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gl-Meyer量表在脑卒中镜像治疗中应用及与FIM量表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0
1
作者 胡国金 孙秀丽 +5 位作者 张义发 孙李慧子 耿超 张丽 黄维 肖尧 《临床荟萃》 CAS 2019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研究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上肢部分(upper 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U-FMA)在脑卒中患者镜像康复治疗中的评估作用及与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IM)的关系。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偏... 目的研究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上肢部分(upper 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U-FMA)在脑卒中患者镜像康复治疗中的评估作用及与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IM)的关系。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40例)和镜像治疗组(40例)。常规康复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镜像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镜像疗法;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及治疗8、16、24周后采用U-FMA量表评估运动功能、FIM量表评估日常独立活动能力。分析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程度,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8周、16周、24周后,与治疗前U-FMA评分、FIM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FMA评分、FIM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U-FMA评分与FIM评分呈正相关。结论镜像治疗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U-FMA量表、FIM量表均能较好反映卒中患者康复后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Fugl-Meyer量表 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 镜像治疗
下载PDF
镜像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孙秀丽 胡国金 +3 位作者 孙李慧子 耿超 张丽 李冬来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7年第12期941-945,共5页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疗效和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住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抽取信封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镜像治疗组(4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疗效和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住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抽取信封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镜像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镜像治疗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加用镜像疗法。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估运动功能,功能独立量表(FIM)评估日常独立活动能力,Brunnstrom分期评估康复恢复情况,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肌张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镜像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FMA)评分[(44.08±2.44)分比(40.53±2.11)分,t=7.07,P〈0.05]、FIM评分[(71.08±5.37) 分比(64.18±4.47) 分,t=7.20,P〈0.05]、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59.75±7.84)分比(54.25±8.88) 分,t=3.03,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镜像治疗组评分较高。两组患者治疗后Brunnstrom分期统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00,P〈0.05),但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统计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32,P〉0.05)。结论镜像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和手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独立活动能力,但对患者肢体痉挛改善程度无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治疗 康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