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分析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亚专科建设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兴 黄佳 +7 位作者 粟幼嵩 邱宏 王勇 胡莺燕 姚培芬 陈俊 方贻儒 徐一峰 《精神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通过大数据分析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实施亚专科建设前后精神卫生服务能力的改变。方法回顾分析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自2011年实施亚专科化建设5年来的临床业务数据变化,包括出院人次、治愈好转率、门诊就诊人次、外地患者就诊人次、平... 目的通过大数据分析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实施亚专科建设前后精神卫生服务能力的改变。方法回顾分析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自2011年实施亚专科化建设5年来的临床业务数据变化,包括出院人次、治愈好转率、门诊就诊人次、外地患者就诊人次、平均住院天数、临床路径等指标。结果亚专科总出院人次数持续增长。住院患者治愈率保持上升趋势。总体平均住院日呈持续下降趋势,门诊就诊量保持高位增长。外地患者住院人数比例保持在30%左右。结论大数据分析显示,亚专科化建设对中心精神卫生服务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可协助提升精神卫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专科化 精神卫生服务 数据挖掘
下载PDF
HRA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睿 曾端 +2 位作者 和申 沈一峰 李华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12-1617,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HRAS原癌基因(HRAS proto-oncogene,HRAS)rs11246176位点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60例急性发作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及386名健康对照者(对照...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HRAS原癌基因(HRAS proto-oncogene,HRAS)rs11246176位点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60例急性发作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及386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予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完成26周随访。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andNegativeSyndromeScale,PANSS)分别于入组时、入组13周和入组26周评定患者情况,计算26周时的减分率作为评定药物疗效的标准(减分率≥50%为有效,<50%为无效),据此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集所有对象的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技术对HRAS基因rs11246176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应用SHEsis和SNPstats软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有效组与无效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以及不同遗传模式下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采用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expressionquantitativetraitloci,eQTL)关联分析探讨rs11246176位点多态性与人脑内HRAS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rs11246176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效组中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有效组A等位基因携带者(AA+AG基因型)频率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另外,rs11246176位点A等位基因携带者在26周时的PANSS减分率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10)。eQTL分析发现正常高加索人和非裔美国人背外侧前额叶皮层rs11246176位点AA基因型的HRAS mRNA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AG型,GG型表达水平最低(P=0.000)。结论·HRAS基因rs11246176位点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无关,但可能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对A等位基因携带患者的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HRAS原癌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rs11246176位点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下载PDF
脂质在抗精神病药引起QTc延长中的作用
3
作者 何路遥 李华芳 张蕾 《精神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33-438,共6页
应用抗精神病药可能会引起QTc延长,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代谢异常与QTc延长之间的关联证据,其机制可能为脂质介导的心肌细胞电生理异常。本文将汇总脂质代谢与QTc延长之间的证据及可能的机制。
关键词 脂质 QTC延长 抗精神病药 机制
下载PDF
达营方药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周期性精神病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毓真 魏宇梅 +1 位作者 李妍 李华芳 《精神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达营方药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周期性精神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以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资讯和中... 目的系统评价达营方药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周期性精神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以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资讯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文献数据库。研究纳入标准为达营方药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根据纳入文献的数量及质量,选择中药疗效Meta分析或定性综合叙述。结果达营方药的临床应用为精神分裂症和周期性精神病的辅助治疗。最终纳入了9项随机对照试验共627例患者,达营方药联合西药治疗组363例。因各项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方法学差异,仅进行描述性综合叙述。3项研究提示了达营方药联合抗精神病药改善精神分裂症总体症状和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2项研究提示了达营方药辅助治疗周期性精神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3项研究报道了达营复方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治疗组的口干,便秘和体质量增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腹泻发生率9.8%则远高于对照组(P<0.05)。5项研究报道了达营复方联合治疗周期性精神病的安全性,总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均未报告其中具体不良反应发生率的P值。结论达营方药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周期性精神病具有一定的疗效;除较高的腹泻发生率,联合治疗未显示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达营方药 精神分裂症 周期性精神病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鲁拉西酮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俊 方贻儒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81-84,共4页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是两大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约占我国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以上,给社会以及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尽管目前有多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用于治疗这两类精神障碍,但可多维度改善患者症状、且安全性好的药物仍然是...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是两大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约占我国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以上,给社会以及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尽管目前有多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用于治疗这两类精神障碍,但可多维度改善患者症状、且安全性好的药物仍然是目前临床实践中未被满足的需求。鲁拉西酮是一种新近进入中国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国外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I型障碍抑郁发作,但在我国的临床使用才刚刚起步。因此,本文就该药的药理学特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为临床规范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 鲁拉西酮
下载PDF
基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信息化教学师资培训 被引量:1
6
作者 蒋平 彭艳 +3 位作者 陈京红 周琼 傅迎美 张晨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8期119-120,共2页
围绕自主开发的《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教学软件,大力开展基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教学师资信息化培训。聚焦于通过优化实验教学资源,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素养,促进医学生利用虚拟实验室等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学习,最终提升转化医学实验教学质... 围绕自主开发的《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教学软件,大力开展基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教学师资信息化培训。聚焦于通过优化实验教学资源,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素养,促进医学生利用虚拟实验室等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学习,最终提升转化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进行探索。基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信息化教学师资培训,面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相关教师,针对3点开展:①应用引导式教学;②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实践,提升和强化实践教学技能;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构建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实践教学师资培训和考核体系。及时对教师开展基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并结合教学实际归纳、分析、探讨相关培训的具体做法,可使《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教学软件发挥更出色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虚拟实验室 实践教学 信息化教学 师资培训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伴发2型糖尿病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园园 王周烨 +2 位作者 禹顺英 李华芳 沈一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64-469,共6页
目的在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探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共病的关联。方法采用Taq Man荧光探针基因分型技术对346例伴发2型糖尿病的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60例不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α3、α4、α7、α... 目的在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探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共病的关联。方法采用Taq Man荧光探针基因分型技术对346例伴发2型糖尿病的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60例不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α3、α4、α7、α5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euronal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 Ach R)基因即CHRNA3(rs1317286)、CHRNA4(rs1044396)、CHRNA7(rs6494212)及CHRNA5(rs16969968、rs684513)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并进一步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单位点分析显示男性患者rs6494212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和基因型分布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317286、rs1044396、rs16969968、rs684513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CHRNA5基因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组成的单体型与两组疾病共病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基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rs131726、rs1044396、rs6494212及rs684513这4个位点的联合作用模式可能与两组疾病共病相关(P=0.002)。结论 CHRNA7(rs6494212)可能是中国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rs1317286、rs1044396、rs6494212及rs684513位点的联合作用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共病2型糖尿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2型糖尿病 乙酰胆碱受体 基因多态性 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中药防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罗超 涂斯婧 +4 位作者 赵苇苇 李宁宁 鞠培俊 徐一峰 陈剑华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1285-1289,共5页
抗精神病药物是临床上治疗精神类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的首选方案,然而却有导致患者代谢功能异常的风险。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功能异常(AIM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多靶点共同导致的结果。中医理论讲求“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抗精神病药物是临床上治疗精神类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的首选方案,然而却有导致患者代谢功能异常的风险。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功能异常(AIM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多靶点共同导致的结果。中医理论讲求“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因此中药在防治AIMD等复杂疾病中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本文就近10年中药汤剂、中成药和中药有效成分防治AIMD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开展深入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代谢功能异常 中药 综述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导致催乳素水平差异的机制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艳歌 于文娟 +1 位作者 沈一峰 李华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7-800,共4页
抗精神病药是目前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药物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其中高催乳素血症相对常见。但不同患者在血清催乳素水平、临床症状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临床个体差异大,存在很大争议。为进一步理解催乳素水平的异质性,... 抗精神病药是目前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药物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其中高催乳素血症相对常见。但不同患者在血清催乳素水平、临床症状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临床个体差异大,存在很大争议。为进一步理解催乳素水平的异质性,该文从抗精神病药的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 receptor,DRD2)阻断能力、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与DRD2的亲和力、对DRD2的抑制/激动作用及个体间遗传多态性等方面阐述催乳素水平差异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乳素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催乳素升高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何丝迪 于文娟 +1 位作者 余一旻 李华芳 《精神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458-463,共6页
高催乳素血症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且个体差异明显,可引起月经不调、泌乳、不育、骨质疏松以及乳腺癌等多种临床结局,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影响预后。目前多数研究通过备选基因检测高催乳素血症... 高催乳素血症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且个体差异明显,可引起月经不调、泌乳、不育、骨质疏松以及乳腺癌等多种临床结局,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影响预后。目前多数研究通过备选基因检测高催乳素血症的遗传易感性,本文对多巴胺(DA)和五羟色胺(5-HT)通路相关基因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催乳素(PRL)升高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为抗精神病药物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催乳素血症 抗精神病药物 多巴胺 五羟色胺 综述
下载PDF
中国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药物治疗和研究现状及国内外差距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睿 曾端 +2 位作者 和申 沈一峰 李华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6-168,共3页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是一种因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而引发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目前已尝试多种药物治疗TD,部分药物具有一定的疗效。然而,相对国外已经批准新药且疗效确切的治疗现状,我国TD治...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是一种因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而引发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目前已尝试多种药物治疗TD,部分药物具有一定的疗效。然而,相对国外已经批准新药且疗效确切的治疗现状,我国TD治疗与之有较大差距。新型单胺类囊泡转运体2(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 2,VMAT2)抑制剂的应用和相关研究是中国TD治疗的趋势和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运动障碍 药物治疗 戊苯那嗪 氘代丁苯那嗪
下载PDF
抑郁障碍患者精神运动性迟滞与血浆G-CSF、M-CSF水平的相关性
12
作者 耿艳红 王媺媞 +6 位作者 刘凤菊 徐逸 汪崇泽 范小荷 吕钦谕 马玮亮 洪武 《四川精神卫生》 2023年第6期485-490,共6页
背景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与神经炎症密切相关,且异质性高,细化亚型有助于明确抑郁障碍的生物标志物。精神运动性迟滞严重影响抑郁障碍转归,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既往研究提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可能... 背景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与神经炎症密切相关,且异质性高,细化亚型有助于明确抑郁障碍的生物标志物。精神运动性迟滞严重影响抑郁障碍转归,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既往研究提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可能参与伴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抑郁障碍发生过程,但目前研究不足。目的 分析抑郁障碍患者G-CSF和M-CSF水平与精神运动性迟滞的相关性,探索伴精神运动性迟滞抑郁障碍的潜在生物学特征。方法 纳入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50例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抑郁障碍严重程度。根据HAMD-17迟滞因子评分对患者分组:该因子评分≥8分者为迟滞组(n=22),<8分者为无迟滞组(n=28)。同期招募与患者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共22例。使用Luminex液相悬浮芯片技术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浆G-CSF和M-CSF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考查抑郁障碍患者HAMD-17迟滞因子评分与血浆G-CSF和M-CSF水平的关系。结果 抑郁障碍患者血浆G-CS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57.34(39.24,83.15)pg/mL vs. 71.47(61.20,79.99)pg/mL,Z=-2.098,P<0.05]。迟滞组、无迟滞组、健康对照组血浆G-CS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92(54.60,89.43)pg/mL vs. 47.80(33.41,74.66)pg/mL vs. 71.47(61.20,79.99)pg/mL,H=8.247,P=0.016],三组血浆M-CS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5(16.05,22.23)pg/mL vs. 13.05(11.43,17.50)pg/mL vs.18.95(14.59,22.88)pg/mL,H=7.620,P=0.022]。事后两两比较显示,无迟滞组血浆G-CS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调整后P<0.05),迟滞组血浆M-CSF水平高于无迟滞组(调整后P<0.05)。抑郁障碍患者HAMD-17迟滞因子评分与血浆M-CSF水平呈正相关(r=0.348,P<0.05)。结论 抑郁障碍患者精神运动性迟滞可能与血浆M-CSF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精神运动性迟滞 细胞因子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潘忠德 鞠培俊 +2 位作者 谢雯 张雪莹 朱翠珍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649-1652,共4页
精神分裂症病因学一直是临床上的中心问题,其中肠道菌群在肠-脑轴中的介导机制对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的探索至关重要。深入的了解肠道微生物群,解析不同种类的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不同疾病开发出多种可供选择的个性化疗法,可能会为解... 精神分裂症病因学一直是临床上的中心问题,其中肠道菌群在肠-脑轴中的介导机制对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的探索至关重要。深入的了解肠道微生物群,解析不同种类的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不同疾病开发出多种可供选择的个性化疗法,可能会为解决精神分裂症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新的探索方向,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本综述主要阐述肠道菌群异常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精神分裂症 微生物-肠-脑轴 16sRNA 宏基因组
下载PDF
体卫融合视域下易筋经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慧 涂斯婧 +6 位作者 陆如平 蒋琳娜 乔惠君 瞿林 李宁宁 罗超 陈剑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67-3173,共7页
目的基于“体卫融合”视域下,观察易筋经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等慢性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法,于2021年1-5月招募在上海市民政第一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20年)。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基于“体卫融合”视域下,观察易筋经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等慢性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法,于2021年1-5月招募在上海市民政第一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20年)。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易筋经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处理和适当活动;易筋经组在常规治疗方式处理的基础上,进行易筋经锻炼,每次锻炼40 min,每周2次,共计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重复性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RBANS)和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血液中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辅助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最终对照组和易筋经组各20例,入组时2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和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量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锻炼12周末,易筋经组PANSS评分降低,阴性症状、一般性症状和总分与锻炼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对照组相比,仅阴性症状评分有显著差异(t=2.953,P=0.005);易筋经组RBANS量表各项评分较锻炼前均显著升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也均较高(P<0.05);易筋经组CDSS量表评分较锻炼前显著降低(t=5.802,P<0.001),但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锻炼12周末,易筋经组BDNF水平较锻炼前有所升高,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IL-6(t=2.627,P=0.017)和TNF-α(t=5.549,P<0.001)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传统功法易筋经可以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本研究为中国特色“体卫融合”的实践积累了经验,也为进一步向其他基层精神卫生机构推广该方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卫融合 易筋经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功能性运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8
15
作者 尹豆 王含 +16 位作者 张玉虎 倪臻 陈燕 陈先文 窦荣花 洪桢 况伟宏 林国珍 王玉凯 王华龙 薛峥 许顺良 陈伟 陈海波 陈生弟 李春波 王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32-736,共5页
功能性运动障碍(functional movement disorders,FMDs)是一类常见的分离/转换性障碍,已成为运动障碍疾病的重要分支,但多数临床医师对此疾病的认知不足。基于此,本文综述了FMDs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期... 功能性运动障碍(functional movement disorders,FMDs)是一类常见的分离/转换性障碍,已成为运动障碍疾病的重要分支,但多数临床医师对此疾病的认知不足。基于此,本文综述了FMDs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FMDs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为准确治疗提供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运动障碍 诊断 治疗 共识
原文传递
罗汉果苷Ⅴ对地卓西平诱导的小鼠精神分裂症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鞠培俊 丁文华 +1 位作者 李晓波 王梦月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罗汉果苷Ⅴ(MogⅤ)对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建立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行为学影响。方法:40只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均分为对照组、MogⅤ组、模型组(MK801)和治疗组(MK801+MogⅤ);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旷场试验和前脉冲抑制(PPI)测... 目的:探讨罗汉果苷Ⅴ(MogⅤ)对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建立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行为学影响。方法:40只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均分为对照组、MogⅤ组、模型组(MK801)和治疗组(MK801+MogⅤ);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旷场试验和前脉冲抑制(PPI)测试,评估并比较各组小鼠自发活动量和感觉运动门控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表现出活动量明显增加[运动总距离(1324±197.7)cm vs(5209±476.4)cm;自发性运动次数(136±17.50)次vs(292.6±18.31)次;P均<0.001]和PPI受损[78 d B:(33.574±1.726)vs(10.311±2.317);84 d B:(43.260±5.008)vs(18.615±3.781);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活动量明显降低[(3155±831.9)cm、(202.3±16.63)次],PPI异常明显改善[(34.871±1.633)、(43.816±5.900)](P<0.05或P<0.01)。结论:MogⅤ对MK801所致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的高活动量和PPI受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苷Ⅴ 地卓西平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应用VRLab进行转化医学虚拟实验教学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平 刘俊文 +1 位作者 陈京红 李春波 《基础医学教育》 2016年第3期232-234,共3页
转化医学实验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促进转化医学实验教学的多样性,将自主开发的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教学软件尝试应用于医学生教学。结果表明:该软件有利于打造开放性实验室;能配合传统实验,提升教学效果;利于实验难点... 转化医学实验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促进转化医学实验教学的多样性,将自主开发的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教学软件尝试应用于医学生教学。结果表明:该软件有利于打造开放性实验室;能配合传统实验,提升教学效果;利于实验难点和重点的教学;并可开发网络教学价值,进而完善网络教学评估体系。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教学软件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并同时达到深入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推广素质教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实验室 转化医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苯二氮类药物暴露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关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彩萍 黄晶晶 李华芳 《精神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精神分裂症治疗中联用苯二氮类药物的现象较普遍,苯二氮类药物暴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存在一定风险。本文从苯二氮类药物暴露情况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干预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损害 苯二氮类药物
下载PDF
短程强化门诊心理干预对双相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洁 丁菲 +11 位作者 孙霞 王勇 卢卫红 薛莉莉 黄佳 吴志国 吴丹萍 叶尘宇 王宇 宋蕊 方贻儒 苑成梅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短程强化门诊心理干预项目(intensive outpatient program,IOP)对新近缓解(近4个月有1次急性发作,目前处于缓解期)双相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双相障碍患者按本人意愿分为研究组49例(常规药物治疗合并IOP)和对照组2... 目的:探讨短程强化门诊心理干预项目(intensive outpatient program,IOP)对新近缓解(近4个月有1次急性发作,目前处于缓解期)双相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双相障碍患者按本人意愿分为研究组49例(常规药物治疗合并IOP)和对照组26例(常规药物治疗)。使用药物依从性评价量表(MARS)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和干预结束3个月末评估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及干预结束3个月末MARS总分比较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在干预结束后MARS总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干预前、干预结束后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时及干预结束3个月末,研究组患者MARS总分持续上升,而对照组MARS总分在干预结束时下降,在干预结束3个月末上升。结论:IOP干预对新近缓解双相障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改善,促进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服药依从性 强化门诊心理干预
下载PDF
语音信号在精神疾病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静 崔东红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203-205,共3页
对目前语音信号作为精神疾病生物学指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精神疾病 语音信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