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鲁菌病的生物安全及防控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高维 陈明亮 +1 位作者 蔡霞 瞿涤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2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布鲁菌病(brucellosis)是布鲁菌入侵机体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易被忽视。该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阻碍正常国际贸易,还会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布鲁菌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黏膜破损处等途径... 布鲁菌病(brucellosis)是布鲁菌入侵机体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易被忽视。该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阻碍正常国际贸易,还会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布鲁菌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黏膜破损处等途径传播至人。人群对布鲁菌的易感性无年龄和性别差异,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从事布鲁氏菌研究的实验室操作人员有发生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风险,但可通过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感染的发生。布鲁菌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必须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防止疾病慢性化。本文对布鲁菌病的生物安全及其防控原则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实验室获得性感染 生物安全 预防控制
下载PDF
县级实验室结核病检测方法的诊断效果分析:一项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邱勇 权卓 +6 位作者 屈榕 田发君 李蒙 王更生 王娅 郭明成 高谦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8,共8页
目的:利用县级实验室常规结核病检测数据,评估固体培养、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和GeneXpert MTB/RIF Ultra(简称“Xpert Ultra”)在基层定点医疗机构诊断结核病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4年1月期间,就诊于武... 目的:利用县级实验室常规结核病检测数据,评估固体培养、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和GeneXpert MTB/RIF Ultra(简称“Xpert Ultra”)在基层定点医疗机构诊断结核病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4年1月期间,就诊于武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门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及其首诊痰标本。就诊患者被要求采集3份痰标本开展涂片、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用于结核病诊断。以液体培养结果为标准,计算固体培养、Xpert和Xpert Ultra诊断结核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时基于涂片结果进行亚组分析,计算3种检测方法分别诊断涂阳和涂阴患者的敏感度。结果:共276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4.56%(680/2769)为女性。涂片、固体培养、液体培养、Xpert和Xpert Ultra的阳性率分别为10.36%(286/2761)、23.66%(362/1530)、29.31%(730/2491)、28.06%(275/980)和35.33%(254/719)。以液体培养结果为标准,固体培养、Xpert和Xpert Ultra的敏感度分别为84.55%(80.53%~88.03%)、91.19%(86.72%~94.54%)和96.20%(92.32%~98.46%),特异度分别为99.00%(98.17%~99.52%)、92.62%(90.27%~94.54%)和86.65%(83.05%~89.73%)。在涂阴但液体培养阳性的患者中,固体培养、Xpert和Xpert Ultra的敏感度分别为76.08%(69.71%~81.69%)、83.74%(76.01%~89.78%)和94.17%(88.35%~97.62%)。Xpert或Xpert Ultra阳性但培养阴性的患者中,49.51%(51/103)的患者就诊前2周内服用过抗结核药物或有结核病病史。Xpert Ultra检测为痕量(Trace)的患者中,74.19%(23/31)可判断为活动性结核病。结论:液体培养和分子诊断工具在真实基层结核病诊断中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别是Xpert Ultra,可以有效实现对当地低菌量患者的快速诊断。加快液体培养和Xpert Ultra在基层实验室的普及可以显著提升患者检出率,并有助于实现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实验室 诊断 敏感性与特异性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迎接新发与再现传染病挑战,我们一直在路上 被引量:2
3
作者 瞿涤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3年第1期1-1,共1页
自2020年首次报告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以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突变株不断出现。继奥密克戎(Omicron)毒株肆虐之后,XBB变... 自2020年首次报告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以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突变株不断出现。继奥密克戎(Omicron)毒株肆虐之后,XBB变异株崛起,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SARS-CoV-2技术小组负责人Kerkhove在2023年1月4日称XBB1.5变异株是目前人们检测到的最具传染性的毒株。SARS-CoV-2感染的大流行似乎处于过渡阶段。虽然通常认为病毒进化的趋势是致病性越来越弱,但在某些阶段也会增强,所以XBB1.5不会是SARS-CoV-2演化的“终点”。针对新变种出现和感染病例增加的风险,WHO提出2个策略:①通过个人防护(特别是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或职业性接触病毒的脆弱群体)减少病毒的传播;②通过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COVID-19,减少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病、死亡和疾病造成的长期后果。当前我国COVID-19疫情防控政策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是“保健康、防重症”。我们的工作重心由防范全人群感染转移到保护重点人群、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目的还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职业性接触 个人防护 小组负责人 新变种 过渡阶段 病毒进化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剂在结核病研究中的进展
4
作者 杨舒琪 李锋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94-101,共8页
结核病仍然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威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中,病原体可以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等待宿主免疫功能下降时再激活。结核病的免疫应答依赖于适应性免疫,特别是T淋巴细胞。其中CD4+T淋巴细胞通过释放γ-干扰素... 结核病仍然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威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中,病原体可以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等待宿主免疫功能下降时再激活。结核病的免疫应答依赖于适应性免疫,特别是T淋巴细胞。其中CD4+T淋巴细胞通过释放γ-干扰素来激活巨噬细胞,而CD8+T淋巴细胞则直接杀伤受感染的宿主细胞。长期慢性的感染往往导致T淋巴细胞功能的衰竭,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病原体。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展现出恢复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细胞的强大潜力,并在癌症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结核病中的作用机制、治疗前景仍需进一步研究。为了更好地推动PD-1和PD-L1抑制剂在传染病领域的应用,作者综述了结核病中T淋巴细胞适应性免疫的特征,PD-1/PD-L1信号通路的功能及在结核病中的作用,并对阻断PD-1/PD-L1通路在结核病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旨在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结核 T淋巴细胞 综述文献(主题)
下载PDF
数学模型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
5
作者 周文雍 文泽轩 王伟炳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再次成为了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相对于关注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传统研究视野,数学模型聚焦于三者的动态联系,并在符合数学原理和传染病传播机制的基础上实现对传播动态的复现或对疫...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再次成为了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相对于关注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传统研究视野,数学模型聚焦于三者的动态联系,并在符合数学原理和传染病传播机制的基础上实现对传播动态的复现或对疫情发展的预测。目前,数学模型可用于解决传染病防控领域的诸多实际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传染病疫情趋势预测、疾病负担和医疗资源需求估计、干预措施效果评估、疫苗效果与分配研究以及传染病流行机制的研究等。通过综述的形式简述数学模型在传染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数学模型 应用研究
原文传递
COVID-19流行期间上海单中心儿童肺炎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徐梦华 柳鹏程 +3 位作者 卢丽娟 苏犁云 曹凌峰 徐锦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0-295,共6页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在有效遏制COVID-19疫情蔓延的同时对其他常见呼吸道病原的流行产生了影响。目的分析COVID-19流行期间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肺炎支原体(Mp)和沙眼衣原体(...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在有效遏制COVID-19疫情蔓延的同时对其他常见呼吸道病原的流行产生了影响。目的分析COVID-19流行期间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肺炎支原体(Mp)和沙眼衣原体(CT)的流行病学特征。设计观察性研究。方法2019年2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诊断为ARTI并行Mp、CT和9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的数据,分为单一病原体感染(仅检出Mp或CT)和混合感染(Mp+CT,Mp或CT+9种常见呼吸道病毒中任意1种及以上,Mp+CT+9种常见呼吸道病毒中任意1种及以上)。呼吸道样本(鼻咽部抽吸物/肺泡灌洗液)采集和检测均在我院完成。①COVID-19疫情前(简称疫情前):2019年2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不主动实施COVID-19疫情防控措施;②COVID-19疫情中(简称疫情中):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COVID-19疫情大流行全国范围内严格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NPI),学校停课;③COVID-19疫情后(简称疫情后):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NPI措施有所放松,学校重新复课,社会复工复产。对纳入的病原体样本,根据当次诊断ARTI时患儿年龄分为≤28 d、~12月、~3岁、~6岁和≥7岁。主要结局指标COVID-19流行期间Mp、CT流行病学。结果10358份因ARTI行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样本纳入本文分析,其中疫情前、中和后分别为6080份、754份和3524份,疫情后较前病原体送检率下降42.04%[(6080-3524)/6080×100%]。男6138例,女4220例。Mp总检出率12.39%,疫情前、中、后呈陡然下降趋势,疫情后较前Mp检出率下降9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总检出率为1.45%,疫情前、中、后呈上升趋势,疫情后较前阶段检出率上升6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单纯Mp或CT检出率10.84%,疫情后较前Mp检出率下降96.05%、CT检出率上升119.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混合感染检出率2.89%,疫情后较前Mp混合感染检出率下降9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p+CT混合感染和CT混合感染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疫情前Mp呈明显的夏季检出率高的特征,疫情后季节检出特征消失。CT检出率全年分布均匀。疫情前、中、后Mp和CT送检率以及CT检出率12月龄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而疫情前、中、后Mp检出率随年龄增加分别呈现明显上升、上升和略有上升趋势。疫情前、中、后≤28 d至~12月龄组CT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不仅遏制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同时影响了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Mp检出率明显降低,且消弥了Mp检出高峰季,而CT的检出率出现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的供应短缺问题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彪 廖鹏 +2 位作者 唐啸宇 贾韵 罗力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3,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的供应短缺现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收集全国前5批集采药品的采购和供应数据,对药品供应短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集采药品在中选后一年内出现供应短缺的占比达82%,东部和中部地区、临床用量大和价格... 目的:分析我国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的供应短缺现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收集全国前5批集采药品的采购和供应数据,对药品供应短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集采药品在中选后一年内出现供应短缺的占比达82%,东部和中部地区、临床用量大和价格低的集采药品供应短缺情况更为严重。结论:加强中选企业行为的履约监管,建立参与主体的信用评价制度,综合考虑地区、药理类型和价格因素,优化集采招标规则,提升集采中选药品生产供应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中选药品 供应短缺
下载PDF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背景下医疗机构药品报量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彪 罗力 +2 位作者 廖鹏 唐啸宇 贾韵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分析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背景下医疗机构药品报量与实际需求匹配程度的现状,为提高医疗机构药品报量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全国前5批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的上报需求和实际需求数据,利用差值和百分比从绝对数和相对数描述集中带量采购... 目的分析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背景下医疗机构药品报量与实际需求匹配程度的现状,为提高医疗机构药品报量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全国前5批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的上报需求和实际需求数据,利用差值和百分比从绝对数和相对数描述集中带量采购药品报量准确程度。结果5个批次集中带量采购的8183组报量与实际需求对子中,6842组报量低于实际需求量,1341组报量高于实际需求量,二者差值均集中分布在>10万~100万片(支)之间;约15%的报量与实际需求相差在0.2以内,约37%的报量相差在>0.2~1.0之间,各批次在(0,0.2]的药品占比维持在13%~16%之间;药品报量准确性在药理类型间存在差异,在不同地区间无差异。结论医疗机构药品报量与实际需求偏差较大,药品报量准确性不随集中带量采购批次改善,与药理类型强相关、与地区无关。建议加强对医院药品报量的精细化管理,科学开发药品用量预测模型,提高医疗机构药品报量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医疗机构 药品报量 准确性
下载PDF
上海市2019-2023年出生儿童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接种及时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高梦贤 王楠 +7 位作者 田婕 马中慧 吴晔 王鑫钰 张素熠 杨敏艺 王伟炳 黄卓英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16-1223,共8页
目的了解2019-2023年上海市出生儿童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接种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9-2023年上海市出生的儿童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计算不同年份及不同地区儿童的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接种率与接种及时率,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 目的了解2019-2023年上海市出生儿童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接种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9-2023年上海市出生的儿童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计算不同年份及不同地区儿童的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接种率与接种及时率,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四联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五联疫苗)对免疫规划疫苗的替代比例,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接种及时率的相关因素。结果2019-2023年上海市出生儿童含百日咳成分疫苗平均接种率在94.71%~99.53%,不同年份出生儿童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第1~4剂次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性别和地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部分儿童使用自费的联合疫苗替代了免疫规划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的接种,其中大部分选择了五联疫苗替代(替代比例为50.11%~52.69%),也有部分选择四联疫苗替代(替代比例为27.22%~28.43%);市区接种的儿童五联疫苗替代比例更高;替代比例逐年增加。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总体接种及时率为84.09%,对接种及时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剂次数的增加,接种及时率逐渐降低;自费接种四联、五联疫苗儿童接种延迟的可能性低;出生年份对接种及时率有显著影响;地区对接种及时率影响不大。此外,接种及时率还受到非药物干预措施实施严格程度的影响。结论上海市含百日咳成分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替代常见,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较高,疫苗接种及时率与性别、接种剂次、疫苗种类和非药物干预措施实施的严格程度显著相关。存在一定比例的延迟接种和漏种,仍应关注未及时接种和漏种儿童,开展高质量的查漏补种,确保及时、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接种率 及时率 影响因素 百日咳
原文传递
基于扎根理论的国医大师严世芸中医学理研究
10
作者 齐卓操 朱华贺 +4 位作者 陈滢 吴苏婉 屠燕捷 杨爱东 严世芸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53-2257,共5页
目的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挖掘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中医“道”“术”融合的学术理论传承,抽取严教授的临证诊治经验与哲学思想、中医学术理念、中医思维、思辨等信息资料,提炼严教授中医学理构成要素,为传承严教授的中医学理与临床辨治... 目的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挖掘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中医“道”“术”融合的学术理论传承,抽取严教授的临证诊治经验与哲学思想、中医学术理念、中医思维、思辨等信息资料,提炼严教授中医学理构成要素,为传承严教授的中医学理与临床辨治学术思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严教授及其弟子进行访谈而获得访谈资料,以该资料、相关文献及著作与严教授诊治心血管疾病的医案为研究样本,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及选择性编码,对严教授的中医学理进行系统整理、归纳与分析,凝练学术精髓,挖掘理论构架与规律,获得学术传承要点。结果对严教授访谈资料及文献、专著、医案资料进行分析,获得初始编码1152个,形成7个副范畴,归纳严教授的中医学理包括变易思想、中和思想、三才思想、意象思维4个范畴。其理论核心范畴以“中和思想”为中心,形成“敢于超越”意识主线,融入“坚守、责任、担当”内涵,建立中医临床经典学术自信。结论从“道”与“术”两层次加以分析,就中医哲学思想而言,研究严教授中医学理构成要素,有利于更好地阐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充实了中医药文化哲学基础研究内容,以期为道术传承及中医临床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道术结合 中医学理 中国传统哲学 中医药文化
原文传递
HIV/AIDS并发亚临床结核病现状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美君 李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600,共5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双重感染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问题,也是临床诊疗工作的重点和挑战。随着人们对于结核病的认识不断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亚临床...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双重感染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问题,也是临床诊疗工作的重点和挑战。随着人们对于结核病的认识不断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亚临床结核病(subclinical tuberculosis,STB)在疾病谱中的重要性。笔者详细探讨了HIV/AIDS并发STB的流行现状、临床特征、筛检与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问题,旨在引起公共卫生和临床从业者的高度关注,鼓励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提高对HIV/AIDS并发STB患者的重视,为制定降低HIV/AIDS与STB共病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HIV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共病现象
下载PDF
社会网络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朱永凯 高俊岭 +2 位作者 杨诗彤 梁鸿 魏静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3期893-896,共4页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预计将从2020年的9.3%上升至2050年的15.9%,而中国老龄化的形势更为严峻,65岁及以上人口预计将从2020年的12.0%上升到2050年的26.1%,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日益增加,但...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预计将从2020年的9.3%上升至2050年的15.9%,而中国老龄化的形势更为严峻,65岁及以上人口预计将从2020年的12.0%上升到2050年的26.1%,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日益增加,但与之相对应的健康老龄化相关机构、服务和政策支持仍然不足[1]。为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我国将“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作为健康中国15项重大行动之一,实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实现健康老龄化[2]。社会网络是人们获得信息、资源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也是影响人们健康与健康行为的重要因素,在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老龄化 社会网络 老年人 健康
下载PDF
针对疫苗研发的临床试验创新设计
13
作者 赵丹妮 黄卓英 +2 位作者 田婕 张涛 王伟炳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16,共6页
对于一些突发的重大新发传染病流行,仅依靠传统疫苗临床试验不能及时得到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为了更好地应对疾病的暴发,需要一些新的试验设计,不仅能够加速或重组传统疫苗临床试验的3个阶段,同时依然严格遵守与候选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一些突发的重大新发传染病流行,仅依靠传统疫苗临床试验不能及时得到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为了更好地应对疾病的暴发,需要一些新的试验设计,不仅能够加速或重组传统疫苗临床试验的3个阶段,同时依然严格遵守与候选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相关的科学规律。本文归纳了目前疫苗临床试验的创新设计类型和思路,以及应用过程中需注意的要点,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适应性设计灵活性高,可根据中期分析结果动态调整试验参数,例如剂量选择、人群分层和样本量重估。贝叶斯设计允许纳入历史数据和先验信息,减少样本量需求。主方案设计可以在一个总体方案中评估多种治疗方法或目标人群,提高效率。真实世界数据(real-world data,RWD)的应用可以从非干预性环境中获取数据(如电子健康记录、接种记录、保险索赔数据),支持虚拟对照组的设立从而解决伦理问题。本文还介绍了基于随机对照试验和RWD的混合设计。这些试验设计的创新都优化了试验流程,从而加速疫苗研发和审批,为实现传染病防控目标提供了更有力的循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临床试验 适应性设计 贝叶斯设计 主方案设计 真实世界数据(RWD)
下载PDF
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对老年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临床 转归的保护作用——一项基于医院队列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峰 张忆琳 +12 位作者 李杨 张昊澄 刘其会 艾静文 王森 崔书正 史留斌 薛愉 龙丰 马可 钦伦秀 张继明 张文宏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2年第4期209-219,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对老年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临床结局和预后的保护作用。回顾性纳入2022年3月20日—2022年5月6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院区收治的60岁以上奥密克戎感染者1029例,其中未接种疫苗的患者643例,接种疫苗... 本研究旨在探究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对老年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临床结局和预后的保护作用。回顾性纳入2022年3月20日—2022年5月6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院区收治的60岁以上奥密克戎感染者1029例,其中未接种疫苗的患者643例,接种疫苗的患者386例。比较两组样本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临床结局差异,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接种疫苗对老年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组样本在年龄分层、BMI、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肾脏病的比例、合并基础疾病数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谷丙转氨酶、肌酐、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等指标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接种疫苗样本组发生影像学肺炎(51.6%vs 26.2%)、接受呼吸支持(包括鼻导管或面罩吸氧、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有创通气)(40.7%vs 13.5%)、有创通气或死亡(6.2%vs 0.7%)的比例显著高于接种疫苗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接种疫苗能促进老年患者核酸转阴[aHR=1.594,95%CI(1.259,2.017)],降低影像学肺炎[aOR=0.501,95%CI(0.370,0.678)]、呼吸支持[aOR=0.336,95%CI(0.232,0.487)]、有创通气或死亡[aOR:0.190,95%CI(0.052,0.687)]发生的风险。本研究通过临床数据证实,接种新冠疫苗对老年患者的临床结局和预后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苗接种 奥密克戎变异株 老年患者 脆弱人群
下载PDF
国际多边组织医药产品全球采购状况及中国参与——以全球基金为例
15
作者 胡孝龙 方晢伊 黄葭燕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1,共9页
医药产品的全球采购是卫生领域内的国际多边组织发挥职能的重要方式。作为当今全球卫生领域最为重要的国际多边组织之一,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全球基金在医药产品的全球采购市场中占据巨大份额。本文详细介绍了全球基金的采购方... 医药产品的全球采购是卫生领域内的国际多边组织发挥职能的重要方式。作为当今全球卫生领域最为重要的国际多边组织之一,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全球基金在医药产品的全球采购市场中占据巨大份额。本文详细介绍了全球基金的采购方式及其采购产品的质量标准,描述分析了全球基金开展采购的资金总额、采购产品类型、主要供应国家及其随时间变化趋势,为中国更好的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和中国医药企业进入国际采购市场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基金 采购 全球卫生治理 医药产品
下载PDF
中医经典方剂干预新冠病毒感染多系统后遗症的述评
16
作者 袁欣 邹璐 杨爱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789-796,共8页
经有效治疗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可进入康复期,但康复期患者仍可能遭受多系统后遗症。现代医学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多系统后遗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可归属“湿毒疫”“... 经有效治疗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可进入康复期,但康复期患者仍可能遭受多系统后遗症。现代医学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多系统后遗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可归属“湿毒疫”“寒湿疫”。新冠病毒感染后因余邪未清,反复煎灼阴液,易使患者真阴耗伤,产生多系统损伤。中医经典方剂组方精良,且已经过长时间的临床验证,疗效确切。本文综述了有关中医经典方剂干预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的文献,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后累及呼吸系统易造成慢性咳嗽、肺纤维化、呼吸困难等,可分别选用小青龙汤、小柴胡汤,麦门冬汤、补阳还五汤、补肺汤,千金苇茎汤等加减治疗;累及消化系统易致腹痛与腹泻、食欲不振等,可分别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小柴胡汤,补中益气汤、益胃汤等加减治疗;累及神经系统可致神经性头痛、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可分别选用桂枝汤合川芎茶调散、当归四逆汤、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吴茱萸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理中丸,酸枣仁汤、四逆加柴桂龙骨牡蛎汤,人参养荣汤、菖蒲郁金汤合抵当汤等加减治疗;累及循环系统易致胸闷与胸痛、心悸,可分别选用温胆汤合丹参饮及桃红四物汤、参附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汤合炙甘草汤及生脉饮、生脉饮合升陷汤、黄芪生脉饮合三甲复脉汤、李氏清暑益气汤合薛氏五叶芦根汤、桃红四物汤合血府逐瘀汤等加减治疗。从中医经典方剂中寻找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的有效药物,可为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多系统后遗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 中医经典方 恢复期治疗 慢性咳嗽 肺纤维化 呼吸困难 小青龙汤 小柴胡汤
原文传递
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糖尿病流行特征
17
作者 张亚运 吴翯旻 +2 位作者 陆怡 刘彦丽 张伟波 《上海预防医学》 2024年第11期1011-1017,共7页
【目的】分析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糖尿病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上海市2020年参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健康体检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 【目的】分析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糖尿病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上海市2020年参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健康体检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应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纳入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3374名,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7.01%。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者与未患糖尿病者在年龄、教育水平、城区类型、婚姻情况、就业状况、病程、血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在非中心城区(OR=1.76,95%CI:1.33~2.32)、病程6~年(OR=2.60,95%CI:1.07~6.32)、病程11~年(OR=2.72,95%CI:1.17~6.35)、病程≥16年(OR=3.38,95%CI:1.54~7.42)、高血压(OR=1.73,95%CI:1.27~12.36)、肥胖(OR=1.52,95%CI:1.15~2.00)及甘油三酯水平升高(OR=2.78,95%CI:2.22~3.49)是社区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建议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给予健康宣教和康复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糖尿病 社区 特征 合并症
原文传递
2010-2020年苏州某医院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及耐药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沈嘉铭 陶云珍 +7 位作者 刘长鹏 冯爽 王运中 薛建 张优仪 赵根明 邵雪君 张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9-835,共7页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和耐药特征。方法 系统收集2010-2020年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分离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菌株,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或E-test法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荚膜肿胀试验进行血清分型。...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和耐药特征。方法 系统收集2010-2020年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分离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菌株,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或E-test法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荚膜肿胀试验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研究期间共分离到215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28.4%的菌株来自脑膜炎患儿。菌株对青霉素G的不敏感率为35.9%,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13-valent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PCV13)的血清型覆盖率为93.2%,其中最常见的血清型为6B、14、19F、19A和23F。近年来,头孢噻肟和复方新诺明的不敏感率有所下降,血清型6B、14的占比显著下降、而血清型19F、23F的占比则有所上升。结论 苏州地区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菌株PCV13疫苗血清型覆盖率高,菌株对青霉素中度敏感,不同时间和不同疾病来源分离株的血清型和耐药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 血清型 抗菌敏感性 儿童
下载PDF
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子翔 沈忠良 +1 位作者 刘晶 谢幼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10-1715,共6页
目前,全球范围内仍有约2.5亿人慢性感染HBV,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慢性乙型肝炎(CHB)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肝脏疾病,而现有的临床抗病毒治疗药物有限,治愈率很低,急需研发新型抗病毒药物。HBV具有强嗜肝性,自... 目前,全球范围内仍有约2.5亿人慢性感染HBV,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慢性乙型肝炎(CHB)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肝脏疾病,而现有的临床抗病毒治疗药物有限,治愈率很低,急需研发新型抗病毒药物。HBV具有强嗜肝性,自然情况下只感染人、黑猩猩等少数灵长类动物。免疫反应(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能否有效识别并清除或抑制HBV是导致病毒感染后不同结局的重要因素。其中,细胞因子发挥了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本文就一些关键细胞因子在CHB感染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细胞因子类 乙型肝炎 慢性 治疗学
下载PDF
外科医生手术能力定量化评价模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晓琳 罗力 +6 位作者 黄虹 周帅 李玉刚 周奕男 何世英 唐瑞瑞 夏云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25,共4页
目的着眼于医院及医生对医生手术能力评价的需求,探索外科医生手术能力定量化评价模型在医院管理实践的应用。方法专题小组讨论了课题组研制的骨科医生手术能力评价模型应用于其他科室时的条件及调整方案,并用大数据模拟分析法测算了神... 目的着眼于医院及医生对医生手术能力评价的需求,探索外科医生手术能力定量化评价模型在医院管理实践的应用。方法专题小组讨论了课题组研制的骨科医生手术能力评价模型应用于其他科室时的条件及调整方案,并用大数据模拟分析法测算了神经外科科室127位医生的手术能力分值、在职称评价和医生个性化能力水平可视化表达的应用。结果模型应用于神经外科时,需要对模型中的主要手术能力分值和调整系数值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模型测算127位神经外科科室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的手术能力均值分别是429.65分、376.31分、153.34分、87.32分;当医生的手术能力分值及月均主刀数量分别达到134.98~194.37分、0.00~0.06台,191.63~234.65分、0.24~3.11台,252.49~369.41分、3.77~17.05台,278.53~472.75分、19.33~40.42台时,认为其手术能力水平分别达到了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水平。结论研制的手术能力定量化评价模型可以应用于其他外科科室,计算的不同职称级别医生标准手术能力水平为医生职称晋升提供了可视化参考,为医院职称评审改革及绩效管理等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能力 定量化评价 模型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