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间隙颈椎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与加用钢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0
1
作者 赵剑 贾连顺 +3 位作者 陈雄生 袁文 陈德玉 肖建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69-271,共3页
目的 :对单间隙颈椎前路减压后有无必要在单纯植骨基础上加用钢板内固定作一初步探讨。方法 :对 48例单间隙病变行前路减压手术的患者随访 1~ 4年 ,平均 2 2年。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及影像学资料对单纯植骨和加用前路钢板内固定作分析比... 目的 :对单间隙颈椎前路减压后有无必要在单纯植骨基础上加用钢板内固定作一初步探讨。方法 :对 48例单间隙病变行前路减压手术的患者随访 1~ 4年 ,平均 2 2年。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及影像学资料对单纯植骨和加用前路钢板内固定作分析比较。结果 :根据JOA评分 ,单纯植骨组和加用钢板内固定组之间在疗效的改善方面近似 ,都能获得满意的融合率 ;在椎间高度的恢复和维持方面加用前路钢板有明显效果 (P <0 0 5 ) ,在恢复和维持颈椎生理曲度方面 ,加用钢板也优于单纯植骨。结论 :使用前路钢板安全、可靠 ,在单间隙病变手术中加用前路钢板有助于恢复和保持颈椎生理曲度 ,防止植骨块的塌陷 ,可能利于长期手术疗效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减压 前入路 植骨融合 内固定 钢板 单间隙病变 治疗
原文传递
腰椎间孔椎间盘突出症(附4例报告) 被引量:22
2
作者 谭军 侯铁胜 +2 位作者 贾连顺 赵定麟 屠开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孔 椎间盘突出 MRI CT
原文传递
脊髓损伤早期及制动后大鼠股骨远端骨量丢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余文超 刘岩 +3 位作者 袁文 郭永飞 曹振羽 邹翰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脊髓损伤及后肢废用模型,观察建模早期两种模型大鼠股骨远端骨密度及远端破骨细胞数量的改变。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行T10椎板切除,不损伤硬膜及脊髓;脊髓损伤(SCI)组(B组):切除T10椎板后用Al... 目的:建立大鼠脊髓损伤及后肢废用模型,观察建模早期两种模型大鼠股骨远端骨密度及远端破骨细胞数量的改变。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行T10椎板切除,不损伤硬膜及脊髓;脊髓损伤(SCI)组(B组):切除T10椎板后用Allen′s法(60g.cm势能)造成脊髓损伤;制动组(C组):采用大鼠双侧腿-尾缝合,造成双下肢制动。分别于造模后第1、7天采用BBB(Basso,Beattie and Bresnahan)评分评估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确定模型建立成功。建模第10天后处死,取一侧尺、桡骨及股骨远端,行骨密度检测。取另一侧股骨远端行TRAP染色,观察大鼠股骨远端破骨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A、B、C 3组股骨远端骨密度值分别为0.114、0.096、0.108g/cm2,B组骨密度值最低,其次为C组,A组最高(P<0.05)。尺、桡骨骨密度3组比较无差异(P>0.05)。与A组比较,B组大鼠股骨干骺端破骨细胞数量增加显著,其次为C组,A组最少(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股骨远端破骨细胞数量大量增多,活性增强,骨吸收加强,引起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肢体骨量的迅速丢失,比废用性骨量丢失的程度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质疏松 股骨 骨密度 破骨细胞
原文传递
关于严重下肢创伤截肢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戴力扬 臧鸿声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7期420-421,共2页
目的:探讨截肢术在严重下肢创伤治疗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6例严重下肢创伤后行截肢手术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死于多器官衰竭,存活35例中有22例伤口一期愈合,13例二期愈合。结论:截肢手术是治疗严重下... 目的:探讨截肢术在严重下肢创伤治疗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6例严重下肢创伤后行截肢手术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死于多器官衰竭,存活35例中有22例伤口一期愈合,13例二期愈合。结论:截肢手术是治疗严重下肢创伤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受伤肢体无法进行功能性重建时应行截肢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截肢术 治疗
下载PDF
掌骨放射学测量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戴力扬 朱永厚 +2 位作者 陈德玉 吴德升 袁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1-302,共2页
报道了146例第2掌骨的放射学测量结果。结果揭示:正常对照组、老年性骨质疏松组与骨质疏松合并骨折组的掌骨骨皮质厚度和掌骨指数在男、女性中均存在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的统计学差异。作者认为,掌骨... 报道了146例第2掌骨的放射学测量结果。结果揭示:正常对照组、老年性骨质疏松组与骨质疏松合并骨折组的掌骨骨皮质厚度和掌骨指数在男、女性中均存在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的统计学差异。作者认为,掌骨的放射学测量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在目前仍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 骨质疏松 诊断 放射学测量
下载PDF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合并同侧前臂骨折
6
作者 戴力扬 贾连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02-103,共2页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合并同侧前臂骨折戴力扬,贾连顺肱骨髁上骨折为小儿最常见的肢体骨折之一,在小儿肘部损伤中发生率居第一位[1]。但肱骨髁上骨折同时合并同侧前臂骨折却并不常见,综观文献中有关肱骨髁上骨折的大宗病例报道对此类...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合并同侧前臂骨折戴力扬,贾连顺肱骨髁上骨折为小儿最常见的肢体骨折之一,在小儿肘部损伤中发生率居第一位[1]。但肱骨髁上骨折同时合并同侧前臂骨折却并不常见,综观文献中有关肱骨髁上骨折的大宗病例报道对此类损伤多未记载,即使是有关小儿骨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前壁骨折 儿童
下载PDF
骨科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教育新模式
7
作者 郭永飞 刘岩 +1 位作者 袁文 王来根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1892-1893,共2页
关键词 骨科 循证医学 教育模式
原文传递
实验性脊髓损伤后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叶晓健 周静 +2 位作者 李家顺 赵定麟 郑钦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569-571,共3页
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aminoacid,EAA)已被证明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创伤中具有神经毒性作用。为进一步揭示其受体机制,本实验用大鼠脊髓突触质膜作受体制剂,[3H]CPP作标记配基,建立体外N-甲基-D... 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aminoacid,EAA)已被证明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创伤中具有神经毒性作用。为进一步揭示其受体机制,本实验用大鼠脊髓突触质膜作受体制剂,[3H]CPP作标记配基,建立体外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分析的方法,并以Alen脊髓损伤模型分析了脊髓损伤后NMDA受体的改变。结果表明脊髓NMDA受体亲和力(Kd)为3.51±0.26nM,最大结合数量(Bmax)为662.82±47.59fmol/mg蛋白质。脊髓损伤后NMDA受体的改变具有时间相关性,创伤后[3H]CPP特异结合在损伤后急性期内逐渐减少,其中伤后4小时减少最明显(P<0.01),至24小时已有恢复。Scatchard分析表明NMDA受体的改变表现为受体数量的减少(P<0.01),受体亲和力未见显著改变。这些结果为NMDA受体参与脊髓继发性损伤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氨基酸类 放射配位体测定
原文传递
颈椎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贾连顺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颈脊髓损伤多源于交通伤、坠落伤、运动伤或暴力,患者多为青壮年,损伤后可出现截瘫、呼吸障碍甚至死亡。除损伤引起的颈椎管连续性破坏,骨折或脱位压迫颈脊髓,后期的继发性损伤也是造成脊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对颈脊髓损... 颈脊髓损伤多源于交通伤、坠落伤、运动伤或暴力,患者多为青壮年,损伤后可出现截瘫、呼吸障碍甚至死亡。除损伤引起的颈椎管连续性破坏,骨折或脱位压迫颈脊髓,后期的继发性损伤也是造成脊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对颈脊髓损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包括现场急救水平的提高、外科干预和内固定技术的改进、保护神经细胞和促神经生长药物的临床应用、减少继发性损伤、理想的康复等措施,使对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救治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文章评述了颈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及未来研究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脊髓损伤 功能障碍 神经细胞 机械性压迫 现场救护
原文传递
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永进 何海潮 +3 位作者 刘志英 徐杰 杜英勋 贾连顺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99-1002,共4页
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是一种很常见的损伤类型,占颈椎各类损伤的25%~50%,系指外力造成颈椎过度向后伸展,而引起的一系列较有特征性的颈椎骨关节、韧带及椎间盘与脊髓的损伤,通常有较轻微或隐匿的骨损伤,当无明显骨性组织损伤或脱... 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是一种很常见的损伤类型,占颈椎各类损伤的25%~50%,系指外力造成颈椎过度向后伸展,而引起的一系列较有特征性的颈椎骨关节、韧带及椎间盘与脊髓的损伤,通常有较轻微或隐匿的骨损伤,当无明显骨性组织损伤或脱位时,常引起漏诊。本研究就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的机制、临床特点及与预后的相关问题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 损伤类型 组织损伤 临床特点 骨关节 特征性 椎间盘 骨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