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体系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7
1
作者 陆晔 吴春峰 +2 位作者 何懿 段胜刚 张伟华 《中国卫生资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了解2012—2016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体系人力资源现状,以及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量变化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通过提取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统计分析报告和上海市公共卫生年报数据... 目的了解2012—2016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体系人力资源现状,以及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量变化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通过提取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统计分析报告和上海市公共卫生年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体系工作人员占全部工作人员的24.0%,以女性、实验室检测人员、本科学历为主,中、高级职称人员超过半数。2016年人均工作量649个工作日,是年法定工作日的2.49倍。结论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年工作量大,人员超负荷工作情况严重。人员数量的增加不能适应工作量的日益增长。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建设和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提高监管部门管理效率;规范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工作流程,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效率;实施人员分级分类管理和绩效管理,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食品安全体系 人力资源
下载PDF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31
2
作者 陈蓉 何永超 +2 位作者 张放 陆殷昊 何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方法:以上海市为例,根据疾控机构在卫生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和特点,在文献检索、专家访谈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拟定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框架。全国甄选18名专家... 目的: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方法:以上海市为例,根据疾控机构在卫生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和特点,在文献检索、专家访谈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拟定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框架。全国甄选18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咨询,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一、二级指标权重,采用比例分配法计算三级指标权重,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并对上海市疾控中心和下辖16个区疾控中心进行调查,并计算卫生应急能力总分。结果: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协调系数分别为0.420和0.495,所有专家的权威系数均超过0.7。构建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由7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和84个三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分别为体系建设、队伍建设、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应急保障能力、信息沟通与部门协作、科研与合作交流能力,权重分别为0.2123、0.1754、0.1334、0.1916、0.1281、0.0962、0.0630。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疾控中心在17个疾控中心中卫生应急能力总分排名第一。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以较好地评估疾控机构的卫生应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医学/组织和管理 公共卫生 德尔菲技术 评价研究
下载PDF
上海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被引量:9
3
作者 陈蓉 何智纯 +1 位作者 陈颖 黄晓燕 《中国卫生资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0-493,共4页
目的建立上海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根据医疗机构在卫生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在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和专题讨论的基础上,拟定“上海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用德尔菲法... 目的建立上海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根据医疗机构在卫生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在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和专题讨论的基础上,拟定“上海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应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一、二级指标的权重,用比例分配法计算三级指标的权重,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进行2轮专家咨询,第一、二轮分别发放问卷18、15份,分别回收15、15份,总回收率为83.3%(15/18)。经过2轮专家咨询,所有专家的权威系数均不低于0.7,协调系数从0.429上升为0.501,最终确立的卫生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60个三级指标组成,6个一级指标分别为体系建设、队伍建设、应急保障、应急处置、宣传和沟通、科研合作,权重分别为0.1397,0.1824,0.1635,0.2378,0.1479和0.1287。结论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能满足医疗机构应急能力评估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能力 评价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比例分配法
下载PDF
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苗子事件监测系统的构建与思考 被引量:13
4
作者 何懿 陆殷昊 +1 位作者 何永超 黄晓燕 《中国卫生资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4-98,共5页
回顾突发公共卫生苗子事件监测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总结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苗子事件监测系统的建设原则、报告范围、阈值设定、流程设计,阐述2016年6月以来的3年监测初步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突发公共卫生苗子事件监测系统的... 回顾突发公共卫生苗子事件监测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总结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苗子事件监测系统的建设原则、报告范围、阈值设定、流程设计,阐述2016年6月以来的3年监测初步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突发公共卫生苗子事件监测系统的发展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突发事件 苗子事件监测 聚集性疫情 暴发疫情 阈值标准 应急响应 预先警报
下载PDF
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核心能力快速评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51
5
作者 黄晓燕 陈颖 何智纯 《中国卫生资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6-241,共6页
目的研究适用于评估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方法,为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和日常卫生应急准备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方法,以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场景为基础,以处置任务为导向,梳理事件处置所需核... 目的研究适用于评估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方法,为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和日常卫生应急准备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方法,以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场景为基础,以处置任务为导向,梳理事件处置所需核心目标能力。通过实际能力与目标能力的比较分析,评估城市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应急能力和改进重点。结果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任务通用框架,梳理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核心能力指标40项。结论经实例验证,评估方法可行,适用于不同地区开展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的评估,对提升城市卫生应急管理水平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应急管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处置 能力评估 技术方法
下载PDF
上海市2009—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蓉 毛智盛 汤嵩喆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6-339,共4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2009—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市2009—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3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2009—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市2009—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3年上海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66起,其中46.6%为传染病事件,主要为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高温中暑事件86起(32.3%),导致103人死亡;35起职业中毒事件,导致44人死亡。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峰在4月和12月,高温中暑事件集中在7—8月。不同事件的发生情况在月份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染病类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小学的报告发病率最高(0.027%)。疾控机构接报到网络直报的时间间隔平均为3 h。[结论]上海市疾控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的及时性较好。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是防控重点,重点关注小学,加强监测和免疫接种管理。职业中毒应着重在降低死亡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 传染病 职业中毒 预防
原文传递
上海市医院口腔综合诊疗台水污染状况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泰尧 江宁 +2 位作者 朱仁义 田靓 何懿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医院口腔综合诊疗台水污染现况,为公共卫生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4年8—11月期间在全市选取189家具口腔诊疗资质的医院,采用现场采样的方式采集到2 330份口腔综合诊疗台水路各类水样,并检测其中细菌菌落总数、铜... [目的]了解上海市医院口腔综合诊疗台水污染现况,为公共卫生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4年8—11月期间在全市选取189家具口腔诊疗资质的医院,采用现场采样的方式采集到2 330份口腔综合诊疗台水路各类水样,并检测其中细菌菌落总数、铜绿假单胞菌和嗜肺军团菌等指标;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基础资料,分析口腔水路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口腔综合诊疗台水源水、储水罐水、漱口水、冲洗水和手机喷水的合格率分别为84.1%(318/378)、53.7%(151/281)、69.5%(387/557)、67.9%(378/557)、53.1%(296/557),其中检出3株铜绿假单胞菌和6株嗜肺军团菌。采用独立水源水、过滤式自来水、自制蒸馏水及其他类型供水方式时的水源水合格率分别为84.6%(22/26)、74.8%(77/103)、100.0%(3/3)、98.4%(61/62)。无附加管道净化处理的水样合格率为64.1%(1 356/2 115);使用滤膜过滤的水样合格率为76.7%(23/30);采用化学消毒剂处理的水样合格率为81.6%(151/185)。手机喷水在悬挂和倾斜放置时的合格率分别为58.7%(212/361)和42.9%(84/196)。[结论]上海市医院口腔综合诊疗台水路污染情况普遍。建议医院加强水源水控制力度,并对诊疗台水路进行及时有效的消毒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综合诊疗台水 细菌菌落总数 铜绿假单胞菌 嗜肺军团菌 污染
原文传递
2014—2019年上海市学校报告突发传染病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何永超 何懿 +3 位作者 张放 陈蓉 陆殷昊 黄晓燕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849-854,共6页
【目的】分析2014—2019年上海市学校报告突发传染病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上海市2014—2019年报告的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 【目的】分析2014—2019年上海市学校报告突发传染病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上海市2014—2019年报告的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2014—2019年上海市学校共报告突发传染病事件82起,报告发病1760人,死亡2人;总体呈双峰分布,主要发生在3—6月和9—12月;托幼机构和小学报告的事件最多,分别为35起和25起;手足口病和水痘是报告最多的病种,分别占48.78%和46.34%;事件报告及时性与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均呈正相关,事件报告越迟,持续时间越长,波及范围越大。【结论】托幼机构和小学是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的高发场所,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和免疫接种管理,及早报告并开展处置有利于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学校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上海市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基于事件的监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0
9
作者 何懿 陆殷昊 +1 位作者 何永超 黄晓燕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874-880,共7页
2005年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强调要加强基于指标监测以及基于事件监测,WHO先后于2008年和2014年针对基于事件监测体系出台了技术指南。为了实现早期预警的目的,全文系统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基于事件监测体系的理论及发展情况,评估了上海... 2005年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强调要加强基于指标监测以及基于事件监测,WHO先后于2008年和2014年针对基于事件监测体系出台了技术指南。为了实现早期预警的目的,全文系统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基于事件监测体系的理论及发展情况,评估了上海市基于事件监测体系的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适应市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的基于事件监测体系目标架构,即整合舆情监测、医疗卫生及相关机构监测和社区监测信息来源,通过信号侦测、核实、分析评估工作以满足上海市公共卫生安全需要。下一步要加强信息整合,推动“互联网+事件监测”,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苗子监测,全面贯彻风险管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安全 基于事件监测 上海
原文传递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关注点分析及相关对策建议 被引量:27
10
作者 黄晓燕 徐奕丽 +5 位作者 向妮娟 吴寰宇 何智纯 陈颖 陈蓉 何懿 《中国卫生资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0-235,共6页
为及时发现和科学研判突发事件的公共卫生风险,我国已建立和实施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本研究通过梳理分析2014—2018年全国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情况,发现5年间受到关注的公共卫生风险事件以传染病类事件为... 为及时发现和科学研判突发事件的公共卫生风险,我国已建立和实施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本研究通过梳理分析2014—2018年全国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情况,发现5年间受到关注的公共卫生风险事件以传染病类事件为主,其次是食物中毒类事件,以及气候、环境和自然灾害相关事件。识别了10种受关注程度最高的公共卫生风险事件,并分析其关注度趋势变化和重点受关注月份,从而为下一步风险评估、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公共卫生风险评估 疾病预防控制 卫生应急管理
下载PDF
2021年喀什地区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古力米娜·阿布力米提 麦维兰江·阿不力米提 +4 位作者 地尔木拉提·吐逊 刘振江 何懿 苏伟 欧喜超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2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分析喀什地区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本地区耐药结核病疫情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选取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喀什地区肺科医院登记治疗... 目的:分析喀什地区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本地区耐药结核病疫情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选取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喀什地区肺科医院登记治疗并完成调查全程的144例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耐药组,按照1∶1及年龄±3岁的匹配原则随机选取同期同乡镇登记治疗的144例病原学阳性的非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非耐药组。现场核对入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诊治信息,并对患者开展现场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接受健康教育情况、患者结核病治疗史及服药管理等信息。以是否利福平耐药为因变量,对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耐利福平患者伴有合并症、自服药、不按剂量服药、出现中断治疗、不知晓肺结核传播途径的比例[分别为70.1%(101/144)、78.5%(113/144)、29.9%(43/144)、87.5%(126/144)、14.6%(21/144)]均明显高于非耐利福平患者[分别为26.4%(38/144)、16.0%(23/144)、15.3%(22/144)、6.9%(10/144)、2.8%(4/144)],均是利福平耐药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6.552(3.987~10.768)、19.178(11.109~33.103)、2.361(1.335~4.174)、93.800(48.909~179.894)、5.976(2.228~16.026)]。结论:应加强对喀什地区伴有合并症和结核病防治意识淡薄的肺结核患者采取集中服药管理和健康宣传教育等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成功率,降低耐药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利福平 抗药性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喀什
下载PDF
2021学年泽普县初中入学新生结核病感染情况分析
12
作者 杨圣元 阿米娜·阿皮孜 +5 位作者 孙小娟 唐利红 何懿 阿力木江·阿不力米提 阿不都莫明江·米吉提 阿布都克尤木·依斯拉木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1-744,共4页
目的了解泽普县初中入学新生结核病感染现状,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1学年泽普县初中入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判断新生结核病感染情况,并对感染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21学年泽普县... 目的了解泽普县初中入学新生结核病感染现状,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1学年泽普县初中入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判断新生结核病感染情况,并对感染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21学年泽普县初中入学新生共4358人参与感染检测,发现入学新生结核病感染率为1.86%。不同学校的新生结核病感染率(χ^(2)=78.754,P<0.001)和不同地区的新生结核感染率(χ^(2)=14.52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新生结核感染率(χ^(2)=0.573,P=0.449)和是否住宿的新生结核感染率(χ^(2)=2.306,P=0.1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泽普县初中入学新生结核感染率较低,学校应该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治结核病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新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感染 新生 结核菌素试验 分析
原文传递
logistic模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方 陆殷昊 黄晓燕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762-766,共5页
目的拟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趋势,为logistic模型在新发传染病流行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使用logistic模型,基于官方公布的2020年1月10日—3月12日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数据,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结果logistic模型拟合效... 目的拟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趋势,为logistic模型在新发传染病流行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使用logistic模型,基于官方公布的2020年1月10日—3月12日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数据,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结果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较好,4个模型的决定系数R;均高于0.99。拟合曲线与真实疫情的变化趋势吻合。始盛期前模型平均相对误差较大(74.1%~427.0%),始盛期之后降至1.0%~4.1%。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全国(湖北省除外)、湖北省(武汉市除外)和上海市于2020年2月2—5日达到疫情峰值,2月6—11日进入缓增期。武汉市则于2月11日达到高峰期,2月16日进入缓增期。模型显示首例病例报告到疫情高峰期的时间间隔以及启动一级响应到疫情盛末期的时间间隔均约为一个最长潜伏期。结论logistic模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拟合效果较好,能够对疫情发展态势进行分期,为疫情防控决策和防控措施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LOGISTIC模型 疫情拟合 疫情防控 传染病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