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肾脏病学和透析技术60年发展历程 被引量:5
1
作者 丁小强 倪兆慧 +1 位作者 蒋更如 滕杰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3,共6页
肾脏病学是一门年轻而发展迅速的学科。在20世纪中期,肾活组织检查及其病理诊断、透析、肾移植等技术相继出现,
关键词 透析技术 肾脏病学 上海 肾活组织检查 病理诊断 肾移植
下载PDF
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阿卜杜休库尔·玉素甫 徐灵菡 +9 位作者 许佳瑞 王雅琼 项方方 曹学森 王蓓丽 郭炜 丁小强 滕杰 邹建洲 沈波 《上海医学》 2024年第9期550-556,共7页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CHr)水平对M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3月间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透析治疗的206例患者,其中男116例(56.3%)、女90例(43.6%),年龄(61.3±1...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CHr)水平对M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3月间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透析治疗的206例患者,其中男116例(56.3%)、女90例(43.6%),年龄(61.3±14.4)岁,透析龄(62.8±38.3)月。根据受试者外周血CHr水平三分值分为CHr低分位数(14.2~28.0)pg、中分位数(28.1~30.3)pg、高分位数(30.4~35.3)pg。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CHr与其他指标之间的关系。将入选时间作为生存时间起点,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随访终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生存曲线分析采用Kaplan-Meier(K-M)方法,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CHr中分位数组和高分位数组的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铁水平、不饱和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TS)和CHr均显著高于低分位数组(P值均<0.05);平均红细胞体积大于低分位数组(P<0.001);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CV值(RDW-CV值)、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白蛋白均小于低分位数组(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Hr水平与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MCHC、血清铁含量、TS、白蛋白呈正相关(r=0.39、0.35、0.66、0.50、0.43、0.25),与RDW-CV值、不饱和铁结合力、sTFR、hsCRP、IL-6呈负相关(r=-0.42、-0.30、-0.46、-0.52、-0.36)。根据CHr水平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纳入血红蛋白、MCHC、RDW-CV值、网织红细胞计数、sTFR、IL-6、血清铁、不饱和铁结合力、hsCRP、白蛋白、TS等为自变量,以CHr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F=78.2,P<0.001),CHr水平变化的70.4%由以上指标的变化引起(R 2=0.704)。在CHr低分位数、中分位数、高分位数组中,2年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7.5%(19/69)、21.1%(15/71)、9.1%(6/66),K-M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Hr高分位数组的总生存时间显著长于CHr中、低分位数组(P=0.029)。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CHr中分位数组(HR=2.12,95%CI为0.86~5.20,P=0.010)、低分位数组(HR=2.81,95%CI为1.18~6.68,P=0.020)和IL-6(HR=1.04,95%CI为1.02~1.07,P=0.001)为MHD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MCHC(HR=0.87,95%CI为0.77~0.99,P=0.034)是保护因素。将单因素Cox分析结果中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CHr水平(HR=1.78,95%CI为0.70~4.50,P=0.022;HR=1.54,95%CI为0.48~4.93,P=0.048)和IL-6(HR=1.04,95%CI为1.01~1.07,P=0.018)为MHD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r水平与MHD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 预后
下载PDF
单次血浆置换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比较分析
3
作者 陈晓泓 谢烨卿 +9 位作者 张宁萍 胡家昌 於佳炜 姜物华 王莉 滕杰 丁小强 周俭 沈波 许佳瑞 《上海医学》 2025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比较单次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疗效,探索... 目的比较单次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疗效,探索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18~75岁的HBV相关ACLF患者资料,根据人工肝支持(artificial liver suppont,ALS)治疗模式将患者分为PE组和DPMAS组。PE组以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和4%白蛋白(albumin,ALB)溶液为置换液。比较单次PE与DPMAS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9例患者,PE组47例、DPMAS组42例。与DPMAS组相比,PE组患者基线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以及FIB水平均显著减低,而PT显著延长(P值均<0.05)。两组间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红素(TBil)、ALT、ALB、球蛋白(GLB)、血钠水平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以及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PE组患者的PT显著缩短(P=0.0001),TBil、ALT、GLB和hs-CRP水平均显著减低(P值均<0.005),而DPMAS组患者PT显著延长(P=0.0101),FIB、TBil和ALB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减低(P值均<0.05)。治疗后,PT、ALB、FIB、TBil和ALT水平的变化幅度在PE组和DPAMS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GLB和hs-CRP水平的变化幅度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校正参数基线水平和检测时间点后,ALS的治疗模式是治疗后PT、ALT、FIB、TBil和ALB水平变化幅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选择DPMAS治疗方式与患者PT和ALT水平的下降幅度呈显著负相关(β=-0.6365、P=0.001,β=-0.3946、P=0.009),而与FIB、TBil和ALB水平的下降幅度呈显著正相关(β=0.2675、P=0.004,β=0.1025、P<0.001,β=0.1204、P<0.001)。结论DPMAS治疗对TBil的去除率高于PE,但其治疗后患者FIB和ALB的损失率高于PE,而PE治疗对降低ALT有更好的作用,其可弥补ACLF患者凝血因子和ALB缺乏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硫化氢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月梅 贾平 +5 位作者 邹建洲 刘中华 沈波 吕文律 陈利明 丁小强 《中国临床医学》 2016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硫化氢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筛选及排除标准,纳入符合要求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0例,同时收集健康志愿者17名作为健康对照。留取患者透析前后血标本,健康对照组则清晨空腹抽血。检测血清硫化...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硫化氢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筛选及排除标准,纳入符合要求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0例,同时收集健康志愿者17名作为健康对照。留取患者透析前后血标本,健康对照组则清晨空腹抽血。检测血清硫化氢、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内皮素-1及硫化血红蛋白等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血清硫化氢、一氧化氮/内皮素-1比值、硫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内皮素-1和维生素B6含量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血清硫化氢与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内皮素-1比值、硫化血红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正相关(P<0.01),而与血肌酐水平负相关;透析后血清硫化氢水平较透析前明显上升,一氧化氮水平和一氧化氮/内皮素-1比值明显下降,而内皮素-1、硫化血红蛋白及维生素B6水平在透析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硫化氢水平明显降低,其水平与一氧化氮、硫化血红蛋白、肾功能等显著相关;血液透析后患者血清硫化氢水平较透析前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血液透析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基层医院腹膜透析技术与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5
5
作者 吉俊 丁小强 +10 位作者 滕杰 龚劭敏 俞小芳 张琳 刘中华 项波 吴薇薇 倪兆慧 蒋更如 汪年松 郭志勇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8-72,共5页
中国地域辽阔,终末期肾病患者众多,医疗资源相对贫乏,而腹膜透析可以居家治疗,因此非常适合于在中国开展。然而,由于中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和医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医疗资源严重向大型城市和三级医院倾斜,中、小城市尤其是远离中心... 中国地域辽阔,终末期肾病患者众多,医疗资源相对贫乏,而腹膜透析可以居家治疗,因此非常适合于在中国开展。然而,由于中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和医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医疗资源严重向大型城市和三级医院倾斜,中、小城市尤其是远离中心城区的基层医院,腹膜透析开展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待提高和改善。一些已经开展腹膜透析的基层医院,由于缺乏规范化操作和管理,腹膜透析的优点和效果常难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技术 基层医院 管理 专家 医疗技术水平 医疗资源 规范化操作 肾病患者
下载PDF
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曼均 金济福 +4 位作者 章晓燕 沈子妍 张函 於佳炜 丁小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5-271,共7页
目的分析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探讨IgA肾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肾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261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 目的分析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探讨IgA肾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肾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261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将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464例)和非高尿酸血症组(79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与高尿酸血症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高尿酸血症组男性患者构成比、年龄、有高血压病史患者构成比、BMI、收缩压、舒张压,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血清尿素、血清钾、血清磷、血清氯、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脂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24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值分N〈0.01、0.05);有肉眼血尿史患者构成比,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免疫球蛋白M水平,镜下尿红细胞(+++)、(++++)患者的构成比,以及eGFR和二氧化碳结合力均显著低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值分别〈0.01、0.05)。高尿酸血症组免疫荧光IgA染色强度(+++)、(++++)患者的构成比均显著低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值均〈0.01),高尿酸血症组Lee分级Ⅳ和V级患者的构成比、球形硬化百分数,以及重度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和血管病变患者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值均〈O.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0R—1.651,95%CI为1.014~1.033)、年龄(OR=1.024,95%Cf为1.014~1.033)、肉眼血尿史(oR=0.413,95%CI为0.300~0.568)、高血压病史(OR=3.187,95%CI为2.509~4.046)、血红蛋白(OR=0.991,95%CI为0.985~0.997)、白蛋白(OR=0.982,95%CI为0.965~0.999)、eGFR(OR=0.944,95%CI为0.937-0.951)、总胆固醇(OR=1.088,95%CI为1.014~1.167)、三酰甘油(OR=1.516,95%CI为1.352~1.70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528,95%CI为0.384~0.727)、尿红细胞(++)以上(OR=0.613,95%CI为0.465-0.809)、24h尿蛋白定量(0R=1.109,95%CI为1.059~1.162)、新月体百分数(OR=1.025,95%CI为1.009-1.040)、节段小球硬化百分数(OR=1.039,95%CI为1.021~1.058)、球形硬化百分数(OR=1.037,95%CI为l_031~1.044)、重度系膜基质增生(OR=2.256,95%CI为1.568~3.246)、重度系膜细胞增多(OOR=3.412,95%CI为1.681-6.923)、重度肾小管萎缩(OR=7.432,95%CI为4.359~12.669)、重度肾间质纤维化(OR=25.528,95%CI为6.052~107.668)、重度间质炎性细胞浸润(OR一11.465,95%CI为5.80322.651)、重度血管病变(OR=2.950,95%CI为2.210-3.939)、免疫荧光IgA染色强度(++)以上(OR=0.638,95%CI为0.4960.820)与IgA肾病患者的高尿酸血症发生有关(P值分别〈0.01、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纪较轻(OR=0.983,95%CI为0.970-0.996)、有高血压病史(OR=1.582,95%CI为1.152~2.171)、eGFR较低(OR=0.952,95%CI为0.942-0.961)、三酰甘油水平较高(OR=1.226,95%C1为1.055~1.424)、伴重度间质炎性细胞浸润(OR=2.911,95%CI为1.250-6.788)是IgA肾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N〈0.01、0.05)。结论IgA肾病患者以混合型高尿酸血症最为多见,年轻、有高血压病史、肾功能较差、肾间质炎性病变重和合并脂质代谢异常的IgA肾病患者易发生高尿酸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IGA肾病 临床和病理学特征
下载PDF
2019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血液透析管理和防控指导意见(第一版) 被引量:1
7
作者 上海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 上海市院内感染质量控制中心 +10 位作者 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血液净化管理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专科分会 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 沈波 邹建洲 龚劭敏 项方方 沈羽璐 华瑞莹 林佳冰 丁小强 《上海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587-591,共5页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演变,2019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成为全世界流行的主要致病株,疫情呈现快速传播的特点。针对2019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特点,本文就血液透析中心(室)工作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以及...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演变,2019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成为全世界流行的主要致病株,疫情呈现快速传播的特点。针对2019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特点,本文就血液透析中心(室)工作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以及血液透析中心(室)的管理提出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株 血液透析
下载PDF
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嵇姑 俞小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17,共5页
心血管疾病是接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重要并发症。研究显示, 生物标志物在预测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该文就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相关生物标志物, 包括传统的心... 心血管疾病是接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重要并发症。研究显示, 生物标志物在预测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该文就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相关生物标志物, 包括传统的心血管系统相关标志物和非传统的标志物如尿毒症毒素、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相关标志物、糖化蛋白标志物等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生物标志物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超声心动图异常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聂宇昕 张沥文 +3 位作者 杨强 曹学森 孙敏敏 丁小强 《中国临床医学》 2023年第3期404-413,共10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异常参数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诊治的MHD患者,随访至2021年12月,记录随访期间患...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异常参数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诊治的MHD患者,随访至2021年12月,记录随访期间患者超声心动图异常参数、患者转归及死亡原因。计算患者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并记录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情况和相对室壁厚度(relative wall thickness,RWT)。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VH、RWT异常与临床变量、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H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分析超声心动图参数异常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MHD患者453例,房性结构异常比例高于室性结构异常比例(63.79%vs 48.34%),舒张功能异常比例高于收缩功能异常比例(75.72%vs5.96%)。269例(59.38%)患者存在LVH,207例(45.70%)患者存在RWT异常,139例(30.68%)患者同时存在LVH和RWT异常。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H与性别、肺动脉收缩压、血钙、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有无主动脉瓣反流相关(P<0.05);RWT异常与心肌肌钙蛋白T(cTnT)升高相关(P=0.029)。5年随访期内,210例(46.36%)患者死亡,其中心血管事件占14.7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主动脉瓣钙化、免疫球蛋白M(IgM)降低和cTnT升高是患者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显示,无LVH患者(P=0.020)、RWT正常患者(P=0.006)生存期更长,合并主动脉瓣钙化(P<0.001)、二尖瓣钙化(P<0.001)、中重度主动脉瓣反流(P=0.023)、三尖瓣反流(P<0.001)患者的生存期缩短。结论超声心动图参数异常在MHD患者中常见,舒张功能异常较收缩功能异常更常见;合并LVH、RWT异常、瓣膜钙化或瓣膜反流患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血管疾病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肥厚 相对室壁厚度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莉 高健 +6 位作者 沈波 丁小强 吕文律 曹学森 刘中华 滕杰 邹建洲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第5期705-709,共5页
目的:评估单中心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现况,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所有患者均空腹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目的:评估单中心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现况,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所有患者均空腹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白蛋白等指标,并进行透析充分性评估。同时收集患者一般情况、病史资料。结果:203例患者平均TC为(4.45±1.16)mmol/L、TG(1.93±2.18)mmol/L、HDL-C(1.16±0.34)mmol/L、LDL-C(2.51±0.93)mmol/L。其中,132例患者(65%)存在至少1项血脂异常。女性患者血清高TC和高LDL-C比例高于男性,低HDL-C比例低于男性(P<0.05)。年龄≥60岁组患者血清TG水平高于年龄<45岁组和45~59岁组;年龄<45岁组患者血脂异常比例最高(P<0.05)。透析龄>60个月组患者TG异常比例低于透析龄<12个月组和透析龄12~60个月组;透析龄<12个月组患者TG异常比例最高(P<0.05)。HbA1c≤6%组TG水平低于HbA1c>6%组;HbA1c≤6%组患者血脂异常比例低于HbA1c>6%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紊乱发生率高;女性、年龄<45岁、透析龄<12个月、HbA1c>6%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脂质代谢 横断面研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国产聚醚砜血液透析滤过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中华 邹建洲 +1 位作者 张伟明 丁小强 《医疗装备》 2020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评价聚醚砜血液透析滤过器(PES18HDF)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2—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7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比较国产聚醚... 目的评价聚醚砜血液透析滤过器(PES18HDF)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2—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7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比较国产聚醚砜膜血液透析滤过器(试验组)与进口聚砜膜血液透析滤过器(Diacap?αPolysulfone+HiFlo)(对照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试验组血β2-MG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试验组尿素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2);试验组超滤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两组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2);两组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0)。结论国产聚醚砜血液透析滤过器对中分子溶质(如β2-MG)及小分子溶质(如尿素、肌酐等)具有较好的清除效能,其对溶质的清除效能及超滤性能均优于进口血液透析滤过器,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器 聚醚砜膜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磷酯酶A_2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红 骆伟丽 +1 位作者 龚劭敏 丁小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9-483,共5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肾组织磷酯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receptor,PLA2R)的检测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经临床和肾脏病理确诊为IMN并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在本单位...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肾组织磷酯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receptor,PLA2R)的检测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经临床和肾脏病理确诊为IMN并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在本单位肾活检前均未接受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13例临床和病理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Ⅴ型、乙型肝炎、干燥综合征相关等继发性膜性肾病及20例非膜性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肾组织PLA2R及IgG分型的结果,并分析PLA2R阳性及阴性IMN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86.14%IMN患者肾组织PLA2R阳性,而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PLA2R阳性率仅为23.08%(vs.IMN组,P<0.001)。83.75%IMN患者肾组织PLA2R阳性伴IgG4中度以上阳性;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无一例肾组织PLA2R阳性同时伴IgG4中度以上阳性(vs.IMN组,P<0.01)。47例肾组织PLA2R阳性的IMN患者予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85.11%患者尿蛋白缓解,而9例肾组织PLA2R阴性的IMN患者尿蛋白缓解率只有30.0%(vs.IMN PLA2R阳性组,P<0.01)。结论 IMN患者肾组织PLA2R阳性率高。肾组织PLA2R阳性伴IgG4中度以上阳性是鉴别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的重要指标。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肾组织PLA2R阳性IMN患者的蛋白尿。肾组织PLA2R阳性可能可以作为预测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与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酯酶A2受体 特发性膜性肾病 继发性膜性肾病 蛋白尿
下载PDF
肠源性尿毒症毒素硫酸对甲酚和硫酸吲哚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成云 曹学森 邹建洲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6期815-818,共4页
尿毒症毒素是指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时不能经尿液清除、潴留在体内且有毒性作用的物质。据欧洲尿毒症毒素协作组(EUTox)统计,至2011年4月已发现160种尿毒症毒素。尿毒症毒素根据其理化性质可分为3类。(1)不... 尿毒症毒素是指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时不能经尿液清除、潴留在体内且有毒性作用的物质。据欧洲尿毒症毒素协作组(EUTox)统计,至2011年4月已发现160种尿毒症毒素。尿毒症毒素根据其理化性质可分为3类。(1)不能与蛋白质结合的水溶性小分子物质: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小于500,较易经血液透析清除,如尿素、肌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毒素 硫酸吲哚酚 对甲酚 终末期肾病 分子物质 肾脏纤维化 肾脏保护作用 肾脏病进展 蛋白质结合 肾性骨病
下载PDF
肾脏缺血预适应防治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平 丁小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3-286,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肾脏缺血预适应(IPC)对脓毒症诱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防治作用。方法将3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IPC组,每组8只。模型组小鼠给予一次性腹腔内注射脂多糖(LPS,20mg/kg);对照组小鼠予腹腔内注射等剂量0... 目的探讨肾脏缺血预适应(IPC)对脓毒症诱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防治作用。方法将3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IPC组,每组8只。模型组小鼠给予一次性腹腔内注射脂多糖(LPS,20mg/kg);对照组小鼠予腹腔内注射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IPC组小鼠在注射LPS前24h给予双侧肾脏IPC(双侧肾蒂夹闭15min);假手术组操作过程基本同IPC组,但仅分离双侧肾蒂,不夹闭。注射后24h,采用酶法测定血肌酐(sCr)浓度,尿素酶-谷氨酸脱氢酶(GLDH)法测定尿素氮(BUN)浓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和肾组织匀浆中TNF-α和IL-6水平,采用PCR检测TNF-α和IL-6mRNA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LPS注射后24h,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小鼠sCr和BUN浓度、血液和肾组织匀浆中TNF-α和IL-6水平、肾组织中TNF-αmRNA和IL-6mRNA表达、肾脏细胞凋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IPC组小鼠sCr和BUN浓度、血液和肾组织匀浆中TNF-α和IL-6水平、肾组织中TNF-αmRNA和IL-6mRNA表达、肾脏细胞凋亡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P值均<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小鼠在LPS注射后24h,可见肾脏皮髓交界处散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基底膜断裂,少许管型和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等;而IPC组小鼠的肾组织损伤较轻,仅表现为肾脏间质水肿,少许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肾脏IPC可以减轻脓毒症诱发的AKI,减轻炎性反应,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脓毒症 急性 肾损伤 炎性因子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Klotho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15
作者 陈静 张函 +1 位作者 章晓燕 丁小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0-264,共5页
目的分析IgA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Klotho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并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IgA肾病,且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的70例患者,... 目的分析IgA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Klotho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并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IgA肾病,且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的70例患者,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PBMC Klotho基因甲基化率,分析PBMC Klotho基因甲基化率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70例IgA肾病患者中,男39例,女31例;平均年龄为(37.9±11.8)岁;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49.2(34.1,65.4)mL/(min·1.73 m^2);PBMC Klotho基因甲基化率为4.1%(2.7%,6.0%)。eGFR>60 mL/(min·1.73 m^2)、eGFR为30~60mL/(min·1.73m^2)和eGFR<30 mL/(min·1.73 m^2)患者的PBMC Klotho甲基化率分别为2.7%(2.0%,2.8%)、4.5%(3.5%,6.1%)和6.9%(5.5%,9.1%),前者的PBMC Klotho甲基化率显著低于后两者(P值均<0.01),eGFR为30~60 mL/(min·1.73 m^2)者的PBMC Klotho甲基化率又显著低于eGFR<30mL/(min·1.73m^2)者(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GFR降低是IgA肾病患者PBMC Klotho甲基化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β=-0.551,P<0.001)。结论 IgA肾病患者PBMC Klotho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肾功能相关,随着肾功能减退,IgA肾病患者PBMC Klotho基因甲基化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DNA甲基化 KLOTHO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甲磺酸萘莫司他在床旁长时缓慢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抗凝效果及其相关因素
16
作者 谢烨卿 胡家昌 +9 位作者 沈波 姜物华 王莉 於佳炜 徐夏莲 石一沁 吕文律 李欣 许佳瑞 丁小强 《中华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萘莫司他(NM)在床旁长时缓慢血液透析(SLED)治疗中的抗凝效果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4年5至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并行SLED治疗的危重肾脏病患者,收集基线临床资料,检测NM抗凝治疗2 h动脉端、滤器前和... 目的探讨甲磺酸萘莫司他(NM)在床旁长时缓慢血液透析(SLED)治疗中的抗凝效果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4年5至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并行SLED治疗的危重肾脏病患者,收集基线临床资料,检测NM抗凝治疗2 h动脉端、滤器前和静脉端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活化凝血时间(ACT),根据治疗结束后滤器和静脉壶凝血情况,分为抗凝达标组和抗凝不达标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M抗凝效果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抗凝监测指标评估NM抗凝效果的价值。结果共纳入96例患者,男64例,女32例,年龄(60±18)岁。抗凝达标组75例,抗凝不达标组21例。两组年龄、性别、体重、基础肝肾功能、血小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凝不达标组基线血细胞比容(HCT)>30%的比例[57.1%(12/21)比22.7%(17/75),P=0.009]、纤维蛋白原(Fib)>4 g/L的比例[90.5%(19/21)比49.3%(37/75),P<0.001]、超滤率[478(289,691)ml/h比232(182,353)ml/h,P<0.001]均高于达标组,NM剂量[30(25,35)mg/h比35(30,40)mg/h,P<0.001]低于达标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超滤率(OR=1.489,95%CI:1.007~2.145,P<0.001)、HCT>30%(OR=6.907,95%CI:1.523~18.342,P=0.009)和低白蛋白水平(OR=0.821,95%CI:0.709~0.951,P=0.002)是NM抗凝效果不佳的相关因素。NM治疗2 h抗凝达标组静脉端ACT/基线ACT比值和2 h静脉端APTT/基线APTT比值均高于不达标组(均P<0.05);NM治疗2 h静脉端检测的APTT和ACT呈正相关(r=0.763,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2 h静脉端APTT/基线APTT比值判断NM抗凝效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5(95%CI:0.762~0.928,P<0.001),cut-off值为1.78,灵敏度89.8%,特异度68.6%。结论高超滤率、HCT>30%和低白蛋白水平是NM抗凝效果不佳的相关因素,NM治疗2 h静脉端APTT/基线APTT比值有助于评估NM抗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甲磺酸萘莫司他 长时缓慢血液透析 活化凝血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原文传递
低氧诱导因子短期活化后诱导miR-29c表达上调可延缓5/6肾切除大鼠的肾病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怡然 衡艳艳 +2 位作者 俞小芳 贾平 方艺 《中国临床医学》 2016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探讨适度活化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对延缓残肾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二步法5/6肾大部切除术建立残肾模型,随机分为L-mimosine(L-Mim)治疗组(术后5~12周短期给予脯氨... 目的:探讨适度活化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对延缓残肾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二步法5/6肾大部切除术建立残肾模型,随机分为L-mimosine(L-Mim)治疗组(术后5~12周短期给予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隔日50 mg/kg腹腔给药)和未治疗残肾组,同时设立假手术对照组。术后12周末处死大鼠留取标本。结果:L-Mim治疗组大鼠血肌酐水平[(82.4±6.3)比(130.1±24.1)μmol/L,P〈0.05]、24 h尿蛋白水平[(0.7±0.1)比(1.7±0.5)g/d,P〈0.05]以及残肾病理改变较未治疗残肾组大鼠有显著改善。miRNA芯片分析结果提示:L-Mim治疗组肾皮质miR-29c丰度高于未治疗残肾组,伴HIF-1α和HIF-2α表达增强。经荧光素酶报告检测系统和体外突变实验明确原肌球蛋白1(TPM1)为miR-29c靶基因之一。HK2细胞转染pre-miR-29c寡核苷酸后可以抑制TGF-β1(3 ng/mL,24 h)诱导的原肌球蛋白水平上调(P〈0.05或0.01)。结论:大鼠残肾肾间质纤维化病变明显并伴miR-29c水平下调,适度活化HIF水平可通过上调miR-29c表达延缓残肾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9c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低氧诱导因子 原肌球蛋白1
下载PDF
果糖导致肾损伤的机制和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晓欢 顾乐怡 丁小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18-322,共5页
果糖作为食品添加剂,近年来被大量使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过量摄入果糖在一些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代谢综合征、糖尿病、慢性肾脏病(CKD)、心血管疾病等。
关键词 果糖 肾损伤 防治 食品添加剂 代谢综合征 慢性肾脏病 心血管疾病 过量摄入
下载PDF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上海某社区居民肾脏疾病认知与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薛宁 汪小燕 +3 位作者 丁小强 杨璎 方艺 宁燕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6期967-971,共5页
目的:采用自行设计的肾脏健康问卷表,评估社区居民接受不同肾脏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探讨适合上海社区居民的最佳肾脏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入选60例受调查者,男性23例(38.3%),女性37例(61.7%),平均年龄(73.33±10.10)岁。将受调查者... 目的:采用自行设计的肾脏健康问卷表,评估社区居民接受不同肾脏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探讨适合上海社区居民的最佳肾脏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入选60例受调查者,男性23例(38.3%),女性37例(61.7%),平均年龄(73.33±10.10)岁。将受调查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仅予问卷调查,手册组予问卷调查和发放肾脏健康手册,讲座组予问卷调查和2次肾脏疾病科普讲座。3个月后,对3组受调查者重复问卷调查。结果:进行问卷调查后,居民对肾脏病的关注率升高(22.0%vs 6.8%,P<0.05);手册组和讲座组受调查者对肾脏病的关注率分别为31.6%、30.0%,均高于对照组(5.0%,P<0.05);仅讲座组受调查者自愿行尿液检查率升高(95.0%vs 45.0%,P<0.05)。结论:开展社区肾脏健康知识讲座能增强社区居民防治肾脏病意识,减少肾脏病发生,延缓肾脏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疾病 慢性肾脏病 危险因素 社区健康教育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肾脏疾病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包满辰(综述) 邹建洲 俞小芳(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3-928,共6页
肾脏疾病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而肠道菌群的紊乱也会增加尿毒症毒素的产生,加速肾脏疾病的进程。本文阐述了肠道菌群的构成和作用,探讨了肠道菌群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肾脏疾病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而肠道菌群的紊乱也会增加尿毒症毒素的产生,加速肾脏疾病的进程。本文阐述了肠道菌群的构成和作用,探讨了肠道菌群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肾移植的关系,并列举了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肾脏疾病的各类方法,包括饮食疗法、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碳吸附剂和粪菌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CKD) 尿毒症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