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SS和逆行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段骨折 被引量:4
1
作者 秦强 殷潇凡 +1 位作者 徐俊 吴旭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LISS和逆行股骨髓内钉(GSH)内固定治疗股骨远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股骨远段骨折患者根据骨折AO/ASIF分型分别采用LISS钢板(25例,A3型、B型C型)和GSH(20例,A1型、A2型)内固定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45例均获得随访... 目的探讨LISS和逆行股骨髓内钉(GSH)内固定治疗股骨远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股骨远段骨折患者根据骨折AO/ASIF分型分别采用LISS钢板(25例,A3型、B型C型)和GSH(20例,A1型、A2型)内固定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4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20个月。骨折均愈合,其中2例为延迟愈合。2例螺钉退出,未发生感染。结论 LISS钢板和GSH各有优势,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宜的内固定系统,是获得满意骨折复位和膝关节功能良好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LISS 逆行股骨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腓侧锁定接骨板桥接治疗胫骨下段骨折 被引量:5
2
作者 秦强 殷潇凡 徐俊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5期563-565,共3页
目的探讨腓侧锁定接骨板桥接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采用腓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结果 4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25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其中骨折延迟愈合4例,未发生内固定断裂。创面皮肤浅表坏死2例,深... 目的探讨腓侧锁定接骨板桥接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采用腓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结果 4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25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其中骨折延迟愈合4例,未发生内固定断裂。创面皮肤浅表坏死2例,深部感染1例。骨折复位情况影像学评估:解剖复位38例,复位一般10例。按Mazur踝关节功能系统评分标准:优40例,良6例,可2例。结论合理评估软组织条件,掌握手术时机,关节面解剖复位,腓侧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下段骨折 腓侧锁定接骨板
下载PDF
颈椎病对颈脊柱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宝兴 戴克戎 王以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62-166,共5页
本研究采用数字化X线电视分析系统,对26例颈椎病患者下颈椎各节段的活动度进行动态观察,发现颈椎病患者颈脊柱活动度明显小于正常,活动减少主要发生在退变节段。退变节段的活动障碍,可使整个颈脊柱的运动规律和幅度发生变化,导... 本研究采用数字化X线电视分析系统,对26例颈椎病患者下颈椎各节段的活动度进行动态观察,发现颈椎病患者颈脊柱活动度明显小于正常,活动减少主要发生在退变节段。退变节段的活动障碍,可使整个颈脊柱的运动规律和幅度发生变化,导致应力分布紊乱,从而进一步加重退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脊柱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膝关节交叉韧带功能束空间曲线长度的三维动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容可 王海鹏 +5 位作者 王友 殷潇凡 杨东 陈炯 夏庆泉 谷辉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9-345,共7页
目的分析前、后交叉韧带功能束在膝关节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研究交叉韧带损伤机制和移植物重建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具无病理改变的膝关节节段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精确解剖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功能束在股骨与胫骨附着点,然后分... 目的分析前、后交叉韧带功能束在膝关节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研究交叉韧带损伤机制和移植物重建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具无病理改变的膝关节节段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精确解剖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功能束在股骨与胫骨附着点,然后分别于膝关节在0°、30°、60°、90°、120°进行CT扫描,应用Mimics及ANSYS软件对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建立包含交叉韧带附着点的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最后应用ANSYS及CATIA软件确立前、后交叉韧带功能束附着部及功能束各平行切面的中心点,连接各中心点的长度,拟合得到以上5个角度各功能束中心点之间的曲线距离,即韧带的真实长度。结果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的前内侧束(anteriormedialbundle,AMB)在0°-90°的范围内随着屈曲角度增加距离逐渐增大,到120°时距离稍有减小;其后外侧束(posteriorlateralbundle,PLB)在0°-90°的范围内随着屈曲角度增加距离逐渐减小,到120。时距离稍有增加。后交叉韧带(posteriorcruciateligament,PCL)的前外侧束(anteriorlateralbundle,ALB)和后内侧束(posteriormedialbundle,PMB)在0°-120°的范围内随着屈曲角度增加距离逐渐增大。交叉韧带各功能束的长度变化在总体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膝关节的屈曲过程中,ACL双束之间起到交互作用,而PCL双束之间起到协同作用。通过建立膝关节交叉韧带功能束的有限元模型,更能真实反映交叉韧带的实际长度,为研究交叉韧带各功能束在运动中的真实长度变化提供了合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交叉韧带 功能束 曲线长度
原文传递
膝后内侧切口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振宇 李西凡 +3 位作者 夏庆泉 容可 吴旭华 郑龙坡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2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经膝后内侧切口用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52例,经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应用锚... 目的探讨经膝后内侧切口用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52例,经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应用锚钉固定骨折块,术后2周行膝关节功能康复锻炼。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活动度,应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对术前及术后9个月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9~14个月随访(平均11.4个月),骨折一期愈合时间8~14周。术后膝关节稳定,活动功能良好。后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由阳性转为阴性,伸屈膝活动度正常。术前Lysholm评分为(59.4±6.0)分,关节活动度为(79.2±11.3)°;术后9个月Lysholm评分为(93.4±3.0)分,关节活动度为(137.3±5.9)°。因此术后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术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安全可靠,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后内侧切口 后交叉韧带 止点骨折 锚钉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递进性健康教育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0
6
作者 刘方 暴晨 范蕴非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1年第4期830-833,共4页
目的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结合递进性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12月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术患者13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66)。对照组给予... 目的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结合递进性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12月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术患者13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66)。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干预基础上,给予ERAS理念结合递进性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评估)和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2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3%(2/66)vs 16.67%(11/66),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8.48%(65/66)vs 83.33%(55/66),P<0.05)]。结论ERAS理念结合递进性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康复效果较好,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部 骨折 加速康复外科 递进性健康教育 术后康复 满意度
下载PDF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殷叶琳 索迎春 康艳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9期2551-2553,共3页
目的 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骨科于2020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 目的 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骨科于2020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干预,干预周期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腰椎功能[Oswest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疗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变化。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AS、ODI评分分别为(1.39±0.42)分、(7.42±2.6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0.61)分、(11.69±3.31)分,JOA评分为(26.34±4.9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55±4.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中的心理健康总评分(MCS)和生理健康总评分(PCS)分别为(80.43±4.78)分、(84.39±6.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0±5.27)分、(79.63±5.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术后康复,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肌群训练 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自然演变的MRI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建兴 张晓阳 徐俊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6-577,共2页
目的通过MRI跟踪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的自然演变。方法初患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分为膨隆型(19例),破裂型(20例)和游离型(15例)3组,定时复查MRI并测量矢状面下突出椎间盘造成的椎管狭窄程度和横截面下椎间盘突出占椎管的面积,观察不同病程... 目的通过MRI跟踪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的自然演变。方法初患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分为膨隆型(19例),破裂型(20例)和游离型(15例)3组,定时复查MRI并测量矢状面下突出椎间盘造成的椎管狭窄程度和横截面下椎间盘突出占椎管的面积,观察不同病程时髓核突出的变化,平均观察时间18.6个月。结果随时间迁移,有28例(51.8%)突出椎间盘发生自行缩小变化,椎管狭窄率和椎间盘占位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膨隆型2例(10.5%),破裂型13例(65%),游离型13例(86.7%)。突出髓核在6个月内缩小最为明显,病程1年以后趋静止。结论椎间盘突出后突出椎间盘可发生自行吸收缩小,这种变化在突出椎间盘越大、纤维环损伤严重时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核磁共振 自然演变
下载PDF
磷酸三钙植骨治疗胫骨远端骨缺损后的骨组织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剑勇 殷潇凡 徐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8期7037-7041,共5页
背景:磷酸三钙作为植骨材料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多数研究属于体外研究、动物模型研究或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观察多孔磷酸三钙应用于胫骨远端骨折骨缺损治疗后的骨组织学变化。方法:对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部分患者使... 背景:磷酸三钙作为植骨材料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多数研究属于体外研究、动物模型研究或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观察多孔磷酸三钙应用于胫骨远端骨折骨缺损治疗后的骨组织学变化。方法:对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部分患者使用磷酸三钙植骨治疗,观察标本的降解。骨折愈合后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并在原植骨区取极少量骨组织标本再次行组织学观察,比较骨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植骨后患者新生骨组织中成骨细胞增生活跃,骨细胞分化成熟,密度增大,骨小梁密度增宽,骨小梁间纤维组织增生伴毛细血管增生。说明应用多孔磷酸三钙填充骨缺损,新骨生成良好,细胞繁殖旺盛,生物相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磷酸三钙 植骨 组织学观察 骨材料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磷酸三钙填充骨缺损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俊 殷潇凡 +1 位作者 谷辉杰 秦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3期6959-6965,共7页
背景:目前治疗骨缺损以植骨为主,其中磷酸三钙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人工骨材料,但对于磷酸三钙的植骨效果仍有争议,其治疗骨缺损的机制尚无详细报道。目的:观察磷酸三钙植骨填充于骨缺损区后,局部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浓度... 背景:目前治疗骨缺损以植骨为主,其中磷酸三钙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人工骨材料,但对于磷酸三钙的植骨效果仍有争议,其治疗骨缺损的机制尚无详细报道。目的:观察磷酸三钙植骨填充于骨缺损区后,局部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浓度变化及骨愈合情况。方法:取C57小鼠48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切除右侧股骨干中部2 mm长的骨干和骨膜制作单侧股骨缺损模型,实验组于骨缺损处植入磷酸三钙,对照组不植入任何物质。术后1-4周拍摄X射线片观察骨愈合情况,随后处死动物,植骨区取材,通过Elisa法测定样本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结果与结论:X射线显示,实验组术后2周时骨折大部分愈合,小部分骨皮质未完全愈合,3周时骨折基本愈合,仍有少量磷酸三钙残留,4周时骨折完全愈合,周围骨痂生长明显,磷酸三钙基本吸收;对照组术后一二周时仍可见骨折线,第3周时可见骨折线模糊,第4周时骨折部分愈合,部分骨皮质未愈合。实验组不同时间点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磷酸三钙植骨治疗可通过上调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类 骨形态发生蛋白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下载PDF
加长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SeinsheimerⅡ~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 被引量:5
11
作者 秦强 殷潇凡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75-275,共1页
2008年10月~2013年8月,我科采用加长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48例SeinsheimerⅡ~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48例,男22例,女26例,年龄54~95岁。
关键词 加长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转子下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建洪 唐虹 +1 位作者 邹玥 刘建兴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718-721,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随机分为ESWT组(n=33)和对照组(n=32),分别予以低能量冲击波和磁振热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随机分为ESWT组(n=33)和对照组(n=32),分别予以低能量冲击波和磁振热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问卷(RMDQ)、指地距离(FFD)对两组病人进行腰部疼痛和功能评价。结果治疗后ESWT组和对照组VAS、RMDQ评分及FFD均进行性改善(F=291.91~668.19,P<0.01);治疗后1周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4周ESWT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F=14.18~112.36,P<0.01)。结论ESWT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症状,抑制疼痛,提高腰部柔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体外冲击波疗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前外侧与后外侧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容可 李小六 +1 位作者 周研 魏新萍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27-729,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前外侧手术入路与后外侧手术入路对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将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前外侧组和后外侧组,各30例;2组分别给予治疗前后评定和综合康复训练,观察2组患者置换术前和置换术后康复...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前外侧手术入路与后外侧手术入路对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将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前外侧组和后外侧组,各30例;2组分别给予治疗前后评定和综合康复训练,观察2组患者置换术前和置换术后康复治疗第3天、第10天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周径测量变化。结果:2组患者置换术后康复治疗第3天和第10天A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置换术后康复治疗第3天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置换术后康复治疗第3天和第10天周径测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不大,但前外侧组疼痛与肿胀较后外侧组改善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入路 康复
下载PDF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容可 李小六 +2 位作者 夏庆泉 吴旭华 陈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580-581,共2页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83例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常规康复组和综合康复组两个组别。常规康复组给予常规康复疗法;综合康复组给予综合康复疗法。结果:(1)综合...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83例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常规康复组和综合康复组两个组别。常规康复组给予常规康复疗法;综合康复组给予综合康复疗法。结果:(1)综合康复组相比于常规康复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P〈0.05:(2)治疗前两组肘关节活动度ROM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相似,t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P〉O.05;治疗后综合康复组相比于常规康复组肘关节活动度ROM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提高其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疗法 上肢骨折术 肘关节功能障碍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踝关节内翻扭伤致腓总神经损伤的诊治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家声 《临床骨科杂志》 2000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 探讨踝关节内翻扭伤致腓总神经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 2 0例踝关节扭伤出现腓总神经损伤症状者行腓总神经探查术 ,切开减压 ,松解腓总神经。结果  15例 3个月感觉功能部分恢复 ,6个月~ 1年内肌力恢复至 4级。
关键词 腓神经损伤 踝关节损伤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磁性矫正器治疗槌状指畸形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容可 王永帅 +11 位作者 买买提吐逊·依明 张云龙 董鑫 代俊 夏庆泉 殷潇凡 陈炯 张懿鸣 余月明 王明海 吴旭华 冯亮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2期216-221,共6页
目的:探讨槌状指畸形磁性矫正器治疗槌状指畸形的可行性。方法:将新鲜尸体手指标本植入相应大小的永磁铁钉,观察其伸指和屈指效果,分析此方法治疗槌状指畸形的可行性。结果:5例手指标本剔除皮肤、筋膜等软组织,保留手指伸、屈指肌腱,置... 目的:探讨槌状指畸形磁性矫正器治疗槌状指畸形的可行性。方法:将新鲜尸体手指标本植入相应大小的永磁铁钉,观察其伸指和屈指效果,分析此方法治疗槌状指畸形的可行性。结果:5例手指标本剔除皮肤、筋膜等软组织,保留手指伸、屈指肌腱,置入永磁铁钉后,根据Dargan功能评定法评定手指关节功能:优3例,良1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80%。15例手指标本在保留所有组织后,模拟临床进行手术,采用掌侧入路植入相应大小的永磁铁钉,根据Dargan功能评定法评定术后患指关节功能:优10例,良4例,可0例,差1例,评分优良率为93.3%。所有标本术后的屈指活动范围与术前无区别。结论:槌状指畸形磁性矫正器治疗槌状指畸形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槌状指 永磁铁钉 矫正器 畸形
下载PDF
趾总神经卡压综合症
17
作者 彭家声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9年第S1期345-345,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卡压综合症 假性神经瘤 保守治疗 神经松解术 神经病理 跖骨头 横韧带 切除术 神经痛 皮肤感觉
下载PDF
步态分析系统在髌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指导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探讨
18
作者 张懿鸣 黄中岳 +3 位作者 徐俊 周开锋 程向阳 陈广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1期1023-1023,共1页
目的:探讨步态分析系统在髌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指导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髌骨骨折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Footscan步态分析系... 目的:探讨步态分析系统在髌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指导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髌骨骨折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Footscan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分析,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24例术后遵医嘱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术后6个月门诊随访,采用Bostman髌骨损伤疗效评分评价疗效,比较疗效满意和不满意患者健足与患足各区域足底压力峰值分布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检验,分析足底压力峰值与Bostman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疗效满意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疗效分组,36例疗效满意患者足跟内侧、足跟外侧、跖骨1-4区足底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态分析系统与Bostman髌骨损伤疗效评分高度相关,可作为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同时利用步态分析系统指导髌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可显著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分析系统 髌骨骨折 手术 康复训练 疗效 评估价值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连续硬膜外阻滞疗效观察
19
作者 彭家声 张晓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19-320,共2页
目的 :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适应证和疗效相关因素。方法 :经腰 (骶 )部穿刺 ,1%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腔阻滞法。结果 :随访 15 1例 ,随访 8~ 31个月 ,优良 83例 (5 5 .0 % ) ,疼痛明显改善 ,以中央型和腰痛为主的椎间... 目的 :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适应证和疗效相关因素。方法 :经腰 (骶 )部穿刺 ,1%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腔阻滞法。结果 :随访 15 1例 ,随访 8~ 31个月 ,优良 83例 (5 5 .0 % ) ,疼痛明显改善 ,以中央型和腰痛为主的椎间盘突出较为有效。结论 :本封闭法疗效与椎间盘突出部位、类型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问盘移位 神经阻滞 硬膜外腔
下载PDF
洛索洛芬钠凝胶膏对骨折部位肿胀消退时间的影响
20
作者 周开锋 林延昆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1期3044-3046,共3页
骨折后患者常出现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并伴有周围软组织、骨髓或骨膜血管破裂,淤积血液,骨折部位肿胀明显,对临床治疗有效率产生影响,同时会影响患者预后[1]。该研究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对患者进行洛索洛... 骨折后患者常出现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并伴有周围软组织、骨髓或骨膜血管破裂,淤积血液,骨折部位肿胀明显,对临床治疗有效率产生影响,同时会影响患者预后[1]。该研究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对患者进行洛索洛芬钠凝胶膏治疗,并对肿胀消退时间及对疼痛程度影响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部位 洛索洛芬钠 肿胀消退 疼痛程度 骨折患者 临床症状 肿胀疼痛 骨折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