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长宁区25~35岁未育女性的生殖健康知晓现况及保健措施 被引量:3
1
作者 顾彦洁 黄贺 王丽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10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长宁区25~35岁未育女性的生殖健康知晓现况及保健措施。方法:选取上海市长宁区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居住的未育女性4089例,采用问卷形式对所有女性的一般情况、避孕、性观念等内容进行调查,将女性卫生保健、性观念/行为... 目的:探讨上海市长宁区25~35岁未育女性的生殖健康知晓现况及保健措施。方法:选取上海市长宁区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居住的未育女性4089例,采用问卷形式对所有女性的一般情况、避孕、性观念等内容进行调查,将女性卫生保健、性观念/行为等数据详细记录下来,然后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调查的未育女性对女性生殖道生理特点非常了解、一般了解、一知半解、完全不了解的分别有614例(15.3%)、2089例(52.2%)、1113例(27.8%)、187例(4.7%);对常见阴道炎的预防与保健知识非常了解、一般了解、一知半解、完全不了解的分别有318例(7.9%)、1885例(47.1%)、1212例(30.3%)、588例(14.7%);生殖感染发生次数≤1次、2~3次、≥4次的分别有2115例(52.8%)、1478例(36.9%)、410例(10.3%),当生殖道部位出现不适时选择立即就医、自行购药处理和不处理的分别有1201例(30.0%)、2111例(52.7%)、691例(17.3%);每天和性生活前后清洗外阴的分别有3008例(75.1%)、1785例(44.6%),清洗外阴时会用专用清洗液的有2010例(50.3%);有2412例(60.2%)在月经期间有性生活;2706例(32.4%)了解人工流产后1个月内应避免性生活。对于避孕方式的选择,分别有2625例(65.6%)、112例(2.8%)、112例(2.8%)、204例(5.1%)、308例(7.7%)、201例(5.0%)、199例(5.0%)、105例(2.6%)、101例(2.5%)表示会选择男用避孕套、女用避孕套、女性外用避孕药、安全期避孕、短效口服避孕药、长效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环、手术结扎、皮下埋植的方法。结论:上海市长宁区25~35岁未育女性的生殖健康知晓现况不容乐观,需要临床积极采取有效的保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长宁区 25~35岁 未育女性 生殖健康 现况 保健措施
下载PDF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免疫稳态平衡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许烨烨(综述) 任丽萍(审校) 《贵州医药》 2025年第1期44-47,共4页
成功怀孕涉及不同的母体生理变化,胎儿和母体之间通过细胞因子、血管生成介质和激素的某些复杂相互作用,形成母胎免疫耐受,维持正常的妊娠状态。目前普遍认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母胎界面免疫稳态平衡紊乱有关,与免疫机制之间存在显... 成功怀孕涉及不同的母体生理变化,胎儿和母体之间通过细胞因子、血管生成介质和激素的某些复杂相互作用,形成母胎免疫耐受,维持正常的妊娠状态。目前普遍认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母胎界面免疫稳态平衡紊乱有关,与免疫机制之间存在显著关系。本文通过综述免疫稳态平衡紊乱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中可能起到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免疫稳态 紊乱
下载PDF
胎膜早破患者无乳链球菌、加德纳菌与妊娠结局和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维贵 俞萌 罗大江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57-560,共4页
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PROM)患者无乳链球菌(GBS)、加德纳菌和妊娠结局、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妊娠结局分成早产PROM组(n=110)和足月PROM组(n=88),结合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分成绒毛膜羊膜炎... 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PROM)患者无乳链球菌(GBS)、加德纳菌和妊娠结局、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妊娠结局分成早产PROM组(n=110)和足月PROM组(n=88),结合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分成绒毛膜羊膜炎阳性组(n=140)和阴性组(n=58),统计早产PROM组和足月PROM组的GBS、加德纳菌阳性率情况,对比绒毛膜羊膜炎、GBS、加德纳菌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早产以及新生儿感染率,比较绒毛膜羊膜炎阳性与阴性组的GBS、加德纳菌阳性率,分析各项指标和妊娠结局以及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结果 早产PROM组的GBS、加德纳菌阳性率高于足月PROM组,绒毛膜羊膜炎阳性组的GBS、加德纳菌阳性率、早产发生率及新生儿感染率高于阴性组,GBS、加德纳菌阳性患者的早产发生率高于阴性患者,GBS阳性患者的新生儿感染率高于阴性患者,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感染和加德纳菌感染、早产、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感染率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PROM患者加德纳菌、GBS阳性表达会增加早产风险,GBS阳性表达会增加新生儿感染风险,加德纳菌、GBS阳性表达和绒毛膜羊膜炎发生存在较高相关性,结合上述指标能为临床预防有关不良后果带来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加德纳菌 无乳链球菌 妊娠结局 绒毛膜羊膜炎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治疗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阴道微环境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艳 肖金银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治疗对宫颈上皮内瘤变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阴道微环境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10月于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妇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 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治疗对宫颈上皮内瘤变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阴道微环境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10月于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妇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A组50例,行LEEP术治疗,B组50例,行LEEP术后联合应用干扰素治疗3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微生态恢复情况、相关炎症因子、相关免疫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B组治疗后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较于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后三者水平均低于A组,此外,B组治疗后相关免疫指标CD3^(+)、CD4^(+)、CD4^(+)/CD8^(+)较于治疗前均升高且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阴道菌群密集度Ⅱ级-Ⅲ级占比以及阴道菌群多样性Ⅱ级-Ⅲ级占比均高于术前,且B组术后上述数据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治疗有利于引导阴道微生态环境的改善,减少炎症,提升宫颈免疫力,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类 宫颈上皮内瘤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阴道微环境
下载PDF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维生素D与母胎界面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许烨烨 任丽萍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血清维生素D[25-(OH)D]与母胎界面、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血清维生素D[25-(OH)D]与母胎界面、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0例URSA患者做为观察对象(URSA组),另选同期要求人工流产的正常早孕妇女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及蜕膜组织IFN-γ、IL-4、IL-17、TGF-β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25-(OH)D水平,Pearson法分析URSA患者血清25-(OH)D与IFN-γ、IL-4、IL-17、TGF-β的相关性。结果 URSA组患者蜕膜组织中IFN-γ、IL-17水平分别为(11.3±2.6)pg/ml、(20.3±3.6)pg/ml,高于对照组的(4.6±0.9)pg/ml、(12.4±2.2)pg/ml(P<0.05),IL-4、TGF-β水平分别为(9.6±2.8)pg/ml、(15.6±3.5)pg/ml,低于对照组的(15.5±3.2)pg/ml、(24.2±4.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A组患者血清IFN-γ、IL-17水平分别为(18.9±3.6)pg/ml、(41±7)pg/ml,高于对照组的(12.6±2.6)pg/ml、(28±6)pg/ml (P<0.05),IL-4、TGF-β、25-(OH)D水平分别为(25±5)pg/ml、(45±6)pg/ml、(27±5)ng/ml,低于对照组的(33±6)pg/ml、(52±8)pg/ml、(45±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A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蜕膜组织及血清IFN-γ、IL-17水平呈负相关,与蜕膜组织及血清IL-4、TGF-β水平呈正相关(P<0.05);使用维生素D治疗后,URSA组患者血清IFN-γ、IL-17水平分别为(14.2±2.8)pg/ml、(33.7±5.0)pg/ml,低于治疗前的(18.9±3.6)pg/ml、(41.2±6.8)pg/ml(P<0.05),IL-4、TGF-β水平分别为(28±4)pg/ml、(49±5)pg/ml,高于治疗前的(25±5)pg/ml、(45±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SA患者的IFN-γ、IL-17水平升高,IL-4、TGF-β水平降低,与25-(OH)D缺乏有关,补充25-(OH)D可调节IFN-γ、IL-4、IL-17、TGF-β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7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阴道钳夹宫颈组织联合第三产程处理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顾彦洁 董佳倩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601-603,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钳夹双侧宫颈顶端组织联合第三产程处理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856例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8例,观察组给予经阴道钳夹双侧宫颈顶端组织联合第三产程处理,对照组... 【目的】探讨阴道钳夹双侧宫颈顶端组织联合第三产程处理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856例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8例,观察组给予经阴道钳夹双侧宫颈顶端组织联合第三产程处理,对照组仅给予经阴道钳夹双侧宫颈顶端组织。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前和产后30 min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生命体征指标及产后15 min、2 h、24 h出血量和产后24 h、72 h、120 h宫底高度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15 min、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24 h、72 h、120 h宫底高度变化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Hb、HCT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30 min,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风险孕妇,采取阴道钳夹双侧宫颈顶端组织联合第三产程处理,能有效调节产妇产后心率和血压,减少产后出血量及Hb、HCT的下降幅度,增加子宫收缩力,降低产后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产程 第三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Hcy及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何丽梅 李海川 +2 位作者 仲伟国 傅启华 龚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81-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妊高征患者86例(疾病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妊高征患者86例(疾病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3个亚组),同时纳入健康妊娠女性200例(正常妊娠组)和健康非妊娠女性150例(健康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进行Hcy、尿酸(UA)、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检测,并进行分析。此外,对86例妊高征患者的MTHFR基因进行测序,利用Chromas软件对测序结果跟健康人群进行比对,找出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正常妊娠组相比,疾病组Hcy、UA、Cr及BUN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以上指标在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升高(P<0.05)。MTHFR C677T基因型与Hcy具有相关性(P<0.05),Hcy在TT基因型患者中的水平高于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患者(P<0.05)。结论Hcy及肾功能指标可作为妊高征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的检测可为妊高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依据,为发现妊高征高危人群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肾功能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下载PDF
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孕妇孕期体重的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董淑筠 伍晓倩 +1 位作者 秦毓秀 张慧群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分析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孕妇孕期增重的范围 ,为指导孕期营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孕妇按孕前体质指数大小分为 3组 ,计算各组孕妇孕期增重范围。 结果 低体重组、理想体重组及超重组孕妇孕期平均增重分别为 (16 .2± 4... 目的 分析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孕妇孕期增重的范围 ,为指导孕期营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孕妇按孕前体质指数大小分为 3组 ,计算各组孕妇孕期增重范围。 结果 低体重组、理想体重组及超重组孕妇孕期平均增重分别为 (16 .2± 4 .0 ) kg、 (15 .7± 4 .4 ) kg、 (13.2± 4 .3) kg,低体重及理想体重组妇女孕期增重大于超重妇女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孕中期体重增长幅度大于孕晚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分娩 正常出生体重儿 孕妇 孕期 体重 体质指数
下载PDF
P16INK4A、Ki-67共表达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尹璐 郑磊贞 赵学军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459-462,I0004,共5页
目的研究p16基因(P16^INK4A)、Ki⁃67共表达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和经济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诊的液基细胞学(LCT)诊断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女性病人43... 目的研究p16基因(P16^INK4A)、Ki⁃67共表达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和经济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诊的液基细胞学(LCT)诊断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女性病人431例,其中因细胞量不足、细胞学不满意无法行P16/Ki⁃67双染剔除21例,最终有效标本数量为410例,均经采取P16^INK4A、Ki⁃67单染及P16/Ki⁃67双染检测,以阴道镜活检作为金标准,分析P16^INK4A、Ki⁃67对CIN的诊断价值(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联性。结果(1)P16^INK4A、Ki⁃67与HPV感染关联性: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P16^INK4A、Ki⁃67与HPV感染呈正相关(r1=0.572,P1=0.005;r2=0.554,P2=0.011);(2)阴道镜活检结果:经阴道镜活检,410例LCT诊断为≥ASCUS女性病人中,132例为阳性病人,占32.20%,阴性病人278例,占67.80%;(3)P16^INK4A、Ki⁃67诊断结果:P16^INK4A单染检查,阳性144例,阴性266例;Ki⁃67单染检查,阳性143例,阴性267例;P16/Ki⁃67双染检查,阳性168例,阴性242例;(4)诊断价值:P16/Ki⁃67双染诊断准确性90.27%、敏感性98.48%高于P16^INK4A、Ki⁃67单染(85.37%、84.15%)、(81.82%、79.55%)(P<0.05);P16/Ki⁃67双染诊断特异性86.33%与P16^INK4A单染87.05%、Ki⁃67单染86.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INK4A、Ki⁃67应用于CIN鉴别诊断中,与HPV感染具有正相关关系,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敏感性,为临床判断CIN病情程度、制定治疗方案等提供有力参考依据。但P16^INK4A、Ki⁃67及P16/Ki⁃67双染检测经济费用较高,致使临床应用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Ki⁃67抗原 基因 p16 阴道镜检查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发生发展与p16/Ki-67共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尹璐 郑磊贞 +1 位作者 马成斌 赵学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1032-1035,共4页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属于宫颈癌前病变,虽然CIN进展成宫颈癌时间一般较长,但其发病率增多及发病年龄变小,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宫颈癌筛查技术的进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高级...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属于宫颈癌前病变,虽然CIN进展成宫颈癌时间一般较长,但其发病率增多及发病年龄变小,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宫颈癌筛查技术的进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高级别的宫颈癌上皮内瘤样变的早期检查确认并进行阻断已成为筛查的目标。p16被认为是发现最早的抑癌基因,在鉴别低级别与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有重要作用。Ki-67为常见肿瘤标志物,在多种肿瘤中表达。p16/Ki-67双染为新型宫颈病变筛查或诊断方法,即同一细胞内检测到p16、Ki-67共表达,则提示细胞周期失调,考虑为宫颈上皮内高级别瘤样病变。国内近年有研究报道p16和Ki-67在CIN中的作用,未见到相关的综述报道。本文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与p16/Ki-67共表达的相关性作一综述,为临床宫颈病变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p16/Ki-67 双染 相关性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栓弹力图、D二聚体及活化蛋白C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丽梅 朱秀娟 +2 位作者 肖春 傅启华 龚波 《血栓与止血学》 2020年第5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征)患者血栓弹力图(TEG)、D二聚体(D-D)及活化蛋白C(APC)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妊高征患者86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妊高征组进一步分为妊娠高血压组3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6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0...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征)患者血栓弹力图(TEG)、D二聚体(D-D)及活化蛋白C(APC)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妊高征患者86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妊高征组进一步分为妊娠高血压组3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6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同时纳入正常妊娠女性(正常妊娠组)255例和正常非妊娠女性(正常对照组)60例,采集样本进行TEG,D-D和APC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此外,对86例妊高征患者样本的FV Leiden、FII G20210 A基因进行Sanger测序,利用Chromas序列比对软件对测序结果与正常人群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找出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正常妊娠组相比,妊高征组TEG中的凝血反应时间(R值)和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以及APC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TEG中最大振幅(MA值)和凝血形成速率(Angle角)以及D-D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且各参数随着病情进展发生相应变化。Angle角与D-D呈正相关,值K与D-D呈负相关,其余参数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FV Leiden和FII G20210 A基因型均未监测到突变位点。结论FV Leiden和FII G20210 A基因突变并非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TEG、D-D及APC联合检测对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及时诊断、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D二聚体 妊娠高血压疾病 活化蛋白C
下载PDF
骨质疏松与营养 被引量:8
12
作者 杜红巧 马骏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营养学 骨骼疾病 危险因素 维生素D 维生素K 碳水化合物 骨骼结构
下载PDF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复发率及远期妊娠率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马春晶 赵兴会 +1 位作者 朱春燕 尚秀敏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4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子宫内膜息肉(EP)合并不孕患者复发率及远期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7月就诊的EP合并不孕98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51例)2组。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子宫内膜息肉(EP)合并不孕患者复发率及远期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7月就诊的EP合并不孕98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51例)2组。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宫腔镜清宫术。比较2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复发率、远期妊娠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前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月经量均较术前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EP合并不孕患者能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复发率,提高远期妊娠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子宫内膜 不孕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宫腔镜 复发率 妊娠率 并发症
下载PDF
运用多科室联合门诊模式进行孕妇体质量管理对妊娠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莫婷燕 蔡蓓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5期2229-2231,共3页
目的观察运用多科室联合门诊模式进行孕妇体质量管理对妊娠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建档孕妇820例,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均超过24 kg/m~2,根据孕期体质量管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410例)和对照组(410例)。对... 目的观察运用多科室联合门诊模式进行孕妇体质量管理对妊娠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建档孕妇820例,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均超过24 kg/m~2,根据孕期体质量管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410例)和对照组(410例)。对照组按照一般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即通过发放孕期注意事项及指导手册并在孕妇产检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饮食及运动指导;研究组则定期运用多科室联合门诊模式进行孕期体质量管理干预,通过健康教育、营养及运动指导等多种方式实施全程干预,确保孕妇体质量增长处于合理水平。分析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分娩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孕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膜早破、早产、脐带绕颈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期糖尿病、羊水异常、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生儿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巨大儿的发生率、围生儿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多科室联合门诊模式进行孕妇体质量管理,不仅可以维持孕产妇的健康状态,而且可显著降低妊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联合门诊 孕期体质量管理 母婴结局 健康指导 妊娠并发症
下载PDF
用血栓弹力图分析仪检测不同妊娠期孕妇的凝血功能 被引量:11
15
作者 龚波 俞菁 +3 位作者 胡荷宇 章莉 金皖玲 何虹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5-476,共2页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分析仪检测并评价妊娠不同时期的正常孕妇凝血功能。方法选择153例正常妊娠妇女(早孕26例、中孕59例、晚孕68例)及23例未孕妇女进行TEG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妊娠组的R、K值与未孕组比较...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分析仪检测并评价妊娠不同时期的正常孕妇凝血功能。方法选择153例正常妊娠妇女(早孕26例、中孕59例、晚孕68例)及23例未孕妇女进行TEG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妊娠组的R、K值与未孕组比较明显缩短,Angel、MA值以及CI指数明显升高(P均<0.05)。早孕组的Angle值较未孕组明显增大(P<0.05);中、晚孕组的K值、Angel、MA值以及CI指数较早孕组明显升高(P<0.05);晚孕组的MA值较中孕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TEG分析仪可用于妊娠不同时期孕妇凝血功能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妊娠 血栓前状态
下载PDF
围绝经期妇女不同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陆琴 李文佼 金皖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96-3298,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不同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与骨密度(BM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围绝经期妇女160例,其中绝经前者80例,绝经后者80例,比较绝经前后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并统计绝经前后不同雌二醇、卵泡刺激素水平与BMD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不同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与骨密度(BM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围绝经期妇女160例,其中绝经前者80例,绝经后者80例,比较绝经前后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并统计绝经前后不同雌二醇、卵泡刺激素水平与BMD之间的关系。结果绝经前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绝经后(P<0.05),卵泡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绝经后(P<0.05),绝经前雌二醇水平正常者腰椎和股骨颈的BMD显著高于雌二醇水平偏低者(P<0.05),绝经后雌二醇水平正常者其BMD与雌二醇水平偏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和绝经后,其卵泡刺激素正常者其腰椎和股骨颈的BMD显著高于卵泡刺激素升高者(P<0.05),绝经后卵泡刺激素正常者其BMD显著低于绝经前绝经后卵泡刺激素正常者(P<0.05),绝经后卵泡刺激素升高者其BMD显著低于绝经后卵泡刺激素升高者(P<0.05)。结论雌二醇对绝经前BMD影响较大,卵泡刺激素对BMD的影响贯穿于围绝经期的整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雌二醇 卵泡刺激素 骨密度
下载PDF
多科室联合孕期体质量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谢飞舟 蔡蓓珺 +3 位作者 唐龙英 王毅华 任丽萍 张婷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131-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多科室联合孕期体质量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早筛门诊拟建卡,孕前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参照我国BMI超重指标),同意参加妊娠期体质量管理联合门诊的妊娠早期产妇... 目的探讨多科室联合孕期体质量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早筛门诊拟建卡,孕前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参照我国BMI超重指标),同意参加妊娠期体质量管理联合门诊的妊娠早期产妇750例作为观察组,定期开展多科室联合孕期的体质量管理,对研究对象进行健康教育、营养及运动指导,在妊娠期进行全程干预,将体质量增长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早筛门诊拟建卡,孕前BMI>24 kg/m2,不参加妊娠期体质量联合管理的妊娠早期产妇7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于产检时进行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发放运动指导宣传资料。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相关情况和围产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胎膜早破(14.93%vs 16.00%)、子痫前期(2.67%vs 3.33%)、脐带绕颈(28.67%vs 32.00%)及早产(2.00%vs 3.33%)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贫血(2.00%vs 16.67%)、妊娠期糖尿病(0.67%vs 2.00%)、剖宫产(26.00%vs 40.00%)、产后出血(0.67%vs3.33%)及羊水异常(1.20%vs 4.00%)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胎儿窘迫(6.67%vs 8.00%)、胎婴儿畸形(1.20%vs 0.67%)、新生儿窒息(5.33%vs 6.00%)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围产儿的平均体质量为(3 411.24±405.30) 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 492.31±485.35) g,巨大儿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科室联合孕期体质量管理保证母体营养供应的同时,避免了因营养因素导致的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避免产妇的营养失衡,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体质量管理 不良妊娠结局 妊娠并发症 胎膜早破 围产儿
下载PDF
聚甲酚磺醛阴道栓联合LEEP术治疗HPV持续感染对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旭杰 肖金银 +1 位作者 刘研 蒋洪波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942-943,共2页
目的探讨聚甲酚磺醛阴道栓联合LEEP术治疗HPV持续感染对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术治疗... 目的探讨聚甲酚磺醛阴道栓联合LEEP术治疗HPV持续感染对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聚甲酚磺醛阴道栓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女性功能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阴道出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SFI评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甲酚磺醛阴道栓联合LEEP术治疗HPV持续感染相比于单纯LEEP术治疗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创面愈合快,预后性功能可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酚磺醛阴道栓 LEEP HPV 创面愈合时间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行环形电刀切除术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肖金银 杨玲 钱芳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患者孕前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行环形电刀切除(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后,对后续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因HSIL(CIN2或CIN3)孕前行... 目的探讨患者孕前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行环形电刀切除(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后,对后续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因HSIL(CIN2或CIN3)孕前行LEEP术且术后随访宫颈无阳性发现的55例孕妇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孕前未行LEEP术、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无阳性发现的55例孕妇作为对照组。2组孕妇均定期接受产检并给予健康指导,且皆在该院分娩,对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率和围生儿不良分娩结局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的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分别为21.73%、54.34%,高于对照组的4.00%、30.00%,而研究组孕妇的阴道产率为45.65%,低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采用LEEP术治疗的HSIL产妇,对其术后的妊娠结局未见影响,但会增加剖宫产率及产钳助产率,这可能与LEEP术后宫颈疤痕的形成及宫颈长度、弹性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EP手术 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妊娠结局 分娩方式
下载PDF
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20
作者 周艳 陈晓西 《癌症进展》 2022年第12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0例接受早期宫颈癌筛查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及TCT,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宫颈细胞...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0例接受早期宫颈癌筛查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及TCT,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的阳性率为30%(30/100),TCT的阳性率为32%(32/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诊断早期宫颈癌的灵敏度为75.00%(12/16),特异度为78.57%(66/84);TCT诊断早期宫颈癌的灵敏度为56.25%(9/16),特异度为72.62%(61/84);两种方式联合诊断早期宫颈癌的灵敏度为93.75%(15/16),特异度为88.10%(74/84)。结论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TCT诊断宫颈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为宫颈癌的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阳性率 病理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