因素。结论浦东新区中小学校传染病消毒隔离工作整体开展情况良好,但在教室通风和日常消毒措施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 传染病 预防性消毒 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995—2017年浦东新区居民非肿瘤性肛肠疾病死亡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小攀 陈亦晨 +4 位作者 周弋 林涛 肖绍坦 孙乔 赵根明 《胃肠病学》 2019年第5期279-284,共6页
背景:结直肠癌病程较长,长期筛查效果难以在短期内进行评估。目的:分析1995-2017年浦东新区居民非肿瘤性肛肠疾病死亡相关流行病学特点以侧面反映结直肠癌筛查效果。方法:提取浦东新区户籍居民死因登记系统死因资料,采用粗死亡率、标化... 背景:结直肠癌病程较长,长期筛查效果难以在短期内进行评估。目的:分析1995-2017年浦东新区居民非肿瘤性肛肠疾病死亡相关流行病学特点以侧面反映结直肠癌筛查效果。方法:提取浦东新区户籍居民死因登记系统死因资料,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对非肿瘤性肛肠疾病(K50-K52,K55-K63)死亡趋势进行分析,并采用率的差别分解法计算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开展前后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疾病死亡的贡献。结果:1995-2017年浦东新区居民非肿瘤性肛肠疾病合计粗死亡率为2.7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3/10万;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1.67,P=0.009),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3.45,P<0.001)。65岁及以上年龄组粗死亡率1995-2009年呈上升趋势(APC=2.19,P=0.044),2009-2017年呈下降趋势(APC=-6.85,P=0.007),死亡多集中于80岁及以上老年人。结直肠癌筛查开展前后(1995-2012年与2013-2017年),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死亡率增加值分别为1.24/10万和-1.33/10万。以1995年为基准,筛查开展后死亡率增加值中非人口因素贡献-2.25/10万,贡献率为48.94%,优于其在筛查开展前的相应数据(-0.92/10万,45.37%)。结论:人口老龄化是浦东新区居民非肿瘤性肛肠疾病粗死亡率增加的主因。结直肠癌筛查是降低肛肠疾病死亡率的有效干预手段,值得进一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 死亡率 流行病学 趋势分析 差别分解法
下载PDF
2013—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6
作者 庄梅珠 杨丹丹 +2 位作者 林明珠 薛曹怡 费怡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分析2013—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3—2022年流腮发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季节指数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 目的分析2013—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3—2022年流腮发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季节指数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流腮的季节性和发病高峰期。结果2013—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共报告流腮6536例,年平均发病率12.07/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季节指数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显示每年4月底到12月初为流腮发病高峰期。病例以男性为主(占61.00%),男性(14.21/10万)发病率高于女性(9.76/10万),(χ^(2)=222.395,P<0.001)。年龄分布集中在10岁以下(占85.68%),5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257.90/10万)。幼托儿童(44.37%)、学生(37.55%)、散居儿童(13.79%)为发病的主要群体。从地区分布看,病例总数前三位的是北蔡镇(520例,7.96%)、三林镇(505例,7.73%)、川沙新镇(442例,6.76%)。2013—2022年浦东新区适龄儿童的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MR)接种率均在99.00%以上。结论2013—2022年浦东新区流腮疫情呈下降趋势,幼托儿童、学生、散居儿童是流腮防控的重点人群,仍应加强预防接种证查验及MMR接种、补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疫苗接种
原文传递
1995-2017年浦东新区居民非肿瘤性肛肠疾病减寿情况及其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小攀 陈亦晨 +2 位作者 周弋 肖绍坦 赵根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911-914,共4页
目的 分析1995年1月至2017年12月浦东新区居民非肿瘤性肛肠疾病(K50~K63)减寿情况,为制定相关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根据1995-2017年浦东新区户籍死因监测数据库,采用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PYLL)、PYLL标化率... 目的 分析1995年1月至2017年12月浦东新区居民非肿瘤性肛肠疾病(K50~K63)减寿情况,为制定相关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根据1995-2017年浦东新区户籍死因监测数据库,采用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PYLL)、PYLL标化率、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 AYLL)等指标对非肿瘤性肛肠疾病减寿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的趋势。结果 1995-2017年浦东新区非肿瘤性肛肠疾病合计死亡1 645例,其中304例死亡年龄<70岁,占18.48%;合计PYLL为4 725.56人年,PYLL率为0.08‰,PYLL标化率为0.10‰,AYLL为2.87年/人。PYLL呈逐年下降趋势(APC=-4.63%, P =0.004);AYLL呈逐年下降趋势(APC=-6.24%, P <0.001);结直肠癌筛查前(1995-2012年)合计PYLL为4 017.54人年,PYLL率为0.09‰,PYLL标化率为0.12‰,AYLL为3.21年/人;筛查后(2013-2017年)合计PYLL为708.02人年,PYLL率为0.05‰,PYLL标化率为0.04‰,AYLL为1.80年/人。结论浦东新区居民非肿瘤性肛肠疾病导致的早死率逐年降低,结直肠癌筛查与其早死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肿瘤性肛肠疾病 结直肠癌筛查 减寿年数 流行病学 趋势分析
下载PDF
浦东新区大学新生焦虑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倩 张莉 +1 位作者 顾春华 王静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高校大一新生焦虑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焦虑与未来规划、电子产品使用时长的关系,为大一新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1~12月期间按照学校类别随机抽取浦东新区3所高校,对2682名高校大一新生进行线上自填式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高校大一新生焦虑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焦虑与未来规划、电子产品使用时长的关系,为大一新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1~12月期间按照学校类别随机抽取浦东新区3所高校,对2682名高校大一新生进行线上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和常用量表,调查学生社会人口学特征、基本信息和健康相关行为、焦虑抑郁现状等。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288份,占8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生源地、理想专业、未来规划、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健康自评、家庭类型、恋爱经历、抑郁九个因素与焦虑之间存在关联(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生、健康自评低分值、抑郁阳性检出者焦虑风险高(P<0.05);与从未计划未来者比,未来跨专业就业、未来跨专业考研焦虑风险高(OR分别为1.153、1.597,P<0.001),未来本专业就业、本专业考研焦虑风险低(OR分别为0.723、0.905,P<0.001);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超过8 h及以上,焦虑风险越高(OR分别为1.552、1.609,P<0.001)。结论浦东新区高校大一新生焦虑发生率高,影响焦虑的因素众多复杂,未来规划、电子产品使用时长等因素导致焦虑的发生,今后需有针对性制定干预方案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新生 焦虑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问卷调查
下载PDF
2010-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空间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亦晨 曲晓滨 +6 位作者 陈华 孙良红 李小攀 陈涵一 杨琛 周弋 徐望红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了解2010—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情况的空间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区域内因地制宜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数据来源于浦东新区死因监测系统,分别计算各街镇居民慢性阻... 目的了解2010—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情况的空间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区域内因地制宜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数据来源于浦东新区死因监测系统,分别计算各街镇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现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绘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空间分布图,利用趋势面分析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空间分布特征。结果2010—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粗死亡率为58.40/10万,标化死亡率为22.35/10万,早死概率为0.26%。趋势面分析显示,浦东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由北向南逐步升高;在东西方向上,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由西向东逐步升高。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浦东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均呈空间正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与早死概率的高-高聚集区域位均位于浦东新区东南部的农村地区。结论2010—2020年浦东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存在城乡差异性。东南临海农村地区居民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害更为严重,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死亡率 早死概率 空间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气象风险预报服务干预对上海浦东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和医疗费用的效果评价
20
作者 李智韬 王小楠 +10 位作者 刘晓琳 柯居中 刘杨 付朝伟 刘庆平 高娇娇 宋家慧 吴抗 彭丽 叶晓芳 阮晓楠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目的】评估气象风险预报服务(简称“预报服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及医疗费用支出的干预效果,为基层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年龄≥40岁的本区常住居民且... 【目的】评估气象风险预报服务(简称“预报服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及医疗费用支出的干预效果,为基层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年龄≥40岁的本区常住居民且为在管的慢阻肺患者中招募研究对象,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确定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定期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和随访管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通过以微信、手机短信和电话等多形式进行气象环境风险预报服务。最终确定研究对象共2589例,其中干预组1300例,对照组1289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及慢阻肺家族史、慢阻肺相关知信行调查、慢阻肺相关症状评估及干预前后急性发作、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支出的情况,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急性发作、卫生服务利用、相关医疗费用支出的差异,评估干预效果。【结果】急性发作方面,干预后干预组急性发作率低于干预前(χ^(2)=52.901,P<0.001),干预组不同服务方式干预后慢阻肺急性发作率低于干预前(P<0.001),其中微信效果最好,下降14.4%,其次为手机短信,下降12.3%。卫生服务利用方面,干预后干预组因急性发作就诊率低于干预前(χ^(2)=7.129,P=0.008),通过手机短信接受预报服务的对象因急性发作就诊率低于干预前(χ^(2)=4.675,P<0.001)。医疗费用支出方面,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不同服务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不同服务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864,P<0.05)。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接受手机短信及电话预报服务的患者平均年医疗费用支出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报服务能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降低因急性发作就诊率及医疗费用支出,为构建基层慢阻肺健康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象风险预报 急性发作 医疗费用 干预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