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科学研究应该有大局观”——访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首任所长周克同志
1
作者 周克 江世亮 《世界科学》 2009年第11期2-4,共3页
30年前的1980年1月15日,全国首家专门研究科学内在规律、研究科学与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关系的专业研究机构——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下称科学学所)在上海成立。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学所的开创者和前辈们以研讨班、简报、著书... 30年前的1980年1月15日,全国首家专门研究科学内在规律、研究科学与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关系的专业研究机构——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下称科学学所)在上海成立。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学所的开创者和前辈们以研讨班、简报、著书立说、讲座等各种方式传播科学学的基本概念,当时风靡一时的领导科学概念和思想、区域经济概念和梯度发展理论等都是由科学学所的学者们首先提出并很快影响全国。作为改革开放产物的科学学所,其诞生和发展的具体情况,包括这个研究机构当时的运作情况等史实的回溯于今天看来更显珍贵。从本期起,本刊独家刊发《"历史的回顾和启示"——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前辈专访录》,希望能引起业内外读者的关注和评论,也希望这组文章能对未来的科学学研究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学 上海市 研究所 科学研究 所长 研究机构 区域经济 科学与社会
下载PDF
“十三五”时期上海市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思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仁开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27,共4页
国际科技合作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央要求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国际科技合作是上海形成和凸显全球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时期,上海应紧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 国际科技合作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央要求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国际科技合作是上海形成和凸显全球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时期,上海应紧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变被动为主动、从参与创新到主导创新,着力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创新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在全国国际科技合作格局中发挥率先、示范、探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合作 对外开放 开放式创新 十三五规划
下载PDF
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薛军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26,29,共4页
在分析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上海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应该从重视工程化和商业化向重视技术服务和行业技术研发转变,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重点支持优势领域中心的建设,促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规... 在分析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上海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应该从重视工程化和商业化向重视技术服务和行业技术研发转变,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重点支持优势领域中心的建设,促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规模化、联合化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行业技术研发
下载PDF
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政策评估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傅翠晓 梁立新 《创新科技》 2021年第1期76-83,共8页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结果三个维度,分析设计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政策评估模型,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结合...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结果三个维度,分析设计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政策评估模型,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结合定性分析和数据处理,得出最终评价结果,最后基于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 政策 新能源汽车 模糊评价 上海
下载PDF
新时代学会高质量发展思路和举措研究——以上海市级学会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仁开 《今日科苑》 2022年第6期68-79,共12页
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对各类科技社团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以上海市级学会为例,分析了新时代特别是“十四五”时期学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需... 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对各类科技社团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以上海市级学会为例,分析了新时代特别是“十四五”时期学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研究了“十四五”时期推动学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愿景、重点举措和对策思路。“十四五”时期学会高质量发展面临重大需求和重要机遇,推动学会高质量发展,要聚焦绕学术引领、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现代化科技社团等四个维度,加快部署实施一批重点任务举措;同时,政府管理部门应在资源保障、管理机制、氛围营造等方面给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会 科协组织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技术预见与上海市环境科技的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健民 万劲波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环境科技 技术预见 环保产业 环境技术贸易 环境法规 技术引进
下载PDF
基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仁开 刘效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0-34,共5页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地区科技、经济部门和有关机构之间相互协调、良性互动,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融创新执行机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创新要素于一体的系统,是提高科技竞争力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必要载...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地区科技、经济部门和有关机构之间相互协调、良性互动,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融创新执行机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创新要素于一体的系统,是提高科技竞争力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必要载体,是科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郊区,作为大都市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经济、社会和科技特点,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也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在对基层创新体系的内涵、特点及功能分析界定的基础上,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梳理大都市郊区基层创新体系的建设实践,并对推进宝山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系统
下载PDF
上海科技社团服务城市数字化转型研究
8
作者 张仁开 《科学发展》 CAS 2024年第2期73-79,共7页
作为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一支重要力量,科技社团应积极投身数字化转型实践,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运用现代科技提升内部治理和专业服务能力,增强群众组织力、学术引领力、战略支撑力、文化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工作者科研... 作为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一支重要力量,科技社团应积极投身数字化转型实践,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运用现代科技提升内部治理和专业服务能力,增强群众组织力、学术引领力、战略支撑力、文化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工作者科研、创新驱动发展、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党和政府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社团 数字化转型 数据资源 数据安全
下载PDF
技术预见与上海市环境科技的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健民 万劲波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技术预见 上海 环境科技预见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10
作者 张仁开 《中国国情国力》 2024年第2期75-79,共5页
科学教育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培育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人才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学教育虽然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培育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人才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学教育虽然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科学教育的统筹协调机制、物质资源保障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都亟需加强。进一步推动我国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以构建现代化科学教育体系为牵引,持续完善与科学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活动体系、师资队伍体系和基础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中小学科学教育 科学普及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城市强化基础科学研究的理性思考——上海加强基础研究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仁开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49-51,共3页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任何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必然要以基础研究的突破为先导。基础研究是科技实力之核,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实力和知识基础,对科技竞争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技中...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任何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必然要以基础研究的突破为先导。基础研究是科技实力之核,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实力和知识基础,对科技竞争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技中心城市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正在实施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战略,但以“应用为导向”并不排斥基础研究,而是更加需要基础研究的支撑、更加需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中心城市 科学研究 上海 理性 强化 科技创新 科技竞争力
下载PDF
战略科学家的时代内涵与培养使用研究——基于国际案例的分析
12
作者 芮绍炜 周少丹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对公认战略科学家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特征、功能等维度提炼了战略科学家的时代内涵。基于产生路径的视角,从基础研究、产业核心共性技术攻关、大科学计划(工程)3个维度选取了英国、日本和美国的代表性案例,深入分析了各国如何在重大战... 对公认战略科学家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特征、功能等维度提炼了战略科学家的时代内涵。基于产生路径的视角,从基础研究、产业核心共性技术攻关、大科学计划(工程)3个维度选取了英国、日本和美国的代表性案例,深入分析了各国如何在重大战略使命中充分发挥战略科学家的核心作用,得到相关启示,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科学家 案例分析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海高温超导磁体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13
作者 杨晓君 赵跃 +1 位作者 陈红光 金之俭 《应用技术学报》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近年来,紧凑型可控核聚变产业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广泛关注,是重点培育发展的未来能源产业。高温超导磁体作为聚变装置的核心部件,相关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海市政府长期支持高温超导产业的发展,已形成了超导材料、磁体以及制冷... 近年来,紧凑型可控核聚变产业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广泛关注,是重点培育发展的未来能源产业。高温超导磁体作为聚变装置的核心部件,相关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海市政府长期支持高温超导产业的发展,已形成了超导材料、磁体以及制冷设备的完整产业链,在全国占有优势地位。综述了高温超导磁体及相关技术、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工作情况,介绍了上海市相关单位在科研和工程化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核聚变 高温超导磁体 上海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及对策建议——以上海市部分新型研发机构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仇寻 《创新科技》 2020年第10期34-40,共7页
新型研发机构是有别于传统科研事业单位,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新型科研组织。本文从新型研发机构的培育和发展现状出发,在总结各地新型研发机构典型模式及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上海市部分新... 新型研发机构是有别于传统科研事业单位,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新型科研组织。本文从新型研发机构的培育和发展现状出发,在总结各地新型研发机构典型模式及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上海市部分新型研发机构为例,剖析当前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中在机构注册、经费支持、人员聘用、税收优惠等方面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分析其中的制度障碍,并结合上海等地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实际,对不同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研发机构 功能定位 体制机制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区域比较与政策优化研究
15
作者 王立伟 汤天波 《竞争情报》 2025年第1期38-48,共11页
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法,从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视角综合考察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情况,并对10个代表性省(市)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省际比较研究,发现:①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均以环境面政策工具为主... 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法,从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视角综合考察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情况,并对10个代表性省(市)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省际比较研究,发现:①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均以环境面政策工具为主;②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与地方出台的政策工具数量并无正向相关关系;③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投入要素并不是越多越好。进一步,从确保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一致、不同省(市)因地制宜促进本地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不同省(市)高新技术企业联动互通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启示建议,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更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文本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法 面板数据
下载PDF
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供给侧政策体系概览
16
作者 吴寿仁 《科技中国》 2025年第2期46-52,共7页
随着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及相关配套文件的出台,上海市不断完善供给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高校院所、医疗机构等供给侧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上海供给侧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情况解析上海供给侧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可从高... 随着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及相关配套文件的出台,上海市不断完善供给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高校院所、医疗机构等供给侧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上海供给侧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情况解析上海供给侧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可从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项目数与合同金额进行分析,总体表现很不错,但从这些数据背后,也可以看出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供给侧 高校院所 医疗机构 显著成效 三部曲 相关配套文件 上海
下载PDF
上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需求侧政策体系概览
17
作者 吴寿仁 《科技中国》 2025年第3期41-47,共7页
从上海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数据看,2023年,上海输出技术的卖方以企业为主,企业输出技术31054项,成交额4656.26亿元,分别占总量的61.1%和96.0%;吸纳技术的买方也以企业为主,企业吸纳技术43632项,成交额4657.41亿元,分别占总量的85.8%和96... 从上海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数据看,2023年,上海输出技术的卖方以企业为主,企业输出技术31054项,成交额4656.26亿元,分别占总量的61.1%和96.0%;吸纳技术的买方也以企业为主,企业吸纳技术43632项,成交额4657.41亿元,分别占总量的85.8%和96.0%。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企业发展等方面,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成效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合同 科技成果转化 上海市 政策体系
下载PDF
我国区域创新政策实践研究
18
作者 武雨婷 罗仙凤 +1 位作者 季晨宸 任媛媛 《江苏科技信息》 2025年第7期1-6,共6页
文章梳理了国家层面出台的现行有效区域创新相关政策文件,从空间布局、协同创新、改革试点、载体建设4个方面构建区域政策体系,结合区域发展实践,总结创新高地不高、发展落差较大、央地合力不强、区域协同不实、规划布局重复等问题,提... 文章梳理了国家层面出台的现行有效区域创新相关政策文件,从空间布局、协同创新、改革试点、载体建设4个方面构建区域政策体系,结合区域发展实践,总结创新高地不高、发展落差较大、央地合力不强、区域协同不实、规划布局重复等问题,提出统筹编制区域创新发展规划、加快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健全央地联动机制、建立创新资源开放互动机制、完善区域创新利益共享机制、科学管理区域创新合作平台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政策体系 实践研究
下载PDF
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外经验与国内实践
19
作者 游文娟 薛琪薪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文章运用政策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总结了发达国家开展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经验,对国内探索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开展青少年科学教育面临的困难与不足。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青少年科学教育缺少贯通学段的... 文章运用政策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总结了发达国家开展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经验,对国内探索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开展青少年科学教育面临的困难与不足。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青少年科学教育缺少贯通学段的整体设计,社会联动机制不够健全,师资队伍规模和水平均需提升,缺乏过程性互动评价。最后,从坚持价值引领、重视组织协同、丰富资源供给、强化效果评估四个方面提出完善青少年科学教育培养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科学教育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经验与发展路径——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
20
作者 芮绍炜 武雨婷 《科技中国》 2021年第12期76-79,共4页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一座城市的核心资源、战略资源,人才的竞争力决定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上海市长宁区通过规划牵动、政策推动、平台驱动、项目带动、服务策动等方式,在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长宁区加快建设具有世...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一座城市的核心资源、战略资源,人才的竞争力决定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上海市长宁区通过规划牵动、政策推动、平台驱动、项目带动、服务策动等方式,在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长宁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在系统梳理“十三五”期间长宁区科创人才集聚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区人才发展的问题,对“十四五”期间长宁科创人才集聚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路径 综合竞争力 对策建议 智力支撑 上海市长宁区 世界影响力 人才保障 项目带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